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得好死---游达志的绝望
在我看来,银河映像不止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三个人,至少还有游达志和司徒锦源。
从作品上面来看游达志比杜琪峰更有才气,对影片的掌握也更好,而且更为偏执,决不妥协。从《暗花》的结尾就可以看出来:他决不让梁朝伟活着离开澳门。作为商业化的考虑,按理他应该给故事一个有点希望的结尾,象《暗战》中刘德华的成功逃脱,而不是一意孤行,让从电影院出来的观众一口气闷在心中,始终出不来。
从《暗花》的几个人物的结局来看:几个人都是头被砍掉,梁朝伟也是被近距离被人轰掉脑袋,让影片充满乖戾之气。至少他是可以让刘青云死在梁的枪下的,这样也不至于那么血腥,但他没有,而是让一块飞速的玻璃完成了砍头的使命。一个都不得好死!
将这种对商业的不妥协放到生活中,也就造成了游达志脱离银河映像的结果。这可以从杜琪峰后来拍《孤男寡女》、《暗战》、《瘦身男女》、《全职杀手》等商业影片就可以得到印证。我想杜琪峰是很清楚游达志的才华的,所以银河映像前期的作品好几部都是游达志执导杜琪峰监制。但杜琪峰从经营者的身份来考虑,就不得不对票房低下高贵的头颅。靠《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非常突然》这样的反主流影片来维持一个公司实在是太困难。所幸的是他仍然在试图保持一点自己东西,从孤绝的《枪火》和时尚的《暗战》同年开拍就知道。
象《暗花》中梁刘牢房的对话时无来由漂浮的“雪花”和到处乱蹦的水玻璃球是杜琪峰怎么也拍不出的。这些东西简直是神来之笔,对于影片的气氛和暗喻色彩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而且这种东西在剧本中是不可能找到的,很能看出导演的功底。尽管《暗花》这部作品的剧本相当出色,但你仍然能一眼看出哪里是编剧做的哪里是导演做的。只是剧本太过于极端,每一步按照设计精确到秒来实现,一点现实中的意外都没有:那个装人头的包放在没有上锁的寄存箱一晚上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动;回澳的黑社会老大竟然分毫不差的出现在那个地方;梁朝伟也是巧得很“及时”发现装钱的手提袋;梁也是碰巧带上了舞女的手机……其中任何一点出现几秒钟的偏差都会导致结局的偏离航道,实在是不合理!有时候意外造成的情节变化显得剧本更自然,结局更无可奈何。 主角不是留着颓废的胡须就是剃着极端的光头,穿着也是邋里邋遢,完全是一派绝望的末世情绪。冷酷无情,手段毒辣,决不姑息。这种港人的末世情绪,我想不是毫无来由的,虽然由于宣传机器的原因,我们无法了解港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但从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端倪:大话西游的被禁。对于这样一部没有任何意识形态方面问题的商业电影的被禁,电影局无非是在向香港影人显示他们的权威。对于早已习惯自由创作的香港电影来说,这无异于在逼他们带着镣铐跳舞!
这片子的隐喻意义毫无疑问是显而易见的。那个反复出现的水玻璃球,方向无定,似乎是无法捉摸的奔向未来,但范围已经被人限制好了,无法逃出这个冰冷的牢房,最后还是被人一把抓在手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旦人也变成这样的命运,恐怕就只有悲鸣的份了
片子中洪先生的清场,其实是不管基哥和乔治和好与否都是注定的,一切都不是由头而已。而洪先生十几年没有回澳门,一上来就是一个全面清场,所有的人都笼罩在其中,所有人都成了刍狗。即使你为他卖命,事情办完了,最后也是死路一条。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是怎样。请注意,“洪”通“红”,红先生,我想无需我多说隐喻指谁。而从基哥和乔治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是指本土势力和外来势力。
我想离开了银河的游达志是不可能拍出他想拍的电影来的。恐怕,这就是他的最高峰了。毕竟在香港那地方,只有银河那批人是与他心灵相通的。
逃,逃到什么地方去?又能逃到什么地方? 就像吸毒的人。
在没有毒品的黑夜,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角落,抱着膝盖战栗。
从作品上面来看游达志比杜琪峰更有才气,对影片的掌握也更好,而且更为偏执,决不妥协。从《暗花》的结尾就可以看出来:他决不让梁朝伟活着离开澳门。作为商业化的考虑,按理他应该给故事一个有点希望的结尾,象《暗战》中刘德华的成功逃脱,而不是一意孤行,让从电影院出来的观众一口气闷在心中,始终出不来。
从《暗花》的几个人物的结局来看:几个人都是头被砍掉,梁朝伟也是被近距离被人轰掉脑袋,让影片充满乖戾之气。至少他是可以让刘青云死在梁的枪下的,这样也不至于那么血腥,但他没有,而是让一块飞速的玻璃完成了砍头的使命。一个都不得好死!
将这种对商业的不妥协放到生活中,也就造成了游达志脱离银河映像的结果。这可以从杜琪峰后来拍《孤男寡女》、《暗战》、《瘦身男女》、《全职杀手》等商业影片就可以得到印证。我想杜琪峰是很清楚游达志的才华的,所以银河映像前期的作品好几部都是游达志执导杜琪峰监制。但杜琪峰从经营者的身份来考虑,就不得不对票房低下高贵的头颅。靠《一个字头的诞生》、《暗花》、《非常突然》这样的反主流影片来维持一个公司实在是太困难。所幸的是他仍然在试图保持一点自己东西,从孤绝的《枪火》和时尚的《暗战》同年开拍就知道。
象《暗花》中梁刘牢房的对话时无来由漂浮的“雪花”和到处乱蹦的水玻璃球是杜琪峰怎么也拍不出的。这些东西简直是神来之笔,对于影片的气氛和暗喻色彩起到了莫大的作用。而且这种东西在剧本中是不可能找到的,很能看出导演的功底。尽管《暗花》这部作品的剧本相当出色,但你仍然能一眼看出哪里是编剧做的哪里是导演做的。只是剧本太过于极端,每一步按照设计精确到秒来实现,一点现实中的意外都没有:那个装人头的包放在没有上锁的寄存箱一晚上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动;回澳的黑社会老大竟然分毫不差的出现在那个地方;梁朝伟也是巧得很“及时”发现装钱的手提袋;梁也是碰巧带上了舞女的手机……其中任何一点出现几秒钟的偏差都会导致结局的偏离航道,实在是不合理!有时候意外造成的情节变化显得剧本更自然,结局更无可奈何。 主角不是留着颓废的胡须就是剃着极端的光头,穿着也是邋里邋遢,完全是一派绝望的末世情绪。冷酷无情,手段毒辣,决不姑息。这种港人的末世情绪,我想不是毫无来由的,虽然由于宣传机器的原因,我们无法了解港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态,但从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端倪:大话西游的被禁。对于这样一部没有任何意识形态方面问题的商业电影的被禁,电影局无非是在向香港影人显示他们的权威。对于早已习惯自由创作的香港电影来说,这无异于在逼他们带着镣铐跳舞!
这片子的隐喻意义毫无疑问是显而易见的。那个反复出现的水玻璃球,方向无定,似乎是无法捉摸的奔向未来,但范围已经被人限制好了,无法逃出这个冰冷的牢房,最后还是被人一把抓在手里。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一旦人也变成这样的命运,恐怕就只有悲鸣的份了
片子中洪先生的清场,其实是不管基哥和乔治和好与否都是注定的,一切都不是由头而已。而洪先生十几年没有回澳门,一上来就是一个全面清场,所有的人都笼罩在其中,所有人都成了刍狗。即使你为他卖命,事情办完了,最后也是死路一条。没有人知道自己的命运会是怎样。请注意,“洪”通“红”,红先生,我想无需我多说隐喻指谁。而从基哥和乔治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是指本土势力和外来势力。
我想离开了银河的游达志是不可能拍出他想拍的电影来的。恐怕,这就是他的最高峰了。毕竟在香港那地方,只有银河那批人是与他心灵相通的。
逃,逃到什么地方去?又能逃到什么地方? 就像吸毒的人。
在没有毒品的黑夜,躲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角落,抱着膝盖战栗。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84.6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58篇内容 · 1.4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41篇内容 · 1.8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83篇内容 · 15.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08.0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71篇内容 · 12.7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1.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505篇内容 · 807.2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