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越是标榜“做自己”,也就越是难以“做自己”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7-06-15 16:47:54
空语因明
空语因明(Logical Empty a...)

“我思故我在”原来还有这样的解释!这篇文章也太“自己”了!

大牛
大牛

很多思维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有"自我解释"。很难一篇文章阐述出来,语言有时候是很无力的。不要随便的相信,也不要随意的反驳。我始终相信无明即无知是所有的原罪。

和睿诚Jin
和睿诚Jin

“我要做自己”是个悖论

朱淡淡墨
朱淡淡墨(朱墨)

“做自己”是有太多条件束缚,太多人抱怨现实因素身不由己,那么换一个方法,先把心性、德行修行好了,或许外界环境自然会改变。也未必要破我执,个人纯粹的信念可能更有帮助。

妖治
妖治(入世真修行)

逻辑上说的再多再好也是废话,不能身体力行就是个屁。既然谈到了无意识,就应该明白做自己这件事不是靠头脑就能解决的,用头脑来谈岂不是笑话一桩

豆友47250524
豆友47250524

「内容不可见」

盖茨比
盖茨比
抛弃了自我,你就空无一物,脱离了真正的生命,你觉得真实的事,恰是虚无。做自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自己的理性为中心,拒绝媚俗,拒绝虚伪。并不是自私
心若无垠
心若无垠

只要不想着做他人,那便是做了自己。

شجرة是树
شجرة是树
我一直觉得这句话很不对,我自己选择做他人一样的人,不就是做自己(ಡωಡ)
心若无垠
心若无垠
回应@شجرة是树:我不知道
[已注销]
[已注销]
回应@شجرة是树:「内容不可见」
瓜瓜的理想生活
瓜瓜的理想生活

做自己就是做自己

学习
学习

终于看到有人把我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金辰
金辰

人的思想观念本来就是社会环境不断重复熏陶的产物。每个人出于不同的本能选择了各种观念模式方块搭建起他自己的人生观。成长过程中他也可以随时更换其中一块,那么,谁能说那一刻才是真正的自我呢?

张启超
张启超

再见
再见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Viva La Vida
Viva La Vida

写的真好,很有启发!没有真“圣人”啊!好奇未来,物质大富足,更多“道”的追求

Viva La Vida
Viva La Vida
还没写完,发出去了。接上:人们有大部分精力追求自我实现,挺恐怖的。
小白
小白

别跟我谈自我 玩吐了

洺毅
洺毅
你在亵渎你的信仰。
八月 可安
八月 可安
seventeen.
seventeen.

认识自己再去想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

Soso_lady
Soso_lady

文章的内容和书籍理论的理解也是“自我” 潜意识里我们都无法控制

大城小事DW
大城小事DW(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别牵挂)

做自己,即使是与众不同的自己,不过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罢了。

八月 可安
八月 可安
风

可以绕过陷阱,可以超出很多悲喜剧的轮回

夜色下的36时
夜色下的36时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暖风
暖风

想问一个问题:一个人为什么会较真儿呢?仅仅是自己的原因吗?

匏樽里的醇醪
匏樽里的醇醪

做自己的说法不能离开时代环境去谈,在一个相对比较单纯的时代,人们选择做自己更多的是内心追求,在一个浮躁的时代,比如现在,做自己似乎成为标榜的口号,借口,或者是无知的迷茫,或者是虚荣心,或者是无奈,做不了别人那样的成功,就下意识选择做自己以求安慰。 文章说的对,做自己先是认清自己的局限,做适合自己的事,而不是随波逐流。另外,做自己潜台词是说做好的自己,不能说价值观反了,这个好的评判不能说是自己单方面觉得好,要结合周围环境,避免做自己变成了作自己(no zuo no die)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这是什么
这是什么(好事多磨)

我不愿意做我自己。因为做自己遭遇的困难太多了,外界干扰也大得很。而且这“自己”还得先雕琢出来,理顺思绪想好我真正要的是什么。一想到这个我就脑仁疼。

biubiubiu
biubiubiu

综上所述,这个问题是个死循环

苏轼
苏轼

前面有人说做自己是悖论,深表同意,因为哪些是我的部分,哪一点又不是我的部分,自我无从分辨我根本不可能分辨,克里希那穆提也说过类似的句话,我们总以为那些不好的部分不是我,总以为有一个高于我的真我存在,正因如此才有了分裂

珍珍
珍珍(去抵达每一种未来。)

结果作者的做自己就是追求智慧美德等最庸俗的东西。

Be Free
Be Free(无忧树下)

原来鸵鸟的寓意是逃避现实……

睡不醒的胖纸
睡不醒的胖纸

真是个深奥的话题,绕着绕着都晕了。做自己无非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认为合乎自我价值观甚至道德观的事,对于别人的评价,那真是"难得糊涂"了。

八月 可安
八月 可安
赞 无知不可怕 可怕的是 胡搅蛮缠
Mana
Mana

所以这篇文章的存在本身就是悖论

涛哥爱写作
涛哥爱写作(思考与写作是我终生的自我拯救。)
同意~
大俞
大俞

受教了

村口大花猫
村口大花猫

感觉作者还是先认识一下哲学的自我的概念,已及个人主义的概念再来谈好些。作者有些混淆了。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内容不可见」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内容不可见」

蓦
(我有五个名字。)

不妨想一想, 人其实从出生到老去就是一个收集各种讯息的容器。不同就在于每个人的消化功能都大致一样但又有不同。

戈林拉斯
戈林拉斯

教养是相对的,没有教养的挑衅和踩别人底线我们为什么要有教养的对你。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YXlyq123654
YXlyq123654
不妨想一想, 人其实从出生到老去就是一个收集各种讯息的容器。不同就在于每个人的消化功能都大致一样但又有不同。扣:无气流就久酒一林无
[已注销]
[已注销]
回应@YXlyq123654:「内容不可见」
花未全开月未圆
花未全开月未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做出来的就是自己,无论怎么做,模仿也好,利己也好,违背良心也好,大义凛然也好,都是做自己,从而每个人的自己均不同。心里怎么想的怎么计划的不是自己,只有真正怎么做的才定义了自己。所以并没有作者讲的那么复杂,逻辑难圆。有人追求名利不惜一切代价,有人看破红尘不问世事,有人贪图小利,有人毫不利己,这些都是不同的自己的表现,好坏定义是另一回事。

YXlyq123654
YXlyq123654
出来的就是自己,无论怎么做,模仿也好,利己也好,违背良心也好,大义凛然也好,都是做自己,从而每个人的自己均不同。心里怎么想的怎么计划的不是自己,只有真正怎么做的才定义了自己。所以并没有作者讲的那么复杂,逻辑难圆。有人追求名利不惜一切代价,有人看破红尘不问世事,有人贪图小利,有人毫不利己,这些都是不同的自己的表现,好坏定义是另一回事。 扣:无气流就久酒一林无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回应@YXlyq123654:「内容不可见」
slmy
slmy(心若沉浮,浅笑安然)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YXlyq123654
YXlyq123654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新京报书评周刊(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24881505/ 做自己为什么难? 因为我们很难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以及怎样才算“做自己”? 扣:无气流就久酒一林无
YXlyq123654
YXlyq123654
回应@YXlyq123654:做自己固然重要,但太多的大家大师最终都免不了服务于当时的社会正确,当时的政治正确扣:无气流就久酒一林无
小歪
小歪

做自己固然重要,但太多的大家大师最终都免不了服务于当时的社会正确,当时的政治正确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内容不可见」

魔弹射手马克斯
魔弹射手马克斯(命运的被抛者)

拼凑了些哲学史就来卖弄了

YXlyq123654
YXlyq123654

拼凑了些哲学史就来卖弄了 扣:无气流就久酒一林无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内容不可见」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内容不可见」

行吟湿人
行吟湿人
太TM一针见血了
泛绪
泛绪

在成为别人的过程中成为自己。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six
six(you are the app...)
鼓掌 不能赞同太多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沙中客
沙中客

“自己”通常是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定义的,所以做自己本身很矛盾。

留恋的味道
留恋的味道

现在基本都是活在别人的评论里

清弥
清弥(yours truly)

有点酷!

annyi
annyi

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大宝小乐
大宝小乐(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

做自己就是不活在条条框框里

冰雪奇缘
冰雪奇缘(我是小花猫)

现在做自己应该都会被认为没有情商吧,毕竟圆滑的人才受欢迎。反正奶熊君不管别人怎么想,安心做奶茶就是了。

行吟湿人
行吟湿人

看到这篇文章我只能说楼主过于悲观,我记得有句话叫做:“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一步步去接近的”。我们大部分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人,许多时候心中梦想也好,就如楼主所说的做自己也好,在现实中都是难以实现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和这个世界周旋,让自己不要和真实的自己相离了太远。一个普通人假如能照顾好家人,对得起盆友,还能一定程度上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了不起,比王思聪牛逼一万倍!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回应@[已注销]:「内容不可见」
如门前大树
如门前大树

什么自己不自己的

我敲下这几个字就是在“做自己”

如门前大树
如门前大树

拿那个啥王私宠来论证做不做自己,也太浅薄了

wendyyncc
wendyyncc

我理解的“做自己”,无非就是有更多选择的自由,你做了那么多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事,就是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本,能有更多可以做自己的可能性。我现在所坚持的一些,是让我能够更加心安理得的有自我选择。

黄乐珈
黄乐珈(MAGGIE)

做自己不应该拿来标榜或贴标签,自认为是贴着做自己的标签就能不顾他人感受。

[已注销]
[已注销]
「内容不可见」
haha
haha

最初的我们一直在做自己,只是感受到了每个人都与我不同,才有了自我。遇到事便体会自己的心,觉得对就去做,剔除心中不对的念头,日复一日的坚持,心不动任物自转,这样应该是做“自己”。

。

做自己,如果看成是一个需要论证的主题,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自己是什么,二,为什么要做自己? 三,如何做自己?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决定是否需要去做自己,而不是纠结于该不该做自己的问题。我们总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这是人性的通病,同时也恰恰成就了人类的文明 皆为个人见解

留枝春,可好
留枝春,可好

自己,应该是代表本心吧。那颗还没他上社

盖茨比
盖茨比

做自己就要承受重负,多重都要承担,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

结庐
结庐

现在,确实,“自我”这一词,开始“泛滥”。 我想说,我也常在说,独立的人格,健全的人格,需要一生去听闻,去感受“人生百态”。阅王阳明一书,思“知行合一”一说,有过迷茫,但是,也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性”,什么叫“自我”,什么叫“本我”,如何做,才是“合适?”。 一段时间,想了一下,算了,很多事情并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看的事多了,见得人多了,于是,想的多了。才有一个又一个“不完全的自己,在同一个主题的同一个时期,相遇,然后重合”。 总而言之,“认识,同时,承认”吧。

漫步云端
漫步云端(mbyd)

「内容不可见」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 (北京)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五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