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武林,真实的传说---关于《逝去的武林》
今天看完了手头上最后一本徐皓峰的书,《逝去的武林》,这本书是李仲轩 口述、徐皓峰 整理的,李仲轩是徐皓峰的二姥爷,形意拳高手,初中徐皓峰跟着他学过1年的拳,后来徐皓峰从上海回来后,开始整理李仲轩的过去,关于形意拳的拳理、武术及武术圈的规矩,算是口述历史范畴。
整本书都是讲形意拳,围绕李老的3大恩师讲的。李老年轻时拜了著名的形意拳拳师唐维禄为师,被悉心培养,后又被唐师推荐给尚云祥、薛颠为徒,尚、薛都是形意拳的大师,唐师的师兄弟,但名气更高,希望他们能帮助李老成名立万,但由于尚师当时好像70左右了,徒孙都出来了,怕他进去乱了辈分,就不让他收徒,因此李老一生没有传人,而且后来退出了武林。也因为此,完全没有门墙之见,非常坦诚地介绍了形意拳的要旨,相信对学武之人帮助极大,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了解一些真实的武术,也等于破除迷信,开阔眼界,也是很有收获的。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武术就是李连杰、成龙、甄子丹表演那样的,但真正的武术是怎样的,有没有那么厉害?武林里面是怎样的,是不是像武侠小说里面描述的那样?虽然也看过一些故事、记录,但都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而这本书则非常具体、生活化的介绍了另一个世界:武林!
通过这本书可以发现,练拳的人其实很多都是普通人,武功再高都是要生活的。比如唐师,就是一河北农民,但在武林里地位很高,武功也非常高。而尚师也是,武功极高,但看上去特别慈祥的一普通老人,没有特殊营生。而薛师看上去跟教书先生一样,后来继承了师傅衣钵做了国术馆馆长。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武痴迷。
书中介绍,过去老一辈规矩特别多,特别重视武德,希望能振兴国家,教育徒弟要不要争强好胜,要”窝囊”,能不动手就不要动手,武功是来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这也是他们师傅和薛师把形意拳推广、书面化的原因。也因此薛师推出了新的拳术:象形拳。借着新的拳术把过去门派内不能讲的东西高度精确的讲了出来,帮助练拳--目的为了自学,以能强国强种。
练拳要因材施教,所以特别重视师徒之间长期关系。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感悟也不同,高明的师傅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加以指点,也因此一个人无法带太多徒弟,顶多5,6个。国术馆那样大批量的学习其实只是学了形,没有功,而武功没有功就是花架子了,还容易伤身,走上歧途。只是大师因自身性格、武术领悟不同,知道方式也不同,书里面特别介绍了3位大师的特征,非常生动。
真正的武术其实不好看,和电影上相差极大,但若出手非死即伤,因为真正的武术就是要伤人的,不是表演用的。练起来也很艰难,有很多很细微的地方,这些都是过去师傅的秘诀,不是自己的徒弟是很难理解的,李老都详细的加以解释。也详细地介绍了功夫的功力、练法和效果,还附有大量口诀,相信对习武之人,特别是学形意拳的人极有帮助。
此外,李老介绍了许多民国武林圈的风土人情,典故,即使不看武术,读起来也生动有趣,算是一本风土风俗的书吧。给逝去的武林,那段真实的传说一些画面。
整本书都是讲形意拳,围绕李老的3大恩师讲的。李老年轻时拜了著名的形意拳拳师唐维禄为师,被悉心培养,后又被唐师推荐给尚云祥、薛颠为徒,尚、薛都是形意拳的大师,唐师的师兄弟,但名气更高,希望他们能帮助李老成名立万,但由于尚师当时好像70左右了,徒孙都出来了,怕他进去乱了辈分,就不让他收徒,因此李老一生没有传人,而且后来退出了武林。也因为此,完全没有门墙之见,非常坦诚地介绍了形意拳的要旨,相信对学武之人帮助极大,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了解一些真实的武术,也等于破除迷信,开阔眼界,也是很有收获的。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武术就是李连杰、成龙、甄子丹表演那样的,但真正的武术是怎样的,有没有那么厉害?武林里面是怎样的,是不是像武侠小说里面描述的那样?虽然也看过一些故事、记录,但都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而这本书则非常具体、生活化的介绍了另一个世界:武林!
通过这本书可以发现,练拳的人其实很多都是普通人,武功再高都是要生活的。比如唐师,就是一河北农民,但在武林里地位很高,武功也非常高。而尚师也是,武功极高,但看上去特别慈祥的一普通老人,没有特殊营生。而薛师看上去跟教书先生一样,后来继承了师傅衣钵做了国术馆馆长。他们共同的特征就是:对武痴迷。
书中介绍,过去老一辈规矩特别多,特别重视武德,希望能振兴国家,教育徒弟要不要争强好胜,要”窝囊”,能不动手就不要动手,武功是来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这也是他们师傅和薛师把形意拳推广、书面化的原因。也因此薛师推出了新的拳术:象形拳。借着新的拳术把过去门派内不能讲的东西高度精确的讲了出来,帮助练拳--目的为了自学,以能强国强种。
练拳要因材施教,所以特别重视师徒之间长期关系。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感悟也不同,高明的师傅会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加以指点,也因此一个人无法带太多徒弟,顶多5,6个。国术馆那样大批量的学习其实只是学了形,没有功,而武功没有功就是花架子了,还容易伤身,走上歧途。只是大师因自身性格、武术领悟不同,知道方式也不同,书里面特别介绍了3位大师的特征,非常生动。
真正的武术其实不好看,和电影上相差极大,但若出手非死即伤,因为真正的武术就是要伤人的,不是表演用的。练起来也很艰难,有很多很细微的地方,这些都是过去师傅的秘诀,不是自己的徒弟是很难理解的,李老都详细的加以解释。也详细地介绍了功夫的功力、练法和效果,还附有大量口诀,相信对习武之人,特别是学形意拳的人极有帮助。
此外,李老介绍了许多民国武林圈的风土人情,典故,即使不看武术,读起来也生动有趣,算是一本风土风俗的书吧。给逝去的武林,那段真实的传说一些画面。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367篇内容 · 108.4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33.2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336篇内容 · 154.1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162篇内容 · 66.4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91篇内容 · 76.5万次浏览
- 聊聊让你印象深刻的路人40篇内容 · 1.9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21.7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73篇内容 · 23.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