有一种花冬天叶儿红
退伍之后,回到县城的那一年,由于在部队军报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在县人武部工作的伯父就推荐我进了县城的日报社。 县城的日报社在长途车站对面,日报社左边是县重点中学,右边是县中医院,日报社的后身就是米芾题词的“第一山”,在报社工作的同事都爱调侃着说:进门是山,出门也是山。 因为临近淮河,我们的报纸就取名“淮河日报”。我负责副刊部分,每天从百余计的来稿中挑选出一篇登在副刊里。我很奇怪在这个偏僻的淮水县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文艺青年,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在众多的投稿里,我每周都会收到一封从一个叫黄花屯的地方来的稿件,字迹笨拙,在陆续的几周里,我了解到这是个初二的学生,没用真名,用的是一个“海瓜子”的笔名。每次投稿的内容都是些关于学校和他母亲的,却从没提及过他的父亲。从文章的内容里看的出来他对自己母亲怀有一种深刻的爱,只是文笔稚嫩,自然不会被选用。只是从不间断的每周一封来稿,让我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叫“海瓜子”的初二学生。后来我不止一次的回想,这之后一切如同梦靥般的故事,应该冥冥之中从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吧。 在“淮河日报”工作的第一个夏天,一天下午主编找到了我,说有一个去乡下采风的活动,去采访一个当年的新四军,主编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这也算是给我一个出去学习的机会。我连连点头的应允着,在第二天早晨陪同另外两个责编一起,加上司机一行四人去了那个老新四军所在的乡下。 临近中午时分,我们一行四人才到了目的地。村口的白杨树上悬着一块大红的条幅,写着“欢迎来到黄花屯”。一溜白杨树的边上是一排平房,红的白的墙,白色的墙上用黑炭写着:
古桑喇叭队 电话8655975 司机把车停在写有“古桑喇叭队”的墙边,我们下了车,王编辑拿出手机打了个电话出去。 “李会计吗?我们到了!对,在你们这有块横幅的地方,旁边白墙房子这。对对对,啊?那行,你过来吧。” 王编辑挂了电话说,一会他们村李会计让人过来接我们。刚说完,一个穿着灰色劳动服的中年男人向这边走了过来,走近了才发现这是个左边眼睛有点问题的男人,这只有问题的左眼全是眼白,显然这只眼睛是坏的。我们避开他的左眼,刚要说话,一只眼男人说,你们是县城报社的吧,我是村部的门房,李会计让我过来接你们。
(未完待续)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45.4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57篇内容 · 12.0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874篇内容 · 853.5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27篇内容 · 11.8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58篇内容 · 591.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08.0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29篇内容 · 221.2万次浏览
- 重启人生第一天86篇内容 · 6.3万次浏览
好多都待续……看的好纠结,希望快点更新^^^^^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