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另一种表达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艺术展:色彩环境与模糊”2013年中国校园巡展开幕
眼前的场景太有趣了:孩子们地在展场中来回的穿梭,跟着不停变换着的彩色条纹及自己的影子玩耍,摆出各种姿态。这是卡洛斯的作品《色彩干扰环境》,意在让观众参与现场色彩的体验。
2013年3月9日上午,“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艺术展:色彩环境与模糊”2013年中国校园巡展开幕,王璜生馆长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到场嘉宾:90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卡洛斯·克鲁兹-迭斯亲临现场向到场的所有人表示由衷的感谢;法国驻华大使白林阁下也到场祝贺,她称出生在委内瑞拉的艺术家选择在法国定居是他们的骄傲;这次展览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与一个世界级美术馆的美好相逢。接着,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教授发言说卡洛斯是色彩研究领域的思想家,他用他的作品在不断地挑战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也感谢艺术家将这个展览带到学院,向师生们展示卡洛斯本人对色彩的独特思考。展览是由卡洛斯艺术家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社、法国ZDL艺术版权出版公司共同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香港科技大学艺术中心联合举办,那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今天开幕是这次巡回展览的第一站。
同时,由卡洛斯·克鲁兹-迭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色彩的思考》将正式在中国发行,《色彩的思考》第一版于1989 年问世于加拉加斯。这部著作可以让我们以一种直接和简单的方式,去发现和了解这位色彩艺术大师的艺术创作主张和研究成果。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移步展厅,感受光谱艺术大师带来的别样色彩视觉感受。
一层展厅着重展出的是具有不同国家建筑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卡洛斯·克鲁兹-迭斯来说,艺术就是交流,它应体现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所在,创造出各种场景与活动,从而激发出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语言交流。这些作品体现出人性化的居住空间并打破了城市中单调的生活传统。
另一部分展品在三层A展厅展出,在那里主要会看到色彩在真正的时空中出现和消失时所体现的各种环境。在无需专门知识的情况下,艺术家可邀请参观者参与并体验各种色彩。参观者只需观察、浏览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
卡洛斯的作品是通过思考去创作,并非一笔笔画出来,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从而传达一种色彩概念。其创作生涯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动能艺术。他把自己的研究和创作主张称为“动能艺术”和“真实空间”。其对于美术的思考拓展了人们关于色彩的概念,证实了色彩现象的感知与图形并非关联。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围绕色彩进行了八项研究:附加色彩、物理色彩、色彩感应、色彩干扰、转换色彩、色彩饱和、色彩显像、色彩空间。每一项研究的成果都证实了色彩的不同表现。
他的作品向人们展示:当色彩与观众产生互动,色彩就变成了独立存在和不断演化的现实,它可以不依托任何意识侵入空间,没有象征、没有时间,也不依靠图形的帮助,甚至不依靠任何支撑。
他形容自己是一位投身于研究专业的艺术家:“在我的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件是偶然而成的,所有作品都经过事先策划、按部就班、编排有序。创作的自由和个人的喜恶仅仅限于色彩的选择和搭配,而做这件事的时候,我给自己规定的唯一限定条件是:要使作品切实有效地表现我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融合。我并非凭借灵感:我在思考” .
委内瑞拉出生的卡洛斯,自1960年起移居巴黎进行创作。当时也跟很多艺术家一样遭受过低谷、质疑,但是他一直坚信被自己超前看到的东西,在将来的有一天也会被其他人看见。“艺术家就像虔诚的信徒,因为有信仰所以会一直走下去。”他这样对我们说。
当日下午,由艺术评论家兼历史学家阿瑞艾尔·何梅乃斯发表了演讲:“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思索”。美术馆的学术报告厅爆棚,楼道、阶梯、讲台上都坐满了观众。我们都被这一切绚丽的“色彩”深深感动!
时至2013年3月9日,伴随着一个个展览的开幕,美术馆的所有展厅再次被“填满”;它们像新春的种子,发出嫩绿的芽等待新一轮的成长。就如卡洛斯所说:生命不止,艺术不息......
2013年3月9日上午,“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艺术展:色彩环境与模糊”2013年中国校园巡展开幕,王璜生馆长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到场嘉宾:90岁高龄的艺术大师卡洛斯·克鲁兹-迭斯亲临现场向到场的所有人表示由衷的感谢;法国驻华大使白林阁下也到场祝贺,她称出生在委内瑞拉的艺术家选择在法国定居是他们的骄傲;这次展览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与一个世界级美术馆的美好相逢。接着,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教授发言说卡洛斯是色彩研究领域的思想家,他用他的作品在不断地挑战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也感谢艺术家将这个展览带到学院,向师生们展示卡洛斯本人对色彩的独特思考。展览是由卡洛斯艺术家基金会、中国青年出版社、法国ZDL艺术版权出版公司共同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国美院美术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香港科技大学艺术中心联合举办,那么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今天开幕是这次巡回展览的第一站。
同时,由卡洛斯·克鲁兹-迭斯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色彩的思考》将正式在中国发行,《色彩的思考》第一版于1989 年问世于加拉加斯。这部著作可以让我们以一种直接和简单的方式,去发现和了解这位色彩艺术大师的艺术创作主张和研究成果。
在启动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移步展厅,感受光谱艺术大师带来的别样色彩视觉感受。
一层展厅着重展出的是具有不同国家建筑艺术里程碑式的作品,对卡洛斯·克鲁兹-迭斯来说,艺术就是交流,它应体现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所在,创造出各种场景与活动,从而激发出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语言交流。这些作品体现出人性化的居住空间并打破了城市中单调的生活传统。
另一部分展品在三层A展厅展出,在那里主要会看到色彩在真正的时空中出现和消失时所体现的各种环境。在无需专门知识的情况下,艺术家可邀请参观者参与并体验各种色彩。参观者只需观察、浏览并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
卡洛斯的作品是通过思考去创作,并非一笔笔画出来,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绘画,从而传达一种色彩概念。其创作生涯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动能艺术。他把自己的研究和创作主张称为“动能艺术”和“真实空间”。其对于美术的思考拓展了人们关于色彩的概念,证实了色彩现象的感知与图形并非关联。
卡洛斯·克鲁兹-迭斯围绕色彩进行了八项研究:附加色彩、物理色彩、色彩感应、色彩干扰、转换色彩、色彩饱和、色彩显像、色彩空间。每一项研究的成果都证实了色彩的不同表现。
他的作品向人们展示:当色彩与观众产生互动,色彩就变成了独立存在和不断演化的现实,它可以不依托任何意识侵入空间,没有象征、没有时间,也不依靠图形的帮助,甚至不依靠任何支撑。
他形容自己是一位投身于研究专业的艺术家:“在我的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件是偶然而成的,所有作品都经过事先策划、按部就班、编排有序。创作的自由和个人的喜恶仅仅限于色彩的选择和搭配,而做这件事的时候,我给自己规定的唯一限定条件是:要使作品切实有效地表现我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融合。我并非凭借灵感:我在思考” .
委内瑞拉出生的卡洛斯,自1960年起移居巴黎进行创作。当时也跟很多艺术家一样遭受过低谷、质疑,但是他一直坚信被自己超前看到的东西,在将来的有一天也会被其他人看见。“艺术家就像虔诚的信徒,因为有信仰所以会一直走下去。”他这样对我们说。
当日下午,由艺术评论家兼历史学家阿瑞艾尔·何梅乃斯发表了演讲:“卡洛斯·克鲁兹-迭斯:色彩的思索”。美术馆的学术报告厅爆棚,楼道、阶梯、讲台上都坐满了观众。我们都被这一切绚丽的“色彩”深深感动!
时至2013年3月9日,伴随着一个个展览的开幕,美术馆的所有展厅再次被“填满”;它们像新春的种子,发出嫩绿的芽等待新一轮的成长。就如卡洛斯所说:生命不止,艺术不息......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84.8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60篇内容 · 1.4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41篇内容 · 1.8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183篇内容 · 15.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08.5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71篇内容 · 12.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1.3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4507篇内容 · 807.5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