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江湖
我是吃食堂长大的。
小时候,爸爸单位大院子里,天刚亮,各家家属便拿出各种质地的钵盆,凭着一张油溲溲的塑料餐票,到食堂的窗口排队打稀饭豆浆。那些钵子大多带个盖儿。下面盛着汤汤水水的流食,盖子翻转过来扣在钵口上,还能装上几只馒头包子茶叶蛋之类的干点心。
院内食堂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菜点,唯有小葱猪肉包值得置喙。三肥七瘦的猪肉拌着小葱一起蒸出的油香味,冲破松软的包子皮的封锁,涌将出来,直截了当地勾引着舌头,惹人生津。据说我细舅少年时来我家玩,一次能吃掉十只肉包子,吃完后仍意犹未尽。不是包子太小,而是味道太美。
那时候各家杂物棚里都堆着煤球,凡遇到阴雨黄霉天,受潮的煤球对火舌头的舔舐爱抚几乎无动于衷,态度倨傲地呆在炉子里,把燃薪者弄得满身大汗、气急焦躁。如此情况之下,为了图方便,大家都愿意把米拿到食堂的大蒸箱里去蒸。到了晌午,人们穿棱在白雾弥漫的蒸房,用抹布镊着饭钵的铁耳朵,端回家去,有些人就着腌菜辣酱,马马虎虎就打发掉一顿。有些人则不愿敷衍肠胃,干脆做两味蒸菜,搁在米钵子上一道蒸了。到了中午,热饭热菜,白汽扑面,退饥解乏,通体舒泰。
我记得我祖父生前最擅的蒸菜是米粉肉、芋饺子和苦槠豆腐。
祖父六十岁时掉光了满口的牙。从此戒烟戒酒,晨练暮诵。身体还是不怎么见好。气管炎一直不离不弃地跟随着他。因为咀嚼功能的衰退,笋干肉鲞皆不能近,在吃这方面的乐趣几近坍塌。好在还有米粉肉、芋饺子、苦槠豆腐这类易嚼易化的食物慰籍谗虫。
祖父做米粉肉,用的是五层三色、肥瘦相宜的五花肉,切成五公分见方的薄肉片,用盐糖酱油稍作腌制,再裹上调好味道的米粉,放上几颗五香八角,点缀两只红滟滟的辣椒干,上锅蒸制。上大气后五十分钟端出来。肉会自然散发一股浓郁的香味。吃上一口,米粉甘糯,肥肉汁厚,满嘴饱足温暖。
祖父吃饭时,总用筷子把米饭搛得稳稳当当,再放进嘴里,专心致至地嚼食。他眼睑低垂,瘪瘪的嘴巴吃力地蠕动着,像只做完重活的老黄牛。灰暗的脸上会笼上一层安宁之色,整个人虔诚得不像是在吃饭,而像在举行什么祭典。若是我们掉饭掉汤,他会谆谆教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若我们在饭桌上喧哗,他会皱着眉头说,食不言,寝不语!如若我们用筷子勺子打架,他会气得满脸通红,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如若我们放屁打嗝敲碗边,他会斯文扫地撒落碗筷,骂道,皮货色,将来都拿着拐棍讨饭去吧!
可惜我们至今都没做上讨饭这一不劳而获云游四海的职业。倒是一直都没彻底脱离食堂这一中国特色饮食江湖。
学生时代的食堂是最拥挤,且节奏最快的。不知道为什么,整个上午四体不勤地趴在教室上课,可第三节课胃里就发出了空鸣之声,第四节课下课铃甫一响,像是吹奏了进攻号角。学生们从匍匐的课桌后一跃而起,十几级楼梯两个大劈杈就下来了,敲打着饭缸,一路呐喊着冲向食堂。几分钟的时间,空荡荡的食堂立即被这些短跑冠军们挤个水泄不通。若是晚去十多二十分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捧着新上单的时蔬或主荤,吃得津津有味,而自己只能打点残茶剩饭聊慰饥肠。
我们有位语文老师,三十来岁,满腹经纶,文采斐然,喜欢徐志摩的诗,曾在声情并茂地诵诗时洒下了货真价实的热泪。我们很喜欢他。喜欢他那种纯真的痴态和对待学生的平等诚恳。可他有个致命的毛病,很爱拖堂。
但凡他的课安排在第三第四节,我们便很沮丧。因为中午只能吃到别人剩下的脚料了。
我们班里有两个女生是俩专业馋猫。为了准时吃饭居然干出了匪夷所思、丧心病狂之事。某天,这俩姑娘买了十来斤香蕉。用一个下午全部吃完。然后把剩下那几十块香蕉皮铺陈在语文老师宿舍楼梯口。傍晚,俩姑娘埋伏在楼外的灌木里,听着昏暗的楼道里源源不断地传来摔跤声尖叫声咒骂声和呻吟声。两人心事重重地回到寝室,惶惶不安地对我们说了刚刚的祸事。我们集体主张不论摔断了多少条腿,也不要再回事发地点。因为一旦我们出现在那儿,便是不打自招地认领了此事。少年人的狡黠自私让我们选择了缄默。
第二天的三四节课,四肢康健的语文老师如常出现在讲台,只是没有拖堂,下课铃一响,离弦之箭般冲出教室。正当我们面面相觑时,班长悠悠地说,据说昨天不知道哪个缺德鬼,弄了许多香蕉皮做陷阱,害得五六个老师和家属中招。其中有咱们师娘也领教了一份。
当夜我们全寝室姑娘带着水果罐头专门上门看望了手腕骨裂的师娘,俩始作俑者因为愧疚说了许多真心而温暖的话。弄得我们那位纯真的语文老师再次不知所措地洒下了货真价实的热泪。
多年后聊起此桩公案,大家仍乐不可支。当然说起学校食堂最让人难忘的,终归还是馒头里的老鼠屎,稀饭里的死苍蝇,包子馅里的脚趾甲,翡翠白玉汤里的烂烟头。神奇的是,那时候,谁也没有因为吃了这些东西而中毒腹泻过,相反,经过这些食物的煅炼,使我们走向社会,哪怕吃遍大江南北的地沟油苏丹红,仍然百毒不侵安然无恙。
我参加工作以后,单位的食堂萎缩成了主要领导的私人会馆。偶尔开大会到食堂吃桌宴,发现满桌子都是奇怪的菜色,五内烩虾仁,心肝宝贝汤,腊肉煮浑蛋,红翘炖母鸡,山药老鸭汤,一打听,原来都是某领导的至爱之味。此领导家有老妻,却最爱娇嫩美色,届时找了两位芳龄十八的情人,蜡烛两头烧,很是忙碌操劳。此种状况下,不以食补恐怕身体入不敷出。饭桌上,此领导曾大言不惭地挥手说道,我们这个队伍里的兄弟,都是五毒俱全之辈。异类者,死无葬身之地。对待此种理直气壮的匪类,我们除了心领神会地沉默下来了,真是别无应对。
我离职前那一届领导,肠胃不好,号称全局三大痔友之一,发起病,竟像女人来月事,裤裆里不垫块卫生巾都不好意思出门。食堂那位聪明的女管家得知此事,每早炖碗桂圆莲子汤舁至榻前,伺候得龙体康泰。不出半年,此位小学文化的女管家升为后勤主任,用字迹丑陋的签名,颐指气使地审核着每一笔内部开销。
在那间食堂的饭桌上,极度脸谱化的饭局参与者们,从来不能安心地享受美味。吃该吃的菜,说该说的话,喝该喝的酒,表该表的情。而祖父的用餐礼仪,竟然穿越时空,默默教导了我。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我便真的交出了我的话语权,端坐着,目不斜视,细嚼慢咀着,像是正参加某种祭奠。
小时候,爸爸单位大院子里,天刚亮,各家家属便拿出各种质地的钵盆,凭着一张油溲溲的塑料餐票,到食堂的窗口排队打稀饭豆浆。那些钵子大多带个盖儿。下面盛着汤汤水水的流食,盖子翻转过来扣在钵口上,还能装上几只馒头包子茶叶蛋之类的干点心。
院内食堂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菜点,唯有小葱猪肉包值得置喙。三肥七瘦的猪肉拌着小葱一起蒸出的油香味,冲破松软的包子皮的封锁,涌将出来,直截了当地勾引着舌头,惹人生津。据说我细舅少年时来我家玩,一次能吃掉十只肉包子,吃完后仍意犹未尽。不是包子太小,而是味道太美。
那时候各家杂物棚里都堆着煤球,凡遇到阴雨黄霉天,受潮的煤球对火舌头的舔舐爱抚几乎无动于衷,态度倨傲地呆在炉子里,把燃薪者弄得满身大汗、气急焦躁。如此情况之下,为了图方便,大家都愿意把米拿到食堂的大蒸箱里去蒸。到了晌午,人们穿棱在白雾弥漫的蒸房,用抹布镊着饭钵的铁耳朵,端回家去,有些人就着腌菜辣酱,马马虎虎就打发掉一顿。有些人则不愿敷衍肠胃,干脆做两味蒸菜,搁在米钵子上一道蒸了。到了中午,热饭热菜,白汽扑面,退饥解乏,通体舒泰。
我记得我祖父生前最擅的蒸菜是米粉肉、芋饺子和苦槠豆腐。
祖父六十岁时掉光了满口的牙。从此戒烟戒酒,晨练暮诵。身体还是不怎么见好。气管炎一直不离不弃地跟随着他。因为咀嚼功能的衰退,笋干肉鲞皆不能近,在吃这方面的乐趣几近坍塌。好在还有米粉肉、芋饺子、苦槠豆腐这类易嚼易化的食物慰籍谗虫。
祖父做米粉肉,用的是五层三色、肥瘦相宜的五花肉,切成五公分见方的薄肉片,用盐糖酱油稍作腌制,再裹上调好味道的米粉,放上几颗五香八角,点缀两只红滟滟的辣椒干,上锅蒸制。上大气后五十分钟端出来。肉会自然散发一股浓郁的香味。吃上一口,米粉甘糯,肥肉汁厚,满嘴饱足温暖。
祖父吃饭时,总用筷子把米饭搛得稳稳当当,再放进嘴里,专心致至地嚼食。他眼睑低垂,瘪瘪的嘴巴吃力地蠕动着,像只做完重活的老黄牛。灰暗的脸上会笼上一层安宁之色,整个人虔诚得不像是在吃饭,而像在举行什么祭典。若是我们掉饭掉汤,他会谆谆教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若我们在饭桌上喧哗,他会皱着眉头说,食不言,寝不语!如若我们用筷子勺子打架,他会气得满脸通红,说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如若我们放屁打嗝敲碗边,他会斯文扫地撒落碗筷,骂道,皮货色,将来都拿着拐棍讨饭去吧!
可惜我们至今都没做上讨饭这一不劳而获云游四海的职业。倒是一直都没彻底脱离食堂这一中国特色饮食江湖。
学生时代的食堂是最拥挤,且节奏最快的。不知道为什么,整个上午四体不勤地趴在教室上课,可第三节课胃里就发出了空鸣之声,第四节课下课铃甫一响,像是吹奏了进攻号角。学生们从匍匐的课桌后一跃而起,十几级楼梯两个大劈杈就下来了,敲打着饭缸,一路呐喊着冲向食堂。几分钟的时间,空荡荡的食堂立即被这些短跑冠军们挤个水泄不通。若是晚去十多二十分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捧着新上单的时蔬或主荤,吃得津津有味,而自己只能打点残茶剩饭聊慰饥肠。
我们有位语文老师,三十来岁,满腹经纶,文采斐然,喜欢徐志摩的诗,曾在声情并茂地诵诗时洒下了货真价实的热泪。我们很喜欢他。喜欢他那种纯真的痴态和对待学生的平等诚恳。可他有个致命的毛病,很爱拖堂。
但凡他的课安排在第三第四节,我们便很沮丧。因为中午只能吃到别人剩下的脚料了。
我们班里有两个女生是俩专业馋猫。为了准时吃饭居然干出了匪夷所思、丧心病狂之事。某天,这俩姑娘买了十来斤香蕉。用一个下午全部吃完。然后把剩下那几十块香蕉皮铺陈在语文老师宿舍楼梯口。傍晚,俩姑娘埋伏在楼外的灌木里,听着昏暗的楼道里源源不断地传来摔跤声尖叫声咒骂声和呻吟声。两人心事重重地回到寝室,惶惶不安地对我们说了刚刚的祸事。我们集体主张不论摔断了多少条腿,也不要再回事发地点。因为一旦我们出现在那儿,便是不打自招地认领了此事。少年人的狡黠自私让我们选择了缄默。
第二天的三四节课,四肢康健的语文老师如常出现在讲台,只是没有拖堂,下课铃一响,离弦之箭般冲出教室。正当我们面面相觑时,班长悠悠地说,据说昨天不知道哪个缺德鬼,弄了许多香蕉皮做陷阱,害得五六个老师和家属中招。其中有咱们师娘也领教了一份。
当夜我们全寝室姑娘带着水果罐头专门上门看望了手腕骨裂的师娘,俩始作俑者因为愧疚说了许多真心而温暖的话。弄得我们那位纯真的语文老师再次不知所措地洒下了货真价实的热泪。
多年后聊起此桩公案,大家仍乐不可支。当然说起学校食堂最让人难忘的,终归还是馒头里的老鼠屎,稀饭里的死苍蝇,包子馅里的脚趾甲,翡翠白玉汤里的烂烟头。神奇的是,那时候,谁也没有因为吃了这些东西而中毒腹泻过,相反,经过这些食物的煅炼,使我们走向社会,哪怕吃遍大江南北的地沟油苏丹红,仍然百毒不侵安然无恙。
我参加工作以后,单位的食堂萎缩成了主要领导的私人会馆。偶尔开大会到食堂吃桌宴,发现满桌子都是奇怪的菜色,五内烩虾仁,心肝宝贝汤,腊肉煮浑蛋,红翘炖母鸡,山药老鸭汤,一打听,原来都是某领导的至爱之味。此领导家有老妻,却最爱娇嫩美色,届时找了两位芳龄十八的情人,蜡烛两头烧,很是忙碌操劳。此种状况下,不以食补恐怕身体入不敷出。饭桌上,此领导曾大言不惭地挥手说道,我们这个队伍里的兄弟,都是五毒俱全之辈。异类者,死无葬身之地。对待此种理直气壮的匪类,我们除了心领神会地沉默下来了,真是别无应对。
我离职前那一届领导,肠胃不好,号称全局三大痔友之一,发起病,竟像女人来月事,裤裆里不垫块卫生巾都不好意思出门。食堂那位聪明的女管家得知此事,每早炖碗桂圆莲子汤舁至榻前,伺候得龙体康泰。不出半年,此位小学文化的女管家升为后勤主任,用字迹丑陋的签名,颐指气使地审核着每一笔内部开销。
在那间食堂的饭桌上,极度脸谱化的饭局参与者们,从来不能安心地享受美味。吃该吃的菜,说该说的话,喝该喝的酒,表该表的情。而祖父的用餐礼仪,竟然穿越时空,默默教导了我。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我便真的交出了我的话语权,端坐着,目不斜视,细嚼慢咀着,像是正参加某种祭奠。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测测你的精神住宅区1897篇内容 · 4.3万次浏览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41.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480.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021篇内容 · 718.3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021.3万次浏览
- 我的生命和夏天是同一种质地154篇内容 · 7.4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15篇内容 · 2565次浏览
- 独居中年女性最难面对的困境1.0万+篇内容 · 46.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