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修身明德教育的“牛鼻子”——礼德
![]()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德道经·论德》
《论德》章是老子《德道经》的开篇首章,其非常科学地揭示了我们整个中华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深刻地分析和洞照了东方中国乃至人类逐步离道失德的历史,同时指出了解决的根本办法——要重视信德之“厚”,重其“厚”而止其“泊”,去其“华”而居其“实”,以此方法来终止心灵道德的下滑,扭转社会道德的滑坡。
老子在这一章里非常严谨地揭示:无论是人们心灵道德的败坏,还是社会道德的滑坡,它们具有一个相同的信风球,这就是礼德。在仁、义、礼、智、信五德中,其他四种德性的表现形式大多数都是心身中内在的,而唯有礼德的表现形式“礼仪”是“道之华也”,是最浅表层的。人们的礼德状态通过眼、耳、鼻、舌、身的礼仪行为表现于生活之中,互相之间都可以感觉和捕捉得到。所以,老子在这里一层层地、逻辑非常严谨地揭示和剖析了人类心灵内在道德下滑和变化的规律,预言了整个社会离道失德的变化过程,并非常精辟地揭示出如何去发现道德的滑坡甚至沦丧。
![]() |
礼德在五德系统中居于中间位置,把握住了它也就牵住了修身明德教育的“牛鼻子”。礼德内居于心灵,礼仪外表于言行,礼德为火,火能生土,也就是心灵是否光明朗照,决定着信德的存亡。五德若缺失信德的承载,全都会崩塌而混乱。当内失于礼德而仅存外在的礼仪形式以后,“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必然就会出现,意识愚昧与乱象也就丛生。
结合当前的社会道德现状,纵观我们五千年的历史,让人不得不赞叹老子的大智慧,敬佩祖先的远见卓识。他们纵览阴阳,把握了造化的脉络,早在两千五百年以前就已经预见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看到了整个人类心灵离道失德的必然变化,因而发出了警示,提醒后人如何去复归于道德。
老子《德道经》站在超越时间空间的高度上,指出自然和人类生灭变化的本质就是道德的生灭变化;人类生存发展和灭失消亡的根本,就在于德性的存留与散失。人类离道失德和复德归道的进程,就是社会退化和进化的必然历史过程。《论德》章所阐发的精神、所揭示的规律,已经被几千年来的社会历史进程所无情地验证。
纵观东方社会治世的演化,经历了道治社会时期、德治社会时期、仁治社会时期、人治(智治)加刑治社会时期,近期又处于法治加人治(智治)的逆向变化社会时期。这种从以人治为主、刑治为辅治世向以法治为主、人治为辅治世的变化,是社会离道失德后仁德丧失、义德低迷、礼德防线接近崩溃时的必然转化。这个转化期是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道德复兴的重要契机。如果在转化中把握住民族礼德的复兴,以救心为本,治心为上,则信德重生,义德易复。“反也者,道之动也”,必然会在以法治为社会基础的良性循环上,重新实现民族和国家的仁治复归、德治复兴,重返道治,世界大同。
人类离道失德与复归德道是自然规律的必然。如同整个宇宙大变化的规律一样,银河系绕着宇宙的核心做圆周运动,地球绕着太阳做圆周运动,地球人类所在的这一层空间也在绕着北极星做圆周运动。这个轨迹、这个规律是任何人也没办法逃避的。它就是宇宙的一种运动的趋势,人类必然得遵守这个客观规律。无论是人们身心中的变化还是社会的变化,都必然还是逐步地恢复到仁心彰显、德治复兴、道治重返这样一种规律当中,从而复归于道德。整部《德道经》所揭示、预示和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道德的基本运行规律。
选自《道德教育贵修身》2014第97页
来源:牵住修身明德教育的“牛鼻子”——礼德 | 德慧智文化传媒官网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78篇内容 · 13.0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55篇内容 · 5.4万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26篇内容 · 1.2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43.3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14篇内容 · 4830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98.8万次浏览
- 身为女性你有哪些想要逃离的瞬间84篇内容 · 42.0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10篇内容 · 3221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