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是真的换了
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在一瞬间变老的。
有些话总是总结的那么精辟,就如同这寒假一般,八个字:吃饭、睡觉、上网、挨骂。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人总是会在这种情况下胡思乱想,想过去,想未来。思绪像着了魔一般在疯狂的蔓延,好的,坏的,都一起预谋不轨的跳出来捣乱。
发生了太多事,不知道从何说起,有点迷茫,有点不知所措。那就用《沙漏》里的一句话开始这一切的一切:“我一直喜欢下午的阳光。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我们终究要长大,带着一种无怨的心情悄悄的长大。归根到底,成长是一种幸福。”
以后,千万不要做一个老好人,因为真的很累。
跟过去的自己说声对不起,因为曾经为了别人的事情为难了自己。
不愿提起,不想提起的事情太多,但是,我讨厌逃避,我不想当一个逃兵,那就面对,不顾一切的面对,向前冲吧,与其逃走,我更情愿战死,因为那样,我的心里会好受一些。在高一的时候,我读七堇年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不懂为什么被窝就是青春的坟墓?我很庆幸我当初有这个觉悟去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上了大学,就一下子全懂了,原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真的会明白很多事情,记得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天我们淹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的丰盛。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现在看着这句话,觉得很讽刺,讽刺我的幼稚,我的无知。
说到高一,我又想到了那时迷恋看郭敬明的小说,从《幻城》到《悲伤逆流成河》再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还记得齐铭和易遥那令人心碎的爱情,其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夏至未至》,我现在任然清晰的记得那里面最伟大的友情:立夏,傅小司,陆之昂,看到动情之处,我竟然流出来自己的眼泪。我想,可能是我当时太年轻了吧,不说了。第一次知道郭敬明,知道最小说,其实是苏雅告诉我的,那时是初三,很美好的年纪,现在她已经不叫苏雅了,但是我还是喜欢这样叫。其实许多人都不喜欢郭,但是我只是觉得文字本身又犯了什么错呢?又何必人云亦云。当然,我肯定没有资格去教训别人。
今天是阴天,很适合蜷缩在床的一角,去思考一些未来的事情。我们处在一个尴尬的年纪,毫无疑问,我们身上肯定有一些不能卸下去的担子,可是,即使我们正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还是不愿意亲口承认自己确实是老去了,“懒”字以无形的姿态在身体里化开来,我就像个提线木偶,被生活当小丑一样的愚弄着,但却丝毫没有还击的能力。只能顺从。
我曾经也像今天一样,在一间空荡荡的教室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想起年轻气盛的自己,想起孤僻自闭的自己,想起高中时代每个夜晚熬灯苦战只为等一个美好未来的自己。那时的自己远比现在简单,也远比现在深刻。”我很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就像人人网上说的那样: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说到这儿,我想到了安慰,我们都很渴望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惜,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羁绊,因为搁浅了,所以重新起航就需要更大的勇气。
所以,我拼了命的想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我大一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姜戎的《狼图腾》,严歌苓的《小姨多鹤》,我努力的充实的自己,但到头来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可笑,手机的电子书竟然是笛安的“龙城三部曲”,原来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就像我以为自己放下了去读青春疼痛文学小说一样而去改读一些大家名著,其实我错了,我还是放不下自己身体里那个桀骜不驯的自己,那个张牙舞爪的自己,然而其实是最无比温柔的自己。放不下就是放不下,掩饰在事实面前,永远是如此的苍白。是病入膏肓了吗?还是已经无药可救了?都不是——是严阵以待的坚持。
我现在才更加觉得我就像是七堇年《少年残像》里的那个少年一样,被逼到了绝境,然而有一点我肯定和他不一样,我身边没有一只像他那样陪着他的大黑猫,可能我也喜欢陪伴吧。天真的很阴,这个冬天特别寒冷,整个镇子都处在一片阴霾之中,一切就像几米笔下的《向左走向右走》中描绘的那样,灰蒙蒙的天空,迟迟见不着阳光。但是,我依然相信一切浅淡的不幸都是美丽的,它只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宽厚,仅此而已。
杰克•凯鲁亚克有一本书叫《在路上》,我想我一直在路上,不仅如此,我还要且行且珍惜。张爱玲说过: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所以,不虚度,不只是口号而已。本来这路就难走,如果不让披荆斩棘成为家常便饭,又如何才能毫无杂念的走到终点呢 ?我想我需要的是欢呼雀跃的幸福而不是分崩离析的无奈。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看书,虽然很多时候看过也就忘记了,但还是喜欢,几天前,也就又随手买了一本《最小说》,也就是随便翻翻而已。是的,小四的文章已经变样了,他也已经开始培养新人了,然而我还记得《小时代》我还差一本《刺金时代》才能算是功德圆满,并且我现在还在纠结着《澜本嫁衣》到底是看了还是没看,我说了自己记性不太好。
我想到卫星升空的途中,必须要层层剥离,到最后只剩下一颗毫无保护的心脏,那是最顽强和坚固的存在,也唯有它最终会去向那辽阔和自由的宇宙。我们就是这样,为了找到属于我们的天堂,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在上升的强大气流中一个个的分离。因为我们相信着,在人间诺大的,不可战胜的阴霾中,能有一个人,至少一个人到达,就是圆满。
最后的最后,请让我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这一切:当我写下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个瞬间,整个世界依然寂静如斯。从这种寂静,到那种寂静,人间,是真的换了。
有些话总是总结的那么精辟,就如同这寒假一般,八个字:吃饭、睡觉、上网、挨骂。百无聊赖,无所事事。人总是会在这种情况下胡思乱想,想过去,想未来。思绪像着了魔一般在疯狂的蔓延,好的,坏的,都一起预谋不轨的跳出来捣乱。
发生了太多事,不知道从何说起,有点迷茫,有点不知所措。那就用《沙漏》里的一句话开始这一切的一切:“我一直喜欢下午的阳光。它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任何事情都会有转机,相信命运的宽厚和美好。我们终究要长大,带着一种无怨的心情悄悄的长大。归根到底,成长是一种幸福。”
以后,千万不要做一个老好人,因为真的很累。
跟过去的自己说声对不起,因为曾经为了别人的事情为难了自己。
不愿提起,不想提起的事情太多,但是,我讨厌逃避,我不想当一个逃兵,那就面对,不顾一切的面对,向前冲吧,与其逃走,我更情愿战死,因为那样,我的心里会好受一些。在高一的时候,我读七堇年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我不懂为什么被窝就是青春的坟墓?我很庆幸我当初有这个觉悟去思考这个问题,直到上了大学,就一下子全懂了,原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们真的会明白很多事情,记得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是这样说的:“ 如果有天我们淹没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活的丰盛。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远马亡。”现在看着这句话,觉得很讽刺,讽刺我的幼稚,我的无知。
说到高一,我又想到了那时迷恋看郭敬明的小说,从《幻城》到《悲伤逆流成河》再到《梦里花落知多少》,我还记得齐铭和易遥那令人心碎的爱情,其实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夏至未至》,我现在任然清晰的记得那里面最伟大的友情:立夏,傅小司,陆之昂,看到动情之处,我竟然流出来自己的眼泪。我想,可能是我当时太年轻了吧,不说了。第一次知道郭敬明,知道最小说,其实是苏雅告诉我的,那时是初三,很美好的年纪,现在她已经不叫苏雅了,但是我还是喜欢这样叫。其实许多人都不喜欢郭,但是我只是觉得文字本身又犯了什么错呢?又何必人云亦云。当然,我肯定没有资格去教训别人。
今天是阴天,很适合蜷缩在床的一角,去思考一些未来的事情。我们处在一个尴尬的年纪,毫无疑问,我们身上肯定有一些不能卸下去的担子,可是,即使我们正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我还是不愿意亲口承认自己确实是老去了,“懒”字以无形的姿态在身体里化开来,我就像个提线木偶,被生活当小丑一样的愚弄着,但却丝毫没有还击的能力。只能顺从。
我曾经也像今天一样,在一间空荡荡的教室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想起年轻气盛的自己,想起孤僻自闭的自己,想起高中时代每个夜晚熬灯苦战只为等一个美好未来的自己。那时的自己远比现在简单,也远比现在深刻。”我很想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就像人人网上说的那样: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说到这儿,我想到了安慰,我们都很渴望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惜,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羁绊,因为搁浅了,所以重新起航就需要更大的勇气。
所以,我拼了命的想让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我大一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姜戎的《狼图腾》,严歌苓的《小姨多鹤》,我努力的充实的自己,但到头来我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可笑,手机的电子书竟然是笛安的“龙城三部曲”,原来一切都只是假象而已,就像我以为自己放下了去读青春疼痛文学小说一样而去改读一些大家名著,其实我错了,我还是放不下自己身体里那个桀骜不驯的自己,那个张牙舞爪的自己,然而其实是最无比温柔的自己。放不下就是放不下,掩饰在事实面前,永远是如此的苍白。是病入膏肓了吗?还是已经无药可救了?都不是——是严阵以待的坚持。
我现在才更加觉得我就像是七堇年《少年残像》里的那个少年一样,被逼到了绝境,然而有一点我肯定和他不一样,我身边没有一只像他那样陪着他的大黑猫,可能我也喜欢陪伴吧。天真的很阴,这个冬天特别寒冷,整个镇子都处在一片阴霾之中,一切就像几米笔下的《向左走向右走》中描绘的那样,灰蒙蒙的天空,迟迟见不着阳光。但是,我依然相信一切浅淡的不幸都是美丽的,它只能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宽厚,仅此而已。
杰克•凯鲁亚克有一本书叫《在路上》,我想我一直在路上,不仅如此,我还要且行且珍惜。张爱玲说过: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所以,不虚度,不只是口号而已。本来这路就难走,如果不让披荆斩棘成为家常便饭,又如何才能毫无杂念的走到终点呢 ?我想我需要的是欢呼雀跃的幸福而不是分崩离析的无奈。
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看书,虽然很多时候看过也就忘记了,但还是喜欢,几天前,也就又随手买了一本《最小说》,也就是随便翻翻而已。是的,小四的文章已经变样了,他也已经开始培养新人了,然而我还记得《小时代》我还差一本《刺金时代》才能算是功德圆满,并且我现在还在纠结着《澜本嫁衣》到底是看了还是没看,我说了自己记性不太好。
我想到卫星升空的途中,必须要层层剥离,到最后只剩下一颗毫无保护的心脏,那是最顽强和坚固的存在,也唯有它最终会去向那辽阔和自由的宇宙。我们就是这样,为了找到属于我们的天堂,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在上升的强大气流中一个个的分离。因为我们相信着,在人间诺大的,不可战胜的阴霾中,能有一个人,至少一个人到达,就是圆满。
最后的最后,请让我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这一切:当我写下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个瞬间,整个世界依然寂静如斯。从这种寂静,到那种寂静,人间,是真的换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收集秋冬出行碎片291篇内容 · 23.6万次浏览
- 仲代达矢去世1076篇内容 · 8.4万次浏览
- 婚后才明白应该怎样去选择一生的伴侣1.0万+篇内容 · 16.7万次浏览
- 我的精神防寒套装339篇内容 · 29.9万次浏览
- 在这个集体失落的时代,如何大胆走出去?新7篇内容 · 5.8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952篇内容 · 169.1万次浏览
- J人给P人的亿点小震撼152篇内容 · 87.0万次浏览
- 已经完全失去囤东西的欲望了1.0万+篇内容 · 9799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