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萧云从 秋岭山泉图轴
【名称】秋岭山泉图轴
【年代】清
【作者】萧云从
【现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尺寸】165cmx45.6cm
【材质】纸本 设色
为了超脱世俗,为了与现实人生拉开距离,画家才在表现语言中摒弃浓艳、烦琐、世故与逢迎,而刻意与平淡、自然、疏冷和简散,表现出一种自吟自叹、清高不群的品质;也正是表现与世人的不同,他们将自然景物在画面中概括为流动的线,意味的点,以率性之笔将画中山水凝练为澹泊、简古、平和之境,远远不同于人们心目中的客观自然;萧云从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实际上包含了他对历史、人生的深切感悟,是通过笔墨画境而表现显露其审美意象的深刻意蕴。这种淡远无尘、清墨涩笔创作出来的超然冷寂澹泊的境界,是逸的真实表述。萧云从的山水画在历史上之所以为众人推崇,即在于其反映生活的“真”和“美”。生活之真,心态之真;山林之美,笔墨之美,众多因素融合而成为萧云从山水画之这一特质,而且也成了他与其他流派的区分和界定的标准。
作者简介:
萧云从 ,(1596~1673) 原名萧龙,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晚称锺山老人。祖籍当涂,芜湖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熟画派创始人。幼而好学,笃志绘画、寒暑不废。明崇祯十一年(1638)与弟云倩加入复社,次年为副贡生。入清不仕,闭门读书赋诗作画,或遨游名山大川。善画山水格疏秀,兼工人物,与孙逸齐名。早期作《秋山行旅图卷》,绘《太平山水图》43幅,另有《闭门拒额图》、《西门恸器图》、《秋山访友图》、《江山览胜图卷》、《归寓一元图卷》、《谷幽深卷》、《崔萧诗意卷》等。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太白楼,画匡庐、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7日而就,遂绝笔。晚年结识铁匠汤天池,指导汤以铁作画。著有《梅花堂遗稿》、后黄铖编有《萧、汤二老遗诗合编》,画为故宫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所珍藏。
【年代】清
【作者】萧云从
【现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尺寸】165cmx45.6cm
【材质】纸本 设色
![]() |
清 萧云从 秋岭山泉图轴 |
为了超脱世俗,为了与现实人生拉开距离,画家才在表现语言中摒弃浓艳、烦琐、世故与逢迎,而刻意与平淡、自然、疏冷和简散,表现出一种自吟自叹、清高不群的品质;也正是表现与世人的不同,他们将自然景物在画面中概括为流动的线,意味的点,以率性之笔将画中山水凝练为澹泊、简古、平和之境,远远不同于人们心目中的客观自然;萧云从在作品中所表现的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实际上包含了他对历史、人生的深切感悟,是通过笔墨画境而表现显露其审美意象的深刻意蕴。这种淡远无尘、清墨涩笔创作出来的超然冷寂澹泊的境界,是逸的真实表述。萧云从的山水画在历史上之所以为众人推崇,即在于其反映生活的“真”和“美”。生活之真,心态之真;山林之美,笔墨之美,众多因素融合而成为萧云从山水画之这一特质,而且也成了他与其他流派的区分和界定的标准。
作者简介:
萧云从 ,(1596~1673) 原名萧龙,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晚称锺山老人。祖籍当涂,芜湖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熟画派创始人。幼而好学,笃志绘画、寒暑不废。明崇祯十一年(1638)与弟云倩加入复社,次年为副贡生。入清不仕,闭门读书赋诗作画,或遨游名山大川。善画山水格疏秀,兼工人物,与孙逸齐名。早期作《秋山行旅图卷》,绘《太平山水图》43幅,另有《闭门拒额图》、《西门恸器图》、《秋山访友图》、《江山览胜图卷》、《归寓一元图卷》、《谷幽深卷》、《崔萧诗意卷》等。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太白楼,画匡庐、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7日而就,遂绝笔。晚年结识铁匠汤天池,指导汤以铁作画。著有《梅花堂遗稿》、后黄铖编有《萧、汤二老遗诗合编》,画为故宫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所珍藏。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79篇内容 · 6.3万次浏览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36篇内容 · 59.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5.8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70篇内容 · 142.8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17篇内容 · 44.2万次浏览
- 印象深刻的博物馆记忆1.0万+篇内容 · 8623次浏览
- 嫉妒的根源是对自己不满95篇内容 · 1.0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9篇内容 · 21.5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