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三天黎巴嫩小游
春节前的一个周日,忽然收到HR的邮件,喜闻准假一天,加上周末两天,就凑成一个三天的小长假了。与其眼巴巴看着朋友圈里晒年夜饭、和家人团聚的一片火热祥和,不如到附近国家转转,来个小出行。迅速否决掉了一些其他方案后,觉着黎巴嫩是个比较理想的目的地,距离上不算遥远,无需担心签证,治安也算是目前中东地区比较好的了。于是当晚就买了机票,真真正正来一场“一拍脑门”的旅行。
机票
飞机票选择了FlyDubai,去程星期五(年三十儿)早上8点从迪拜起飞,10点40分抵达贝鲁特机场,回程星期天下午4点钟起飞,迪拜当地时间晚上9点40分到达,票价总共964迪拉姆,准许7kg登机箱。当然啦,FlyDubai无论是去程还是回程都没有准时起飞,不过不能让这耽误了度假的美好心情。
住宿
这次在Booking.com上预订了一家公寓式酒店呢,名叫Studio 44,位于Hamra,位置不算坏,步行2到3千米可以到达鸽子岩。优点在于新开张的酒店,一切都很崭新,前台的年轻人服务态度很好,价格和迪拜的酒店相比,算是很公道了,139刀两晚。不好之处在于,不要被照片欺骗,房间是典型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尤其是厕所间,差点转不过身来,且周遭街道环境并不是特别理想,但是就当深入体验民情也是不错。

第一天
酒店安排了接机,虽然航班晚点了一个小时,但是比飞机更晚到达的是司机大叔。而且出租车是额外收费,被酒店狠狠砸了27刀,真是刀刀见血。去酒店的路上,以及接下来几天里,也是对街道上三步一个持枪士兵、五步一个关卡见怪不怪了,不过貌似士兵们不是在闲聊就是在吃吃喝喝,也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酒店里稍作整顿,就兴奋地出门去了。
只有一下午的时间,所以先分分钟冲去了贝鲁特北边开车一个小时左右的Byblos小镇。来回都是搭乘出租车,去时付了33刀,回来是30,000 LBP,差不多20刀,咦,怎么会差这么多!20刀司机大叔得知我之前掏了33刀,有些黯然伤神呢。对中东一无所知、文盲得厉害的我,只能求助网络,以下内容来自UNESCO:
“The coastal town of Byblos is located on a cliff of sandstone 40 km North of Beirut. Continuously inhabited since Neolithic times, Byblos bears outstanding witness to the beginnings of the Phoenician civilization. The evolution of the town is evident in the structures that are scattered around the site, dating from the different periods, including the medieval town intra-muros, and antique dwellings. Byblos is a testimony to a history of uninterrupted construction from the first settlement by a community of fishermen dating back 8000 years, through the first town buildings, the monumental temples of the Bronze Age, to the Persian fortifications, the Roman road, Byzantine churches, the Crusade citadel and the Medieval and Ottoman town. Byblos is also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the history and diffusion of the Phoenician alphabet. The origin of our contemporary alphabet was discovered in Byblos with the most ancient Phoenician inscription carved on the sarcophagus of Ahiram.”
阴冷的天气,狂风大作,真感到天地苍凉。游客本来就很稀疏,肯出来吹大风的更是就我一个。站在狂怒的大海边那座废弃的房子前面,听着呼啸的海风,心里真感觉到下一秒就会被卷入大海里,从此从世界里消失,而过好久估计都不会有人觉察我的离去。被一阵孤寂和畏惧袭击的我,赶快逃出了这一大片古遗迹。



古遗址之外的街道显得十分商业化,餐馆酒吧小商店,可以想见夏天的时候热闹的场景。不过现在大部分地方都关着,剩下露天的桌椅随风吱吱嘎嘎地作响。


饥肠辘辘的我一天还没吃上一顿正经饭,但是又不想去商业化的餐馆,就找了一家小店,本地化程度到会说英语的人都找不到,用手在空中指画了半天,点了一个叫Chicken in Ajin的东西。在迪拜呆的时间确实有限,每次又都是哈比比直接点菜,我自己来确实找不着北啊。不过稀里糊涂点的东西不仅可以入口,还很好吃。

吃饱了就打车滚回了酒店。本来是年三十儿,但是对寒冷的厌恶大过了对食物的贪恋,晚上就留在酒店休息了。
第二天
一大早起床,搭了车直奔Cola汽车站。也是第一次坐和别人share的出租车,2千块LBP。虽说是汽车站,但是真是很不上台面,几辆破烂的大巴停靠在路边即可称之为“汽车站”。不过破车是阻止不了司机大叔奔驰的追求,不到一个小时就到达了Sidon小镇。主要做了四件事:吃了3千5百块的早餐,参观了海边的城堡,深入到souk里面拱顶的小巷,偶遇了肥皂工厂。

这个吃早餐的地儿大概对于当地人来说都可以算是破烂的了,仍然是没人说英语,我两手一摊,无奈地表示给我吃啥都成。过一会就给我端来这样一碗,可添汤可续豆,有柠檬味道更好。还好这家早餐就这么一个可以选择,不怕有选择障碍了。
填饱肚子之后步行到海边的Sidon Sea Castle,门票4千块。大早上的,门卫收钱的大哥就已经在抽水烟了。走过通向堡垒的唯一石桥,我靠着铁栅栏门向里张望,就在心想收这些钱就只给看这么一点也太不厚道了的时候,一大哥过来跑来开了大铁门,带着我往里走,走遍了小城堡的各个角落,登了两座塔顶。两座塔中间的通道只有一座矮墙,大浪透过矮墙直接拍进过道,通过的时候要算计着浪花的节奏,没想到要离开的时候还是慢了半拍,被一个巨浪拍到,大叔全身都湿了,我的鞋子也全浸透了水,大衣也湿了一部分。不过别说,这一个大浪把我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拍出来了,顿时觉着神清气爽。如果夏天浪花也是这么大的话,倒不失为一个戏水的好地方!结束的时候我想塞给大哥一点小费,人家都湿身了,结果说什么都甩手不要,那我也只好没有给了。




城堡出来之后,不自觉就走进了城里的市场,市场一直延伸最终变成低矮的拱形的小巷,连接着一家一家的住户。市场上贩卖各种点心、香料、蔬菜还有服装鞋帽,随处可见挂在门口的半条牛肉,和迪拜Creek两边所谓的Souk感觉特别不一样,迪拜的老市场里都是印巴人在贩卖吸引游客的廉价纪念品,这里是真正的市场,特别有脚踏实地的生活的气息。走在市场里不时会听到叮叮铛铛的声音,是走街串巷拎着壶卖咖啡的人,手里边玩着两个小茶碗,意思是提醒你,我在这附近呢,要喝的话赶快吱声。之前在迪拜民俗村的某个展馆门口也听到这个玩茶碗的声音,不过总有作秀的感觉,今天算是真真切切听到、见到、喝到,回想起民俗村,不觉会心一笑。小巷里越走越深的时候,偶遇了一家肥皂博物馆,门票5千,里面不大,但是很幽静,估计冬天游客极少,解说员看到我一个东亚面孔都有些惊讶,迅速讲解了一圈,了解了这个小馆的前世今生,也算挺有趣的。博物馆出来,我也没再多耽搁,就往汽车站走,准备去下个目的地:Tyre。

Tyre,当地人会把它称为Sour,所以中巴司机吆喝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搭错了车。不过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确实有些懵,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因为怎么看都是一个普通的海边小镇,并没有任何旅游信息标示。手机也没有网络,所以在晃悠了一个小时之后,我忍不住截住一个明眸善目的少年,问他,提醒我一下,这地方我当初是为什么要来来着?没想到少年的英语出奇的标准还是美式发音,他本来是去取护照的路上,刚好顺路,于是好心人少年说等他取完证件可以陪我一同前往历史遗迹。
插播一段摘自百度百科的关于这座城市的介绍: 提尔据说是紫色颜料的诞生地。它是最雄伟的腓尼基城市,统治着一些海域,建立了象卡地兹和迦太基这样繁荣的殖民地。它的历史地位在十字军东侵之后逐步衰落,但仍保留了许多主要是罗马时期的重要的考古遗物。 提尔始建于公元前3000年之初,最初是由一个大陆定居区和一个离岸不远的中等规模的岛屿城市组成。但直到公元前1000年,这个城市才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10世纪,提尔的国王海拉姆通过填海造陆的方法将两个岛屿连接起来。随后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在浩瀚的海洋中营造出相当可观的陆地。
少年带我找到了古罗马浴场,遗址周遭并没有明显的标识,遗址内部也没有任何的解释说明,资源是优越的,但是真是疏于管理。这种感觉不光光是体现在旅游景点,黎巴嫩整个国家都是呈现一种管理极为松散落后的状态,和阿联酋这种要紧绷着神经过生活、一不小心就要面临“罚款-监狱-遣返”三部走的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话说回来,如果光凭肉眼,高耸的立柱直通大海,威武大气,我绝对不会想到这里会是浴场,而不是海边宫殿。



和少年告别后,我独自前往Al Bass古罗马竞技场。进入之后,偌大的遗址空荡荡的只有我一个人,天气阴冷,而且周围是上百只石棺,顿时感觉脊柱发凉,腿脚发软,虽然平时憎恨拥挤的地铁,忽然天地间只剩我一人的孤独感还真有些承受不来。当然啦,遗址内不附有任何解释说明,如果之前像我一样没有做任何功课,参观只能靠想象。




竞技场出来,差不多也是回城的时间了。中巴一路狂奔回到贝鲁特的时候,天空奇迹地放晴了,海边可以看到夕阳和晚霞,虽然是已经拖着冰冻的双脚走了一天了,但是还是决定到海边看一下傍晚时分的鸽子岩。
离观看鸽子岩的平台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入口,可以顺着山坡下到更加深入到海中的部分,腿脚利索的不妨一去,不仅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欣赏鸽子岩,甚至说这个建在海边的城市,更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下海浪的冲击。巨大高耸的岩石上有三三两两垂钓的人,顶着寒风,不知道最后战果如何。被巨浪拍打的海岸上有几个年轻人,跳来跳去,尖声惊叫着,每次都差点被大浪拍到,每次又都能险些脱逃(也可能有没成功的时候)。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这块估计也是个戏水的宝地。后来终于我也扛不住刺骨的海风,就回旅馆休息了。



第三天
也是黎巴嫩之行的最后一天,终于有机会到市中心转转。早起走到滨海的大道上打算一路溜达。依然是大风大浪,但是仍然阻拦不了出来晨练的人们的热情,尤其还有跳大海里冬泳的,岩石上自个儿钓鱼的,大道上也满是搬来把小椅子、顶着寒风三五成群喝茶喝咖啡的人们。远处是白雪皑皑的山峰,是这座海滨城市的背景色。走过停满了游艇的Zaitunay Bay,沿着伸向海中细长条一块、人造的陆地一直走下去,走到尽头,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欣赏大海和雪山,而且一路上阳光灿烂温暖,没有车辆的嘈杂,显得特别的宁静。





真的非常喜欢这个周六早上的贝鲁特,市中心都显得格外空荡荡和安静。虽然很不幸,想去的几个博物馆今日全部闭馆,不过也好,不用赶着时间东奔西跑,在城市街道上随便闲逛,吃吃喝喝,算是缓慢地给这个短暂的旅行画上一个终结符。短短几个小时,已经吃了两顿的我,在下午一点的时候,坐上出租车赶往机场,这次从司机要价的两万五砍到一万块,估计还是会被司机在心里默默嘲笑任人宰割的歪果仁,但是我这个老外已经觉着战果辉煌,内心满足。
当然这次出行,留有不少遗憾,一是时值冬天,天气情况不佳,确实有损游玩的效果,二是好些好玩的地方有积雪,但是我又恰好没有抵御严寒的装备,连Baalbeck都没能去成,三是博物馆没看成,四是晚上都猫在被窝里,没出去浪,光是听说了贝鲁特有中东巴黎的美誉,却没实际尝到甜头,连一口酒都没来得及沾上就要赶回管理严格的伊斯兰国家了。不过我作为一个愣头青的旅游者,确实享受旅途中的每一刻,也为自己第一次独自行走中东国家而骄傲,遗憾的话,就留给下一次的旅行来弥补吧。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7.9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32篇内容 · 875.4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76篇内容 · 23.3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7篇内容 · 22.5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25.3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54篇内容 · 227.4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24篇内容 · 31.0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29篇内容 · 148.3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