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樊论书品
![]() |
在安迪樊心目中的好书首先是那些能够使人内心沉静下来,血脉有节 |
常言道,人有人品,也就是好人和坏人之分;那么书是否也有书品?也分好书与坏书么?中美安迪影视的掌舵人安迪樊阅读数十载,自认对书也是小有心得。在他看来,任何书都是不妨一读的,所谓开卷有益是也。虽然书没有好坏之说,但却有高下之论。有经过时间的考验而流传下来的精品佳作,有通俗读物,也有快餐式的流行读物。
仓颉造字,人类社会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从而开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造纸术、印刷术的相继发明,文化的逐步普及,使读书识字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书也就成了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自书出现以后,好书与不好的书也就相伴而生绵延不绝。
之所以用不好的书来代替坏书,主要是坏书以何标准来评判?坏人我们姑且还可以以是否做坏事来定夺。可是坏书呢?还有官方的标准与民众的认同存在着较大差距。官方认定的坏书,读书人未必承认、认可。但统治者大权在握,一禁了之,谁再谈论收藏阅读便是死罪一条,这样的例子在中外历史上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于是就有了“禁书”一说。既然没有评判好与坏的标准(公认而不是自定,内心认同而非强权所致),那么就只能以好书和不好的书来区分了!而好的与不好的书其实也很难辨别,套用“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句话,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好书与不好的书的评判标准。
![]() |
在安迪樊心目中的好书首先是那些能够使人内心沉静下来,血脉有节 |
在安迪樊心目中的好书首先是那些能够使人内心沉静下来,血脉有节奏地放缓,而不是热情似火,激情勃发,让人群情振奋的书。因为现实生活已经是一个喧嚣嘈杂的社会,各种诱惑随处可见,稍不如意,极有可能走上歧路,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有一定的定力是难以独善其身的。既然身为读书人,那么保持一定的定力就是必须的,好读书,读好书,无疑是增加定力的助推器。这些书既可以是文史哲,也可以是科技艺术,总之只要自己喜欢即可。
说完了好书,自然也得说说不好的书。不好的书并不就是官方所定的坏书。不好并不一定就是坏,这二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是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不好只是读者不喜欢,不适宜,或者文字粗劣、废话连篇的书,而所谓的坏书呢,则是官方要灭杀的对象。所以不好并不等于就是坏。
至于如何识别好书与不好的书,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内心去体会了。但要还是有人纠结其中,自认分辨不出,可怎么办呢?若是如此,安迪樊建议道,那么就保守地选择些主流经典来阅读吧,就像安迪杯大赛的主题成语一样,那些经典都是经历过时间的冲刷和检验才流传下来的,可以称得上是顶好的书籍了。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