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
每天睁开眼时,想到的第一件事究竟有没有改变过?
身边的朋友目前大多数都是抱怨的口气说起恼人的工作,十分钟后看到他微博上转发乏味的段子,甚至连哈哈都没有留下,然后消失半个小时左右,微信发出一条朋友圈,复制粘贴版本的心灵鸡汤类文字,恍恍惚惚晃过一天下班,本打算到健身房锻炼一下,捏捏肚子,最终还是拐进家附近的沙县小吃,晚上迷迷糊糊在网上挂到一点多,睡觉,周而复始,永不疲倦。
不用继续多问,已经有一套准备好的说辞来回答。生活本来就会磨灭梦想的喘息,很多人甚至连像他一样规律的生活都做不到。那,即使做到了,好像也没有特别值得拿出来炫耀的意思。
当然,偶尔会有偏差的时候,但明显这种更可怕,朝三暮四,今天想着赚第一桶金,明天就匆匆计划淘宝地摊什么挣钱手段就来,还不到几天便来说借点流动资金。那幅嘴脸,相信不用过多描述,很多人都能想象得到,四处奔波后面,到头来一事无成,还会让周遭的人对其敬而远之,何必?
恐怕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面,说话都不带脸红害臊的,便能够指指点点。如此一想,确实对自己的毛病总结很到位,从来都是一阵见血,要有真的诅咒的话,自己因为毒誓最起码也能在六道轮回个五六圈了。笔记本上有三个故事的框架,书柜里面满满的都是断断续续搜集的资料,还有更多看完消化的书籍堆积在床底。
至于开头,只有一句我目前供职于有关部门,专门负责做梦。
提到做梦了,是啊,从高三开始,有关于梦境与现实的设定雏形就出现了,从一个类似于同人的故事,发展到与现实平衡关系的精细转换,其中难免有些窘迫。或许停滞了一年半不愿意写一个虚假的故事来填补,就是为了要更好的梦境呈现。
但是随着日期一步步逼近,力不从心的感觉又出现,还是要劝告自己,不要那么拼,生活过得优哉游哉何乐而不为?但是每次发现纸质文档上面出现熟悉的名字,又想到当年多坚持一会儿,多精进的积累一番,现在何止是纠结一个故事?
说多了也都是反反复复的老腔调,跟性格完全不符,倒是没人看得仔细,造就了遇事不懂如何开口,反应模式是能够用多长的篇幅记录下来,可以删减多少讯息储存于记忆阁楼,只用更简单的提示性语句,便能联通直接的记忆网络。想想,这种该有多傻?
不过想起了当年最初写小说的心情,用的还是别人赞助的作文本,直白没有婉转的故事呈现,现在倒没有那种拼劲儿,哪里还有下课的时候把作文本啪一声丢到同学桌上,很开心说新的一章,给你第一个看,晚修追着每一个看过故事的人要求读后感,无所不用其极。那就是最早厚脸皮要求周遭朋友给自己做的事情。现在虽说更加没心没肺,倒也不敢追着谁要读后感了。
没有时间再看如此幼稚的故事了。
时间转动下,保持梦想的人不多了,听过的秘密越来越多,是你不会相信自己的心情就更加少人会选择倾听,虽说我一直都在,但他们顾虑变得太多,像我一样不会开口。我还有书写这一项技能,他们于是乎只有抱怨叹气怨人不公,用假象告诫自己世界肮脏,好像就能理顺的感觉。
说什么鬼话,自己不想着改变,还要拖累别人,这是一辈子都不会成长的标志。
我独自占有着大片回忆,不愿分享,很大程度于此有关。又是普通的一句问候,掩埋繁琐的心情。
晚安。
身边的朋友目前大多数都是抱怨的口气说起恼人的工作,十分钟后看到他微博上转发乏味的段子,甚至连哈哈都没有留下,然后消失半个小时左右,微信发出一条朋友圈,复制粘贴版本的心灵鸡汤类文字,恍恍惚惚晃过一天下班,本打算到健身房锻炼一下,捏捏肚子,最终还是拐进家附近的沙县小吃,晚上迷迷糊糊在网上挂到一点多,睡觉,周而复始,永不疲倦。
不用继续多问,已经有一套准备好的说辞来回答。生活本来就会磨灭梦想的喘息,很多人甚至连像他一样规律的生活都做不到。那,即使做到了,好像也没有特别值得拿出来炫耀的意思。
当然,偶尔会有偏差的时候,但明显这种更可怕,朝三暮四,今天想着赚第一桶金,明天就匆匆计划淘宝地摊什么挣钱手段就来,还不到几天便来说借点流动资金。那幅嘴脸,相信不用过多描述,很多人都能想象得到,四处奔波后面,到头来一事无成,还会让周遭的人对其敬而远之,何必?
恐怕也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上面,说话都不带脸红害臊的,便能够指指点点。如此一想,确实对自己的毛病总结很到位,从来都是一阵见血,要有真的诅咒的话,自己因为毒誓最起码也能在六道轮回个五六圈了。笔记本上有三个故事的框架,书柜里面满满的都是断断续续搜集的资料,还有更多看完消化的书籍堆积在床底。
至于开头,只有一句我目前供职于有关部门,专门负责做梦。
提到做梦了,是啊,从高三开始,有关于梦境与现实的设定雏形就出现了,从一个类似于同人的故事,发展到与现实平衡关系的精细转换,其中难免有些窘迫。或许停滞了一年半不愿意写一个虚假的故事来填补,就是为了要更好的梦境呈现。
但是随着日期一步步逼近,力不从心的感觉又出现,还是要劝告自己,不要那么拼,生活过得优哉游哉何乐而不为?但是每次发现纸质文档上面出现熟悉的名字,又想到当年多坚持一会儿,多精进的积累一番,现在何止是纠结一个故事?
说多了也都是反反复复的老腔调,跟性格完全不符,倒是没人看得仔细,造就了遇事不懂如何开口,反应模式是能够用多长的篇幅记录下来,可以删减多少讯息储存于记忆阁楼,只用更简单的提示性语句,便能联通直接的记忆网络。想想,这种该有多傻?
不过想起了当年最初写小说的心情,用的还是别人赞助的作文本,直白没有婉转的故事呈现,现在倒没有那种拼劲儿,哪里还有下课的时候把作文本啪一声丢到同学桌上,很开心说新的一章,给你第一个看,晚修追着每一个看过故事的人要求读后感,无所不用其极。那就是最早厚脸皮要求周遭朋友给自己做的事情。现在虽说更加没心没肺,倒也不敢追着谁要读后感了。
没有时间再看如此幼稚的故事了。
时间转动下,保持梦想的人不多了,听过的秘密越来越多,是你不会相信自己的心情就更加少人会选择倾听,虽说我一直都在,但他们顾虑变得太多,像我一样不会开口。我还有书写这一项技能,他们于是乎只有抱怨叹气怨人不公,用假象告诫自己世界肮脏,好像就能理顺的感觉。
说什么鬼话,自己不想着改变,还要拖累别人,这是一辈子都不会成长的标志。
我独自占有着大片回忆,不愿分享,很大程度于此有关。又是普通的一句问候,掩埋繁琐的心情。
晚安。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测测你的精神住宅区1899篇内容 · 4.3万次浏览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41.6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480.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021篇内容 · 718.4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021.6万次浏览
- 我的生命和夏天是同一种质地154篇内容 · 7.4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15篇内容 · 2597次浏览
- 独居中年女性最难面对的困境1.0万+篇内容 · 46.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