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选择(TED演讲笔记整理)
如何做选择(TED演讲笔记整理)/仲夏夜
首先还是介绍演讲者情况:美籍华人。大学毕业的时候,不能决定自己是去做律师呢还是去做哲学家。两相对比下,各有好处。思考良久,仍无定论,于是外界的因素(家庭条件不算好,当律师比当哲学家赚钱多很多)占上风,当了律师。从业中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做律师。最终的最终,重新再来,现在成了一个专门研究艰难抉择的哲学家。
下面是演讲的一个小脉络梳理,各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是有多懒才懒得分一、1,2,3,二、1,2,3,而是1,2,3,4…就完事了。抬头望天空……)
有的条目附上英文,因为真的好绊啊,我也不全然肯定翻译对了没有。(哲学式语句用哪种语言来理解都不容易啊。)
1. 不要觉得小问题就好选择了。
比如你每天早上思考吃啥早点,是好吃高热量的炸鸡哩,还是吃健康难吃的水果麦片,对于想保持身材的吃货来说,这也是终极谜题了。
2. 不要觉得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自己蠢。
比如不能决定吃啥早点,当然不能是因为蠢。这点很好理解。
3. 选择不是在两个同样好的选项之间做选择。
(两个选项不能说这个比那个好,也不能说那个比这个好。他们是同等的好【on a par】,处于相同同的价值区间【in the same neighborhood of value】,拥有相同的价值级别【in the same league of value】,但却分属于不同的价值类别【 but are different in kind of value.】
请容我简单粗暴的举例子,比如一个男人多金暴丑,一个男人脸帅超穷,对于又不爱慕才子,又不拜金,又不颜控的女人来说,都是男人,各有好处,同等好,但价值区间不同(以钱衡量还是以脸衡量),价值级别不同(看生活品质,还是看视觉享受),但价值类别相同(总之就是有好处有坏处的男人就是了,选一个)
<<请别说人不能物质,不能这不能那,要看这要看那,个人是个人,总有人与你选择不同,原因就是他心里的标杆与你不同。>>
4. 容易的选择都是有理由的。但如果这个世界充斥了容易的选择,我们就会陷入找理由的桎梏。
A world full of only easy choices would enslave us to reasons.
容易的选择就比如说相同质量、没有假货的护肤品,中国卖5000,美国卖2000(RMB),你要去美国出差了,你说你在哪里买。这个容易的选择的理由就是:价格。哪里便宜哪里买。但如果全部可以进行这种比较,也如男人,哪有有钱找哪个,或者哪个颜好找哪个,全从可以量化的标准出发,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找理由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桎梏,问题是如第三条说的那样,找一千个理由说明这个男人好,也会有一千个理由说明那个男人好,世界就没办法运转了,所以遇到艰难抉择不要觉得哎呀要是没那么复杂就好了。简单也并不完全是件好事。
5. 艰难抉择的理由不是那么简单的。如第3条那粗暴的例子。
6. 在艰难的选择面前,是你自己在给自己找理由。正是在处理艰难的选择时,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驱动力,以此来为自己创造理由,把自己打造成自己的选择的那个人,比自己没有选择成为的人更好更强。
(YOU MAKE reasons of choosing. In the space of hard choices that we get to exercise our normative power, the power to create reasons for yourself, to make yourself into the kind of person to whom your own choice is better than the one you didn’t choose.)
7. 做选择是一种理智的反映,不是别人强制给我们的理由造成的反映,相反,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理由所造成的反映。
To make choice is a rational response, which not dictated by the reasons given to us. Rather, it’s supported by reason created by us.
8. 因此,不要向外界寻求理由。看向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要什么理由。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书写者。
So, do not look for reasons out there. Look for reasons in here (heart). Who am I to be? We are the authors of our own lives.
9. 不能自己做选择的人,是心灵漂泊的人。他们让这个世界来书写他们的人生,他们让奖惩机制来决定自己该做什么。
Those who can’t make choices are drifters. Drifters allow the world write the story of their lives. They allow the mechanism of prizing and punishing to decide what they do.
10. 结论:站在艰难抉择的路口,想想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然后做出选择,成为自己所期待的自己。
Conclusion: When you face hard choices, think about who you want to be, make your choice, and become that person.
我的总结:
首先看到这篇文的题目,是不是以为要教你怎样做出艰难的抉择了啊?以为看完照着一条条来就能轻松很多啊?
我看到这个演讲题目的时候也有点儿这么期待。可惜哲学就是告诉你:外界没有外人能够帮助你,不管你面临什么,你才是最重要的核心中的核心。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如果你让外界帮你做选择,那你就面临百分之五十的对错率。
于是还是我那句老话:看自己而后观世界。
如果你认为那些话鼓励了你,让你懂了自己,然后充满了动力,那么恭喜你,善于总结和学习吸收的孩子不怕不会进步;但如果你觉得听了那么多,然并卵,那真的也没有关系,因为哲学——真的也挺形而上啊!
首先还是介绍演讲者情况:美籍华人。大学毕业的时候,不能决定自己是去做律师呢还是去做哲学家。两相对比下,各有好处。思考良久,仍无定论,于是外界的因素(家庭条件不算好,当律师比当哲学家赚钱多很多)占上风,当了律师。从业中发现,自己其实并不适合做律师。最终的最终,重新再来,现在成了一个专门研究艰难抉择的哲学家。
下面是演讲的一个小脉络梳理,各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是有多懒才懒得分一、1,2,3,二、1,2,3,而是1,2,3,4…就完事了。抬头望天空……)
有的条目附上英文,因为真的好绊啊,我也不全然肯定翻译对了没有。(哲学式语句用哪种语言来理解都不容易啊。)
1. 不要觉得小问题就好选择了。
比如你每天早上思考吃啥早点,是好吃高热量的炸鸡哩,还是吃健康难吃的水果麦片,对于想保持身材的吃货来说,这也是终极谜题了。
2. 不要觉得难以做出选择是因为自己蠢。
比如不能决定吃啥早点,当然不能是因为蠢。这点很好理解。
3. 选择不是在两个同样好的选项之间做选择。
(两个选项不能说这个比那个好,也不能说那个比这个好。他们是同等的好【on a par】,处于相同同的价值区间【in the same neighborhood of value】,拥有相同的价值级别【in the same league of value】,但却分属于不同的价值类别【 but are different in kind of value.】
请容我简单粗暴的举例子,比如一个男人多金暴丑,一个男人脸帅超穷,对于又不爱慕才子,又不拜金,又不颜控的女人来说,都是男人,各有好处,同等好,但价值区间不同(以钱衡量还是以脸衡量),价值级别不同(看生活品质,还是看视觉享受),但价值类别相同(总之就是有好处有坏处的男人就是了,选一个)
<<请别说人不能物质,不能这不能那,要看这要看那,个人是个人,总有人与你选择不同,原因就是他心里的标杆与你不同。>>
4. 容易的选择都是有理由的。但如果这个世界充斥了容易的选择,我们就会陷入找理由的桎梏。
A world full of only easy choices would enslave us to reasons.
容易的选择就比如说相同质量、没有假货的护肤品,中国卖5000,美国卖2000(RMB),你要去美国出差了,你说你在哪里买。这个容易的选择的理由就是:价格。哪里便宜哪里买。但如果全部可以进行这种比较,也如男人,哪有有钱找哪个,或者哪个颜好找哪个,全从可以量化的标准出发,那么我们就会陷入找理由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的桎梏,问题是如第三条说的那样,找一千个理由说明这个男人好,也会有一千个理由说明那个男人好,世界就没办法运转了,所以遇到艰难抉择不要觉得哎呀要是没那么复杂就好了。简单也并不完全是件好事。
5. 艰难抉择的理由不是那么简单的。如第3条那粗暴的例子。
6. 在艰难的选择面前,是你自己在给自己找理由。正是在处理艰难的选择时,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驱动力,以此来为自己创造理由,把自己打造成自己的选择的那个人,比自己没有选择成为的人更好更强。
(YOU MAKE reasons of choosing. In the space of hard choices that we get to exercise our normative power, the power to create reasons for yourself, to make yourself into the kind of person to whom your own choice is better than the one you didn’t choose.)
7. 做选择是一种理智的反映,不是别人强制给我们的理由造成的反映,相反,这是我们自己创造的理由所造成的反映。
To make choice is a rational response, which not dictated by the reasons given to us. Rather, it’s supported by reason created by us.
8. 因此,不要向外界寻求理由。看向自己的内心,问问自己要什么理由。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们是自己人生的书写者。
So, do not look for reasons out there. Look for reasons in here (heart). Who am I to be? We are the authors of our own lives.
9. 不能自己做选择的人,是心灵漂泊的人。他们让这个世界来书写他们的人生,他们让奖惩机制来决定自己该做什么。
Those who can’t make choices are drifters. Drifters allow the world write the story of their lives. They allow the mechanism of prizing and punishing to decide what they do.
10. 结论:站在艰难抉择的路口,想想你想成为怎样的自己,然后做出选择,成为自己所期待的自己。
Conclusion: When you face hard choices, think about who you want to be, make your choice, and become that person.
我的总结:
首先看到这篇文的题目,是不是以为要教你怎样做出艰难的抉择了啊?以为看完照着一条条来就能轻松很多啊?
我看到这个演讲题目的时候也有点儿这么期待。可惜哲学就是告诉你:外界没有外人能够帮助你,不管你面临什么,你才是最重要的核心中的核心。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如果你让外界帮你做选择,那你就面临百分之五十的对错率。
于是还是我那句老话:看自己而后观世界。
如果你认为那些话鼓励了你,让你懂了自己,然后充满了动力,那么恭喜你,善于总结和学习吸收的孩子不怕不会进步;但如果你觉得听了那么多,然并卵,那真的也没有关系,因为哲学——真的也挺形而上啊!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75篇内容 · 45.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63.9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416篇内容 · 69.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96篇内容 · 497.3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85篇内容 · 139.6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84篇内容 · 175.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18.7万次浏览
- 重启人生第一天64篇内容 · 4.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