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
(本文同时发于我们的微信号(dou出ban))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
特伦斯·布莱克 / 文
清宁 / 译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1)
共时性本体论VS历时性本体论
饶有兴致地从博客“迈赫迪·本哈·卡桑的贡献”上摘录了卡桑即将出版的新书《梅亚苏印象》(L’effet Meillassoux;The Meillassoux Effect)。卡桑把梅亚苏(QM)置于后-巴迪欧成员一代的语境中,更确切地说,就是不仅仅试图继承巴迪欧,还试图继承德勒兹。用我的话讲,就是他们试图把共时本体论的元素与历时本体论的元素结合在一起。
卡桑说:“我这一代哲学家的时尚令我非常恼火:如何使德勒兹与巴迪欧‘趋同化’?因为对于竞争者来讲,他的天资是无法比较的,QM已经比大多数人走得更远,阅读他人们就会倾向于认为他非常接近成功了。然而,结果是他并没有成功。对于他的终归所成,本书想提出批判并超越其批判。”
对于卡桑来讲,不能压缩的这种抵抗和尝试克服它的企图可见于,QM在其“超级-混沌”(super-Chaos)概念中内隐地忠诚于德勒兹与在“数学=本体论”的观念中犹豫地忠诚于巴迪欧:
我进一步在我的“著述假设”中指出:QM在一个精神分裂的巴迪欧主义下面,对我们和他自己,掩藏了他的基础的德勒兹主义。
在卡桑看来,在梅亚苏体系的核心处存在一个矛盾:QM的超级-混沌是逻辑与数学的表面永恒的否定,逻辑与数学是任一一种形式的超级-混沌的“表面的否定”。因此,梅亚苏在两个绝对者之间被撕裂了,每一个都是对另一个的否定。
(发表于2014年2月17日)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2)
梅亚苏的虚张声势和错觉问题
我正在为从博客“迈赫迪·本哈·卡桑的贡献”上摘录的卡桑即将出版的新书《梅亚苏印象》作出评论。卡桑描述梅亚苏,不仅忠于本体地把作为一种机会游戏的真实予以理论化,而且忠于作为一名超级-玩家参与这个本体论扑克游戏,他是“一名虚张声势的哲学扑克的华丽玩家”。梅亚苏的“虚张声势”是假定一种他从未给出的证明:
(本质的)法/规律的普适稳定性与这种假定相关,即它本体地保存在超级-混沌的储备中。但是他在任何地方都确实没有提供一个证明,我们会在一个适当的地方看到它,它只能来自一种对本体论与事件理论之间的链接的问题的更深层次思考,他感觉在紧急情况下对他的超级-混沌予以本体化是必要的。
相对于法/规律的经验主义的共时稳定性,卡桑称这种推断为来自超级-混沌的本体论历时风暴,当我们在我们的经验中观察它们时,就出现了“错觉问题”(phantom problem)。这个问题并没有被梅亚苏构想,更不用说去解决了。从存在者的角度考虑如何预防这个问题是梅亚苏的擅长之举,卡桑称之为“得不偿失之举”(Pyrrhic stroke),其中包括在虚张声势中已经被给出的证明。这种虚张声势允许他在否认它的同时,保持德勒兹的混沌,甚至通过减去吞噬它的太一-大全(the One-All)而激化它。这种虚张声势使得QM在假装忠诚于巴迪欧的同时,继续做一名德勒兹分子。
(发表于2014年2月17日)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3)
稳定性成因的证明VS稳定性成因的描述
据卡桑的分析,由于其德勒兹主义的绝对的超级混沌——这种混沌的证明既不凭借常识也不凭借科学,梅亚苏被迫进入到了一名康德学家的位置。所有已知的世界,卡桑强调它们已经通过科学而被知晓,“大规模没完没了地证明,对于法/规律来讲,明显无聊,甚至是一种本体论的无趣,一种非-多样性”。这种超级-混沌没有在任何地方被看到或者观察到,并且不能通过科学而知晓。所以尽管他反对康德主义,梅亚苏却不得不把他的超级-混沌予以本体化:
由于它几乎不会、甚至可以说绝对不会显示它自身,他不得不脱掉这种非常随手的源自全部直接获取的超级-混沌斥,而诸于健全的古老本体。
卡桑强调,多亏德勒兹受到柏格森的影响,他不需要一个本体,所以不用把他的虚拟的混沌予以本体化。德勒兹也没有一个法/规律的稳定性这样一个问题(卡桑称之为“自然法/规律愚蠢的稳定性”),因为他的程序是描述性的:
德勒兹暂且在QM之上的“优势”被谎称为梅亚苏自认为的一种劣势:借由虚拟物来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萦绕在混沌的无穷变速的绝对不一致性上,然而,其构成就是这样的。
德勒兹的程序是描述性的,所以通过从虚拟的混沌到现实化的法/规律没有任何问题。然而,梅亚苏假装采取了一种纯粹的证明方法,但是并不能从不可测的超级-混沌中衍生出愚蠢稳定的经验法/规律,所以他不仅有义务对作为一种本体论的绝对者的超级-混沌进行探讨,而且也有义务注意作为奇迹的超级-混沌与法/规律之间的链接。
(发表于2014年2月17日)
哈曼与梅亚苏:本体化的绝对者与离群问题
本哈·卡桑认为,梅亚苏使历时物(超级-混沌的不断变动)本体化,反之,哈曼使共时物(不受时间影响的永恒的真实客体)本体化。正如QM难以解释一个离群的超级-混沌的不断变动如何能引起稳定的自然法/规律,哈曼无法解释离群的永恒真实客体如何能引起肉体上感觉的不断变动。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独特的科学的人类学认知本质,它综合了历史性与实在论。两位哲学家在强劲离群(无法观察的、无法知晓的、无法接近的)的面纱背后假定了一个本体化的绝对者。这种离群是结构上的和先验的,而不是物理的和经验的,但是在梅亚苏情况中的矛盾,是在超级-混沌与数学两种绝对者之间,它假借上帝可能的降临,导致了一种结构上的超级-混沌的正在形成的“实体”。
(发表于2014年2月18日)
(译自布莱克先生的博文)
![]() |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
特伦斯·布莱克 / 文
清宁 / 译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1)
共时性本体论VS历时性本体论
饶有兴致地从博客“迈赫迪·本哈·卡桑的贡献”上摘录了卡桑即将出版的新书《梅亚苏印象》(L’effet Meillassoux;The Meillassoux Effect)。卡桑把梅亚苏(QM)置于后-巴迪欧成员一代的语境中,更确切地说,就是不仅仅试图继承巴迪欧,还试图继承德勒兹。用我的话讲,就是他们试图把共时本体论的元素与历时本体论的元素结合在一起。
卡桑说:“我这一代哲学家的时尚令我非常恼火:如何使德勒兹与巴迪欧‘趋同化’?因为对于竞争者来讲,他的天资是无法比较的,QM已经比大多数人走得更远,阅读他人们就会倾向于认为他非常接近成功了。然而,结果是他并没有成功。对于他的终归所成,本书想提出批判并超越其批判。”
对于卡桑来讲,不能压缩的这种抵抗和尝试克服它的企图可见于,QM在其“超级-混沌”(super-Chaos)概念中内隐地忠诚于德勒兹与在“数学=本体论”的观念中犹豫地忠诚于巴迪欧:
我进一步在我的“著述假设”中指出:QM在一个精神分裂的巴迪欧主义下面,对我们和他自己,掩藏了他的基础的德勒兹主义。
在卡桑看来,在梅亚苏体系的核心处存在一个矛盾:QM的超级-混沌是逻辑与数学的表面永恒的否定,逻辑与数学是任一一种形式的超级-混沌的“表面的否定”。因此,梅亚苏在两个绝对者之间被撕裂了,每一个都是对另一个的否定。
(发表于2014年2月17日)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2)
梅亚苏的虚张声势和错觉问题
我正在为从博客“迈赫迪·本哈·卡桑的贡献”上摘录的卡桑即将出版的新书《梅亚苏印象》作出评论。卡桑描述梅亚苏,不仅忠于本体地把作为一种机会游戏的真实予以理论化,而且忠于作为一名超级-玩家参与这个本体论扑克游戏,他是“一名虚张声势的哲学扑克的华丽玩家”。梅亚苏的“虚张声势”是假定一种他从未给出的证明:
(本质的)法/规律的普适稳定性与这种假定相关,即它本体地保存在超级-混沌的储备中。但是他在任何地方都确实没有提供一个证明,我们会在一个适当的地方看到它,它只能来自一种对本体论与事件理论之间的链接的问题的更深层次思考,他感觉在紧急情况下对他的超级-混沌予以本体化是必要的。
相对于法/规律的经验主义的共时稳定性,卡桑称这种推断为来自超级-混沌的本体论历时风暴,当我们在我们的经验中观察它们时,就出现了“错觉问题”(phantom problem)。这个问题并没有被梅亚苏构想,更不用说去解决了。从存在者的角度考虑如何预防这个问题是梅亚苏的擅长之举,卡桑称之为“得不偿失之举”(Pyrrhic stroke),其中包括在虚张声势中已经被给出的证明。这种虚张声势允许他在否认它的同时,保持德勒兹的混沌,甚至通过减去吞噬它的太一-大全(the One-All)而激化它。这种虚张声势使得QM在假装忠诚于巴迪欧的同时,继续做一名德勒兹分子。
(发表于2014年2月17日)
迈赫迪·本哈·卡桑论梅亚苏(3)
稳定性成因的证明VS稳定性成因的描述
据卡桑的分析,由于其德勒兹主义的绝对的超级混沌——这种混沌的证明既不凭借常识也不凭借科学,梅亚苏被迫进入到了一名康德学家的位置。所有已知的世界,卡桑强调它们已经通过科学而被知晓,“大规模没完没了地证明,对于法/规律来讲,明显无聊,甚至是一种本体论的无趣,一种非-多样性”。这种超级-混沌没有在任何地方被看到或者观察到,并且不能通过科学而知晓。所以尽管他反对康德主义,梅亚苏却不得不把他的超级-混沌予以本体化:
由于它几乎不会、甚至可以说绝对不会显示它自身,他不得不脱掉这种非常随手的源自全部直接获取的超级-混沌斥,而诸于健全的古老本体。
卡桑强调,多亏德勒兹受到柏格森的影响,他不需要一个本体,所以不用把他的虚拟的混沌予以本体化。德勒兹也没有一个法/规律的稳定性这样一个问题(卡桑称之为“自然法/规律愚蠢的稳定性”),因为他的程序是描述性的:
德勒兹暂且在QM之上的“优势”被谎称为梅亚苏自认为的一种劣势:借由虚拟物来对这一过程进行描述,萦绕在混沌的无穷变速的绝对不一致性上,然而,其构成就是这样的。
德勒兹的程序是描述性的,所以通过从虚拟的混沌到现实化的法/规律没有任何问题。然而,梅亚苏假装采取了一种纯粹的证明方法,但是并不能从不可测的超级-混沌中衍生出愚蠢稳定的经验法/规律,所以他不仅有义务对作为一种本体论的绝对者的超级-混沌进行探讨,而且也有义务注意作为奇迹的超级-混沌与法/规律之间的链接。
(发表于2014年2月17日)
哈曼与梅亚苏:本体化的绝对者与离群问题
本哈·卡桑认为,梅亚苏使历时物(超级-混沌的不断变动)本体化,反之,哈曼使共时物(不受时间影响的永恒的真实客体)本体化。正如QM难以解释一个离群的超级-混沌的不断变动如何能引起稳定的自然法/规律,哈曼无法解释离群的永恒真实客体如何能引起肉体上感觉的不断变动。在这两种情况中,都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独特的科学的人类学认知本质,它综合了历史性与实在论。两位哲学家在强劲离群(无法观察的、无法知晓的、无法接近的)的面纱背后假定了一个本体化的绝对者。这种离群是结构上的和先验的,而不是物理的和经验的,但是在梅亚苏情况中的矛盾,是在超级-混沌与数学两种绝对者之间,它假借上帝可能的降临,导致了一种结构上的超级-混沌的正在形成的“实体”。
(发表于2014年2月18日)
(译自布莱克先生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