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散步(一)
海村的日子恬靜安逸,大半年間竟也沒怎麼挪動,德語無多進步,只是總算有落了腳的感覺。正逢暑假,總要浪一浪。若問海村人,首都柏林無疑不怎麼有趣,也許是沉澱了太多抑鬱的往事,但是,驚心動魄的歷史不正是驅動旅行者的契機嗎。走之前看了BBC的柏林紀錄片,恰到好處地渲染了這座城市的意味,她不如巴黎奢華,不如羅馬宏偉,但是即使她年輕的外表已經看不見悠悠歲月的痕跡,我們還是會忍不住想要閱讀。
不過!我的故事遠不止於柏林本身,與小夥伴們的火花才是重點——一如既往。紀錄片以“我是柏林人”一題結束,仿佛要渲染這座城市的色彩,但她本身就是多元的象征,就像我將要遇到的,生活在柏林的人們。
與德日混血妹紙Anja早已約好某日再見,這位在德國長大卻深受東方文化影響的女生總是給我許多啟迪。此時她剛剛結束期末考,於是正好能共遊一番。作為漢堡人,Anja對柏林這座大城市也不甚熟絡,於是也算是與我一起探索新世界。當我問她有什麼推薦的時候,她笑答,沒有計劃更好!
這實在不是德國人的風格!
七月二十八日早上出發,由於交通堵塞,至波茨坦廣場時已將近傍晚七點,只是夏日晝長,不覺緊迫。致電A,她幾分鐘後從另一個方向過來,旁邊正好有一隻土耳其人的小遊行隊伍。於是她笑道,柏林以demonstration來歡迎妳呢!(前次在國內同遊時大談HK之事,此處不多談。)比起半年前,她的頭髮愈發短了,若不是那寬大的民族風褲子,則更像是個帥氣的男孩。不像德國人久別重逢的熱烈,我們只是輕輕抱了抱,她總是帶著淺淺的微笑,像是恭謙的日本人。但是也很狡黠!幾分鐘後我們來到區間火車站,我買好單程票,她取過票走到打日期的機器前,說,我要試一個trick! 然後把票的反面朝上插進去。這樣,日期便印在了反面,查票時也算數,關鍵是,下次還可以把日期印在正面再用一次,因為查票員不會看反面。她了無愧意地說,反正車票那麼貴,這樣也是合理!她的住所在Rahnsdorf,距離市中心一小時車程。換乘點是Ostkreuz,天色還未黑,我們便步行幾分鐘至附近的有機超市買東西。順提一句,A的專業是生態學,不僅食素,且只食有機,所以基本也就在專門有機超市購物。有趣的是,許多亞洲風格的食物可能再普通超市沒有,卻都能在有機超市找到,比如紅豆綠豆,各種豆腐,葵花籽葡萄乾之類。於是我們買了若干水果蔬菜,準備拌個大沙拉(也是因為懶)。A很開心地發現這家超市有她最喜愛的蘋果,red delicious(很直白啊……),價格不菲,比普通蘋果至少貴一倍,但她總是看到就買一堆,還真是把錢花在刀刃上。說起有機市場,A能扯很多,雖然很多東西還是很貴,但正是德國人越來越多的參與和支持,才使有機市場越來越大,到現在任何普通超市都有有機櫃檯。德國的土地至少五年不用化肥,才能申請有機標誌,而且不僅是食物的質量,更是公平交易的結果。德國人多半信任這些標籤,這也是建立在監督機構的可靠性之上。A自十三歲開始食素,便盡量選擇有機,於是她很欣慰地見證了德國人從十年前的不懂有機,到現在的日常選擇。
之前剛上火車時便遇到查票,再次上車後又有人查票,A說真是運氣好啊。旁邊的一個德國女孩見我們在用英語談論此事,便插進來說,因為現在是月末,他們覺得很多人會沒錢買票!很有趣的理由。A補充道,她覺得柏林是座很有活力的城市,就像這樣,陌生人也會十分自然地加入旁人的討論,這才其他德國城市并不多見。半小時後我們到了Rahnsdorf火車站,車站周邊便是森林,還要搭一輛小巴士到離家最近的站。還好柏林車票是兩小時有效(海村是四十分鐘),不然根本來不及到這裡呢。到站後沿街走幾步就到了A所住的wg(德國典型合租形式),她目前有7個舍友,一起在這幢大房子裡,房子正要裝修,起居間等等都很亂。大家基本都在廚房一聚。這座房子之所以變成wg,源於六年前六個人的一個想法——避免土豪買走房子并持續漲價。他們向一個支持社會活動的銀行申請貸款,從福利機構手裡買下這棟樓,然後每月以房租還貸,並且與另一個機構共同作為房東,所以大家自己是自己的房東,也不會有其他人再買走。如今這六個人只剩下一個,不斷有新人接替搬走的人,并有一人負責管理押金。每週大家會有一次飯後聚會,討論各種議題,比如我在的這週,討論的是陽台的安全和隱私問題(要不要裝籬笆和梯子),廚房的清潔問題,夏季派對的時間安排。有時候會討論要不要接納某個新人。
房子有一個大花園,估計沒有人定期打理,有些雜亂,不過也因此充滿野趣。園中有一篝火堆,夜間可以燒火閒聊。後面有幾個石磚堆起來的小菜園,基本都是A的有機試驗田。青椒長得好大了,玉米和小麥都綠油油的,南瓜也結了好大兩顆,還有A從伊朗帶回的種子種的菜。院子盡頭是一位舍友正在修理的船,修理完畢後帳篷可用作溫室。
第一日夜間無多活動,只是用買來的蔬菜水果做了沙拉,配著某位舍友白天做的意麵吃了。這個wg的特別之處是大家并不把買來的東西分開放,而是都放在一起,只是分類而已。誰都可以拿來吃,也有很多人樂意為大家做飯。到了飯點,看有多少人在,便喊大家一起吃。做了點心,也是留在廚房共享。當然,也有無人做飯的日子,各人自己解決。所以,風格非常隨意,看心情。不過,一切都建立在默契上,若是連續吃了幾天白食,後幾天便會想著為其他人做飯,大家都能吃到不同風格的菜式。
聊到深夜,也沒有做什麼次日計劃就睡了。A的房間算是簡陋,但她本來就不喜歡久待在房間,也無所謂。我在她的床邊多加了一個床墊,沒有窗簾,月色明麗。
最有趣的還是早飯,大多數人吃素所以會有各種早餐碎片的瓶瓶罐罐拿出來堆在桌上,無糖或普通的玉米片,分別給vegan和vegetarian用的牛奶酸奶和豆漿,葵花籽等各種堅果,水果乾,乾麥片,大家再自己切些新鮮水果,做出一大碗。有人喜歡熱飲,便用燒開的豆漿泡咖啡,或者單泡茶。另一種早飯是麵包,德國人的重點是麵包的塗料,一般從冰箱里取出至少五六個罐子,分別是蔬菜醬、番茄洋蔥醬、腰果醬、杏仁醬、疑似豆瓣醬等等,涂麵包。不過德國烘焙本來就很棒,我一般直接吃。碎片和麵包兩種形式都很健康,相對中式的泡飯咸菜油條燒餅之類,當然更適合我的胃。
次日早餐時和A的一位德國室友及其女朋友閒聊,他們推薦了博物館島以及猶太人紀念館,我不禁提起國內的一些事,誰知他們竟饒有興趣,問了許多,每當這種時候,總有莫名快感。早餐結束後出門去博物館島(學習放在前面),不趕時間的我們選擇了從森林徒步一段到區間火車站。白天細看,才發現這座火車站很復古,不自覺讓人憶起舊上海的火車站。等車期間我和A說起最近青島地下設施的事情,德國人在殖民時期所建,最近有零件損壞,於是中國聯繫德國公司尋找配件更換,結果德國人說他們當初在旁邊埋了一包備用零件,挖出來就是!A大笑。
忽然想起,是啊,不少東北老火車站也是這個風格呢。
不過!我的故事遠不止於柏林本身,與小夥伴們的火花才是重點——一如既往。紀錄片以“我是柏林人”一題結束,仿佛要渲染這座城市的色彩,但她本身就是多元的象征,就像我將要遇到的,生活在柏林的人們。
與德日混血妹紙Anja早已約好某日再見,這位在德國長大卻深受東方文化影響的女生總是給我許多啟迪。此時她剛剛結束期末考,於是正好能共遊一番。作為漢堡人,Anja對柏林這座大城市也不甚熟絡,於是也算是與我一起探索新世界。當我問她有什麼推薦的時候,她笑答,沒有計劃更好!
這實在不是德國人的風格!
七月二十八日早上出發,由於交通堵塞,至波茨坦廣場時已將近傍晚七點,只是夏日晝長,不覺緊迫。致電A,她幾分鐘後從另一個方向過來,旁邊正好有一隻土耳其人的小遊行隊伍。於是她笑道,柏林以demonstration來歡迎妳呢!(前次在國內同遊時大談HK之事,此處不多談。)比起半年前,她的頭髮愈發短了,若不是那寬大的民族風褲子,則更像是個帥氣的男孩。不像德國人久別重逢的熱烈,我們只是輕輕抱了抱,她總是帶著淺淺的微笑,像是恭謙的日本人。但是也很狡黠!幾分鐘後我們來到區間火車站,我買好單程票,她取過票走到打日期的機器前,說,我要試一個trick! 然後把票的反面朝上插進去。這樣,日期便印在了反面,查票時也算數,關鍵是,下次還可以把日期印在正面再用一次,因為查票員不會看反面。她了無愧意地說,反正車票那麼貴,這樣也是合理!她的住所在Rahnsdorf,距離市中心一小時車程。換乘點是Ostkreuz,天色還未黑,我們便步行幾分鐘至附近的有機超市買東西。順提一句,A的專業是生態學,不僅食素,且只食有機,所以基本也就在專門有機超市購物。有趣的是,許多亞洲風格的食物可能再普通超市沒有,卻都能在有機超市找到,比如紅豆綠豆,各種豆腐,葵花籽葡萄乾之類。於是我們買了若干水果蔬菜,準備拌個大沙拉(也是因為懶)。A很開心地發現這家超市有她最喜愛的蘋果,red delicious(很直白啊……),價格不菲,比普通蘋果至少貴一倍,但她總是看到就買一堆,還真是把錢花在刀刃上。說起有機市場,A能扯很多,雖然很多東西還是很貴,但正是德國人越來越多的參與和支持,才使有機市場越來越大,到現在任何普通超市都有有機櫃檯。德國的土地至少五年不用化肥,才能申請有機標誌,而且不僅是食物的質量,更是公平交易的結果。德國人多半信任這些標籤,這也是建立在監督機構的可靠性之上。A自十三歲開始食素,便盡量選擇有機,於是她很欣慰地見證了德國人從十年前的不懂有機,到現在的日常選擇。
之前剛上火車時便遇到查票,再次上車後又有人查票,A說真是運氣好啊。旁邊的一個德國女孩見我們在用英語談論此事,便插進來說,因為現在是月末,他們覺得很多人會沒錢買票!很有趣的理由。A補充道,她覺得柏林是座很有活力的城市,就像這樣,陌生人也會十分自然地加入旁人的討論,這才其他德國城市并不多見。半小時後我們到了Rahnsdorf火車站,車站周邊便是森林,還要搭一輛小巴士到離家最近的站。還好柏林車票是兩小時有效(海村是四十分鐘),不然根本來不及到這裡呢。到站後沿街走幾步就到了A所住的wg(德國典型合租形式),她目前有7個舍友,一起在這幢大房子裡,房子正要裝修,起居間等等都很亂。大家基本都在廚房一聚。這座房子之所以變成wg,源於六年前六個人的一個想法——避免土豪買走房子并持續漲價。他們向一個支持社會活動的銀行申請貸款,從福利機構手裡買下這棟樓,然後每月以房租還貸,並且與另一個機構共同作為房東,所以大家自己是自己的房東,也不會有其他人再買走。如今這六個人只剩下一個,不斷有新人接替搬走的人,并有一人負責管理押金。每週大家會有一次飯後聚會,討論各種議題,比如我在的這週,討論的是陽台的安全和隱私問題(要不要裝籬笆和梯子),廚房的清潔問題,夏季派對的時間安排。有時候會討論要不要接納某個新人。
房子有一個大花園,估計沒有人定期打理,有些雜亂,不過也因此充滿野趣。園中有一篝火堆,夜間可以燒火閒聊。後面有幾個石磚堆起來的小菜園,基本都是A的有機試驗田。青椒長得好大了,玉米和小麥都綠油油的,南瓜也結了好大兩顆,還有A從伊朗帶回的種子種的菜。院子盡頭是一位舍友正在修理的船,修理完畢後帳篷可用作溫室。
第一日夜間無多活動,只是用買來的蔬菜水果做了沙拉,配著某位舍友白天做的意麵吃了。這個wg的特別之處是大家并不把買來的東西分開放,而是都放在一起,只是分類而已。誰都可以拿來吃,也有很多人樂意為大家做飯。到了飯點,看有多少人在,便喊大家一起吃。做了點心,也是留在廚房共享。當然,也有無人做飯的日子,各人自己解決。所以,風格非常隨意,看心情。不過,一切都建立在默契上,若是連續吃了幾天白食,後幾天便會想著為其他人做飯,大家都能吃到不同風格的菜式。
聊到深夜,也沒有做什麼次日計劃就睡了。A的房間算是簡陋,但她本來就不喜歡久待在房間,也無所謂。我在她的床邊多加了一個床墊,沒有窗簾,月色明麗。
最有趣的還是早飯,大多數人吃素所以會有各種早餐碎片的瓶瓶罐罐拿出來堆在桌上,無糖或普通的玉米片,分別給vegan和vegetarian用的牛奶酸奶和豆漿,葵花籽等各種堅果,水果乾,乾麥片,大家再自己切些新鮮水果,做出一大碗。有人喜歡熱飲,便用燒開的豆漿泡咖啡,或者單泡茶。另一種早飯是麵包,德國人的重點是麵包的塗料,一般從冰箱里取出至少五六個罐子,分別是蔬菜醬、番茄洋蔥醬、腰果醬、杏仁醬、疑似豆瓣醬等等,涂麵包。不過德國烘焙本來就很棒,我一般直接吃。碎片和麵包兩種形式都很健康,相對中式的泡飯咸菜油條燒餅之類,當然更適合我的胃。
次日早餐時和A的一位德國室友及其女朋友閒聊,他們推薦了博物館島以及猶太人紀念館,我不禁提起國內的一些事,誰知他們竟饒有興趣,問了許多,每當這種時候,總有莫名快感。早餐結束後出門去博物館島(學習放在前面),不趕時間的我們選擇了從森林徒步一段到區間火車站。白天細看,才發現這座火車站很復古,不自覺讓人憶起舊上海的火車站。等車期間我和A說起最近青島地下設施的事情,德國人在殖民時期所建,最近有零件損壞,於是中國聯繫德國公司尋找配件更換,結果德國人說他們當初在旁邊埋了一包備用零件,挖出來就是!A大笑。
忽然想起,是啊,不少東北老火車站也是這個風格呢。
![]() |
有機風格的廚房,基本都是木質,窗外是有機菜園 |
![]() |
園中雜草與自行車 |
![]() |
小工作坊與篝火堆 |
![]() |
屋後的菜園 |
![]() |
水靈靈的青椒 |
![]() |
小麥與雛菊 |
![]() |
不知不覺長大的南瓜 |
![]() |
Rahnsdorf區間火車站入口 |
![]() |
Rahnsdorf火車站台 |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410篇内容 · 8.1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34篇内容 · 10.0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175篇内容 · 3.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18.4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115篇内容 · 3.1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68.6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经历?5458篇内容 · 49.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047篇内容 · 967.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