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引用:
我曾经从事疫苗销售很长时间,我比较有发言权,这个行业相对比较神秘,内幕很多,行业内是非常忌讳对外声张的,而且一言难尽,本着良心,给几条建议吧。
一,防治同一种疾病,有一类苗二类苗两种选择时,选一类苗。二,就高不就近,可以在市级门诊接种就不在县一级,可以在县一级就不在镇一级。三,接种前,要求查看包装盒,防止货不对板,仔细检查是否拆封,有效期,和生产批号,流水号,有一项缺失拒绝接种,看完随手撕破包装盒。四,有条件的积极接种各类疫苗,预防比打针吃药好,药有耐药性,疫苗虽然也有耐受性,但有严格的间隔要求,疫苗虽然也有副反应,一般都是疼痛低烧,只要是规范接种,还是很安全的。我已经不在这个行业了,没有利益关联。接种了总归有利无弊,比你买那些保险划算。
争取把我亮上去,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问,能说的我会很乐意解答
大家那么关心这个问题,我就多说几句。其实我理想中最有效又最不现实的保证疫苗安全的方法就是所有疫苗由国家买单,有些国家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宫颈癌,香港三针三千块)都是免费的,这样就基本切断了所有利益链条,可以避免很多猫腻。但国家貌似没这个财力,其实由国家集中采购减少流通环节,可以把采购成本降低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价,另外,减少整个民族的疾病发病率,直接就减少了医保的支出,这笔账不知道怎么算。至少可以扩大一类疫苗的范围。另外还有一个不好明说的理由,接种疫苗不同于其它谁出钱谁受益的消费,实际上只要普及疫苗,不接种的也会受益,打个比方,你周围如果有80%的都接种了疫苗,构成了免疫屏障,那么你身边几乎就没有传染源,你也就不会患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笔开支如果能列为公共开支,是最公平合理的,甚至比老人免费乘公交都要合情合理。
再说得阴暗点,其实很多传染病,特别是一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发病率都相当低了,像我们反复查种的麻疹,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这是一项特别的政治任务)。就像很多人认为的,不打疫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个体上看有道理,但是人人都是这种想法的话,那发病率又会上升,甚至群体性爆发,那是很恐怖的,特别是有些传染病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比如脑膜炎。所以接种疫苗也多少有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那么既然接种者已经付出了时间,承受了打针的痛苦,那就算由不接种的承担一部分费用也是合理啊,所以我还是认为*河蟹词*应该在这方面的投入上适当倾斜,哪怕只是纳入医保也好
PS:还有一个实用的方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每支疫苗都有一个唯一的电子监管码,相当于每只疫苗的身份证,通过这个电子监管码可以通过网站或者短信查到这支疫苗的信息,厂家,生产日期,和所经的流通渠道,例如你在广东接种,却显示该支疫苗是山东省疾控下发的,那么显然就是由不正当渠道流窜过来的,除了质量问题之外,万一出了事接种单位的上级单位也没理由为你善后,赔偿起来肯定会扯皮。所以我上文中说的注意包装,和撕包装盒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收集正规渠道疫苗的包装盒去包装非法渠道的疫苗。当时去查可能有点麻烦,可以养成每次接种二类疫苗向工作人员索要包装盒的习惯,回去没事再查。人人都这样做的话,接种人员就不敢从非法渠道进货了。虽然正规流通渠道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会好很多,万一出了问题也好追究
PPS:可能大家对这次事件的影响力的认识还没有具体概念,5亿多销售量,每年一亿多,每天几十万流水账,他个人的销售额比很多公司甚至有些跨国巨头公司在中国全年的销售额都多,而且涉及品种非常丰富,业内销售最强网络最广的公司能在一个省达到这个销量都是很骄人的成绩,而且大概需要七八十个人的团队才能完成,这个业绩拿到任何疫苗公司都是最精英,公司最依仗的人才团队,以庞氏寥寥几人的团队,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我曾经从事疫苗销售很长时间,我比较有发言权,这个行业相对比较神秘,内幕很多,行业内是非常忌讳对外声张的,而且一言难尽,本着良心,给几条建议吧。
一,防治同一种疾病,有一类苗二类苗两种选择时,选一类苗。二,就高不就近,可以在市级门诊接种就不在县一级,可以在县一级就不在镇一级。三,接种前,要求查看包装盒,防止货不对板,仔细检查是否拆封,有效期,和生产批号,流水号,有一项缺失拒绝接种,看完随手撕破包装盒。四,有条件的积极接种各类疫苗,预防比打针吃药好,药有耐药性,疫苗虽然也有耐受性,但有严格的间隔要求,疫苗虽然也有副反应,一般都是疼痛低烧,只要是规范接种,还是很安全的。我已经不在这个行业了,没有利益关联。接种了总归有利无弊,比你买那些保险划算。
争取把我亮上去,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提问,能说的我会很乐意解答
大家那么关心这个问题,我就多说几句。其实我理想中最有效又最不现实的保证疫苗安全的方法就是所有疫苗由国家买单,有些国家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宫颈癌,香港三针三千块)都是免费的,这样就基本切断了所有利益链条,可以避免很多猫腻。但国家貌似没这个财力,其实由国家集中采购减少流通环节,可以把采购成本降低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价,另外,减少整个民族的疾病发病率,直接就减少了医保的支出,这笔账不知道怎么算。至少可以扩大一类疫苗的范围。另外还有一个不好明说的理由,接种疫苗不同于其它谁出钱谁受益的消费,实际上只要普及疫苗,不接种的也会受益,打个比方,你周围如果有80%的都接种了疫苗,构成了免疫屏障,那么你身边几乎就没有传染源,你也就不会患病。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笔开支如果能列为公共开支,是最公平合理的,甚至比老人免费乘公交都要合情合理。
再说得阴暗点,其实很多传染病,特别是一类疫苗预防的疾病,发病率都相当低了,像我们反复查种的麻疹,发病率不足百万分之一(这是一项特别的政治任务)。就像很多人认为的,不打疫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从个体上看有道理,但是人人都是这种想法的话,那发病率又会上升,甚至群体性爆发,那是很恐怖的,特别是有些传染病的后果是无法承受的,比如脑膜炎。所以接种疫苗也多少有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那么既然接种者已经付出了时间,承受了打针的痛苦,那就算由不接种的承担一部分费用也是合理啊,所以我还是认为*河蟹词*应该在这方面的投入上适当倾斜,哪怕只是纳入医保也好
PS:还有一个实用的方法,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每支疫苗都有一个唯一的电子监管码,相当于每只疫苗的身份证,通过这个电子监管码可以通过网站或者短信查到这支疫苗的信息,厂家,生产日期,和所经的流通渠道,例如你在广东接种,却显示该支疫苗是山东省疾控下发的,那么显然就是由不正当渠道流窜过来的,除了质量问题之外,万一出了事接种单位的上级单位也没理由为你善后,赔偿起来肯定会扯皮。所以我上文中说的注意包装,和撕包装盒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收集正规渠道疫苗的包装盒去包装非法渠道的疫苗。当时去查可能有点麻烦,可以养成每次接种二类疫苗向工作人员索要包装盒的习惯,回去没事再查。人人都这样做的话,接种人员就不敢从非法渠道进货了。虽然正规流通渠道也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至少会好很多,万一出了问题也好追究
PPS:可能大家对这次事件的影响力的认识还没有具体概念,5亿多销售量,每年一亿多,每天几十万流水账,他个人的销售额比很多公司甚至有些跨国巨头公司在中国全年的销售额都多,而且涉及品种非常丰富,业内销售最强网络最广的公司能在一个省达到这个销量都是很骄人的成绩,而且大概需要七八十个人的团队才能完成,这个业绩拿到任何疫苗公司都是最精英,公司最依仗的人才团队,以庞氏寥寥几人的团队,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来自 豆瓣App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暑期档电影repo204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242篇内容 · 16.4万次浏览
- 暑期档追剧推荐42篇内容 · 3250次浏览
- 《利剑·玫瑰》追剧笔记129篇内容 · 6.5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25.0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712篇内容 · 47.8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58篇内容 · 7.0万次浏览
- 秋天就该品尝反乌托邦的书影剧1.0万+篇内容 · 1.4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