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烟雨行之二:宁波访茶
2009年11月27日上午,恋恋不舍地告别了普陀山,坐上了普陀到宁波的海船。船在海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以后,渡船抵达宁波大榭码头。此行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宁波,宁波给人印象最深是它悠久的历史,这里是“河姆渡文化”的发祥地。从唐代开始,宁波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扬州、广州并称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
这里不仅自古经济发达,更为主要的是宁波文人荟萃,早在南宋时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儒家学派,因为绍兴、宁波、和台州地区有四明山脉,所以这个学派因此而得名,这一儒家学术派别成为“浙东学派”之主力之一。我来到宁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时候了,因为行程时间紧张,只能在宁波停留半天,所以就利用这半天的时间去了月湖。
相传月湖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宋元祐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同时也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
在月湖的西面,就是闻名中外的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因为来得比较晚,无缘参访天一阁,所以只能利用仅有的时间感受月湖。伫立在月湖边,远远地可以看到宁波的居室林,宁波佛教居士林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居士道场,原址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初为家祠,元泰定四年(1327年)改为驿馆,后又称为“玄坛殿”(财神殿)。
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由鄞县边文锦大居士发心捐资,始将佛教居士林从南门原址迁至现址,建立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等。我来到居士林的时候,这里已经下班,既然不能在此地挂单,就索性沿着月湖漫无目的地散步。
车水马龙路之下是连接南北月湖的是尚书桥和陆殿桥,柳汀一个小小的湖中岛上比邻建筑着“贺秘监祠”、“居士林”和“关帝庙”,“贺秘监祠”是纪念贺知章的,贺知章退隐四明山后,自称“四明狂客”,相传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将在贺知章读书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贺知章和李白。明洪武初年,将祠堂迁至今天的位置上。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门口挂着宁波文联“文学港”的牌子。
在月湖的岛上,有一条很长的回廊,穿过一条回廊,在暮色之中看到了两个非常醒目的红灯笼。循着灯光走过去,这里原来是一家茶馆——茶博院。茶博院的前身是袁宅,南宋学者袁燮的后人所建,袁燮开创过南宋四明学派,是宁波杰出的乡贤。
走进茶博院,仿佛走进了历史的纵深地带,墙上悬挂着宁波不同时代的老照片,这里还陈列着很多老茶具,下午的时候,供应宁波的老工艺点心。看了一下,这里出售的茶品基本上都是宁波本地产的茶,有奉化曲毫,出自蒋介石的故乡,茶艺师积极推荐的“月湖春”是茶博院自己的茶山上产的。因为在冬天的时候很少喝绿茶,所以没有买这里的绿茶,不过,在茶博院里小坐片刻,感觉很好。
走出茶博院的时候,宁波已经万家灯火。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看似偶然却是必然的邂逅组成,那么,我与月湖的相遇也许就是前生之缘。
这里不仅自古经济发达,更为主要的是宁波文人荟萃,早在南宋时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儒家学派,因为绍兴、宁波、和台州地区有四明山脉,所以这个学派因此而得名,这一儒家学术派别成为“浙东学派”之主力之一。我来到宁波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时候了,因为行程时间紧张,只能在宁波停留半天,所以就利用这半天的时间去了月湖。
![]() |
烟雾迷蒙中的月湖。 |
相传月湖开凿于唐贞观年间,宋元祐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同时也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
在月湖的西面,就是闻名中外的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因为来得比较晚,无缘参访天一阁,所以只能利用仅有的时间感受月湖。伫立在月湖边,远远地可以看到宁波的居室林,宁波佛教居士林是一个比较有影响的居士道场,原址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初为家祠,元泰定四年(1327年)改为驿馆,后又称为“玄坛殿”(财神殿)。
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由鄞县边文锦大居士发心捐资,始将佛教居士林从南门原址迁至现址,建立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等。我来到居士林的时候,这里已经下班,既然不能在此地挂单,就索性沿着月湖漫无目的地散步。
车水马龙路之下是连接南北月湖的是尚书桥和陆殿桥,柳汀一个小小的湖中岛上比邻建筑着“贺秘监祠”、“居士林”和“关帝庙”,“贺秘监祠”是纪念贺知章的,贺知章退隐四明山后,自称“四明狂客”,相传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郡守莫将在贺知章读书的故地重建“逸老堂”,以祀贺知章和李白。明洪武初年,将祠堂迁至今天的位置上。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门口挂着宁波文联“文学港”的牌子。
![]() |
月岛上的建筑。 |
![]() |
宁波茶博院原来是袁宅。 |
![]() |
月湖公园中一景。 |
![]() |
月湖公园中的凉亭。 |
![]() |
茶博院中老照片。 |
![]() |
月湖夜色。 |
在月湖的岛上,有一条很长的回廊,穿过一条回廊,在暮色之中看到了两个非常醒目的红灯笼。循着灯光走过去,这里原来是一家茶馆——茶博院。茶博院的前身是袁宅,南宋学者袁燮的后人所建,袁燮开创过南宋四明学派,是宁波杰出的乡贤。
走进茶博院,仿佛走进了历史的纵深地带,墙上悬挂着宁波不同时代的老照片,这里还陈列着很多老茶具,下午的时候,供应宁波的老工艺点心。看了一下,这里出售的茶品基本上都是宁波本地产的茶,有奉化曲毫,出自蒋介石的故乡,茶艺师积极推荐的“月湖春”是茶博院自己的茶山上产的。因为在冬天的时候很少喝绿茶,所以没有买这里的绿茶,不过,在茶博院里小坐片刻,感觉很好。
走出茶博院的时候,宁波已经万家灯火。如果说一个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看似偶然却是必然的邂逅组成,那么,我与月湖的相遇也许就是前生之缘。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52.6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66篇内容 · 18.0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14篇内容 · 864.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946篇内容 · 224.3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32篇内容 · 17.7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316.5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827篇内容 · 147.8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66篇内容 · 596.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