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下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为高校扩招导致毕业大学生猛增。我承认,这的确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但本人更多的认为大学生自己也有很大一部分责任。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自身来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1 专业能力差,综合素质低,无法符合从业人员的要求。一方面企业求才若渴,一方面学生找不到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据观察,无法就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专业成绩较差,实践经历较少,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个人能力成为学生难以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 就业观念不当,期望值过高,无法找到情投意合的机会。大学生毕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就业选择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结构性就业难。一项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在大城市工作,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教育部曾发布的2006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密度为1:3.5,北京、上海是就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种择业取向把经济待遇、就业地区放在首位,过分看重自己的文凭,过高提升自身的价值,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聘者云集,而民营企业、私有企业、艰苦行业、西部、基层农村却招不到急需的大学生。毕业生所持的高期望和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 就业技巧缺乏,无法获得应聘者的青睐。有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就业所需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决策、自我推销能力等求职技能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在面试中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面临就业,很多毕业生思想准备不足,对种种具体的求职、面试、交谈技巧缺乏了解。更有甚者,不能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导致毕业生丧失了很多很好的机会。
所以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即要增强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巧,
1 明白社会人才定义,提升就业竞争力。明白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明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努力是是学生顺利就业的最重要的方面。很多学生在大学里漫无目的,每日蹉跎,是因为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催促自己成长的迫切愿望,最后导致各方面能力低下。作为学生自己,要不断吸取各种积极的观念,着重学习理论知识,追求专业素养,合理安排社会实践,使自己的专业过硬,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就能在就业中有更大的成功机率。
2 转变就业观念,开阔就业思路。大学生要认清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作为大学生,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之外,最重要的是转变择业观念。要破除旧的“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观,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终生就一个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就业观。学生要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以平常心态面对就业和择业,摒弃从众、攀比等心理,而要从自身,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长处,准确给自己定位,客观地看待自己,必要时应能理智、勇敢地放下“身价”,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去工作。要多层次、多领域地选择,锻炼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先就业,稳定下来,然后再择业,拓宽自己的就业机会。
我们应意识到,作为学生的一方,抱怨经济环境、教育体制、社会服务这些环境性的问题的徒劳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才是硬道理。优秀的人才永远受到社会的欢迎,有合理定位的人永远可以找到适合的岗位。
写于2010-11-11 南昌
.1 专业能力差,综合素质低,无法符合从业人员的要求。一方面企业求才若渴,一方面学生找不到工作,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据观察,无法就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专业成绩较差,实践经历较少,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学生。个人能力成为学生难以就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 就业观念不当,期望值过高,无法找到情投意合的机会。大学生毕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就业选择与社会需求错位,造成结构性就业难。一项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在大城市工作,来自中小城市的毕业生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来自乡镇农村的毕业生98%不愿意回乡就业。教育部曾发布的2006 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显示,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密度为1:3.5,北京、上海是就业竞争最激烈的地方。这种择业取向把经济待遇、就业地区放在首位,过分看重自己的文凭,过高提升自身的价值,导致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应聘者云集,而民营企业、私有企业、艰苦行业、西部、基层农村却招不到急需的大学生。毕业生所持的高期望和择业观与社会需求相悖,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3 就业技巧缺乏,无法获得应聘者的青睐。有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就业所需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自我决策、自我推销能力等求职技能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在面试中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面临就业,很多毕业生思想准备不足,对种种具体的求职、面试、交谈技巧缺乏了解。更有甚者,不能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导致毕业生丧失了很多很好的机会。
所以大学生要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即要增强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技巧,
1 明白社会人才定义,提升就业竞争力。明白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明白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并以此为目标进行努力是是学生顺利就业的最重要的方面。很多学生在大学里漫无目的,每日蹉跎,是因为没有努力的方向,没有催促自己成长的迫切愿望,最后导致各方面能力低下。作为学生自己,要不断吸取各种积极的观念,着重学习理论知识,追求专业素养,合理安排社会实践,使自己的专业过硬,各方面能力和谐发展,就能在就业中有更大的成功机率。
2 转变就业观念,开阔就业思路。大学生要认清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形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作为大学生,除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之外,最重要的是转变择业观念。要破除旧的“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观,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终生就一个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就业观。学生要树立自主就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以平常心态面对就业和择业,摒弃从众、攀比等心理,而要从自身,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长处,准确给自己定位,客观地看待自己,必要时应能理智、勇敢地放下“身价”,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去工作。要多层次、多领域地选择,锻炼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要先就业,稳定下来,然后再择业,拓宽自己的就业机会。
我们应意识到,作为学生的一方,抱怨经济环境、教育体制、社会服务这些环境性的问题的徒劳的,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才是硬道理。优秀的人才永远受到社会的欢迎,有合理定位的人永远可以找到适合的岗位。
写于2010-11-11 南昌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225篇内容 · 64.7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20.9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248篇内容 · 147.4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75篇内容 · 80.1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51篇内容 · 59.3万次浏览
- 我发现了食物最完美的吃法15篇内容 · 1.4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66篇内容 · 22.1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9.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