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迪天天见1:嵌在城市里的房子
Antonio Gaudi是巴塞罗那之恋。
他是巴塞罗那对我最原初的吸引力,是这次的目的,最后也覆盖了几乎每一天。
1. 米拉之家 Casa Mila
第一个早晨,我从旅店步行去Casa Mila,它更常用的名字是la Pedrera,“采石场”。于是在最近的路口拐上Passeig de Gracia,就看到了这个采石场一样的庞然大物。但站在路口,更显眼的是近处高迪设计的路灯,它舒展的弧度把街景和房子都包了进去,花纹妖娆,形成巴塞罗那典型的明信片照。
米拉之家是一栋环形的房子,绕出一个天井,天井里有小楼梯和手掌状的植物,内圈的墙都刷上了梦幻的印花。同时还有一对小盆友走了进来,就坐在这天井里,一个个仰着头听老师挥手讲解,这艺术的启蒙教育叫人羡慕。
走进室内之后,不知怎么走错了路,到了工作人员通道,步行走上了顶楼。意外收获是看到了使用中的高迪式的门把手,当然是锁上的,握着也不怎么舒服。顶层阁楼很暗,环形展示着相关的模型和解析,但这些我在上海MOCA的展览中已经见过,否则那个层层铁链倒吊出的圣家堂结构,再配上下面的镜子做反射,初见者会很惊艳吧。也还是把有关高迪的椅子、把手如何使用的视频完整看了一遍,但这其实都是奇怪的坐姿和握姿吧。
更感兴趣的只是阁楼鱼脊似的拱,惊艳的则是走上顶楼,阳光下汹涌而来的屋顶波涛。脚步随着楼梯上上下下,望出去却是舒适的米色波浪,罗马武士头三三两两扎堆竖着,每一个表情都不同,严肃又有萌感。还可以看到少量的柱形烟囱真是用绿色酒瓶筑起来的,这DIY倒是和遥远的中国碰上了。向内的墙上开着错落的窗户,像一张张贱嘴翘起性感的上唇。
我跟着波浪走了很多圈,其实有些难走,但这屋顶和楼下的街景都太好看。
我用蹩脚的英语向屋顶的工作人员解释自己走错了线路,接下去该怎么办,她笑着告诉我正确的线路就是从这里开始,是坐电梯上到顶楼,然后一层层往下,看阁楼,看室内。
2. 巴特罗之家 Casa Batllo
第二天属于和Joe会和一起看的Casa Batllo。
这里还有免费的中文讲解真是令人感动,跟着导览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走错路了。
不得不再说几句,这中文讲解做得真好,虽然略啰嗦但并不过分,内容是娓娓道来,浅显地好像是对小孩子说的,但作为讲解要的就是这份浅白详细吧;做作地加上了水声、鸟叫等音效,配合着具体内容不一而足,听时好笑,但确实营造了不错的氛围和体验。
Casa Mila的特征是屋顶和外层的波浪(由此形成的采石场一样的庞大外观与质感),以及内部氤氲的墙面彩绘效果。与之相比,Casa Batllo的元素要丰富得多,或者说也杂乱得多,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这面朝大街璀璨的墙,以及天井里迷人的蓝色瓷砖。
高迪在这里运用了无数的拼贴,材质效果各不相同,面街的墙有着bling bling的效果,看似随意却是最精心;彩色的屋顶和烟囱来自于圣乔治屠龙的故事,高中就已熟知;内里还有更多,清新的同色系的,灿烂的像童话的,组成某些图形的异域风情的。说起来好笑,在和大街相对的一个大平台处,我们还未走近就看到所有人都抬着头使劲地看,而等我们走到平台转过来,看到的明明就很普通——再仔细看才能发现顶端的一条墙不错,但在阳光下远看也算不得亮眼。
天井的蓝色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考虑到光线对视觉的影响,自上而下采用了越来越浅的蓝色,以达成统一的实际感知;而且细看都是不同的蓝色,于是形成了另一种拼贴,效果似大海温柔而不呆板。现在再看照片,突然觉得这蓝色是有点阿拉伯风味的,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这历史的影响。
也还有许多细节值得回味,比如骨头状的柱子和面具状的阳台还是很喜欢,这些漂亮的形态已经成为外墙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比如有一处转弯楼梯的曲线和凹凸非常迷人,底层圆形磨砂玻璃和鱼鳃状小窗的透视也很有趣;还有顶部的拱形走廊,考虑周全的自然采光让它看起来洁净而温柔。最近才知道高迪是巨蟹座,竟然不是水瓶或者双子这种蛇精病星座真让我意外,但大概是巨蟹座的“想得多”让他事无巨细依然像蛇精病一样造了这座房子。
可很多好都是要翻着照片慢慢反刍的,作为一幢房子,总觉得Casa Batllo是装修得精彩而并非造得有多好。所以最后还是总分总得再重复一遍:Casa Batllo过于冗杂,最突出的还是面朝大街璀璨的墙,以及迷人的蓝色天井,哦对了,还有令人感动的中文解说。
所以它最大的贡献是,已经把最好的部分给了街景,给了来到巴塞罗那的所有人。
3. 古埃尔宫 Palau Guell
位于El Ravel的古埃尔宫是巴特罗之家的对比,它的亮点是铁艺,其他构成元素是与之匹配的深色木头和砖。还有一处在顶部设计了星空效果,美轮美奂。房间也是层层嵌套,颇有趣的样子。可惜第二天看它的时候天色已晚,看得匆忙,再加上它这副深沉的样子也很难拍,所以没能留下多少照片回味。
前面已经说过,El Ravel是个脏乱差地区,Palau Guell镶嵌在狭窄的街道里倒也合适,而最后走上天台,看着El Ravel的日落时,就更觉得它在这里阴郁得有理。
只是高迪还是离不开色彩和拼贴,所以即使在黑铁红砖的Palau Guell,还是顶着几个冰激凌筒一样鲜艳的烟囱。
要说看的这些高迪,喜好程度加上感情因素的排序应该是:圣家堂 > 古埃尔公园 > 古埃尔宫 > 米拉之家 > 巴特罗之家,但最喜欢的又要另开一篇了,因为已经太罗嗦>_<||
他是巴塞罗那对我最原初的吸引力,是这次的目的,最后也覆盖了几乎每一天。
1. 米拉之家 Casa Mila
第一个早晨,我从旅店步行去Casa Mila,它更常用的名字是la Pedrera,“采石场”。于是在最近的路口拐上Passeig de Gracia,就看到了这个采石场一样的庞然大物。但站在路口,更显眼的是近处高迪设计的路灯,它舒展的弧度把街景和房子都包了进去,花纹妖娆,形成巴塞罗那典型的明信片照。
![]() |
![]() |
米拉之家是一栋环形的房子,绕出一个天井,天井里有小楼梯和手掌状的植物,内圈的墙都刷上了梦幻的印花。同时还有一对小盆友走了进来,就坐在这天井里,一个个仰着头听老师挥手讲解,这艺术的启蒙教育叫人羡慕。
走进室内之后,不知怎么走错了路,到了工作人员通道,步行走上了顶楼。意外收获是看到了使用中的高迪式的门把手,当然是锁上的,握着也不怎么舒服。顶层阁楼很暗,环形展示着相关的模型和解析,但这些我在上海MOCA的展览中已经见过,否则那个层层铁链倒吊出的圣家堂结构,再配上下面的镜子做反射,初见者会很惊艳吧。也还是把有关高迪的椅子、把手如何使用的视频完整看了一遍,但这其实都是奇怪的坐姿和握姿吧。
更感兴趣的只是阁楼鱼脊似的拱,惊艳的则是走上顶楼,阳光下汹涌而来的屋顶波涛。脚步随着楼梯上上下下,望出去却是舒适的米色波浪,罗马武士头三三两两扎堆竖着,每一个表情都不同,严肃又有萌感。还可以看到少量的柱形烟囱真是用绿色酒瓶筑起来的,这DIY倒是和遥远的中国碰上了。向内的墙上开着错落的窗户,像一张张贱嘴翘起性感的上唇。
我跟着波浪走了很多圈,其实有些难走,但这屋顶和楼下的街景都太好看。
我用蹩脚的英语向屋顶的工作人员解释自己走错了线路,接下去该怎么办,她笑着告诉我正确的线路就是从这里开始,是坐电梯上到顶楼,然后一层层往下,看阁楼,看室内。
![]() |
![]() |
![]() |
![]() |
![]() |
![]() |
对面丝带状的店好像是hermes或之类的奢侈品 |
2. 巴特罗之家 Casa Batllo
第二天属于和Joe会和一起看的Casa Batllo。
这里还有免费的中文讲解真是令人感动,跟着导览走,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走错路了。
不得不再说几句,这中文讲解做得真好,虽然略啰嗦但并不过分,内容是娓娓道来,浅显地好像是对小孩子说的,但作为讲解要的就是这份浅白详细吧;做作地加上了水声、鸟叫等音效,配合着具体内容不一而足,听时好笑,但确实营造了不错的氛围和体验。
Casa Mila的特征是屋顶和外层的波浪(由此形成的采石场一样的庞大外观与质感),以及内部氤氲的墙面彩绘效果。与之相比,Casa Batllo的元素要丰富得多,或者说也杂乱得多,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这面朝大街璀璨的墙,以及天井里迷人的蓝色瓷砖。
高迪在这里运用了无数的拼贴,材质效果各不相同,面街的墙有着bling bling的效果,看似随意却是最精心;彩色的屋顶和烟囱来自于圣乔治屠龙的故事,高中就已熟知;内里还有更多,清新的同色系的,灿烂的像童话的,组成某些图形的异域风情的。说起来好笑,在和大街相对的一个大平台处,我们还未走近就看到所有人都抬着头使劲地看,而等我们走到平台转过来,看到的明明就很普通——再仔细看才能发现顶端的一条墙不错,但在阳光下远看也算不得亮眼。
天井的蓝色倒是让人眼前一亮,不仅考虑到光线对视觉的影响,自上而下采用了越来越浅的蓝色,以达成统一的实际感知;而且细看都是不同的蓝色,于是形成了另一种拼贴,效果似大海温柔而不呆板。现在再看照片,突然觉得这蓝色是有点阿拉伯风味的,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这历史的影响。
也还有许多细节值得回味,比如骨头状的柱子和面具状的阳台还是很喜欢,这些漂亮的形态已经成为外墙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比如有一处转弯楼梯的曲线和凹凸非常迷人,底层圆形磨砂玻璃和鱼鳃状小窗的透视也很有趣;还有顶部的拱形走廊,考虑周全的自然采光让它看起来洁净而温柔。最近才知道高迪是巨蟹座,竟然不是水瓶或者双子这种蛇精病星座真让我意外,但大概是巨蟹座的“想得多”让他事无巨细依然像蛇精病一样造了这座房子。
![]() |
诺大家一起看的就是顶上这块墙 |
![]() |
![]() |
![]() |
诺说的就是这个楼梯 |
![]() |
诺就是这个窗 |
![]() |
诺就是这个走廊 |
![]() |
明信片照里的这组窗到了我蠢笨的相机里就是这幅卖相 |
可很多好都是要翻着照片慢慢反刍的,作为一幢房子,总觉得Casa Batllo是装修得精彩而并非造得有多好。所以最后还是总分总得再重复一遍:Casa Batllo过于冗杂,最突出的还是面朝大街璀璨的墙,以及迷人的蓝色天井,哦对了,还有令人感动的中文解说。
所以它最大的贡献是,已经把最好的部分给了街景,给了来到巴塞罗那的所有人。
![]() |
3. 古埃尔宫 Palau Guell
位于El Ravel的古埃尔宫是巴特罗之家的对比,它的亮点是铁艺,其他构成元素是与之匹配的深色木头和砖。还有一处在顶部设计了星空效果,美轮美奂。房间也是层层嵌套,颇有趣的样子。可惜第二天看它的时候天色已晚,看得匆忙,再加上它这副深沉的样子也很难拍,所以没能留下多少照片回味。
前面已经说过,El Ravel是个脏乱差地区,Palau Guell镶嵌在狭窄的街道里倒也合适,而最后走上天台,看着El Ravel的日落时,就更觉得它在这里阴郁得有理。
只是高迪还是离不开色彩和拼贴,所以即使在黑铁红砖的Palau Guell,还是顶着几个冰激凌筒一样鲜艳的烟囱。
![]() |
Palau Guell就这么站在逼仄的小路上,拍也拍不全 |
![]() |
![]() |
![]() |
![]() |
要说看的这些高迪,喜好程度加上感情因素的排序应该是:圣家堂 > 古埃尔公园 > 古埃尔宫 > 米拉之家 > 巴特罗之家,但最喜欢的又要另开一篇了,因为已经太罗嗦>_<||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553篇内容 · 42.4万次浏览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304篇内容 · 42.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49.6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89篇内容 · 67.7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253篇内容 · 488.4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546篇内容 · 738.1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71篇内容 · 137.1万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768篇内容 · 168.9万次浏览
撸主终于开始在上班时候写日志了吗。。。
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