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人,两种人生
前两天,婆婆生日。傍晚我买好海鲜等菜,回家对婆婆说,今天你生日,我来做几个菜吧。婆婆便欣欣然地去客厅看电视了。老公也买了蛋糕回来。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给婆婆过了个生日。
我婆婆和我妈妈,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有很多相似的经历,但是在我看来人生却是很不一样。
婆婆以前是个小学民办教师,跟公公经人介绍后开始恋爱,那时公公还在部队当兵,两个人基本靠写信(老公说他小时候还翻出来过)。由于婆婆娘家比较穷,公公的妈妈(我们称为阿祖)是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不同意他俩,还给公公介绍了另一个家底好的女孩。可是公公坚持坚决地与婆婆结婚了。
婚后婆媳关系自然是不好的,差到什么程度呢,用婆婆说的事举个例子。结婚后已经婆媳分开吃,但还是共用一个厨房,婆婆的大儿子,老公的哥哥,几岁大的时候,有一天,阿祖喝水,热水瓶就放灶台上,老公的哥哥也想喝,过去小脚踮起来拿热水瓶,结果整个热水瓶翻不来,热水都烫到小孩身上去了,小孩哇哇大哭,可是阿祖一点都不理。直到后来公公婆婆回家,看到,才送到镇上的卫生院。据老公说,他哥哥有一边是没咪咪的,被烫掉了(幸好不是女孩)。
在这场婆媳关系中的关键人物,公公,是一直坚定地站在婆婆这边。所以婆婆虽然委屈,但并不无助。这样两人一心,熬到现在,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在老家各盖了一幢楼房,公公婆婆也退休,随着儿子在城市里生活,帮忙照顾小孩。
婆婆有时候说起来以前的委屈,也是唏嘘不已,最后都会总结,他们都看不起我们家!而公公,儿子们,是认同婆婆的观点,都站在婆婆这边。而其余的大部分时候,婆婆和公公生活其实是挺开心的,不愁吃穿,锻练身体,平平淡淡,安享晚年。
而我妈妈,在嫁人前,吃苦耐劳,干活勤快,在提倡劳力的生产队合作社年代,做工还可以顶上个男人,而且有红扑扑的苹果脸,是个方圆十里人赞人爱的姑娘,提亲的人都踏平了门槛。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爸爸。我爸爸年轻时帅气且有作为会开拖拉机,虽然恋爱时爸爸对妈妈就不大方,2毛钱的电影票也不舍得,快结婚时买布,爸爸也不愿意给钱给我妈,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阻挡我妈妈爱上爸爸。虽然那时我爸爸家只有一间泥土砖房,但妈妈是义不容辞地嫁给了爸爸!
爸爸是独子,还有5个姑姑。结婚时,大姑姑嫁了,还有4个姑姑在家。这么多女人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下,关系自然也不好(真没见到多少婆媳关系和谐的)。也拿妈妈说的事举个例子,妈妈生下我时,月子里就要起来给我洗澡洗衣,吃饭时,妈妈种出来的菜心炒腊肉,腊肉是姑姑们织草垫子卖钱买回来的。姑姑们说,谁没出钱买肉谁不能吃。妈妈含泪咽饭。后来便分开来吃了。
关键人物,我爸爸,是个一直非常听妈妈话的人。我和妹妹出生后,奶奶姑姑们都不带不理,爸爸对妈妈说,你生女儿谁会给你带?弟弟出生后,爸爸说:谁生的孩子就谁带!奶奶那时还年轻,姑姑又多劳力充足,农忙季节做完了自己的去帮别人家,也不会帮妈妈。下大雨收谷子,自己收完就回家,也不会帮我们家收,让我们家的谷子让雨水冲走,我和妹妹弟弟们一边收一边淋雨。
但爸爸妈妈也算是努力,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家里也盖了楼房。爸爸妈妈由于年轻时做活太过拼命,现在一身的病痛。爸爸对妈妈是愈加不近人情,奶奶一句不满的话,爸爸转身就把妈妈骂得狗血淋头。奶奶因为有爸爸的撑腰,对妈妈更是颐指气使。
妈妈表面上物质生活很丰富,住在漂亮的楼房里,房子里电器家具应有尽有,子女都高学历毕业工作不错,风风光光。但是内心我觉得她并不快乐。强归属感的女人的幸福主要来自于男人。爸爸没给到温情与爱给她,又怎么会快乐呢?
去年公公婆婆在家盖房子,女儿没人带,我让我妈妈过来帮我带一下,那时也正好爸爸妈妈闹矛盾,一个月没讲话,奶奶跟妈妈的关系也愈发紧张。但是,妈妈不来,原因是她怕她来我这里后,家里没人收拾,没人给爸爸做饭,家里没人看着。
从我妈妈和婆婆的人生来看,我觉得对于女人有几点很重要:
1. 女人选择什么样的男人共度一生很重要。这个男人在整个一生是否与你悲苦欢乐都一齐分享,站在你身边,支持理解你,为你挡开外来的纷扰,给你爱与温情,这样物质生活再苦,心也是幸福的。
2. 不要指望婚姻可以让男人变得成熟体贴。婚前成熟体贴的婚后有可能还是这样,像我公公。当然也有些男人婚后就变回原形霸道懒惰小气。但如果结婚前就已经是霸道懒惰小气,结婚后变为成熟体贴大方的机率几乎为零。
3. 无论何时,无论年龄大小,女人一定要爱自己。像我妈妈,心里第一位老公,第二位儿子,第三位女儿,考虑事情根本没想到自己。这样的结果是,我爸爸也根本不会为她考虑。想着我为你掏心掏肺,你应该会感恩对我好,这样的女人只能说愚味。连自己对自己都不好,怎能要求别人呢,自己做不到的别人做得到吗?当然如果也遇到一个掏心掏肺的老公,那真是大幸了。
我婆婆和我妈妈,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有很多相似的经历,但是在我看来人生却是很不一样。
婆婆以前是个小学民办教师,跟公公经人介绍后开始恋爱,那时公公还在部队当兵,两个人基本靠写信(老公说他小时候还翻出来过)。由于婆婆娘家比较穷,公公的妈妈(我们称为阿祖)是个非常强势的女人,不同意他俩,还给公公介绍了另一个家底好的女孩。可是公公坚持坚决地与婆婆结婚了。
婚后婆媳关系自然是不好的,差到什么程度呢,用婆婆说的事举个例子。结婚后已经婆媳分开吃,但还是共用一个厨房,婆婆的大儿子,老公的哥哥,几岁大的时候,有一天,阿祖喝水,热水瓶就放灶台上,老公的哥哥也想喝,过去小脚踮起来拿热水瓶,结果整个热水瓶翻不来,热水都烫到小孩身上去了,小孩哇哇大哭,可是阿祖一点都不理。直到后来公公婆婆回家,看到,才送到镇上的卫生院。据老公说,他哥哥有一边是没咪咪的,被烫掉了(幸好不是女孩)。
在这场婆媳关系中的关键人物,公公,是一直坚定地站在婆婆这边。所以婆婆虽然委屈,但并不无助。这样两人一心,熬到现在,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在老家各盖了一幢楼房,公公婆婆也退休,随着儿子在城市里生活,帮忙照顾小孩。
婆婆有时候说起来以前的委屈,也是唏嘘不已,最后都会总结,他们都看不起我们家!而公公,儿子们,是认同婆婆的观点,都站在婆婆这边。而其余的大部分时候,婆婆和公公生活其实是挺开心的,不愁吃穿,锻练身体,平平淡淡,安享晚年。
而我妈妈,在嫁人前,吃苦耐劳,干活勤快,在提倡劳力的生产队合作社年代,做工还可以顶上个男人,而且有红扑扑的苹果脸,是个方圆十里人赞人爱的姑娘,提亲的人都踏平了门槛。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爸爸。我爸爸年轻时帅气且有作为会开拖拉机,虽然恋爱时爸爸对妈妈就不大方,2毛钱的电影票也不舍得,快结婚时买布,爸爸也不愿意给钱给我妈,但是这一切都无法阻挡我妈妈爱上爸爸。虽然那时我爸爸家只有一间泥土砖房,但妈妈是义不容辞地嫁给了爸爸!
爸爸是独子,还有5个姑姑。结婚时,大姑姑嫁了,还有4个姑姑在家。这么多女人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下,关系自然也不好(真没见到多少婆媳关系和谐的)。也拿妈妈说的事举个例子,妈妈生下我时,月子里就要起来给我洗澡洗衣,吃饭时,妈妈种出来的菜心炒腊肉,腊肉是姑姑们织草垫子卖钱买回来的。姑姑们说,谁没出钱买肉谁不能吃。妈妈含泪咽饭。后来便分开来吃了。
关键人物,我爸爸,是个一直非常听妈妈话的人。我和妹妹出生后,奶奶姑姑们都不带不理,爸爸对妈妈说,你生女儿谁会给你带?弟弟出生后,爸爸说:谁生的孩子就谁带!奶奶那时还年轻,姑姑又多劳力充足,农忙季节做完了自己的去帮别人家,也不会帮妈妈。下大雨收谷子,自己收完就回家,也不会帮我们家收,让我们家的谷子让雨水冲走,我和妹妹弟弟们一边收一边淋雨。
但爸爸妈妈也算是努力,现在我们都长大了,家里也盖了楼房。爸爸妈妈由于年轻时做活太过拼命,现在一身的病痛。爸爸对妈妈是愈加不近人情,奶奶一句不满的话,爸爸转身就把妈妈骂得狗血淋头。奶奶因为有爸爸的撑腰,对妈妈更是颐指气使。
妈妈表面上物质生活很丰富,住在漂亮的楼房里,房子里电器家具应有尽有,子女都高学历毕业工作不错,风风光光。但是内心我觉得她并不快乐。强归属感的女人的幸福主要来自于男人。爸爸没给到温情与爱给她,又怎么会快乐呢?
去年公公婆婆在家盖房子,女儿没人带,我让我妈妈过来帮我带一下,那时也正好爸爸妈妈闹矛盾,一个月没讲话,奶奶跟妈妈的关系也愈发紧张。但是,妈妈不来,原因是她怕她来我这里后,家里没人收拾,没人给爸爸做饭,家里没人看着。
从我妈妈和婆婆的人生来看,我觉得对于女人有几点很重要:
1. 女人选择什么样的男人共度一生很重要。这个男人在整个一生是否与你悲苦欢乐都一齐分享,站在你身边,支持理解你,为你挡开外来的纷扰,给你爱与温情,这样物质生活再苦,心也是幸福的。
2. 不要指望婚姻可以让男人变得成熟体贴。婚前成熟体贴的婚后有可能还是这样,像我公公。当然也有些男人婚后就变回原形霸道懒惰小气。但如果结婚前就已经是霸道懒惰小气,结婚后变为成熟体贴大方的机率几乎为零。
3. 无论何时,无论年龄大小,女人一定要爱自己。像我妈妈,心里第一位老公,第二位儿子,第三位女儿,考虑事情根本没想到自己。这样的结果是,我爸爸也根本不会为她考虑。想着我为你掏心掏肺,你应该会感恩对我好,这样的女人只能说愚味。连自己对自己都不好,怎能要求别人呢,自己做不到的别人做得到吗?当然如果也遇到一个掏心掏肺的老公,那真是大幸了。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84.8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59篇内容 · 1.4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41篇内容 · 1.8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83篇内容 · 15.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08.3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71篇内容 · 12.7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1.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506篇内容 · 807.4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