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
作者/流星划
来源/书籍装帧
缘起:
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是一本兼具故事性和学术性荷兰设计史。我除了译者身份之外,还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该书三年前开始着手翻译。为了这本书出版,我联系了近十家出版社,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书是好书,但此类书市场不好”。我又询问了很多设计圈朋友,他们都对该书内容有浓厚兴趣,并很期待看到中文版。在朋友的鼓励下,我没有放弃该书的出版计划。再后来,得到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肯定:同意出版。喜出望外。
关于该书:
广煜为该书作整体设计。遵循原版书严谨现代主义风格,做了一些相对原版更灵活的处理。开本的大小,则是来自王序老师的建议: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原版开本过大,不易携带翻阅,开本略小、采用精装方案更能传递内容的份量感,且更便于展开翻阅。
(@广煜guangyu,迄今为止大陆地区为数不多的在TOKYOTDC拿奖的设计师,平面设计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王序wangxu:王序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广东美术馆设计总监、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客座教授。)
原书图片量巨大,而且很多历史资料照片色彩杂乱,散落在文章中,扰乱阅读。广煜在不破坏图片信息的前提下,把黑白图片全部处理成统一的正文文字标题的蓝色调,协调了该书整体氛围。如下图
书中牵扯到一些图表信息,这些图表有的是设计公司的调研表格,有的是为项目起草的设计计划,还有的是设计公司架构调整方案。图表的出现提升了读者对内容的立体阅读体验,但对翻译出版的图书而言,很难处理,一般处理方法是用数字标记单词再在下方逐句翻译,对读者而言这种方式让理解大打折扣,图表也索然失味。为了让读者直观地看到这些图表,我们除了做认真的翻译,还把图表重新绘制,原书中的图表也一一保留在图书中,供读者欣赏。
原版荷兰铁路视觉识别工作计划
中文版荷兰铁路视觉识别工作计划(左下角保留原书表格风貌)
原书荷兰铁路视觉识别调研表格
中文版荷兰铁路视觉识别调研表格(左页保留原书表格右页重新绘制放大版图表)
原书针对荷兰读者,文中提到的许多案例都是读者耳熟能详,在书中并没有一一介绍,也有些原书缺失的图片,在做该书翻译时,根据文中提及的案例,在中文版中均一一补齐资料图片。
原书对比荷兰铁路标志与国外标志设计时,缺少英国和加拿大的铁路标志
中文版增加了当时英国和加拿大的铁路标志
原书某石油公司标志设计案例,文中提到这家公司由加德士和另一家公司合资而成,这种合资而成的标志设计,一般会整合两家公司标志特点,而原书中并无加德士公司的标志。在中文版中补齐。下图左为加德士在60年代左右的标志,右边是其合资公司标志,可以看到五角星的影子。
在该类图书翻译版出版中还会经常遇到案例公司、客户名称翻译问题。若统一翻译成中文,会有很多不准确。当今英语为主流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使用简称是最合适的,可以获得一种国际化和中立的感受。为了还原那个时代的历史,也便于读者记忆阅读,书中所有公司的名字都用了拉丁字母简称,而不用中译。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译者,而是带着设计师的身份背景来翻译这本书,我想相比其它同类书而言会更贴近读者。希望大家喜欢。
其它装帧设计方案:
作为译者的流星划带着设计师的身份来翻译出版该书,作为第一读者的设计师,开始也为该书创作过很多方案,现在回看这些方案,也别有特点,整理这些有意思方案与大家分享学习。
方案一原版书名直译过来应该是《向往清晰的梦:荷兰现代主义的视觉识别与设计公司 1960-1975》,所以在最早的方案中使用的是这个书名,表达设计师现代主义理想和践行的过程。
方案二在这个方案中,中间的人物是登贝在成功设计他人生的成名作后,拿到酬金买了一台哈苏相机,正在给自己设计的标志拍照片。用这个图片做封面的想法一闪而过。迅速做了一个方案,但之后觉得手写的书名文学性太强,封面整体氛围和本书气质不符。放弃……
方案三在这个方案中,打算用一段梗概包含所有案例,而案例用标志代替了。
方案四在这个方案中,延续了方案三的风格特点。用的主题图片是一张荷航标志在运动中的可视化测试。这种关于设计的视觉测试很吸引人,所以我想在封面中有所体现。而且,这与原书名《向往清晰的梦》有些关联,因为现代主义,就是要寻求清晰的秩序。
方案五在这个方案中,推翻之前的想法,用书名字体和大小的变化作为图书的主要视觉内容。中文字体的设计则是仿照现代主义大师Wim Crouwel设计的一款字体,设计的书名。只是草稿阶段,很粗糙,觉得效果一般没再深入了。(下图左为封面,右为Wim Crouwel设计的字体)
译者简介:
流星划
· 设计研究者、品牌形象设计师,
· 聚云设计工作室创办人
·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CDS(中国设计师沙龙)理事
· 译著《沃利·奥林斯的品牌术》于2012 年出版
个人微信公众号:流星划
新浪微博:@流星划
个人网站:http://www.june-design.com/
编辑/9527
-------------------
关注“做書”微信账号(ID:ipublishing),每日一篇出版干货推送。
来源/书籍装帧
![]() |
缘起:
真实的设计:荷兰现代主义与视觉识别》是一本兼具故事性和学术性荷兰设计史。我除了译者身份之外,还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该书三年前开始着手翻译。为了这本书出版,我联系了近十家出版社,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书是好书,但此类书市场不好”。我又询问了很多设计圈朋友,他们都对该书内容有浓厚兴趣,并很期待看到中文版。在朋友的鼓励下,我没有放弃该书的出版计划。再后来,得到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肯定:同意出版。喜出望外。
![]() |
![]() |
关于该书:
广煜为该书作整体设计。遵循原版书严谨现代主义风格,做了一些相对原版更灵活的处理。开本的大小,则是来自王序老师的建议:受众主要是年轻人,原版开本过大,不易携带翻阅,开本略小、采用精装方案更能传递内容的份量感,且更便于展开翻阅。
(@广煜guangyu,迄今为止大陆地区为数不多的在TOKYOTDC拿奖的设计师,平面设计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王序wangxu:王序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广东美术馆设计总监、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客座教授。)
![]() |
![]() |
![]() |
原书图片量巨大,而且很多历史资料照片色彩杂乱,散落在文章中,扰乱阅读。广煜在不破坏图片信息的前提下,把黑白图片全部处理成统一的正文文字标题的蓝色调,协调了该书整体氛围。如下图
![]() |
![]() |
![]() |
![]() |
![]() |
![]() |
![]() |
![]() |
书中牵扯到一些图表信息,这些图表有的是设计公司的调研表格,有的是为项目起草的设计计划,还有的是设计公司架构调整方案。图表的出现提升了读者对内容的立体阅读体验,但对翻译出版的图书而言,很难处理,一般处理方法是用数字标记单词再在下方逐句翻译,对读者而言这种方式让理解大打折扣,图表也索然失味。为了让读者直观地看到这些图表,我们除了做认真的翻译,还把图表重新绘制,原书中的图表也一一保留在图书中,供读者欣赏。
![]() |
原版荷兰铁路视觉识别工作计划
![]() |
中文版荷兰铁路视觉识别工作计划(左下角保留原书表格风貌)
![]() |
原书荷兰铁路视觉识别调研表格
![]() |
中文版荷兰铁路视觉识别调研表格(左页保留原书表格右页重新绘制放大版图表)
原书针对荷兰读者,文中提到的许多案例都是读者耳熟能详,在书中并没有一一介绍,也有些原书缺失的图片,在做该书翻译时,根据文中提及的案例,在中文版中均一一补齐资料图片。
![]() |
原书对比荷兰铁路标志与国外标志设计时,缺少英国和加拿大的铁路标志
![]() |
中文版增加了当时英国和加拿大的铁路标志
![]() |
![]() |
原书某石油公司标志设计案例,文中提到这家公司由加德士和另一家公司合资而成,这种合资而成的标志设计,一般会整合两家公司标志特点,而原书中并无加德士公司的标志。在中文版中补齐。下图左为加德士在60年代左右的标志,右边是其合资公司标志,可以看到五角星的影子。
在该类图书翻译版出版中还会经常遇到案例公司、客户名称翻译问题。若统一翻译成中文,会有很多不准确。当今英语为主流的全球市场竞争中,使用简称是最合适的,可以获得一种国际化和中立的感受。为了还原那个时代的历史,也便于读者记忆阅读,书中所有公司的名字都用了拉丁字母简称,而不用中译。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译者,而是带着设计师的身份背景来翻译这本书,我想相比其它同类书而言会更贴近读者。希望大家喜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它装帧设计方案:
作为译者的流星划带着设计师的身份来翻译出版该书,作为第一读者的设计师,开始也为该书创作过很多方案,现在回看这些方案,也别有特点,整理这些有意思方案与大家分享学习。
![]() |
![]() |
![]() |
方案一原版书名直译过来应该是《向往清晰的梦:荷兰现代主义的视觉识别与设计公司 1960-1975》,所以在最早的方案中使用的是这个书名,表达设计师现代主义理想和践行的过程。
![]() |
![]() |
方案二在这个方案中,中间的人物是登贝在成功设计他人生的成名作后,拿到酬金买了一台哈苏相机,正在给自己设计的标志拍照片。用这个图片做封面的想法一闪而过。迅速做了一个方案,但之后觉得手写的书名文学性太强,封面整体氛围和本书气质不符。放弃……
![]() |
方案三在这个方案中,打算用一段梗概包含所有案例,而案例用标志代替了。
![]() |
![]() |
方案四在这个方案中,延续了方案三的风格特点。用的主题图片是一张荷航标志在运动中的可视化测试。这种关于设计的视觉测试很吸引人,所以我想在封面中有所体现。而且,这与原书名《向往清晰的梦》有些关联,因为现代主义,就是要寻求清晰的秩序。
![]() |
方案五在这个方案中,推翻之前的想法,用书名字体和大小的变化作为图书的主要视觉内容。中文字体的设计则是仿照现代主义大师Wim Crouwel设计的一款字体,设计的书名。只是草稿阶段,很粗糙,觉得效果一般没再深入了。(下图左为封面,右为Wim Crouwel设计的字体)
译者简介:
流星划
· 设计研究者、品牌形象设计师,
· 聚云设计工作室创办人
·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博士,CDS(中国设计师沙龙)理事
· 译著《沃利·奥林斯的品牌术》于2012 年出版
个人微信公众号:流星划
新浪微博:@流星划
个人网站:http://www.june-design.com/
编辑/9527
-------------------
关注“做書”微信账号(ID:ipublishing),每日一篇出版干货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