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铜器说上篇
形上谓道,形下谓器[j1] 。商周二代之道,存于今者有九经焉。若器则罕有存者,所存者铜器钟鼎之属耳。古铜器有铭,铭之文为古人篆蹟,非经文隶楷缣[j2] 楮[j3] 传写之比,且其词为古王侯大夫贤者所为,其重与九经同之。北宋后古铜器始多传录钟鼎尊彝敦槃戈剑之属,古词古文不可胜识,其见称于经传者,若汤之盘[j4] 、正考父[j5] 、孔悝[j6] 之鼎,其器皆不传于今,然则今之所传者,使古圣贤见之,安知不载入经传也?器者,所以藏礼。故孔子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先王之制器也,齐其度量、同其文字、别其尊卑,用之于朝觐燕饗[j7] ,则见天子之尊,锡命之宠[j8] ,虽有强国不敢问鼎之轻重焉,用之于祭祀饮射,则见德功之美、勋赏之名,孝子孝孙,永享其祖考而宝用之焉。且天子诸侯卿大夫,非有德位保其富贵,则不能制其器,非有问学通器文词,则不能铭其器。然则器者,先王所以驯天下尊王敬祖之心,教天下习礼博文之学,商祚六百、周祚八百,道与器皆不坠也。且世禄[j9] 之家,其富贵精力必有所用,用之于奢僣[j10] 奇衺[j11] 者,家国之患也。先王使用其才与力,与礼与文于器之中,礼明而文达,位定而王尊,愚慢狂㬥[j12] 好作乱者鲜矣。故穷而在下,则颜子箪瓢不为俭,贵而在上,则晋绛钟镈不为奢,此古圣王之大道,亦古圣王之精意也。自井田[j13] 封建废而梓人[j14] 凫氏[j15] 亦失传矣,故吾谓“欲观三代以上之道与器,九经之外,舍钟鼎之属,曷由观之。”阮元
[j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易传·系辞上》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所谓“形而上者”就是万物的变化过程。《系辞上》又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见”即现。孔颖达《周易正义》言:“体质成器,是谓器物”。由是可以说“形而下者”或者说“器”是指事物的存在状态。无穷的过程没有具体的形态,所以用“形而上”来表示。暂时的有形器物用“形而下”表示。
[j2]Jiān,双丝的细绢。
[j3]chǔ,纸的代称。
[j4]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j5]正考父,中国周朝春秋时期宋国政治人物。孔子的八世祖。
[j6]孔悝,姞姓,孔氏,卫国大夫,孔圉(孔文子)之子,卫灵公之外孙,卫庄公蒯聩的外甥。蒯聩回国后,希望夺回君主之位,于是便挟持孔悝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发动政变,子路即是死于这场乱中。卫出公出逃,蒯聩继位,是为卫庄公。卫庄公为感谢孔悝的帮助,铭鼎以志。
[j7]亦作“燕享”。指以酒食祭神,泛指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以酒食款待人。
[j8]九锡是中国汉朝、晋朝等朝代皇帝给臣子的九种最高赏赐。“锡”同“赐”。九锡包括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斧钺,九锡秬鬯。这些物件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
[j9]古代有世禄之制,贵族世代享有爵禄。
[j10]Tiě,奸诈狡猾。Jiàn,古同“僭”
[j11]Xié,古同“邪”。
[j12]Pù,同“暴”。
[j13]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j14]《考工记·总序》载,木工有七,其一为梓人,专造饮器、箭靶和钟磐的架子。后世亦称建筑工人为“梓人”。
[j15]《周礼》官名。职掌作锺之事。
[j1]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是《易传·系辞上》中提出的一种本体论命题。所谓“形而上者”就是万物的变化过程。《系辞上》又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见”即现。孔颖达《周易正义》言:“体质成器,是谓器物”。由是可以说“形而下者”或者说“器”是指事物的存在状态。无穷的过程没有具体的形态,所以用“形而上”来表示。暂时的有形器物用“形而下”表示。
[j2]Jiān,双丝的细绢。
[j3]chǔ,纸的代称。
[j4]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j5]正考父,中国周朝春秋时期宋国政治人物。孔子的八世祖。
[j6]孔悝,姞姓,孔氏,卫国大夫,孔圉(孔文子)之子,卫灵公之外孙,卫庄公蒯聩的外甥。蒯聩回国后,希望夺回君主之位,于是便挟持孔悝以壮大自己的势力,发动政变,子路即是死于这场乱中。卫出公出逃,蒯聩继位,是为卫庄公。卫庄公为感谢孔悝的帮助,铭鼎以志。
[j7]亦作“燕享”。指以酒食祭神,泛指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以酒食款待人。
[j8]九锡是中国汉朝、晋朝等朝代皇帝给臣子的九种最高赏赐。“锡”同“赐”。九锡包括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斧钺,九锡秬鬯。这些物件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
[j9]古代有世禄之制,贵族世代享有爵禄。
[j10]Tiě,奸诈狡猾。Jiàn,古同“僭”
[j11]Xié,古同“邪”。
[j12]Pù,同“暴”。
[j13]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土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j14]《考工记·总序》载,木工有七,其一为梓人,专造饮器、箭靶和钟磐的架子。后世亦称建筑工人为“梓人”。
[j15]《周礼》官名。职掌作锺之事。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3.5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15篇内容 · 40.8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52篇内容 · 141.9万次浏览
- 印象深刻的博物馆记忆1.0万+篇内容 · 4188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7篇内容 · 21.3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电影节5647篇内容 · 6.4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497篇内容 · 862.5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4.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