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庸武侠中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对立
从人物活动的背景来讲,金庸善于将一个大的时代表现出来,而且将历史人物和虚构的人物结合起来,从而能展现出人物活动的舞台以及社会文化。比方说《天龙八部》发生在北宋年间,宋朝内忧外患,与辽国矛盾极深,民族问题凸显造就了萧峰的悲剧;《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是在南宋年间,到处战乱,人物生在这个年代自然会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感慨;《倚天屠龙记》是元末明初,驱除鞑子是汉人共同的梦想,明教的努力正合时代潮流等等。
金庸善于将主人公的立场置于与世俗对立的一边,以此来表现人物处境的危险,抉择的艰难,江湖的难混,以及从中体现出大侠所该有的本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对立中来窥探金庸想表达什么。
《天龙八部》,这是一部悲剧,大侠乔峰本是名震大江南北的丐帮帮主,做过的好事立过的功数不胜数,杀过的汉奸毙掉的敌将也是不计其数,为国为民侠肝义胆。但是当自己的祖籍被认定为敌国时,武林同道们便不再顾及他做过的事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个悲剧。从此以后乔帮主便成了整个中原武林的公敌,人人因为他的身份血脉便毫不怀疑地认为他确是做了杀双亲杀恩师等大奸大恶之事了,人人想杀之而后快。由此可见民族矛盾已经严重到只要是他国的无论好坏都该是“残忍野蛮”的了,便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了,以至于后来“萧峰悠悠一声长叹,向南边重重叠叠的云山望去,心中忽想:‘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谜,我直至今日还道自己是大宋百姓。我和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为什么契丹、大宋,什么女真、高丽,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我骂你宋猪?’”萧峰心中是十分无奈与不解的。反正在乔峰被认定为“恐怖分子”之后便有了为救阿朱聚贤庄大战等事,乔帮主当真被逼上了绝路与中原武林彻底决裂了;便有了他为追查带头大哥最终错杀阿朱,深深的悔恨自责,读者一阵惋惜;原本的江湖同道翻脸不认人也就算了,好不容易有个姑娘愿意跟着自己又让自己给打死了,真是个悲剧。通过以上几件事情,萧峰那种武功卓绝,侠肝义胆却又命运坎坷的形象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个人能力再怎么强,终究也是拧不过命运的大手,时代就是这么跟他开了个玩笑,既然他生在这个时代,便注定将是个悲剧,当辽国要侵犯大宋时,萧峰顾念旧国顾念天下百姓而极力阻挠,不念旧日恩怨,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但却得罪了自己家乡的皇帝。任凭他乔帮主武功盖世也绝不能在生地和成长地之间的矛盾中保全自己:一方面他是辽国人,从当时的理论上讲,他该向着家乡;另一方面他在宋朝长大,在宋朝学得一身武功,学得为人处世,似乎宋朝给他的东西比家乡这么一个仅有个名分的地方要多,他该向着宋朝一点;而我们的萧峰又挂念天下苍生,他不想双方百姓因此遭殃,相助其中任何一方显然都不是他所愿的,萧峰又不是只要姑姑其他都可以不要的杨过,夹在这中间还不如死掉的好,真是个悲剧。总而言之,这是个人面对时代时的无力,就算大侠也一样。
再说《神雕侠侣》,小侠杨过爱上了自己的姑姑,当然这里的姑姑不是我们说的真姑姑,这个“姑姑”是他的师傅,宋人的对于礼节大防看得极重,对师徒名分也看得极重,这里杨过不像萧峰那样是被世俗敌对的,他是主动挑战了宋人的道德观,师徒成亲那可是极为社会所不齿的,以至于郭大侠气得要一掌打死杨过。从《神雕侠侣》的后记中可以看到金庸这么写也是有意的:“《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许已很淡泊了,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给人认为毫无意义呢?”《神雕》里的杨过不再是像《射雕》里的郭靖那样充满浩然正气维护武林道义的大侠了,而是变成了以惊世骇俗的爱情对郭靖所极力维护的礼教大防进行挑战的狂放不羁的少年,当面对蒙古军队压境,大战在即,郭靖拼命守护的是宋朝百姓的安全,是南朝人的尊严,他捍卫的是传统武侠的道义;杨过此时所想的却是杀父之仇,儿女情长,他采取的态度是观望。这种与世俗的对立开始表现为金庸小说发展方向的前奏。要说在此之前,对于老先生笔下的大侠都是郭靖这类的表现,武功高强,人品完美,遵循正统道义;在此之后,老先生笔下的大侠开始趋向于普通化,开始不像以前那样完美,杨过还好,到了最后还是功成名就,侠之大者了。到了《倚天屠龙记》,金庸直接就在后记中写道:”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虽然宽厚大度,慷慨仁侠,豪气干云,但不免也有缺点,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可见当金老在将人物置于社会的对立面时开始形成了他后期作品的基调,就是不再推崇传统的武侠观了,开始趋向于将武侠普通化了。
到了《笑傲江湖》,令狐冲得知自己已经被华山派逐出,因勾结魔教中人,为江湖正道所不齿,人人与他为敌,而之前任盈盈赌气随口的一句话又让黑道上的人也个个想杀令狐冲。黑白两道都混不下去了,令狐少侠被逼得挺急的。阴错阳差又当了恒山派掌门,恒山派可都是女尼啊,又是触犯了礼教大防。这次将主角置于世俗的对立,刻画了一个放荡不羁,潇洒自在不肯遵从世俗行为规范的形象。从全书来讲,令狐冲的性格导致他跟张无忌一样不适合当领导,他也不想当领导,想的也许是每天喝喝酒,该玩玩。但是其他人不允许啊,时不时弄个五岳并派,教主复辟,不是他不想远离这些,是这些来找的他。其实不止是主角令狐冲,衡山派刘正风,仅仅是在艺术上与魔教的曲洋有交情便遭灭门,梅庄四友文武双全,精于艺术,理想着做一番大事业,不想却赶上东方不败当权,黑白两道都难混,最终也在这乱世中送了性命。与这些人比起来,主角能在腥风血雨中全身而退已经是极好的了。整部作品充满了争权夺利,金庸在这部作品中将人物置于这种极度不利的境地的目的也在后记中写出:“……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 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不顾一切的争夺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这样。”在《笑傲》中,主角们不再是像郭靖那般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侠了,令狐冲不是大侠,莫大先生不是大侠,风清扬不是大侠,他们是“隐士”,而隐士们总是不能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图个清净,他们也是普通人,金庸想写的也是些普通的性格,想写的也就是这个社会当时正发生的事,也是现在正发生的事。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一个问题,金庸的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引得人不能自拔的秘密,除了他独特的语言和对中国文化的深究之外,将人物与当时的社会对立起来从而得到一个绝境也是有那么点关系的。从环境的对立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随着金庸作品一部部地开始演变为对传统武侠的否定,对单纯的普通人的肯定,转变为对社会人性的思考。,正如《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所说,“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这不仅是对武功的写照,这也是金庸小说的写照,从郭靖到张无忌到令狐冲再到韦小宝,何尝不是有剑到无剑的过程,金庸自己又何尝不是独孤求败?
金庸善于将主人公的立场置于与世俗对立的一边,以此来表现人物处境的危险,抉择的艰难,江湖的难混,以及从中体现出大侠所该有的本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对立中来窥探金庸想表达什么。
《天龙八部》,这是一部悲剧,大侠乔峰本是名震大江南北的丐帮帮主,做过的好事立过的功数不胜数,杀过的汉奸毙掉的敌将也是不计其数,为国为民侠肝义胆。但是当自己的祖籍被认定为敌国时,武林同道们便不再顾及他做过的事了,这无论如何都是个悲剧。从此以后乔帮主便成了整个中原武林的公敌,人人因为他的身份血脉便毫不怀疑地认为他确是做了杀双亲杀恩师等大奸大恶之事了,人人想杀之而后快。由此可见民族矛盾已经严重到只要是他国的无论好坏都该是“残忍野蛮”的了,便是要拼个你死我活了,以至于后来“萧峰悠悠一声长叹,向南边重重叠叠的云山望去,心中忽想:‘若不是有人揭露我的身世之谜,我直至今日还道自己是大宋百姓。我和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为什么契丹、大宋,什么女真、高丽,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我骂你宋猪?’”萧峰心中是十分无奈与不解的。反正在乔峰被认定为“恐怖分子”之后便有了为救阿朱聚贤庄大战等事,乔帮主当真被逼上了绝路与中原武林彻底决裂了;便有了他为追查带头大哥最终错杀阿朱,深深的悔恨自责,读者一阵惋惜;原本的江湖同道翻脸不认人也就算了,好不容易有个姑娘愿意跟着自己又让自己给打死了,真是个悲剧。通过以上几件事情,萧峰那种武功卓绝,侠肝义胆却又命运坎坷的形象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个人能力再怎么强,终究也是拧不过命运的大手,时代就是这么跟他开了个玩笑,既然他生在这个时代,便注定将是个悲剧,当辽国要侵犯大宋时,萧峰顾念旧国顾念天下百姓而极力阻挠,不念旧日恩怨,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连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但却得罪了自己家乡的皇帝。任凭他乔帮主武功盖世也绝不能在生地和成长地之间的矛盾中保全自己:一方面他是辽国人,从当时的理论上讲,他该向着家乡;另一方面他在宋朝长大,在宋朝学得一身武功,学得为人处世,似乎宋朝给他的东西比家乡这么一个仅有个名分的地方要多,他该向着宋朝一点;而我们的萧峰又挂念天下苍生,他不想双方百姓因此遭殃,相助其中任何一方显然都不是他所愿的,萧峰又不是只要姑姑其他都可以不要的杨过,夹在这中间还不如死掉的好,真是个悲剧。总而言之,这是个人面对时代时的无力,就算大侠也一样。
再说《神雕侠侣》,小侠杨过爱上了自己的姑姑,当然这里的姑姑不是我们说的真姑姑,这个“姑姑”是他的师傅,宋人的对于礼节大防看得极重,对师徒名分也看得极重,这里杨过不像萧峰那样是被世俗敌对的,他是主动挑战了宋人的道德观,师徒成亲那可是极为社会所不齿的,以至于郭大侠气得要一掌打死杨过。从《神雕侠侣》的后记中可以看到金庸这么写也是有意的:“《神雕》企图通过杨过这个角色,抒写世间礼法习俗对人心灵和行为的拘束。礼法习俗都是暂时性的,但当其存在之时,却有巨大的社会力量。师生不能结婚的观念,在现代人心目中或许已很淡泊了,然而在郭靖、杨过时代却是天经地义。然则我们今日认为天经地义的许许多多规矩习俗,数百年后是不是也大有可能给人认为毫无意义呢?”《神雕》里的杨过不再是像《射雕》里的郭靖那样充满浩然正气维护武林道义的大侠了,而是变成了以惊世骇俗的爱情对郭靖所极力维护的礼教大防进行挑战的狂放不羁的少年,当面对蒙古军队压境,大战在即,郭靖拼命守护的是宋朝百姓的安全,是南朝人的尊严,他捍卫的是传统武侠的道义;杨过此时所想的却是杀父之仇,儿女情长,他采取的态度是观望。这种与世俗的对立开始表现为金庸小说发展方向的前奏。要说在此之前,对于老先生笔下的大侠都是郭靖这类的表现,武功高强,人品完美,遵循正统道义;在此之后,老先生笔下的大侠开始趋向于普通化,开始不像以前那样完美,杨过还好,到了最后还是功成名就,侠之大者了。到了《倚天屠龙记》,金庸直接就在后记中写道:”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虽然宽厚大度,慷慨仁侠,豪气干云,但不免也有缺点,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可见当金老在将人物置于社会的对立面时开始形成了他后期作品的基调,就是不再推崇传统的武侠观了,开始趋向于将武侠普通化了。
到了《笑傲江湖》,令狐冲得知自己已经被华山派逐出,因勾结魔教中人,为江湖正道所不齿,人人与他为敌,而之前任盈盈赌气随口的一句话又让黑道上的人也个个想杀令狐冲。黑白两道都混不下去了,令狐少侠被逼得挺急的。阴错阳差又当了恒山派掌门,恒山派可都是女尼啊,又是触犯了礼教大防。这次将主角置于世俗的对立,刻画了一个放荡不羁,潇洒自在不肯遵从世俗行为规范的形象。从全书来讲,令狐冲的性格导致他跟张无忌一样不适合当领导,他也不想当领导,想的也许是每天喝喝酒,该玩玩。但是其他人不允许啊,时不时弄个五岳并派,教主复辟,不是他不想远离这些,是这些来找的他。其实不止是主角令狐冲,衡山派刘正风,仅仅是在艺术上与魔教的曲洋有交情便遭灭门,梅庄四友文武双全,精于艺术,理想着做一番大事业,不想却赶上东方不败当权,黑白两道都难混,最终也在这乱世中送了性命。与这些人比起来,主角能在腥风血雨中全身而退已经是极好的了。整部作品充满了争权夺利,金庸在这部作品中将人物置于这种极度不利的境地的目的也在后记中写出:“……通过书中一些人物,企图刻画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影射性的小说并无多大意义, 政治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不顾一切的争夺权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况,过去几千年是这样,今后几千年恐怕仍会这样。”在《笑傲》中,主角们不再是像郭靖那般舍身赴难、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侠了,令狐冲不是大侠,莫大先生不是大侠,风清扬不是大侠,他们是“隐士”,而隐士们总是不能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图个清净,他们也是普通人,金庸想写的也是些普通的性格,想写的也就是这个社会当时正发生的事,也是现在正发生的事。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一个问题,金庸的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引得人不能自拔的秘密,除了他独特的语言和对中国文化的深究之外,将人物与当时的社会对立起来从而得到一个绝境也是有那么点关系的。从环境的对立中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随着金庸作品一部部地开始演变为对传统武侠的否定,对单纯的普通人的肯定,转变为对社会人性的思考。,正如《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所说,“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之前恃之横行天下”“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这不仅是对武功的写照,这也是金庸小说的写照,从郭靖到张无忌到令狐冲再到韦小宝,何尝不是有剑到无剑的过程,金庸自己又何尝不是独孤求败?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11.9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795篇内容 · 818.9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27篇内容 · 574.1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新19篇内容 · 1.3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新14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898篇内容 · 208.1万次浏览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686篇内容 · 74.6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83.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