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和欺骗会使人活的更轻松吗? | 纸牌屋S1
~ 1 ~
House of cards是一部真正颠覆三观的故事。到第一季11集为止,我们的男主角已经从操控人心到谋杀一个鲜活的生命了。这个鲜活的生命,拥有两个懂事的孩子,拥有无条件支持他的女友,拥有个原本安稳的公司。他可以很有责任心,在不得已造成千数员工失业后,他极度愧疚到险些一蹶不振,最后还是想办法讨来恢复一半工作岗位的机会。他可以很有魄力,在没有人看好他的情况下,一段speech赢得了副总统的180态度转变的协助和失业员工们的支持。然而我们来看看最后这个叫做Peter的鲜活生命是怎么醉倒在自己车里 任由Frank下黑手的。
首先Peter为什么会醉睡在车里,由Frank开车送回家?因为他在竞选失败后极为重要的也许可以翻盘的电台采访时处于醉酒状态,话都说不清楚必然搞砸了,于是他一蹶不振了,买酒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最后觉醒想要为自己负责任,从去警局自首酒驾开始,结果还被Frank的resource拦下,没几个小时就弄出来,然后被开车带回家,给了最后一程的酒,被留在开了发动机的车库消逝人间。
可是Peter为什么会在重要采访前夜宿醉呢?因为他被Frank和手下Doug安排了陷阱色诱。尽管是曾经招过的妓见过的脸,自己也有意识几次拒绝,但是peter还是蠢得就那么的上钩了。Doug看似真心的在采访前劝他取消,但peter自己执意要按计划进行这个采访。
那Peter又为什么会竞选失败呢?因为Frank承诺Peter他竞选州长的法案一定会通过。但是因为Frank内部操控没有成功,自己的妻子在法案投票中假作Frank的说客却默认投票者投反对票。结果Peter没当选,连同他承诺给发小和乡亲们的5000工作岗位没了着落。他非常有魄力地威胁了Frank,然后Frank非常愤怒但是设法帮他谈判,并安排了第二天的电话采访来试图寻找回转的余地。
所以Peter没有能力为什么还会去竞选州长呢?因为Frank要他去竞选并给了他一支队伍去打造它。他原本只是经营着自己公司的老板而已,但是因为他搞砸了造船厂的方案,致使他的12000员工失业。他极度愧疚,持续处在自我否定的低谷中,想找Frank算账,但是Frank的一番励志表演以及之后建议他竞选州长给了Peter巨大的希望。他不仅因为Frank找回了Chirstina得到她的支持,并且被告知当选州长之后,可以恢复将近一半失业员工的岗位,所以他以势如破竹的姿态进军到竞选最后阶段。
我们再看为什么Peter会搞砸了造船厂的计划呢?还是因为Frank,他需要peter在会议中不要提出这个在Peter自己选区的岗位计划,所以Frank好把这12000的工作岗位机会给另一个选区的议员。而这个议员是可以帮助Frank的教育法案通过的重要人物,通过了教育法案,Frank在国会里的位置就会稳定很多。
最后,回到最开始,Peter为什么会听Frank的话,让他关造船厂他就关?因为Peter自己德行问题,招妓酒驾被警察逮捕。被在媒体曝光前就快速释放之后,Peter才知道是Frank默不作声的保了他出来,作为回报,Peter承诺了Frank他的绝对忠心,其中最大的牺牲就是放弃了造船厂的提案上交。
~ 2 ~
从episode 1到11,Peter一直都是穿插在里面的棋子。Frank几乎没有真心关心peter,但是他是玩政治手段的老手,总是在人们不自觉地情况下提供非常及时的帮助,然后获得感激和体谅。
他帮助Linda的儿子进入梦想的学校,他亲自做吃的给车祸女孩的家长,他骂醒心灰意冷的peter并提供他一身干净的衣服和温暖的热水澡。这都是普通善良的人会做的事情,但是从Frank的独白里,我们都能看到他只是为了赢得人心以便利用他们,假善是也。
反应到现实生活,其实社会里利用人心是相当一件普遍的事情。生活不同电影,没有那么可怕和复杂的利用和操控,但是一样有很多等同于利用和欺骗的事情不断刷新你的三观。尤其是慢慢淡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不断想从你这里得到帮助和利益,结果发现他们并不把你当做朋友的人。
其实有时利用者和被利用者都不自知,或者说我们并没有把那些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索取和侵占当做利用,因为我们都把那些当做小事或者并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按严格意义讲,它们是的。
有些人群你也许不熟悉却会一直主动向你询问信息需求帮助,其他再也无交流。有些我们曾亲近的人(也许自知或者不自知)声称着我理解我在乎你把你当最亲近的人,其实真正目的是为想索取你的注意和照顾。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心好很心软,能帮的都帮,然后你会发现有些人索取的越来越多成为习惯,当你不提供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删你好友。
大概因为很好的秉承着中华名族优秀传统,大多人都会因拒绝而不好意思,因为拒绝而心存愧疚。但是其实我们没有理由背负如此的心理负担,因为向你堂而皇之索求你伤害自己而得益他们的人,他们才是利用者。
我在几个月前对于这个世界真不真心功不功利思考过很久。因为对我来说我这一年有经历,你把人当朋友掏心掏肺累死累活,结果人家还不把你当回事;也经过怀疑人生怀疑社会只敢相信自己的过程。对于琢磨的结果,我记得我在年初的日记里写过,我相信世间大多数人还是真心以及单纯的,如果过于自我保护就如同井底之蛙 早晚要抑郁。
现在我仍是这么相信,只是在随着你年龄增长而复杂的世界里,对于那些过分要求你损失自己而获益他们的行径,须得自知才好。你最好不必自己使伎俩,但是要警惕 保护自己不必跌的太惨。
人类需要相信别人才能获得快乐,但是关于自己人生的责任 只有自己才能担得起。
~ 3 ~
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被利用。Peter其实知道Frank有在利用他,但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他让自己一直沦为被利用的状态。他自律性差,没有底线,同时没有客观的思考能力。
从一开始,他招妓酒驾,因为怕被曝光,他自愿接受了Frank的绝对忠心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绝对忠心的条约,他取消了造船厂的进程,导致了他的无限愧疚,心灰意冷。而后,在最重要的电话采访的前夜,Frank和Doug秘密安排了陷阱,他仍是没抵住酒和性的诱惑。这些个非常明显的陷阱,长眼人大概都会想不会吧,但他愣是放任自己栽进去。没有愿上钩的鱼,就不会有成功的利用。而当失败来临的时候,Peter只是大喊着Frank,you fix it,如同他每次失意只是砸家具借酒消愁一样,有脾气却并没有别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后路。
所以无论社会上充不充斥着套路高手,自己的底线和能力是才最基本的技能。不能自己立起来的树,无论有没有风都是会倒的。自律性差的人,势必在某个点上捅出娄子,然后他们会一直忙于弥补那些个犯在一开始的错误,而不理性的人格致使他们并不在行自己处理好修补错误的过程。
所以他们会需要别人的协助,积累下来的结果常常会是,一者他们只能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牵着鼻子走,再者在乎他们的人因为疲于收拾无止尽烂摊子而被逼走。
如果我们想过上自由的生活,就要照顾自己好自己,不连累别人。人们都喜欢独立坚强的人,无论性别。因为要成为独立强大的人,天知道要经过怎么样的努力和苦难才能达到。
~ 4 ~
让我觉得可怕的一点是,因为整个剧情全是通过Frank的第一视角展开,无形中会影响观者的行为意识。从头到尾我们看着主人公的心理和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能理解他所做的一切操控人心甚至谋杀的缘由,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图利。而理解是模仿和同化的第一步。
并不是说我们在现实中会去谋杀谁,而是观者在理解了人们因为经过一些事情而开始的利用人心的变化,潜意识会被告知这些是情有可原的,从而不自觉地也开始同位思考。
我们在经历和见识越多之后,三观被刷新太多次,很多过去的自我规范会开始模糊,因为看到太多人会这么做,而且过得好好的。而同时成长过程中人会膨胀需求和欲望,世界大了,人们对自己过去的要求和意识也会被认为相比之下并不再那么重要了,也是自律性退化的原因之一。这是我认为见识多存在的弊端之一。
譬如Zoe,开始我敬她是个完全通过自己能力敢于揭发黑暗的个性记者,随着对挖消息的执着和Frank的操控,刷三观的时候到了,她说“Fine, I can play the whore, now, pay me (information)”。
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被“过来人”告知或者通过自身经历产生这样的想法——你必须学会保护好自己,因为别人会利用你的单纯为他们数钱;太多人不是真心帮你,所以你也没有义务帮助别人;你要做的是会销售自己和卖套路,想办法就能让别人来帮你了。
这些想法常常会是在人们经历过欺骗和伤害之后处于自我保护本能产生出来的,尽管人们的初衷本不是这样,但这些想法是造成所谓 现世人情冷漠的原因之一,而也是开始利用别人的初始冲动。但话说回来任何被给予的不利条件,都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伤害别人的理由。
如果想别人不利用你,须得要先不利用别人。因为可能通过耍手段利用者会获得一时帮助一时利益,但是人们心里都是会有天平,发觉被摆弄了会自动竖起防卫。所以利用者要一直换不同的人群来达到目的,或者就是加强利用的手段才能保持向上走的趋势,这将是一条劳心劳神并且孤独不被敬仰的路子。
人们都会喜欢自己的选择是真正出于自己的意愿而做出的决定,而不是被劝说或操控自以为是自己的做出的决定。一时的忽悠,即便人们当下感恩戴德,都是会后知后觉的,因为人类 独特可贵的地方是一直会反省和成长。
真诚是带给自己和周围人快乐的唯一途径,当人们开始挑战原则,麻木和破罐子的心里会 让人不自知也无从回到最初。然而没有人乐意为利用者的黑暗负责,因为,你变成了你讨厌的人,你过上了你讨厌的人生,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
~ V. ~
~ 2017.04.14 ~
House of cards是一部真正颠覆三观的故事。到第一季11集为止,我们的男主角已经从操控人心到谋杀一个鲜活的生命了。这个鲜活的生命,拥有两个懂事的孩子,拥有无条件支持他的女友,拥有个原本安稳的公司。他可以很有责任心,在不得已造成千数员工失业后,他极度愧疚到险些一蹶不振,最后还是想办法讨来恢复一半工作岗位的机会。他可以很有魄力,在没有人看好他的情况下,一段speech赢得了副总统的180态度转变的协助和失业员工们的支持。然而我们来看看最后这个叫做Peter的鲜活生命是怎么醉倒在自己车里 任由Frank下黑手的。
首先Peter为什么会醉睡在车里,由Frank开车送回家?因为他在竞选失败后极为重要的也许可以翻盘的电台采访时处于醉酒状态,话都说不清楚必然搞砸了,于是他一蹶不振了,买酒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最后觉醒想要为自己负责任,从去警局自首酒驾开始,结果还被Frank的resource拦下,没几个小时就弄出来,然后被开车带回家,给了最后一程的酒,被留在开了发动机的车库消逝人间。
可是Peter为什么会在重要采访前夜宿醉呢?因为他被Frank和手下Doug安排了陷阱色诱。尽管是曾经招过的妓见过的脸,自己也有意识几次拒绝,但是peter还是蠢得就那么的上钩了。Doug看似真心的在采访前劝他取消,但peter自己执意要按计划进行这个采访。
那Peter又为什么会竞选失败呢?因为Frank承诺Peter他竞选州长的法案一定会通过。但是因为Frank内部操控没有成功,自己的妻子在法案投票中假作Frank的说客却默认投票者投反对票。结果Peter没当选,连同他承诺给发小和乡亲们的5000工作岗位没了着落。他非常有魄力地威胁了Frank,然后Frank非常愤怒但是设法帮他谈判,并安排了第二天的电话采访来试图寻找回转的余地。
所以Peter没有能力为什么还会去竞选州长呢?因为Frank要他去竞选并给了他一支队伍去打造它。他原本只是经营着自己公司的老板而已,但是因为他搞砸了造船厂的方案,致使他的12000员工失业。他极度愧疚,持续处在自我否定的低谷中,想找Frank算账,但是Frank的一番励志表演以及之后建议他竞选州长给了Peter巨大的希望。他不仅因为Frank找回了Chirstina得到她的支持,并且被告知当选州长之后,可以恢复将近一半失业员工的岗位,所以他以势如破竹的姿态进军到竞选最后阶段。
我们再看为什么Peter会搞砸了造船厂的计划呢?还是因为Frank,他需要peter在会议中不要提出这个在Peter自己选区的岗位计划,所以Frank好把这12000的工作岗位机会给另一个选区的议员。而这个议员是可以帮助Frank的教育法案通过的重要人物,通过了教育法案,Frank在国会里的位置就会稳定很多。
最后,回到最开始,Peter为什么会听Frank的话,让他关造船厂他就关?因为Peter自己德行问题,招妓酒驾被警察逮捕。被在媒体曝光前就快速释放之后,Peter才知道是Frank默不作声的保了他出来,作为回报,Peter承诺了Frank他的绝对忠心,其中最大的牺牲就是放弃了造船厂的提案上交。
~ 2 ~
从episode 1到11,Peter一直都是穿插在里面的棋子。Frank几乎没有真心关心peter,但是他是玩政治手段的老手,总是在人们不自觉地情况下提供非常及时的帮助,然后获得感激和体谅。
他帮助Linda的儿子进入梦想的学校,他亲自做吃的给车祸女孩的家长,他骂醒心灰意冷的peter并提供他一身干净的衣服和温暖的热水澡。这都是普通善良的人会做的事情,但是从Frank的独白里,我们都能看到他只是为了赢得人心以便利用他们,假善是也。
反应到现实生活,其实社会里利用人心是相当一件普遍的事情。生活不同电影,没有那么可怕和复杂的利用和操控,但是一样有很多等同于利用和欺骗的事情不断刷新你的三观。尤其是慢慢淡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不断想从你这里得到帮助和利益,结果发现他们并不把你当做朋友的人。
其实有时利用者和被利用者都不自知,或者说我们并没有把那些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索取和侵占当做利用,因为我们都把那些当做小事或者并不愿意承认,但是如果按严格意义讲,它们是的。
有些人群你也许不熟悉却会一直主动向你询问信息需求帮助,其他再也无交流。有些我们曾亲近的人(也许自知或者不自知)声称着我理解我在乎你把你当最亲近的人,其实真正目的是为想索取你的注意和照顾。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心好很心软,能帮的都帮,然后你会发现有些人索取的越来越多成为习惯,当你不提供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删你好友。
大概因为很好的秉承着中华名族优秀传统,大多人都会因拒绝而不好意思,因为拒绝而心存愧疚。但是其实我们没有理由背负如此的心理负担,因为向你堂而皇之索求你伤害自己而得益他们的人,他们才是利用者。
我在几个月前对于这个世界真不真心功不功利思考过很久。因为对我来说我这一年有经历,你把人当朋友掏心掏肺累死累活,结果人家还不把你当回事;也经过怀疑人生怀疑社会只敢相信自己的过程。对于琢磨的结果,我记得我在年初的日记里写过,我相信世间大多数人还是真心以及单纯的,如果过于自我保护就如同井底之蛙 早晚要抑郁。
现在我仍是这么相信,只是在随着你年龄增长而复杂的世界里,对于那些过分要求你损失自己而获益他们的行径,须得自知才好。你最好不必自己使伎俩,但是要警惕 保护自己不必跌的太惨。
人类需要相信别人才能获得快乐,但是关于自己人生的责任 只有自己才能担得起。
~ 3 ~
而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被利用。Peter其实知道Frank有在利用他,但是因为他自己的原因,他让自己一直沦为被利用的状态。他自律性差,没有底线,同时没有客观的思考能力。
从一开始,他招妓酒驾,因为怕被曝光,他自愿接受了Frank的绝对忠心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绝对忠心的条约,他取消了造船厂的进程,导致了他的无限愧疚,心灰意冷。而后,在最重要的电话采访的前夜,Frank和Doug秘密安排了陷阱,他仍是没抵住酒和性的诱惑。这些个非常明显的陷阱,长眼人大概都会想不会吧,但他愣是放任自己栽进去。没有愿上钩的鱼,就不会有成功的利用。而当失败来临的时候,Peter只是大喊着Frank,you fix it,如同他每次失意只是砸家具借酒消愁一样,有脾气却并没有别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后路。
所以无论社会上充不充斥着套路高手,自己的底线和能力是才最基本的技能。不能自己立起来的树,无论有没有风都是会倒的。自律性差的人,势必在某个点上捅出娄子,然后他们会一直忙于弥补那些个犯在一开始的错误,而不理性的人格致使他们并不在行自己处理好修补错误的过程。
所以他们会需要别人的协助,积累下来的结果常常会是,一者他们只能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牵着鼻子走,再者在乎他们的人因为疲于收拾无止尽烂摊子而被逼走。
如果我们想过上自由的生活,就要照顾自己好自己,不连累别人。人们都喜欢独立坚强的人,无论性别。因为要成为独立强大的人,天知道要经过怎么样的努力和苦难才能达到。
~ 4 ~
让我觉得可怕的一点是,因为整个剧情全是通过Frank的第一视角展开,无形中会影响观者的行为意识。从头到尾我们看着主人公的心理和外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能理解他所做的一切操控人心甚至谋杀的缘由,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图利。而理解是模仿和同化的第一步。
并不是说我们在现实中会去谋杀谁,而是观者在理解了人们因为经过一些事情而开始的利用人心的变化,潜意识会被告知这些是情有可原的,从而不自觉地也开始同位思考。
我们在经历和见识越多之后,三观被刷新太多次,很多过去的自我规范会开始模糊,因为看到太多人会这么做,而且过得好好的。而同时成长过程中人会膨胀需求和欲望,世界大了,人们对自己过去的要求和意识也会被认为相比之下并不再那么重要了,也是自律性退化的原因之一。这是我认为见识多存在的弊端之一。
譬如Zoe,开始我敬她是个完全通过自己能力敢于揭发黑暗的个性记者,随着对挖消息的执着和Frank的操控,刷三观的时候到了,她说“Fine, I can play the whore, now, pay me (information)”。
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被“过来人”告知或者通过自身经历产生这样的想法——你必须学会保护好自己,因为别人会利用你的单纯为他们数钱;太多人不是真心帮你,所以你也没有义务帮助别人;你要做的是会销售自己和卖套路,想办法就能让别人来帮你了。
这些想法常常会是在人们经历过欺骗和伤害之后处于自我保护本能产生出来的,尽管人们的初衷本不是这样,但这些想法是造成所谓 现世人情冷漠的原因之一,而也是开始利用别人的初始冲动。但话说回来任何被给予的不利条件,都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伤害别人的理由。
如果想别人不利用你,须得要先不利用别人。因为可能通过耍手段利用者会获得一时帮助一时利益,但是人们心里都是会有天平,发觉被摆弄了会自动竖起防卫。所以利用者要一直换不同的人群来达到目的,或者就是加强利用的手段才能保持向上走的趋势,这将是一条劳心劳神并且孤独不被敬仰的路子。
人们都会喜欢自己的选择是真正出于自己的意愿而做出的决定,而不是被劝说或操控自以为是自己的做出的决定。一时的忽悠,即便人们当下感恩戴德,都是会后知后觉的,因为人类 独特可贵的地方是一直会反省和成长。
真诚是带给自己和周围人快乐的唯一途径,当人们开始挑战原则,麻木和破罐子的心里会 让人不自知也无从回到最初。然而没有人乐意为利用者的黑暗负责,因为,你变成了你讨厌的人,你过上了你讨厌的人生,都是你自己做的决定。
~ V. ~
~ 2017.04.14 ~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83篇内容 · 46.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68.0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22篇内容 · 69.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306篇内容 · 499.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585篇内容 · 752.5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90篇内容 · 176.5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87篇内容 · 139.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20.4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