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灭绝时代》前你不知道的10个冷知识
1 今天,世界上最为濒危的动物纲是两栖动物。还有其他物种的灭绝速率也在接近两栖动物的水平。《科学》杂志2010年的一篇文章说,全部筑礁珊瑚虫物种的三分之一、全部淡水软体动物的三分之一、鲨鱼和鳐鱼物种的三分之一、全部哺乳动物物种的四分之一、全部爬行动物物种的五分之一,以及全部鸟类的六分之一,都在走向各自的灭亡。
2 大灭绝可能是今天的孩子们必须要面对的第一个科学概念。这些情况似乎表明,物种大灭绝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林奈建立他的双名法分类学命名系统时,并未对现存的与消亡的物种进行区分。因为在他看来,不存在已经消亡的物种。“灭绝”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这要感谢博物学家居维叶。
3 减少种群的个体密度可能会让剩下的个体变得不易存活,这个现象称为“阿利效应(Allee effect)”。
4美国生物学家汤姆•洛夫乔伊已年过七旬,他备受尊敬,因为他让“生物多样性”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接受。他曾经把汤姆•克鲁斯带到巴西亚马孙里的保护区,克鲁斯似乎很享受那里,只可惜并不曾投入这一事业。
5 德国化学家保罗•克鲁岑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说,可以把现在的地质时期称为“人类世”,因为人类在许多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影响所导致的地质学规模的改变包括:
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地球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地表面貌。
渔业捕捞了近海水域超过三分之一的主要生物资源。
人类使用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可以直接利用的流动淡水资源。
国际地层学委员会(ICS)是负责制订地球历史时间表的官方组织。伦敦地质学会的扎拉斯维奇是伦敦地质学会地层学委员会主席,他期望在2016年出一份提案,供委员会投票。如果他取得成功、人类世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地质世,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地质学教科书都将立即过时。
6 盗猎者盗得的犀牛角,每公斤在黑市上可以卖到超过4.5万美元的价格。近年犀牛角成为高端派对中的药粉而受到追捧。在东南亚的夜店里,犀牛粉像可卡因一样被人吸食。
7 1984年,两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除了五次规模较大的灭绝以外,还有许多规模较小的灭绝事件。当所有这些灭绝事件放在一起考量的时候,一种规律就浮现出来了:物种大灭绝似乎是以2600万年的固定间隔发生的。换言之,灭绝是周期性爆发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太阳的一颗小伴星每2600万年经过一次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引发大规模的流星雨。
8生命的不同形式在极地地区是极度贫乏的,而在低纬度地区则最为丰富。这种模式用科学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多样性纬度梯度”(LDG)。
这一点德国博物学家洪堡早就注意到了。他惊讶于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壮观程度,称其提供了一种变幻多姿的壮丽景象,简直如同天堂的蔚蓝色穹顶一般。时间过去两个多世纪之后,尽管已经有30多种理论被提出来用于解释这种现象,但其确切成因仍旧是个不解之谜。其中一种理论在历史上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在这个理论中,热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古老。亚马孙雨林已经存在数千万年了,所以热带有足够的时间让多样性逐渐积累。从而达到今天的结果。与之相对,直到将近2万年前,几乎整个加拿大和大部分的新英格兰地区还覆盖在1600米厚的冰层下。
9 大多数大型猫科动物,如狮子、老虎、猎豹,数量都在下降。一小群在技术上极其原始的人类怎么可能杀光如此之多巨大强壮甚而凶猛的动物呢?根据计算机模拟,如果每10个猎人每年只杀死一个头双门齿兽,在差不多700年时间里,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的双门齿兽都将彻底消失。从地球历史的角度来看,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然而从人类的角度来说,这是极其巨大的时间跨度。从身处其中的人的角度来看,巨兽数量的下降更是慢得难以觉察。
10 在80年代中期,加州神鹫的数量减少到22只。为了拯救这个物种,野生动物学家使用秃鹫玩偶来抚育加州神鹫的雏鸟。为了教它们不吃垃圾,科学家们给垃圾通上电,给它们一个温和的电击警示。
对于美国鹤的拯救则耗费了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大多是由志愿者完成的。每年都有一队飞行员驾驶着超轻型飞行器,教一群人工繁育的美洲鹤从威斯康辛州迁徙到南方的佛罗里达州越冬。飞行全程达2000公里,耗时三个月。
我们愿意给犀牛做超声检查,愿意给乌鸦手淫,这些都是单一物种灭绝带来的痛苦。
2 大灭绝可能是今天的孩子们必须要面对的第一个科学概念。这些情况似乎表明,物种大灭绝这个概念对于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当林奈建立他的双名法分类学命名系统时,并未对现存的与消亡的物种进行区分。因为在他看来,不存在已经消亡的物种。“灭绝”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来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这要感谢博物学家居维叶。
3 减少种群的个体密度可能会让剩下的个体变得不易存活,这个现象称为“阿利效应(Allee effect)”。
4美国生物学家汤姆•洛夫乔伊已年过七旬,他备受尊敬,因为他让“生物多样性”这个术语得到了广泛接受。他曾经把汤姆•克鲁斯带到巴西亚马孙里的保护区,克鲁斯似乎很享受那里,只可惜并不曾投入这一事业。
5 德国化学家保罗•克鲁岑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说,可以把现在的地质时期称为“人类世”,因为人类在许多方面都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影响所导致的地质学规模的改变包括:
人类活动已经改变了地球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地表面貌。
渔业捕捞了近海水域超过三分之一的主要生物资源。
人类使用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可以直接利用的流动淡水资源。
国际地层学委员会(ICS)是负责制订地球历史时间表的官方组织。伦敦地质学会的扎拉斯维奇是伦敦地质学会地层学委员会主席,他期望在2016年出一份提案,供委员会投票。如果他取得成功、人类世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新的地质世,那么世界上所有的地质学教科书都将立即过时。
6 盗猎者盗得的犀牛角,每公斤在黑市上可以卖到超过4.5万美元的价格。近年犀牛角成为高端派对中的药粉而受到追捧。在东南亚的夜店里,犀牛粉像可卡因一样被人吸食。
7 1984年,两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除了五次规模较大的灭绝以外,还有许多规模较小的灭绝事件。当所有这些灭绝事件放在一起考量的时候,一种规律就浮现出来了:物种大灭绝似乎是以2600万年的固定间隔发生的。换言之,灭绝是周期性爆发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太阳的一颗小伴星每2600万年经过一次太阳系的奥尔特云,引发大规模的流星雨。
8生命的不同形式在极地地区是极度贫乏的,而在低纬度地区则最为丰富。这种模式用科学的语言来形容,就是“多样性纬度梯度”(LDG)。
这一点德国博物学家洪堡早就注意到了。他惊讶于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壮观程度,称其提供了一种变幻多姿的壮丽景象,简直如同天堂的蔚蓝色穹顶一般。时间过去两个多世纪之后,尽管已经有30多种理论被提出来用于解释这种现象,但其确切成因仍旧是个不解之谜。其中一种理论在历史上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在这个理论中,热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古老。亚马孙雨林已经存在数千万年了,所以热带有足够的时间让多样性逐渐积累。从而达到今天的结果。与之相对,直到将近2万年前,几乎整个加拿大和大部分的新英格兰地区还覆盖在1600米厚的冰层下。
9 大多数大型猫科动物,如狮子、老虎、猎豹,数量都在下降。一小群在技术上极其原始的人类怎么可能杀光如此之多巨大强壮甚而凶猛的动物呢?根据计算机模拟,如果每10个猎人每年只杀死一个头双门齿兽,在差不多700年时间里,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的双门齿兽都将彻底消失。从地球历史的角度来看,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然而从人类的角度来说,这是极其巨大的时间跨度。从身处其中的人的角度来看,巨兽数量的下降更是慢得难以觉察。
10 在80年代中期,加州神鹫的数量减少到22只。为了拯救这个物种,野生动物学家使用秃鹫玩偶来抚育加州神鹫的雏鸟。为了教它们不吃垃圾,科学家们给垃圾通上电,给它们一个温和的电击警示。
对于美国鹤的拯救则耗费了更多的人力和时间,大多是由志愿者完成的。每年都有一队飞行员驾驶着超轻型飞行器,教一群人工繁育的美洲鹤从威斯康辛州迁徙到南方的佛罗里达州越冬。飞行全程达2000公里,耗时三个月。
我们愿意给犀牛做超声检查,愿意给乌鸦手淫,这些都是单一物种灭绝带来的痛苦。
贝小戎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诺兰,请不要把《奥德赛》变成“当代”电影 (2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41.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56篇内容 · 98.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90篇内容 · 159.0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45篇内容 · 902.7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8.1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3篇内容 · 23.9万次浏览
- 婚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831篇内容 · 194.0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1065篇内容 · 183.0万次浏览
啊 大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