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不安 常怀优雅
书籍篇: 尤其上半年读书甚多,将近百本吧。。2009年最完美的阅读记忆肯定和两个人有关系。首先肯定是纳博科夫,《说吧,记忆》和《纳博科夫传》是他关于回忆互为补充的体系,虽然前者翻译实在不咋,但不影响阅读,而后者美仑美奂诗意文字和翔实记录堪称经典。从08年到09年几乎读完了所有新出的系列,每一本都给我不可复制的感受,也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欲望,当你不得不放下书本,你还在想念着它,你还在牵挂未读完的,你还在细细回想。 同样的感受还来自于保罗•奥斯特,这是09年最大的惊喜,出一本读一本,叹为观止惊艳无比,你看我不遗余力地打了那么多5星就知道我的喜爱之情,《神谕之夜》、《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纽约三部曲》、《幻影书》和《月宫》,无不在其创造的文字微型迷宫里,制造着惊险、曲折、一波三折,酝酿着孤独、希翼、虚构真实间的模糊,精彩程度不亚于任何一部伟大的影片。 另外印象深刻的还有新星出版社之贝诺尔特•克鲁尔《心航》(绝对意外的感动,边看边哭)、《布尔加科夫中短篇小说选》(精妙无比)、凯鲁亚克将《达摩流浪者》(酣畅无比)、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边看边哭)、黑塞《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精神洗礼)。 音乐篇: 听了500多张,即使一切已然成为过去,回忆不会泯灭。。 常年喜欢的几种类型:(以下非今年不可,只是今年有幸听到) 1.后摇:喜欢的标准是节奏灵动音色清亮,听得最多的、五星打得最多的,无疑是后摇。Moonlit Sailor同名、The Mercury Program《Chez Viking》The Slow And Steady Winner《A Great Lake That Smiles So Wide It Wraps Around And Tries To Return The Depth》,Piano Magic《Ovations》Robin Guthrie《Carousel》Ansaphone《Morning Lights Recover》Red Room Cinema同名、Couch《Profane》OdeOnDreams《Arena》The Burning Paris《Half-Truths and Indiscretions: The Anthology》The Six Parts Seven《Casually Smashed to Pieces》和《Everywhere and Right Here》This Will Destroy you《Live In Seattle At the Paradox Theatre》及同名、Sunlight Ascending《All the Memories, All at Once》Low + Dirty Three《In the Fishtank Ep》Daturah《Reverie》 2.indie:听了很多,同质较多,故五星给得吝啬些。Ambulance Ltd同名、Lenka同名、Blueboy《If Wishes Were Horses》The Radio Dept.《Lesser Matters》Masha Qrella《Speak Low》Turin Brakes《Dark on Fire》 3.shoegazing : ride《Going Blank Again》(听得心旷神怡)The Raveonettes《Whip It On》和《In & Out of Control》(这个乐队偶好稀饭。。)The Dead Sea同名、Oeil《Urban Twilight》 4.英式:Muse《Hullabaloo. Live at Le Zénith, Paris.》Placebo《Battle for the Sun》Concerto for Constantine《Minsk》Steve Cradock《The Kundalini Target》Morrissey《Maladjusted》和《World of Morrissey》(两张旧作,永远喜欢~)Echobelly《On》Kent《Hagnesta Hill》 5.ost:《步履不停》(电影很音乐一样隽永)Nick Cave《White Lunar》(这还是nick咩,听得醉鸟。。)吉田靖人《Little Grace》 world’s end girlfriend 《「空気人形」O.S.T》(宛如漂浮在光束中的灰尘) 6.Dreampop/folk:Devics《If You Forget Me》L'Altra《Different Days》 Antje Duvekot《The Near Demise of The High Wire Dancer》(一唱三叹啊)Joni Mitchell《Blue》Jason Mraz《Mr. A-Z》和《We Sing, We Dance, We Steal Things》(偏流行,但还是很好听) 7.后朋:Bush Tetras《Boom in the Night》Echo&Bunnyman《The Very Best of Echo & the Bunnymen: More Songs to Learn and Sing》Delta 5《Singles & Sessions 1979-81》The Snake Corps《Spice 1984-1993: The Very Best of the Snake Corps》Mute Drivers《Stop Or I'll Scream》Carsick Cars《You Can Listen, You Can Talk》和Ourself Beside Me同名(兵马司这两张实在太好了) 8.中文indie:刺猬《白日梦蓝》旅行团《等你吃饭》ZIYO 《回到我》四分卫《Deep blue》(听得好哈皮~) 9.中文流行:很庆幸地发现了卢广仲和林宥嘉,在那些最纠结的时候,能安然度过。。新婚后的千嬅《原來過得很快樂》(热爱你需要理由咩) 电影篇: 这一年看了不少片,1600多张吧,着实是收获巨大,字幕也做了几部,体会到其中的艰辛与乐趣,这是仅仅看片体会不到的,通过查找资料、思索字里行间的意义,其中最喜欢《被窃油画的假设》(痛并快乐着,7荤8素)《花园》(酣畅无比,一气呵成,这样的剧情片又不乏荒诞素来为我喜欢)。 翻了几十页,大致归类为一下几种我最心仪的类型: 1.日式治愈系:山田洋次《母亲》河濑直美《沙罗双树》黑泽清《东京奏鸣曲》是枝裕和《步履不停》桥口亮辅《周围的事》木下惠介《野菊之墓》山中贞雄《人情纸风船》,尤其要说说新藤兼人,他的《落叶树》和《午后的遗言》都让我一见倾心(甚为了得啊,难得我看过其作品不多,竟部部喜欢非常,且风格迥异) 黑泽明《电车狂》成濑巳喜男《银座化妆》稻垣浩《无法松的一生》 2.日式欢乐系:中江裕司《冲绳小芙蓉》《三弦之恋》竹中直人《等救火的日子》《五个扑水的少年》伊丹十三《蒲公英》《大病人》,都看得我欢乐死了,人生就该这样洒脱! 3.日式诡异系:川本喜八郎系列动画和山村浩二《乡村医生》都很惊艳、爱不释手;吉田喜重《呼啸山庄》新藤兼人《鬼婆》真是嗲啊~所以日本妖怪怪谈系列也是偶心水~ 4. 东欧:《烈焰焚树》《瓦莱莉和她的奇迹一周》(此两片都颇有超现实荒诞意味,稀饭啊稀饭~)《山羊角》(狠嗲,女主角的狠劲和决绝)《蜂之山谷》史云梅耶《贪吃树》(看得惊心动魄)《秋天里的春光》另格鲁吉亚《四月》(唯美宁静)《油轮》(油轮上小社会的众生相,既荒诞又有趣,看得捧腹) 5.英式:《雨天下的迎神会》《查令十字街84号》60年代版本《尤利西斯》《奥涅金》《尤利西斯归来》Peter Greenaway《逐个淹死》(诗意、梦幻和荒诞的结合)Terence Davies《时间与城市》(时光飞舞流转的最好解释) 6.法国:Agnès Varda长片《五至七时的奇奥》短片《家屋风景》(女王啊~)《猫》路易•马勒《五月傻瓜》让•维果《尼斯印象》 7. 台湾:王童《红柿子》吴念真《多桑》杨德昌《青梅竹马》《海滩的一天》(超强悍的处女作) 8. 颓废系列:Tod Browning的《吸血鬼》和《畸形人》德莱叶《吸血鬼》路易斯•弗伊拉德 1910s版本《吸血鬼》Herzog《诺斯费拉图:夜晚的幽灵》,偶爱吸血鬼啊。。 9.默片系列:德莱叶《麦克尔》《复仇之日》《词语》《葛楚》《圣女贞德蒙难记》(天啊,我看过的德莱叶作品几乎都是5星啊。。)丹麦默片《女巫》法国《厄舍古厦的倒塌》(偶不愧是爱伦坡的粉丝啊。。),默片仍旧是我大爱。。 10.电视剧:《大师与玛格丽特》(看得我热泪盈眶,电影和原著一样理想主义)《深夜食堂》(感受平常日子的温暖,真好) 愿新年的秒钟在敲响的刹那,我们都能将衰运甩到外太空的无底洞里,从此只有希望和信念。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测测你的精神住宅区2018篇内容 · 5.0万次浏览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45.7万次浏览
- 适合中元节看的电影新7946篇内容 · 7058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488.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062篇内容 · 722.6万次浏览
- 我的生命和夏天是同一种质地159篇内容 · 7.6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032.3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16篇内容 · 3853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