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序
戈悟觉
我和令胡相交相知10多年了。他看着我变老,我看着他长大。当年他骑车行走全国,一个自强不息的“青年勇士”的追求;下了车,新的目标呢?大概让他迷惘彷徨了些年月。他不安分,我欣赏他的不安分。几年前找到摄影,一干起来也是自强不息。我为他高兴。又见他起早摸黑,又见他到处飘忽。没有名头,没有名气,自掏腰包,乐在其中。看过他去国外拍的一些彩照,未敢溢美,只作诺诺,他也无所谓,打哈哈天真模样。忽然,他来了,拿出上百幅黑白照片,似是有意让我吃惊——我也真的吃了一惊。
就是这本《切片——令胡歌黑白摄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热衷黑白摄影。不享受现代化的成果,彩卷还是公家提供的,他一定有想法;有想法值得尊重,心中生出几分敬意。不过,我只说黑白木刻如何有表现力,我不喜欢套色版画,还有太极图就是黑与白,抹上红红绿绿意义全无等等不着边际的废话,没有答应为他的黑白摄影作品集作序。我让他失望了,他满以为我会是他的知音。他的失望让我耿耿于怀,不是对他而是对自己。我对自己说,其实我是欣赏黑白摄影作品的,美国摄影家亚当斯作品在北京展出,我看了两次,他的《月升》那几幅照片,我每每在山中月夜想起,一阵阵震悚。这是从艺术延伸到生活,从艺术感觉和理解生活,是后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尼采说的“醉境”。我甚至觉得他去世,是到那个“山高月小”的世界去了。
令胡这本摄影集,序是要写的。
我不想分析具体作品。这是他的专业,我没资格也不应该说三道四。要找借口,便是找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圣奥的口:“作品是从我的智慧和心灵中诞生的,是我的经历和劳作,你无权评头评足,无论赞美或指责都是对我的不尊重。”我只想说说他的书名《切片》----很妥切的书名。切片,黑白切片。
人类的技术进步对艺术同样带来诸多方便,但也因此对艺术创作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独辟蹊径。摄影尤其如此。有了数码相机,摄影技术可以轻易掌握,有说人人都成了摄影家,一不小心就拍出传世至少传家的作品来。这很好。摄影的本质是将世界对象化,图像的使命是将世界、社会、生活和人生历史化。时间成为瞬间,流动变成为定格,如同苏东坡比喻的“飞鸿踏雪”。但摄影家要的是作品。世界、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存在,成了摄影家眼睛的捕猎物,随着镜头快门的咔嚓,成了你的“切片”。眼睛的寻觅具有随意性,由心灵作出的选择和决定,则具有意义性,最终成为作品。
彩照悦耳目,这是视觉美,回归黑白胶片摄影,我想这是寻求思想,心灵上的自由,寻求不受干扰的精神境界的美。后现代艺术,从原生的视觉领域,拓展到精神境界和现实生活领域。日常的“生活”从来没有被艺术如此关注过。令胡的镜头瞩目的是某时某地的生活横截面。后现代艺术之父、法国杜尚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生活品格在黑白摄影中,更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模糊界限、万物通融的意蕴。这些议论,不知道令胡和他的“切片”是否中意。不认可,权作打个哈哈。
我和令胡相交相知10多年了。他看着我变老,我看着他长大。当年他骑车行走全国,一个自强不息的“青年勇士”的追求;下了车,新的目标呢?大概让他迷惘彷徨了些年月。他不安分,我欣赏他的不安分。几年前找到摄影,一干起来也是自强不息。我为他高兴。又见他起早摸黑,又见他到处飘忽。没有名头,没有名气,自掏腰包,乐在其中。看过他去国外拍的一些彩照,未敢溢美,只作诺诺,他也无所谓,打哈哈天真模样。忽然,他来了,拿出上百幅黑白照片,似是有意让我吃惊——我也真的吃了一惊。
就是这本《切片——令胡歌黑白摄影》。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热衷黑白摄影。不享受现代化的成果,彩卷还是公家提供的,他一定有想法;有想法值得尊重,心中生出几分敬意。不过,我只说黑白木刻如何有表现力,我不喜欢套色版画,还有太极图就是黑与白,抹上红红绿绿意义全无等等不着边际的废话,没有答应为他的黑白摄影作品集作序。我让他失望了,他满以为我会是他的知音。他的失望让我耿耿于怀,不是对他而是对自己。我对自己说,其实我是欣赏黑白摄影作品的,美国摄影家亚当斯作品在北京展出,我看了两次,他的《月升》那几幅照片,我每每在山中月夜想起,一阵阵震悚。这是从艺术延伸到生活,从艺术感觉和理解生活,是后现代艺术的审美特征。尼采说的“醉境”。我甚至觉得他去世,是到那个“山高月小”的世界去了。
令胡这本摄影集,序是要写的。
我不想分析具体作品。这是他的专业,我没资格也不应该说三道四。要找借口,便是找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圣奥的口:“作品是从我的智慧和心灵中诞生的,是我的经历和劳作,你无权评头评足,无论赞美或指责都是对我的不尊重。”我只想说说他的书名《切片》----很妥切的书名。切片,黑白切片。
人类的技术进步对艺术同样带来诸多方便,但也因此对艺术创作提出更高要求,需要独辟蹊径。摄影尤其如此。有了数码相机,摄影技术可以轻易掌握,有说人人都成了摄影家,一不小心就拍出传世至少传家的作品来。这很好。摄影的本质是将世界对象化,图像的使命是将世界、社会、生活和人生历史化。时间成为瞬间,流动变成为定格,如同苏东坡比喻的“飞鸿踏雪”。但摄影家要的是作品。世界、社会、生活和人生的存在,成了摄影家眼睛的捕猎物,随着镜头快门的咔嚓,成了你的“切片”。眼睛的寻觅具有随意性,由心灵作出的选择和决定,则具有意义性,最终成为作品。
彩照悦耳目,这是视觉美,回归黑白胶片摄影,我想这是寻求思想,心灵上的自由,寻求不受干扰的精神境界的美。后现代艺术,从原生的视觉领域,拓展到精神境界和现实生活领域。日常的“生活”从来没有被艺术如此关注过。令胡的镜头瞩目的是某时某地的生活横截面。后现代艺术之父、法国杜尚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生活品格在黑白摄影中,更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模糊界限、万物通融的意蕴。这些议论,不知道令胡和他的“切片”是否中意。不认可,权作打个哈哈。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45.2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61篇内容 · 105.6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409篇内容 · 160.6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78篇内容 · 48.4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2876篇内容 · 55.9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58篇内容 · 904.6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1091篇内容 · 183.1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9.4万次浏览
「内容不可见」
恭喜!又一硕果!
看来还真有出版计划。让大家都能看看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