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这一年
成年早期#大龄的#,每一年都会有每一年的变化,也每一年都会有每一年的向往。
从15年那个和小才才一起看书的秋天开始,我终于开始有了这样的感觉:走在了自己向往的路上。但是我向往的路是什么呢?在这个新的一年的冬天,我开始重新的思考这个问题。
大概是4年前,曾经花了一个下午,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那时的答案是:有层次的了解/影响尽可能大的周遭,并为已/为之带来通往幸福的转变。
从去年的秋天,准确的说是去年国庆开始,确实在“躬行”此事了:
花了一个国庆的时间,比较认真的读了世界史,对这个目之可及的周遭,有了一些比较整体的了解。这件事也并未像过去的事情一样,随着国庆的结束而结束,后续也读了一些书:包括《泰晤士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地图集》,《世界史纲》,《艺术的故事》,《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等,有一些具体的收获。也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开始更注重“实”,而非“虚”。读书是的,说话是的,做事也是的。
对于自己选的道路,也在轨道上走着。对产品经理工作的了解、对金融产品的了解都有了一些可以感知的进步。相关的证券/基金从业考试以及AFP/CFA都在一些准备当中,或许会有弯路,或许会有波折,但这是我愿意走的路。记得最早想来这家公司时听到Jing的那句话“让穷人能享受和富人一样的收益率”。每每想起还是会觉得感动。因为我记得父亲是怎样的帮助整整两大家人把生活过得好一些的,也记得那些也不算很多的收益怎么在逆境中鼓舞了自己的亲人的。这是整个家族在往好的方向走,也是整个国家在往好的方向走。我非常希望可以在这样的传承中做一点事情。
从去年11月起,也将游历的心开始放到了它向往的地方。破执最好的方式是正视自己的执念。既然想去远方,就去能去的最远的远方。远方其实没有那么远,去远方也并不难。甚至远方都算不上是目的地,只是一种路过、抑或是一个过程。但若是心中总留着远方而不前往,那远方就会被神化。说到底,要想区分对远方的渴望与对当下的逃离的区别,只有上路了才知道。前往了、到达了、发现事情果然如此抑或不过如此了,就算是一种真切的完成了。
记得很久之前背诵过的一句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以为我懂过这句话。但当我在四下无人的凌晨三点跨越北极圈、当我在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陷在沙漠中时,听着发动机寂静的声音,看着这应该称得上的“险远之观”,忽然觉得,我其实没懂。这个所谓的“险远”,已非“非有志者不能至”。那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究竟在哪里呢?其实条件才是答案,就是那些有志者才能达的事情。这种“有志”对我来说是什么的?是“深入”。
我想,过了四年后的今天,时常在我脑海中回想的那句话,终于需要添一个字了:深。“尽可能大”是第二步了,第一步应当是“尽可能深”。
“有层次的了解/影响尽可能深/大的周遭,并为已/为之带来通往幸福的转变。”
另外,“实”至了,“虚”也有了一些改观:近一个月开始了观察自己的情绪,包括愤怒、悲伤、喜悦、懒惰,很惊喜的发现,泥潭般的情绪,在你决定观察的那一刻,就已经无法再裹挟住你了。
很高兴度过了这样的2016年,2017年关键词:达有志者能达(tiny thing is ok)。
想起2015年提过的目标:“系统的思考怎么做好PM;整理一下道家的内容;执行一下轻断食和HIIT;认真考虑下赚钱的事。”完成度却仅仅算是勉强及格,尤其是道家内容的整理。我想我应该是修为尚且未到。
那么2016年的目标如下:
1. 记住2017关键词,并系统思考怎么做好PM;
2. 记住2017关键词,并系统思考基本面投资;
3. 作息及锻炼更加规律。
所以,我向往的路是什么呢?我想,应该就是这样一条可以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路吧。
与君共勉。
从15年那个和小才才一起看书的秋天开始,我终于开始有了这样的感觉:走在了自己向往的路上。但是我向往的路是什么呢?在这个新的一年的冬天,我开始重新的思考这个问题。
大概是4年前,曾经花了一个下午,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那时的答案是:有层次的了解/影响尽可能大的周遭,并为已/为之带来通往幸福的转变。
从去年的秋天,准确的说是去年国庆开始,确实在“躬行”此事了:
花了一个国庆的时间,比较认真的读了世界史,对这个目之可及的周遭,有了一些比较整体的了解。这件事也并未像过去的事情一样,随着国庆的结束而结束,后续也读了一些书:包括《泰晤士世界历史》,《世界历史地图集》,《世界史纲》,《艺术的故事》,《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等,有一些具体的收获。也是从这件事情开始,开始更注重“实”,而非“虚”。读书是的,说话是的,做事也是的。
对于自己选的道路,也在轨道上走着。对产品经理工作的了解、对金融产品的了解都有了一些可以感知的进步。相关的证券/基金从业考试以及AFP/CFA都在一些准备当中,或许会有弯路,或许会有波折,但这是我愿意走的路。记得最早想来这家公司时听到Jing的那句话“让穷人能享受和富人一样的收益率”。每每想起还是会觉得感动。因为我记得父亲是怎样的帮助整整两大家人把生活过得好一些的,也记得那些也不算很多的收益怎么在逆境中鼓舞了自己的亲人的。这是整个家族在往好的方向走,也是整个国家在往好的方向走。我非常希望可以在这样的传承中做一点事情。
从去年11月起,也将游历的心开始放到了它向往的地方。破执最好的方式是正视自己的执念。既然想去远方,就去能去的最远的远方。远方其实没有那么远,去远方也并不难。甚至远方都算不上是目的地,只是一种路过、抑或是一个过程。但若是心中总留着远方而不前往,那远方就会被神化。说到底,要想区分对远方的渴望与对当下的逃离的区别,只有上路了才知道。前往了、到达了、发现事情果然如此抑或不过如此了,就算是一种真切的完成了。
记得很久之前背诵过的一句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以为我懂过这句话。但当我在四下无人的凌晨三点跨越北极圈、当我在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陷在沙漠中时,听着发动机寂静的声音,看着这应该称得上的“险远之观”,忽然觉得,我其实没懂。这个所谓的“险远”,已非“非有志者不能至”。那么“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究竟在哪里呢?其实条件才是答案,就是那些有志者才能达的事情。这种“有志”对我来说是什么的?是“深入”。
我想,过了四年后的今天,时常在我脑海中回想的那句话,终于需要添一个字了:深。“尽可能大”是第二步了,第一步应当是“尽可能深”。
“有层次的了解/影响尽可能深/大的周遭,并为已/为之带来通往幸福的转变。”
另外,“实”至了,“虚”也有了一些改观:近一个月开始了观察自己的情绪,包括愤怒、悲伤、喜悦、懒惰,很惊喜的发现,泥潭般的情绪,在你决定观察的那一刻,就已经无法再裹挟住你了。
很高兴度过了这样的2016年,2017年关键词:达有志者能达(tiny thing is ok)。
想起2015年提过的目标:“系统的思考怎么做好PM;整理一下道家的内容;执行一下轻断食和HIIT;认真考虑下赚钱的事。”完成度却仅仅算是勉强及格,尤其是道家内容的整理。我想我应该是修为尚且未到。
那么2016年的目标如下:
1. 记住2017关键词,并系统思考怎么做好PM;
2. 记住2017关键词,并系统思考基本面投资;
3. 作息及锻炼更加规律。
所以,我向往的路是什么呢?我想,应该就是这样一条可以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路吧。
与君共勉。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测测你的精神住宅区1899篇内容 · 4.3万次浏览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41.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480.2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021篇内容 · 718.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021.4万次浏览
- 我的生命和夏天是同一种质地154篇内容 · 7.4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15篇内容 · 2565次浏览
- 独居中年女性最难面对的困境1.0万+篇内容 · 46.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