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朋友速聘》核心人才流失原因系列(三)---看不见的企业软环境
各位乡亲好,胖爷给大家一鞠躬。前2天跟大家分享了原因1、2,今天跟大家探讨第3个问题---看不见摸不着的企业软环境。
今天在群里跟一些HR和老板讨论大家年终来了都啥情况,其中甲老板自豪地表示:“我们公司今年总共只离职了一名员工,企业文化没得说!”胖爷呵呵一下没发表评论。接着这个话题,今天单独来讨论讨论企业软环境对员工的影响。
范例1:
胖爷公司最近新入职了个90后职场小鲜肉,担任总经理助理工作。看简历,小mm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全国性的大猎头公司,但是时间非常短,只有2个月。
她谈起这段工作的感受,第一句就是:“我这辈子都不要再做猎头了!”然后:“整个办公室压抑得难受,互相之间根本不说话,每天就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我现在都不知道同事们的中文名字叫什么,问了也不说,只告诉你英文名。我刚做这行,有时候找他们寻求帮助,都会有所保留。”我告诉她:“这不奇怪,这就是猎头公司的典型氛围。”
公司(团队)氛围,是胖爷接触很多候选人时,经常听到的关键词。或因为氛围不好而离职的,或是在找工作时需要团队氛围好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感知的社会性生物,团队氛围就是公司的”温度“,员工在感受到公司的温暖时,会更有归属感,心情愉悦也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反之, 在寒冬来临的当下,公司也冷漠如冰窖,员工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团队的存在,谈何归属感呢?
范例2:
接本文开头谈的企业文化。胖爷近2天在为招聘客服经理而忙碌着,同事小李表示可以提供帮助,因为之前他在珍爱网工作过,认识不少同事,可以介绍介绍。从珍爱网的销售型客服转行到猎头公司,我觉得挺有意思,就跟小李多聊了会儿,诸如为啥当年从珍爱网离开。小李说:”那边的企业文化让我觉得无法接受,团队的风格太open了,经常在开会时提出一些敏感、私密的话题或者问题
。TL介绍说,这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婚恋行业嘛,男女关系与话题要open一点,思维要放得开一点。”因无法接受这种企业文化,小李工作半年就离开了。
人力资源市场规则是双向选择,在求职者选择企业的时候,招聘方同时也会考察求职者是否适合当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比作企业的气质,有人会觉得这东西说起来很虚,但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有的员工会适应并接受,而有的员工会难以融入而选择离去。若把《亮剑》里李云龙的独立团比喻成一个公司,那么这个团队的气质就是狼性的。上行下效,从一把手领导李云龙开始,就是个悍不畏死、冲锋在前、敢打敢拼的人,而下级的指挥官和士兵,在其感染和训练下,要么融入并同化、要么被淘汰。
每一家公司各自的企业文化,很难去说谁好谁不好,只看是否适应、适合。但最终极的目标,应该还是“以人为本”,激发团队的活力和效率等正能量。
范例3:
这类例子非常常见,即企业福利、人文主义关怀。在90、95后都陆续走上职场的今天,还按60、70后那批人的做法已然落后于时代。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小鲜肉追求个性与自由,创新能力强。企业常见福利如五险一金、双休日、集体旅游、带薪年假等等已经无法满足于他们。
这方面走在时代前列的互联网公司就做得不错,如弹性工作时间,免费且丰盛的餐点与零食,丰富的员工活动,多样的娱乐器械(你没看错,办公室里直接开设,如斯诺克、乒乓球台),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不一一概述。若换成是诸位看官,会不会心动?相比之下,即使有传统的五险一金、双休日、集体旅游、带薪年假、各种补贴等等,但工作异常烦闷,日复一日地加班,加上极其缺乏人性化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员工手册入职首日需熟记等等,大家会选择哪种公司呢?
做为企业主和HR们,软环境也许会被认为是次重要的东西,这个胖爷也认同。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目标与使命不同,尤其是创业公司,但在解决了“活下来”并“求发展”的时候,优秀的人才是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关键,而此时,企业的软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纯雇佣时代必将被淘汰的未来。
今天在群里跟一些HR和老板讨论大家年终来了都啥情况,其中甲老板自豪地表示:“我们公司今年总共只离职了一名员工,企业文化没得说!”胖爷呵呵一下没发表评论。接着这个话题,今天单独来讨论讨论企业软环境对员工的影响。
范例1:
胖爷公司最近新入职了个90后职场小鲜肉,担任总经理助理工作。看简历,小mm上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全国性的大猎头公司,但是时间非常短,只有2个月。
她谈起这段工作的感受,第一句就是:“我这辈子都不要再做猎头了!”然后:“整个办公室压抑得难受,互相之间根本不说话,每天就是你搞你的,我搞我的。我现在都不知道同事们的中文名字叫什么,问了也不说,只告诉你英文名。我刚做这行,有时候找他们寻求帮助,都会有所保留。”我告诉她:“这不奇怪,这就是猎头公司的典型氛围。”
公司(团队)氛围,是胖爷接触很多候选人时,经常听到的关键词。或因为氛围不好而离职的,或是在找工作时需要团队氛围好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感知的社会性生物,团队氛围就是公司的”温度“,员工在感受到公司的温暖时,会更有归属感,心情愉悦也更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反之, 在寒冬来临的当下,公司也冷漠如冰窖,员工也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团队的存在,谈何归属感呢?
范例2:
接本文开头谈的企业文化。胖爷近2天在为招聘客服经理而忙碌着,同事小李表示可以提供帮助,因为之前他在珍爱网工作过,认识不少同事,可以介绍介绍。从珍爱网的销售型客服转行到猎头公司,我觉得挺有意思,就跟小李多聊了会儿,诸如为啥当年从珍爱网离开。小李说:”那边的企业文化让我觉得无法接受,团队的风格太open了,经常在开会时提出一些敏感、私密的话题或者问题
。TL介绍说,这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婚恋行业嘛,男女关系与话题要open一点,思维要放得开一点。”因无法接受这种企业文化,小李工作半年就离开了。
人力资源市场规则是双向选择,在求职者选择企业的时候,招聘方同时也会考察求职者是否适合当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比作企业的气质,有人会觉得这东西说起来很虚,但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有的员工会适应并接受,而有的员工会难以融入而选择离去。若把《亮剑》里李云龙的独立团比喻成一个公司,那么这个团队的气质就是狼性的。上行下效,从一把手领导李云龙开始,就是个悍不畏死、冲锋在前、敢打敢拼的人,而下级的指挥官和士兵,在其感染和训练下,要么融入并同化、要么被淘汰。
每一家公司各自的企业文化,很难去说谁好谁不好,只看是否适应、适合。但最终极的目标,应该还是“以人为本”,激发团队的活力和效率等正能量。
范例3:
这类例子非常常见,即企业福利、人文主义关怀。在90、95后都陆续走上职场的今天,还按60、70后那批人的做法已然落后于时代。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小鲜肉追求个性与自由,创新能力强。企业常见福利如五险一金、双休日、集体旅游、带薪年假等等已经无法满足于他们。
这方面走在时代前列的互联网公司就做得不错,如弹性工作时间,免费且丰盛的餐点与零食,丰富的员工活动,多样的娱乐器械(你没看错,办公室里直接开设,如斯诺克、乒乓球台),等等等等诸如此类不一一概述。若换成是诸位看官,会不会心动?相比之下,即使有传统的五险一金、双休日、集体旅游、带薪年假、各种补贴等等,但工作异常烦闷,日复一日地加班,加上极其缺乏人性化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员工手册入职首日需熟记等等,大家会选择哪种公司呢?
做为企业主和HR们,软环境也许会被认为是次重要的东西,这个胖爷也认同。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目标与使命不同,尤其是创业公司,但在解决了“活下来”并“求发展”的时候,优秀的人才是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关键,而此时,企业的软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纯雇佣时代必将被淘汰的未来。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97篇内容 · 48.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72.9万次浏览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316篇内容 · 47.4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25篇内容 · 70.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320篇内容 · 502.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600篇内容 · 754.7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92篇内容 · 178.0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93篇内容 · 140.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