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到1864年的外患内乱
1. 广州的贸易体系
广州是1842年中国对西方开放之前85年中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这时候中国对外的关系基本上就是广州贸易。
单口贸易的缘起,从唐朝618年~907年,明末清初主要由葡萄牙人垄断。
英国人进不来,于是找其他的途径,与国姓爷及其子发展关系,出售军火换取台湾和厦门的经商权。这其中,清廷实行了海禁,所有口岸关闭口岸,但广州只是表面上关闭。1683统一台湾后,清朝在广州、漳州、宁波和云台山设立了海关,广州最繁华。
1689年,第一艘东印度公司来到广州。广州口岸腐败横行,1698年,高昂的管理费使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定海设立了一间商馆,但是发现也是腐败和毛纺织需求小、当地商贩资金匮乏的原因,1699又回到了广州,设置了一个货头委员会来协调和指导公司在华的业务。此后,广州的蛮横专断和敲诈勒索又使其到了定海1755年。清政府担心定海成为下一个澳门,担心贸易北移损害以贸易为生的部分广州人的生计。1757年在宁波口岸加重税使其回到了广州。1759年又北上过,恐高广州的腐败,朝廷认为其言行悍强,之后下了一道谕旨,明确只有广州为和洋商交易唯一口岸。
广州的贸易,洋商不能与官府直接接触,广州授权13加行最为对外贸易代理人。广州城外有13个外国商馆。英国人独占鳌头,东印度公司垄断之外,还像一些私家商船颁发特许状,允许其持该公司的牌照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经商,叫做港脚,港脚贸易占了英国广州贸易的30%。
此外还有一些私人的贸易,如允许高级船员带一定数量黄金和货物补贴薪水。
行商:著名的有潘启官,卢茂官,伍浩官,都带有官字,是因为他们捐献了一大笔银两获取了空头官衔。他们受到了朝廷的压榨:每年缴纳捐银,礼品,军事和河工捐资,白莲教、台湾叛乱、回民起义。
交易的货物:
出口英国:茶叶、生丝、瓷器、大黄、漆器、肉桂。
进口:毛纺织品、铅、锡、铁、铜、毛皮、亚麻各种小摆设。
出口印度:南京土布、明矾、樟脑、胡椒、朱砂、食糖、糖果、药品和瓷器。
印度进口:原棉、象牙、檀香木、银子和鸦片。
出口茶叶的原因:稻米禁止出口,生丝也受限制。茶叶从第一次由荷兰人带到欧洲后,在英国受欢迎。在鸦片进口之前,一直都是顺差。
外国人在中国,不准妇人进入广州,只能在澳门。
两个使团:马嘎尔尼(乾隆),阿美士德(嘉庆)都以失败告终。
走私鸦片开始增长。
1729年雍正禁止销售和吸食鸦片,1796年嘉庆取缔进口和种植鸦片,鸦片问题还是屡禁不止,导致白银外流。使白银和铜钱兑换率增加,政府降低铜钱成色,增加铸造铜钱数量。1773年,英国人取代葡萄牙人成为鸦片贸易领头羊,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获得种植鸦片垄断权。由于中国禁烟,将鸦片销售权给港脚船去做,这样,在印度他们生产鸦片,从法律和正式角度,没有涉及鸦片贸易。
鸦片分为三种:公班图(孟加拉产),白皮(西印度麻洼产)和金花(土耳其产),走私和搜死者始作俑者是东印度公司。
此外,美国人也经销鸦片,主要是印度产鸦片。
中国缺乏完善海关系统,缉私水师和公共行政中的道德责任感。来自鸦片的收入1826年到1829年,占了东印度公司的9%,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占了12%,约为400万英镑。
1834年,英国结束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垄断权,对所有英国臣民在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之间自由经商权利。以前的货头委员会被新委任的英国官员替代,官方关系代替了非官方关系。
1836年,皇帝谕令邓廷桢剿灭鸦片,1838年走私船绝迹,鸦片交易停滞,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湖南禁烟得力,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抓捕鸦片贩子,窑口主,吸食者,尽可能避免与洋人冲突。找传教士翻译报纸和国际法。给广州洋人和英国女王写信。当时的英国在华官员义律以英国政府财产的名义缴出了21306箱鸦片,虎门硝烟后,英国商人要求政府保护其利益,做出赔偿。1840年1月31日,印度政府以女王的名义宣战。
第一阶段:英国懿律到达中国到1841年1月穿鼻草约缔结。
懿律没有按林则徐的预料攻打广州,到达厦门本打算把巴麦尊的信给中国政府,失败后,占领了舟山定海,在宁波还是无法投送新建,到达白河。直隶总督绮善收下了信。由于英军到达白河,皇帝动摇了对林则徐的信任,认为他未能堵塞鸦片之弊还节外生枝,被发配到新疆。绮善认为英国人只是想抱怨广州的林则徐,不是北上作战,恭维了英军,英军撤退。1840年11月,绮善和英军在广州谈判时才发现问题要严重地多,要求割让香港和其他赔偿,义律接替懿律进攻穿鼻要塞,威胁占领虎门,绮善同意拟定穿鼻草约。皇帝龙颜大怒,绮善被流放黑龙江。英国人同样不满意,过早撤出舟山,香港没有主权。濮鼎查接任义律,占领虎门,包围广州城,出现三元里暴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中国民族主义第一次显现),濮鼎查重占定海,攻陷宁波,上海,镇江(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漕粮由此上)。满洲广州将军耆英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签订南京条约。
之后美国人1844年7月签订望厦条约,1844年10月法国签订黄浦条约。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和西方国家主权观念不相容,中国朝贡关系与西方中国家主权观念之间不相容,中国农业自给自主和英国工业扩张之间对抗。
耆英的新外交,和濮鼎查搞个人关系,暂时出现了一段稳定的时期。但德庇时取代濮鼎查之后,并不吃这一套。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入城问题,是最棘手的时间。广州居民顽强拒绝英国人入城,只是同意他们居住在原来的商馆区。这其中的原因,1,广州城是鸦片战争中比其他城市遭受到了英国人的屈辱 2,上海开放通商之后,上海更接近于茶丝产地,使广州贸易衰退。耆英曾在1846年宣布开放广州城,但是,引起广州混乱暴动,修改了公告。英国人暂时也想推迟入城,中国人许诺不把舟山群岛割让给其他任何国家。广州平民和英国军队不断冲突,耆英也告老摆脱困境。排外的许广缙和叶名琛任职,强硬侦测。1850年固执的道光驾崩,20岁的咸丰继位,执行了更加不妥协的对外政策。洋人将包括广州入城问题汇合起来要求修约,在遭到叶名琛拒绝后,1854年10月北上寻求答复,只是得到了次等官员接待,被责令返回广州。1856年,再次提出修约,亚罗号事件,引发了导火线,1857年攻陷广州,叶名琛被俘虏到加尔各答,一年后死去。1858年4月,到达天津,耆英被召去谈判,遭到羞辱,被被赐自裁。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同意在公使驻京,开放长江沿岸贸易,内地游历。1858年10月,上海税则商议。1859年3月,由于被拒绝在北京换约,愤怒,布鲁斯北上434人伤亡,英女王要求在北京换约,英法联军1860年8月进攻北塘和白河,皇帝跑到热河避难,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开放天津。
俄国人伊格纳提耶夫,不想让清朝覆灭,使政治中心南移,借调停英法的机会,使瑷珲条约生效,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松花江北岸领土。
太平天国革命:(1850年-1864年),捻军叛乱(1851年-1868年)云南回民叛乱(1855年-1873年)西北回民(1862年1878年)
社会动荡根源:
1.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个人土地拥有量减少,农民小块土地不能维持生计时卖地,再高利贷。土地高度集中:旗人,官庄。农民失业。
2.鸦片战争影响,铜币兑换银子兑换率倍增,洋货涌入,家庭手工业受摧残。自给自足经济遭摧毁
3. 政治腐败
4. 武备松弛,旗人和绿营军失去战斗力
5. 自然灾害,
6. 客家人和基督教, 客家人在南宋时期(1127-1278)迁徙到广东和广西地区,客家人和当地人男相处,冲突不断,客家人很多皈依基督教,之间矛盾加大。
太平天国爆发
洪秀全,广州城外30英里花县出生,客家人。有天赋,三次科举失败后,出现幻觉,清醒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次子,开始创建自己的宗教团体。前往广西,与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人以金田村为大本营,收信徒。1850年,已有1万人,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那天造反,1852年攻下岳州,1853年攻入南京,林凤翔李开芳罗大纲被派往北征和西征,被认为是只开秘密会社成员,减少秘密会社对太平天国的影响,以上3人都告失败,前两人在北京被杀。
外国人持中立态度,英法美因为其是信基督教,虽然有亵渎的意味,太平天国却也不希望得到洋人的支持。俄国人的立场维持清廷的运作,但是也保持了中立的态度。
捻军和回民叛乱
捻军叛乱 1853-1868年 主要位于华北南部
云南回民 1855-1873年
西北东干人叛乱 1862-1878
捻: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秘密帮会的名称,主要是一些流民、无赖、诽谤。捻军和太平军经常协同作战。捻帮中势力最大的张洛行,被封为沃王。采用游击战,僧格林沁亲王和曾国藩都征讨失败,1867年曾国藩推荐李鸿章的淮军,消灭了东捻军。而左宗棠消灭了西捻军,当时左宗棠已经被委命为负责陕甘军务的钦差达成。1868年,镇压了捻军。
云南回民,受到满人和汉人的排斥和歧视。一般认为,回民是在蒙元时期(1280-1368)从西域迁徙而来,占了云南人口不到20%到30%。
西北东干人:已经汉化的回民。但是受到歧视。
广州是1842年中国对西方开放之前85年中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这时候中国对外的关系基本上就是广州贸易。
单口贸易的缘起,从唐朝618年~907年,明末清初主要由葡萄牙人垄断。
英国人进不来,于是找其他的途径,与国姓爷及其子发展关系,出售军火换取台湾和厦门的经商权。这其中,清廷实行了海禁,所有口岸关闭口岸,但广州只是表面上关闭。1683统一台湾后,清朝在广州、漳州、宁波和云台山设立了海关,广州最繁华。
1689年,第一艘东印度公司来到广州。广州口岸腐败横行,1698年,高昂的管理费使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在定海设立了一间商馆,但是发现也是腐败和毛纺织需求小、当地商贩资金匮乏的原因,1699又回到了广州,设置了一个货头委员会来协调和指导公司在华的业务。此后,广州的蛮横专断和敲诈勒索又使其到了定海1755年。清政府担心定海成为下一个澳门,担心贸易北移损害以贸易为生的部分广州人的生计。1757年在宁波口岸加重税使其回到了广州。1759年又北上过,恐高广州的腐败,朝廷认为其言行悍强,之后下了一道谕旨,明确只有广州为和洋商交易唯一口岸。
广州的贸易,洋商不能与官府直接接触,广州授权13加行最为对外贸易代理人。广州城外有13个外国商馆。英国人独占鳌头,东印度公司垄断之外,还像一些私家商船颁发特许状,允许其持该公司的牌照在印度和中国之间经商,叫做港脚,港脚贸易占了英国广州贸易的30%。
此外还有一些私人的贸易,如允许高级船员带一定数量黄金和货物补贴薪水。
行商:著名的有潘启官,卢茂官,伍浩官,都带有官字,是因为他们捐献了一大笔银两获取了空头官衔。他们受到了朝廷的压榨:每年缴纳捐银,礼品,军事和河工捐资,白莲教、台湾叛乱、回民起义。
交易的货物:
出口英国:茶叶、生丝、瓷器、大黄、漆器、肉桂。
进口:毛纺织品、铅、锡、铁、铜、毛皮、亚麻各种小摆设。
出口印度:南京土布、明矾、樟脑、胡椒、朱砂、食糖、糖果、药品和瓷器。
印度进口:原棉、象牙、檀香木、银子和鸦片。
出口茶叶的原因:稻米禁止出口,生丝也受限制。茶叶从第一次由荷兰人带到欧洲后,在英国受欢迎。在鸦片进口之前,一直都是顺差。
外国人在中国,不准妇人进入广州,只能在澳门。
两个使团:马嘎尔尼(乾隆),阿美士德(嘉庆)都以失败告终。
走私鸦片开始增长。
1729年雍正禁止销售和吸食鸦片,1796年嘉庆取缔进口和种植鸦片,鸦片问题还是屡禁不止,导致白银外流。使白银和铜钱兑换率增加,政府降低铜钱成色,增加铸造铜钱数量。1773年,英国人取代葡萄牙人成为鸦片贸易领头羊,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获得种植鸦片垄断权。由于中国禁烟,将鸦片销售权给港脚船去做,这样,在印度他们生产鸦片,从法律和正式角度,没有涉及鸦片贸易。
鸦片分为三种:公班图(孟加拉产),白皮(西印度麻洼产)和金花(土耳其产),走私和搜死者始作俑者是东印度公司。
此外,美国人也经销鸦片,主要是印度产鸦片。
中国缺乏完善海关系统,缉私水师和公共行政中的道德责任感。来自鸦片的收入1826年到1829年,占了东印度公司的9%,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占了12%,约为400万英镑。
1834年,英国结束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垄断权,对所有英国臣民在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之间自由经商权利。以前的货头委员会被新委任的英国官员替代,官方关系代替了非官方关系。
1836年,皇帝谕令邓廷桢剿灭鸦片,1838年走私船绝迹,鸦片交易停滞,湖广总督林则徐在湖南禁烟得力,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达广州,抓捕鸦片贩子,窑口主,吸食者,尽可能避免与洋人冲突。找传教士翻译报纸和国际法。给广州洋人和英国女王写信。当时的英国在华官员义律以英国政府财产的名义缴出了21306箱鸦片,虎门硝烟后,英国商人要求政府保护其利益,做出赔偿。1840年1月31日,印度政府以女王的名义宣战。
第一阶段:英国懿律到达中国到1841年1月穿鼻草约缔结。
懿律没有按林则徐的预料攻打广州,到达厦门本打算把巴麦尊的信给中国政府,失败后,占领了舟山定海,在宁波还是无法投送新建,到达白河。直隶总督绮善收下了信。由于英军到达白河,皇帝动摇了对林则徐的信任,认为他未能堵塞鸦片之弊还节外生枝,被发配到新疆。绮善认为英国人只是想抱怨广州的林则徐,不是北上作战,恭维了英军,英军撤退。1840年11月,绮善和英军在广州谈判时才发现问题要严重地多,要求割让香港和其他赔偿,义律接替懿律进攻穿鼻要塞,威胁占领虎门,绮善同意拟定穿鼻草约。皇帝龙颜大怒,绮善被流放黑龙江。英国人同样不满意,过早撤出舟山,香港没有主权。濮鼎查接任义律,占领虎门,包围广州城,出现三元里暴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中国民族主义第一次显现),濮鼎查重占定海,攻陷宁波,上海,镇江(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处,漕粮由此上)。满洲广州将军耆英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签订南京条约。
之后美国人1844年7月签订望厦条约,1844年10月法国签订黄浦条约。
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中国自称天下宗主的角色和西方国家主权观念不相容,中国朝贡关系与西方中国家主权观念之间不相容,中国农业自给自主和英国工业扩张之间对抗。
耆英的新外交,和濮鼎查搞个人关系,暂时出现了一段稳定的时期。但德庇时取代濮鼎查之后,并不吃这一套。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入城问题,是最棘手的时间。广州居民顽强拒绝英国人入城,只是同意他们居住在原来的商馆区。这其中的原因,1,广州城是鸦片战争中比其他城市遭受到了英国人的屈辱 2,上海开放通商之后,上海更接近于茶丝产地,使广州贸易衰退。耆英曾在1846年宣布开放广州城,但是,引起广州混乱暴动,修改了公告。英国人暂时也想推迟入城,中国人许诺不把舟山群岛割让给其他任何国家。广州平民和英国军队不断冲突,耆英也告老摆脱困境。排外的许广缙和叶名琛任职,强硬侦测。1850年固执的道光驾崩,20岁的咸丰继位,执行了更加不妥协的对外政策。洋人将包括广州入城问题汇合起来要求修约,在遭到叶名琛拒绝后,1854年10月北上寻求答复,只是得到了次等官员接待,被责令返回广州。1856年,再次提出修约,亚罗号事件,引发了导火线,1857年攻陷广州,叶名琛被俘虏到加尔各答,一年后死去。1858年4月,到达天津,耆英被召去谈判,遭到羞辱,被被赐自裁。1858年6月,签订天津条约,同意在公使驻京,开放长江沿岸贸易,内地游历。1858年10月,上海税则商议。1859年3月,由于被拒绝在北京换约,愤怒,布鲁斯北上434人伤亡,英女王要求在北京换约,英法联军1860年8月进攻北塘和白河,皇帝跑到热河避难,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24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开放天津。
俄国人伊格纳提耶夫,不想让清朝覆灭,使政治中心南移,借调停英法的机会,使瑷珲条约生效,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松花江北岸领土。
太平天国革命:(1850年-1864年),捻军叛乱(1851年-1868年)云南回民叛乱(1855年-1873年)西北回民(1862年1878年)
社会动荡根源:
1.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个人土地拥有量减少,农民小块土地不能维持生计时卖地,再高利贷。土地高度集中:旗人,官庄。农民失业。
2.鸦片战争影响,铜币兑换银子兑换率倍增,洋货涌入,家庭手工业受摧残。自给自足经济遭摧毁
3. 政治腐败
4. 武备松弛,旗人和绿营军失去战斗力
5. 自然灾害,
6. 客家人和基督教, 客家人在南宋时期(1127-1278)迁徙到广东和广西地区,客家人和当地人男相处,冲突不断,客家人很多皈依基督教,之间矛盾加大。
太平天国爆发
洪秀全,广州城外30英里花县出生,客家人。有天赋,三次科举失败后,出现幻觉,清醒后,认为自己是上帝次子,开始创建自己的宗教团体。前往广西,与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人以金田村为大本营,收信徒。1850年,已有1万人,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那天造反,1852年攻下岳州,1853年攻入南京,林凤翔李开芳罗大纲被派往北征和西征,被认为是只开秘密会社成员,减少秘密会社对太平天国的影响,以上3人都告失败,前两人在北京被杀。
外国人持中立态度,英法美因为其是信基督教,虽然有亵渎的意味,太平天国却也不希望得到洋人的支持。俄国人的立场维持清廷的运作,但是也保持了中立的态度。
捻军和回民叛乱
捻军叛乱 1853-1868年 主要位于华北南部
云南回民 1855-1873年
西北东干人叛乱 1862-1878
捻: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等地秘密帮会的名称,主要是一些流民、无赖、诽谤。捻军和太平军经常协同作战。捻帮中势力最大的张洛行,被封为沃王。采用游击战,僧格林沁亲王和曾国藩都征讨失败,1867年曾国藩推荐李鸿章的淮军,消灭了东捻军。而左宗棠消灭了西捻军,当时左宗棠已经被委命为负责陕甘军务的钦差达成。1868年,镇压了捻军。
云南回民,受到满人和汉人的排斥和歧视。一般认为,回民是在蒙元时期(1280-1368)从西域迁徙而来,占了云南人口不到20%到30%。
西北东干人:已经汉化的回民。但是受到歧视。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暑期档电影repo194篇内容 · 1.9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240篇内容 · 16.4万次浏览
- 暑期档追剧推荐40篇内容 · 3175次浏览
- 《利剑·玫瑰》追剧笔记129篇内容 · 6.3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24.2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712篇内容 · 47.4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29篇内容 · 91.1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58篇内容 · 6.9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