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新了雨
空山新了雨
文 Zelock
备注:作业做不下去了,发个呆写篇文章休息一下。意识流,笔写流痕,想到哪儿涂到哪儿。
兴许是中学时期晨间诵诗走火入魔,常会在发呆放空之际冒出一些支离破碎的诗句。 喃喃自语道的顷刻间,眼前似乎有一支尖俏的笔,飒然勾出一副黑白水墨画。仿佛是脑袋中央裂出了一道口子,不偏不倚地生出一朵清奇的野花,它不随风摆,只是单纯又坚毅好奇地立在那儿,等着我胡思乱想,“节外生枝”。
很喜欢王维的《山居秋暝》,常常会在脑内进行默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尤其是前两句,没有人物出场的纯景物描写,我常在想那样虚幻的场景,雾蒙蒙的大山,细雨缥缈,又是晚秋又是迟暮,松柏稀疏透过皎洁的月光,澄澈的泉水在密石间汩汩涌出。一切都是安宁和幸福,直到后两句有尘世间的庸人来打扰。
我在想,为什么是空山新雨后,为什么是下了第一场秋雨之后山才沦为空。于是,我又开始钻牛角尖了。为什么不能是空山新了雨?我的理解是,正因为山是空的,所以才能让雨焕然一新,才使得它配之称为“新雨”。前者和后者因果关系完全颠倒,不过,这个需要撇开整首诗去谈了。
谈谈为何空山新了雨。
如果谈爱情,我们把山比作人心,空山比作空了的心。假设A是一座山,B是一场雨。只有当A的心里状态是空白的时候,B才有可能注入进去,B才能算得上是那场新下的雨,才会营造出所谓空气清新的感觉。假若A不空,A的心里仍旧下着一场旧雨,并且阴雨连绵,暗无天日,那B要怎样才能以崭新的姿态,勇敢的心从天空中义无反顾地坠落呢?B一定会选择另一座空山来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说不定另一座山上可以看到太阳,变成彩虹呢。所以,唯有山空才能雨新。
如果谈人生,我们把山依旧比作人心,空山比作单纯的心,没有任何杂念和喧嚣的心。有着这样心的人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是纯粹的,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他只因兴趣和单纯的喜欢而不断壮大自己,他婉拒上山下山喧闹无比的人群,他看似杂草丛生,不修边幅,但他内心够宁静,够天真,也许他时常处于孤独的状态,背后没有群山为他撑腰,他也因为地处偏僻而遭人冷落,但这一切都是他自主选择的结果。
叔本华说,“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美国作家梭罗甘愿离开熙熙攘攘的现代文明,来到瓦尔登湖畔,过着两袖清风孤独又幸福的原始生活。自主选择孤独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因为他并非寂寞。寂寞的人呈现的是可怜的一面,他们诚惶诚恐,焦虑不安,怕身边的人疏离,怕一个人不知所措,他们忍耐不了形单影只的寂寥。而孤独者常自得,这样单纯的心像空山一样,可以听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回声,自省并且自得其乐。而新雨便像他们最真挚的朋友。空山够单纯,把如朋友般的雨也感染到清澈无比,而细雨润无声,两者相互陪伴,才能闻到清新的味道。
如果谈艺术,空山就是一座还未被杂人杂物填满的山,这是一座可以接纳新思想的山,就像空瓶子,只有当它是空的,它才有可能被灌进新的水源。而新雨就是指新思想。
对艺术家个人来说,只有他剔除心中的妒忌或是其他杂念,愿意去平等看待其他艺术个体创造的艺术思想时,他才能创新自己,他才能让新雨自发地注入。而这样的反面例子在文人之间十分明显。现代标榜自己是文人的人们,常常相互轻视,对其他个体怀有鄙见。他们常容不下他人的歧见,因而攻击,诽谤随着自己不平衡的心态而生。对于国家这个整体来说,平等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宗教,艺术形式,才能有颗海纳百川的心,宽容地接纳,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国家的艺术文化,让新雨注入的同时,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自己贫瘠的土壤,激发活力和创造力。
如果谈……,我们可以把空山比作……,细雨比作……
按照这个句式可以胡乱写很多。
空山新雨,这四个字可以组成很多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因为山空了,所以雨才会新。或者颠倒前后位置,又可以产生新的因和新的果。再比如条件关系,如果山不空,雨就不会新。又比如并列关系,山不仅要空,雨还要新。这样一来,又可以横生许多辩题来,我再一次成功地把自己绕晕了。
不管怎样,空山和新雨都是美好的事物,不管谁前谁后,谁因谁果。都希望自己同时是一座空山,又是一场新雨,不要有阴雨,不要有杂念。(1693字)
我的微博文章原址:
http://weibo.com/p/1001603846700476323592
文 Zelock
备注:作业做不下去了,发个呆写篇文章休息一下。意识流,笔写流痕,想到哪儿涂到哪儿。
兴许是中学时期晨间诵诗走火入魔,常会在发呆放空之际冒出一些支离破碎的诗句。 喃喃自语道的顷刻间,眼前似乎有一支尖俏的笔,飒然勾出一副黑白水墨画。仿佛是脑袋中央裂出了一道口子,不偏不倚地生出一朵清奇的野花,它不随风摆,只是单纯又坚毅好奇地立在那儿,等着我胡思乱想,“节外生枝”。
很喜欢王维的《山居秋暝》,常常会在脑内进行默写。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尤其是前两句,没有人物出场的纯景物描写,我常在想那样虚幻的场景,雾蒙蒙的大山,细雨缥缈,又是晚秋又是迟暮,松柏稀疏透过皎洁的月光,澄澈的泉水在密石间汩汩涌出。一切都是安宁和幸福,直到后两句有尘世间的庸人来打扰。
我在想,为什么是空山新雨后,为什么是下了第一场秋雨之后山才沦为空。于是,我又开始钻牛角尖了。为什么不能是空山新了雨?我的理解是,正因为山是空的,所以才能让雨焕然一新,才使得它配之称为“新雨”。前者和后者因果关系完全颠倒,不过,这个需要撇开整首诗去谈了。
谈谈为何空山新了雨。
如果谈爱情,我们把山比作人心,空山比作空了的心。假设A是一座山,B是一场雨。只有当A的心里状态是空白的时候,B才有可能注入进去,B才能算得上是那场新下的雨,才会营造出所谓空气清新的感觉。假若A不空,A的心里仍旧下着一场旧雨,并且阴雨连绵,暗无天日,那B要怎样才能以崭新的姿态,勇敢的心从天空中义无反顾地坠落呢?B一定会选择另一座空山来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说不定另一座山上可以看到太阳,变成彩虹呢。所以,唯有山空才能雨新。
如果谈人生,我们把山依旧比作人心,空山比作单纯的心,没有任何杂念和喧嚣的心。有着这样心的人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是纯粹的,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他只因兴趣和单纯的喜欢而不断壮大自己,他婉拒上山下山喧闹无比的人群,他看似杂草丛生,不修边幅,但他内心够宁静,够天真,也许他时常处于孤独的状态,背后没有群山为他撑腰,他也因为地处偏僻而遭人冷落,但这一切都是他自主选择的结果。
叔本华说,“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美国作家梭罗甘愿离开熙熙攘攘的现代文明,来到瓦尔登湖畔,过着两袖清风孤独又幸福的原始生活。自主选择孤独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因为他并非寂寞。寂寞的人呈现的是可怜的一面,他们诚惶诚恐,焦虑不安,怕身边的人疏离,怕一个人不知所措,他们忍耐不了形单影只的寂寥。而孤独者常自得,这样单纯的心像空山一样,可以听见自己内心最原始的回声,自省并且自得其乐。而新雨便像他们最真挚的朋友。空山够单纯,把如朋友般的雨也感染到清澈无比,而细雨润无声,两者相互陪伴,才能闻到清新的味道。
如果谈艺术,空山就是一座还未被杂人杂物填满的山,这是一座可以接纳新思想的山,就像空瓶子,只有当它是空的,它才有可能被灌进新的水源。而新雨就是指新思想。
对艺术家个人来说,只有他剔除心中的妒忌或是其他杂念,愿意去平等看待其他艺术个体创造的艺术思想时,他才能创新自己,他才能让新雨自发地注入。而这样的反面例子在文人之间十分明显。现代标榜自己是文人的人们,常常相互轻视,对其他个体怀有鄙见。他们常容不下他人的歧见,因而攻击,诽谤随着自己不平衡的心态而生。对于国家这个整体来说,平等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宗教,艺术形式,才能有颗海纳百川的心,宽容地接纳,从而更好地丰富自己国家的艺术文化,让新雨注入的同时,才能源源不断地滋养自己贫瘠的土壤,激发活力和创造力。
如果谈……,我们可以把空山比作……,细雨比作……
按照这个句式可以胡乱写很多。
空山新雨,这四个字可以组成很多逻辑关系。比如因果关系,因为山空了,所以雨才会新。或者颠倒前后位置,又可以产生新的因和新的果。再比如条件关系,如果山不空,雨就不会新。又比如并列关系,山不仅要空,雨还要新。这样一来,又可以横生许多辩题来,我再一次成功地把自己绕晕了。
不管怎样,空山和新雨都是美好的事物,不管谁前谁后,谁因谁果。都希望自己同时是一座空山,又是一场新雨,不要有阴雨,不要有杂念。(1693字)
我的微博文章原址:
http://weibo.com/p/1001603846700476323592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端午吃什么592篇内容 · 4.4万次浏览
- 假期必备书影音清单309篇内容 · 8.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75.3万次浏览
- 我的假期好搭子91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568篇内容 · 185.8万次浏览
- 分享你的健康减肥法新5053篇内容 · 4.4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2962篇内容 · 65.4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5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