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忌]读《读史记》后感之二
[魏无忌]读《读史记》后感之二
战国时期有四大贵族,来自魏、齐、赵、楚四国,人称“战国四公子”:魏安嫠王之弟信陵君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和楚国春申君黄歇。四公子的旗下都不有少门客,但后三者交友要么是讲排场撑门面,要么是急功尽利地巩固社会地位,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交友;唯独无忌以真诚谦虚、礼贤下士和爱国激情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从门客到太史公,古往今来最广泛人民的拥戴。
无忌交友不限地位阶层。只要是贤者,他必然以礼相待,主动前往且百折不挠。他知道年届七十的候嬴有不凡的智慧,每每拜访,礼物都被拒收,于是大摆筵席,要把侯介绍给向广大的朋友们。大家纷纷落坐后,无忌亲驾马车出门赶去市井迎请候嬴,候嬴毫不含糊地坐上马车上公子空出来的尊贵的座位,老老实实赴宴那还好,但他还要公子开个顺风车,以便他“顺道”拜访以杀猪谋生的好友朱亥,两人车下一聊还没个完。。。。。。写到这里,我都无语了,嗨,候的架子是不是摆得有些太过份了啊;但公子谦恭的神情竟然一点也没打折扣,直到候与朱聊完,才一起回家开席,把候介绍给大家;席间酒至酣畅时,公子起身邀大家同向候生祝寿。
这时魏的邻国赵被秦国围困多年,魏的麻烦当然是不小,但魏嫠王不敢冒犯秦国,发兵至边境就不再行动,迟迟不敢前去支援。出于骨肉亲情道义(在此省去若干字),无忌带上百余车马准备和门客们迎战秦国。告别候生时,候出了一个妙计:魏王爱妃如姬受恩于无忌,一直没机会报答;这次可请她帮忙盗取虎符,拿了军权才好和秦军作战。候说完这席话,称本应同往,但实因年老不便随军作战,会在公子抵达边疆时向北自尽。无忌果然依计取得虎符,赶到边区的军营并最终取得军权,择精兵八万击溃了秦军,同时去除了赵魏两国的大麻烦;这时候生果然向北自尽。无忌知道回不了魏,便带着门客客居赵国。
客居赵国的日子里,无忌继续结交有才华的人,包括赌徒,一见如故。平原君看不起没身份的朋友,其交友虚伪本质暴露无疑,自己门下半数以上的门客投靠无忌。
秦知无忌客居赵国,便不断冒犯魏国,无忌带着门客回到魏国后,派使者去诸国游说,终率五国兵力在河外击败秦军。怒赞!!哈哈,旧时代的同盟军,真有效率啊。自此秦军不敢造次。这时各国诸侯的门客纷纷将自己的兵法献给无忌,集称《魏公子兵法》。后文不忍读,不详述,大意是秦国使用离间计令魏嫠王解了无忌的职,无忌长期抑郁,四年后饮酒过度而死,随之魏嫠王也在同年去世。十八年后,新一任魏王被秦国俘虏,首都大梁被屠。
《读史记》中我读过的九篇传记里,花在其余八篇上的时间加起来恐怕不比这一篇多很多。她虽不是有韵脚的诗词,但每每读来都如史诗般琅琅上口,酣畅淋漓。除公子礼贤、爱国这些鲜明优点,战国时期的舍生取义,情大于天,最是让人不能忘怀地激赏。尤其无忌率领门客车马奔赴边疆要和秦军绝一死战,候生在关键时刻献上有严重历史意义的佳计(除了文盲中的文盲恐怕没有人写得出来这样由衷却无奈的形容词啊)在关键时刻救了无忌也救了赵魏两国。临行候因年老不能参战,称将在公子抵达边境的日子向北自尽,以死送别无忌。后来果然留在原地计算公子行程,并在那个日子里向北自尽。
候嬴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自尽?没结交无忌时活得好好的啊,结交了更应该好好活啊。
也许此生识得无忌这样的贤人,而在其生死攸关时报答了他的真诚,此生无憾了吧?
可我还是要问,无憾的人,难道就应该死???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汗啊!
眼看这博文又写不完了,因为我心里很矛盾。自小以来,我就一直坚持情义无价。有情有义的人,哪怕物质上成功的幅度不一定很大,但他在世间一定活得更有滋味——在我看来,世人之所以活着,必然因为有放不下想做的事(包括发财和复仇啦,最新的007不就说这个么),牵挂的人,说白了,精神支柱都在乎一个“情”字。
但是反观两千年后的这个社会,还有几个人在内心深处崇尚象无忌、候嬴那样的真情?更不要说讲出来了。也许更多人会笑他们迂腐吧;但我却深信他们内心绝对是满足、酣畅的,生活也绝对是挥洒、写意的。如果我们不提生死大义,只把他们平日经历的这种生活状态移植到你身上,请问你是享受呢,还是忍受呢?也许会很不堪吧。可是从本质上说,我还是很真诚地向往这样的交友与生活境界,而且一直在坚持,并且经常大言不渐地说,赚钱的过程,也要有市中大隐的心态。也许正因为这种立意,让几个朋友笑我心态上已经出家了;我只淡淡地回应说,人生挫折的必然反应么,呵呵。
另一方面,我又很鄙夷自己这种看重人际真情的心态,常常觉得这种过分地看重感情,且不说给好友带来压力,同样也会给事业带来阻力。那时候,情就不是前进的驱动力这么简单了,它同时也成了前进的裹脚布。攀登险峰、F1赛车、逆水行舟的人,谁敢往后,哪怕是旁边看任何一眼???
我和多数在坡工作的人一样,公司的文化氛围西化严重。同事们“无关风月”的空谈,真的是“听上去很美”,实质意义等于零。刚入公司时还把morning, thank you, sorry当回事呢,觉得大家都这么礼貌啊;不久以后,耳朵会自动过滤这些词汇:人家说了这类词汇,你就只是个收据好了,知道他听到了我讲的这些话,你休想得到他的带任何心意的comments。OK。OVER。直到现在,我也开始不由自主地从口里溜出这些貌似礼貌却流于肤浅的“官方辞令”。
这样有什么不好,不对吗?其实你向他们倾诉这些那些有什么意义呢,鞋里的沙子自己知道,脚下的路自己探索。被保护的人永远长不大,有人搀着的状态,哪怕只是潜意识上的依赖,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自己奔跑的速度。从这一点想开去,恍惚间,我竟然觉得公司里前述的这种彬彬有礼却漠不关心、和平相处,是生产力高度发达时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不起,可能冒犯了文明这个词,希望内心这种大胆的定义,早日被自己推翻,回复到本原的自我,晚安。
11/25/2008
战国时期有四大贵族,来自魏、齐、赵、楚四国,人称“战国四公子”:魏安嫠王之弟信陵君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和楚国春申君黄歇。四公子的旗下都不有少门客,但后三者交友要么是讲排场撑门面,要么是急功尽利地巩固社会地位,根本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交友;唯独无忌以真诚谦虚、礼贤下士和爱国激情的高尚品德赢得了从门客到太史公,古往今来最广泛人民的拥戴。
无忌交友不限地位阶层。只要是贤者,他必然以礼相待,主动前往且百折不挠。他知道年届七十的候嬴有不凡的智慧,每每拜访,礼物都被拒收,于是大摆筵席,要把侯介绍给向广大的朋友们。大家纷纷落坐后,无忌亲驾马车出门赶去市井迎请候嬴,候嬴毫不含糊地坐上马车上公子空出来的尊贵的座位,老老实实赴宴那还好,但他还要公子开个顺风车,以便他“顺道”拜访以杀猪谋生的好友朱亥,两人车下一聊还没个完。。。。。。写到这里,我都无语了,嗨,候的架子是不是摆得有些太过份了啊;但公子谦恭的神情竟然一点也没打折扣,直到候与朱聊完,才一起回家开席,把候介绍给大家;席间酒至酣畅时,公子起身邀大家同向候生祝寿。
这时魏的邻国赵被秦国围困多年,魏的麻烦当然是不小,但魏嫠王不敢冒犯秦国,发兵至边境就不再行动,迟迟不敢前去支援。出于骨肉亲情道义(在此省去若干字),无忌带上百余车马准备和门客们迎战秦国。告别候生时,候出了一个妙计:魏王爱妃如姬受恩于无忌,一直没机会报答;这次可请她帮忙盗取虎符,拿了军权才好和秦军作战。候说完这席话,称本应同往,但实因年老不便随军作战,会在公子抵达边疆时向北自尽。无忌果然依计取得虎符,赶到边区的军营并最终取得军权,择精兵八万击溃了秦军,同时去除了赵魏两国的大麻烦;这时候生果然向北自尽。无忌知道回不了魏,便带着门客客居赵国。
客居赵国的日子里,无忌继续结交有才华的人,包括赌徒,一见如故。平原君看不起没身份的朋友,其交友虚伪本质暴露无疑,自己门下半数以上的门客投靠无忌。
秦知无忌客居赵国,便不断冒犯魏国,无忌带着门客回到魏国后,派使者去诸国游说,终率五国兵力在河外击败秦军。怒赞!!哈哈,旧时代的同盟军,真有效率啊。自此秦军不敢造次。这时各国诸侯的门客纷纷将自己的兵法献给无忌,集称《魏公子兵法》。后文不忍读,不详述,大意是秦国使用离间计令魏嫠王解了无忌的职,无忌长期抑郁,四年后饮酒过度而死,随之魏嫠王也在同年去世。十八年后,新一任魏王被秦国俘虏,首都大梁被屠。
《读史记》中我读过的九篇传记里,花在其余八篇上的时间加起来恐怕不比这一篇多很多。她虽不是有韵脚的诗词,但每每读来都如史诗般琅琅上口,酣畅淋漓。除公子礼贤、爱国这些鲜明优点,战国时期的舍生取义,情大于天,最是让人不能忘怀地激赏。尤其无忌率领门客车马奔赴边疆要和秦军绝一死战,候生在关键时刻献上有严重历史意义的佳计(除了文盲中的文盲恐怕没有人写得出来这样由衷却无奈的形容词啊)在关键时刻救了无忌也救了赵魏两国。临行候因年老不能参战,称将在公子抵达边境的日子向北自尽,以死送别无忌。后来果然留在原地计算公子行程,并在那个日子里向北自尽。
候嬴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自尽?没结交无忌时活得好好的啊,结交了更应该好好活啊。
也许此生识得无忌这样的贤人,而在其生死攸关时报答了他的真诚,此生无憾了吧?
可我还是要问,无憾的人,难道就应该死???竟然问出这样的问题,汗啊!
眼看这博文又写不完了,因为我心里很矛盾。自小以来,我就一直坚持情义无价。有情有义的人,哪怕物质上成功的幅度不一定很大,但他在世间一定活得更有滋味——在我看来,世人之所以活着,必然因为有放不下想做的事(包括发财和复仇啦,最新的007不就说这个么),牵挂的人,说白了,精神支柱都在乎一个“情”字。
但是反观两千年后的这个社会,还有几个人在内心深处崇尚象无忌、候嬴那样的真情?更不要说讲出来了。也许更多人会笑他们迂腐吧;但我却深信他们内心绝对是满足、酣畅的,生活也绝对是挥洒、写意的。如果我们不提生死大义,只把他们平日经历的这种生活状态移植到你身上,请问你是享受呢,还是忍受呢?也许会很不堪吧。可是从本质上说,我还是很真诚地向往这样的交友与生活境界,而且一直在坚持,并且经常大言不渐地说,赚钱的过程,也要有市中大隐的心态。也许正因为这种立意,让几个朋友笑我心态上已经出家了;我只淡淡地回应说,人生挫折的必然反应么,呵呵。
另一方面,我又很鄙夷自己这种看重人际真情的心态,常常觉得这种过分地看重感情,且不说给好友带来压力,同样也会给事业带来阻力。那时候,情就不是前进的驱动力这么简单了,它同时也成了前进的裹脚布。攀登险峰、F1赛车、逆水行舟的人,谁敢往后,哪怕是旁边看任何一眼???
我和多数在坡工作的人一样,公司的文化氛围西化严重。同事们“无关风月”的空谈,真的是“听上去很美”,实质意义等于零。刚入公司时还把morning, thank you, sorry当回事呢,觉得大家都这么礼貌啊;不久以后,耳朵会自动过滤这些词汇:人家说了这类词汇,你就只是个收据好了,知道他听到了我讲的这些话,你休想得到他的带任何心意的comments。OK。OVER。直到现在,我也开始不由自主地从口里溜出这些貌似礼貌却流于肤浅的“官方辞令”。
这样有什么不好,不对吗?其实你向他们倾诉这些那些有什么意义呢,鞋里的沙子自己知道,脚下的路自己探索。被保护的人永远长不大,有人搀着的状态,哪怕只是潜意识上的依赖,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自己奔跑的速度。从这一点想开去,恍惚间,我竟然觉得公司里前述的这种彬彬有礼却漠不关心、和平相处,是生产力高度发达时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不起,可能冒犯了文明这个词,希望内心这种大胆的定义,早日被自己推翻,回复到本原的自我,晚安。
11/25/2008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490篇内容 · 12.8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240篇内容 · 5.6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62篇内容 · 13.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35.2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140篇内容 · 5.7万次浏览
- 奇思妙想的夏日创作29篇内容 · 8262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87.1万次浏览
- 身为女性你有哪些想要逃离的瞬间24篇内容 · 8.7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