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4日虹口区·长宁区·徐汇区文化遗产一日游
2009年6月13、14日为我国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上海市100处文物建筑和部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 以下是6月14日在上海市虹口区·长宁区·徐汇区文化遗产一日游路线。 1)【沈尹默旧居】——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海伦路504号) 沈尹默(1883—1971)浙江吴兴人,近代中国最负盛名的书法家之一。上海解放第三天,陈毅市长即来此访问他,他是市长访问的第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沈尹默是以学帖出名的。其实,他在碑上也下了苦功。近50岁时致力于行草书,从米南宫而释智永,而虞世南,而褚遂良,再上溯二王。又在故宫博览历代名迹,眼界大开。这是沈尹默书法生涯中一个关键时期。沈尹默书法由此大进,秀雅、俊美的个人风格也基本形成。51岁上办了第一次个人书展,以后几乎一年一次,名震南北,收入巨富。书法实践的同时,沈尹默也深入研究了书法理论。他结合自己学书的体会,将书法理论通俗化,起到了广泛的宣传作用。沈尹默于解放后,积极从事书法艺术的教育与普及工作,培养了不少卓有成就的书家。上海的书坛上,至今仍活跃着许多沈先生的传人。1946年,沈尹默自重庆来上海,定居于此,直至1971年病逝。故居占地面积96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三层,坐北朝南,系沿街庭院式洋房。底层入口处凹入,三层后退,有阁楼,红灰色相间清水砖墙,红瓦木门窗。1990年对外开放,属民办公助性质纪念单位。海伦路504号沈尹默旧居海伦路504号沈尹默旧居全景(网上图片)沈尹默书法一贴2)【基督教鸿德堂】——极其罕见的中国庙宇风格基督教堂(多伦路59号) 沿着海伦路穿过四川北路,来到多伦路59号。1928年建造,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主楼坐南朝北,3层楼房,第四层为明钟楼,整幢建筑极具中国庙宇风格。在基督教堂的建筑中实属罕见。教堂属基督教长老会。其建筑经费主要由中国教友捐献,还有部分经费是美国传教士费启鸿支持的,为纪念费启鸿,故以“鸿德堂”三字为教堂之名。基督教鸿德堂主楼坐南朝北鸿德堂建筑极具中国庙宇风格多伦路鸿德堂底楼鸿德堂彩色玻璃窗鸿德堂二楼鸿德堂三楼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旧址】——中国左翼文化摇篮(多伦路201弄2号)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在此召开,从此标志着以鲁迅为旗手的中国左翼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谱写了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光辉篇章。该处建筑1924年建造,为陈望道任校长的中华艺术大学校址。该建筑整体形态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城市住宅形式,局部处理使用简化的古典建筑语汇。沿街一面山墙立面呈曲线形,带有欧洲传统住宅特征,典型的仿古典主义住宅建筑。多伦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沿街山墙立面呈曲线形,典型的仿古典主义住宅建筑陈望道任校长的中华艺术大学校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建筑整体形态采用英国新古典主义时期的城市住宅形式左联五烈士铜像:柔石、胡也频、殷夫(白莽)、李伟森、冯铿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罕见的地中海风格建筑(多伦路215号)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今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处召开。会址原为坐西朝东的砖木结构假三层石库门民居。毁于“一·二八”淞沪战争。2006年由虹口区委区政府在左联会址纪念馆临时布展,后搬至现址多伦路215号。一楼陈列馆展示有“四大”重要史料。二楼是“中国共产党在虹口”史料陈列馆。该住宅属于一种西班牙式,略带有地中海风格的建筑。1924年,广东商人李观森先生在上海经营行业得发后,建造了这幢华丽的花园洋房住宅,占地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53平方米。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四大”史料陈列馆是西班牙式,略带有地中海风格的建筑(网上图片)5)【李白烈士旧居】——《永不消逝的电波》(黄渡路107弄(原亚细亚里)15号) 出了多伦路便是黄渡路,很幽静的一条马路。李白烈士故居在黄渡路107弄底。李白(1910-1949),湖南浏阳人,1947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李白将中共地下党电台迁此处,白天以修理电器伪装身份,晚上回到家就进行秘密发报。敌人经过长期监测,发现黄渡路107弄内有不明电波传出,1948年12月30日深夜,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的十几名特工,埋伏在李白住的这幢房子周围。凌晨二时半,他们终于测出了准确的方位。急促的敲门声惊动了李白,一份重要的电文尚未发完,李白把生死置之度外,继续发报,直到发完电文,并发出了紧急告警呼号后,才和夫人一起把机器拆掉,藏在被褥里和壁橱里。敌人冲上楼来,一部拆散了的发报机被搜了出来,李白被捕了。在狱中,李白受尽酷刑,坚贞不屈,1949年5月7日在浦东戚家庙就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根据李白烈士事迹拍摄的。故居的三楼按原样恢复,左右分别是李白和夫人裘慧英的卧室。居室中有李白使用过的大橱、五斗橱、箱橱。李白与裘慧英当初假扮夫妻和正式结合的照片分别挂在二间房中的东墙上。一旁小间是李白使用秘密电台工作的地方,也照当年原貌安置着电台、报务机等工具。故居中还陈列有装发报机的皮箱,接待客人的沙发等实物。 李白烈士的儿子李恒胜回忆被捕当天的情形:“父亲被捕的那天晚上,敌人采取分区停电、雷达测试的方法,测出了电台的具体位置,最后定位到了我家住的这条小弄堂。于是,敌人挨家挨户地展开了“地毯式”搜查。当时我们家住在三楼,听到外面的敲门声,母亲急忙把我转移到一楼的邻居家。其实,这时候我们都不知道,一楼、二楼住的都是地下党,只不过我们互相没有说穿身份而已。母亲把我安顿在相熟的邻居家,就又回到家中陪伴父亲。之后,电台被敌人发现,父亲被捕。”李白烈士故居,黄渡路107弄黄渡路107弄(原亚细亚里)15号李白和夫人裘慧英的卧室李白使用秘密电台工作的地方6)【刘长胜故居】——电视剧《潜伏》中的工作站原型(静安区愚园路81号) 黄渡路出来不远便是地铁8号线,然后转二号线到静安寺。刘长胜故居位于静安寺附近的愚园路81号,始建于1916年,是一幢砖木结构、坐南朝北沿马路的四层楼(包括阁楼)新式住宅建筑,落地玻璃门,鹅卵石镶嵌的墙面,楼内是水磨石扶手墙。是中共中央上海局副书记刘长胜和夫人郑玉颜在1946年至1949年在沪从事地下革命斗争时的寓所,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和中共上海市委的秘密机关之一。二楼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有多媒体展示。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全景(网上图片) 喜欢电视剧《潜伏》的观众,一定要去愚园路81号看看,那里有当时上海地下党接头的“工作站”原貌再现,刘长胜以“荣泰烟号”老板的名义领导上海的地下斗争工作。刘长胜故居的一楼,当时搞地下工作所采用的秘密联络形式,用微雕艺术品得以形象的呈现:卖花女与买花人,擦鞋匠与客人,这可不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电影,而是上海的地下党在秘密接头。同时陈列的还有花瓶、手套等联络暗号,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原貌复制的“荣泰烟号”商铺——昔日百乐门附近上海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刘长胜当过这里的老板。古铜色的怀旧调调,幽暗的气氛,花花绿绿的糖果,老式的招牌,摆着各式旧书、旧香烟、旧杂志,连桌椅好像也是旧时的款式。听讲解员说,当时解放后,荣泰烟号附近的邻居竟然才知道“刘胖子”(刘长胜的绰号)原来是中共地下党。 上海是中共地下战线投入力量最多的地方,也是损失最为惨重的地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今天的同志明天转眼就成了敌人,昔日的敌人摇身一变又成了同志。那个时代的上海谍报界非常复杂,无数的双重间谍、多重间谍周旋在各种政治势力之间,有些人临死也没有甄别清楚到底是为谁工作的,有些谜已经永远解不开了。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 “上海历史上第一次的建筑整体平移”——愚园路81号。这座沿街的砖木结构花园洋房,不仅记下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上海地下组织艰险的生活,而且在80多“岁”的时候,还向东“走”了百余米。在2001年6月的上海媒体上,曾报道过上海愚园路81号一幢三层欧式建筑住宅整体平移的消息。这幢自重达1200吨的楼房,东移了130米。这在上海建筑史上是件万人瞩目的大事(后来又有2003年上海音乐厅的整体平移)。2001年,静安区在城市建设中,要在这里建九百城市广场。为了保存这一革命纪念地,静安区政府决定把该建筑向东整体平移。平移后,这里应该是愚园路11号,但为了保持历史原貌,仍保留了愚园路81号的门牌号。平移后,静安区政府对该建筑进行了整修,并决定在这里举办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在2003年6月2日刘长胜诞辰100周年之际这项工程正式启动。经一年多紧张筹划、征集史料、装修布置,2004年5月27日,上海解放55周年纪念之日,刘长胜故居(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揭幕开馆,正式对外开放。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愚园路81号赠送上海解放60周年大型精美彩色画册《永恒的记忆》和纪念封7)【极司菲尔路七十六号】——电影《色·戒》故事的发生地(万航渡路435号) 在静安寺附近还可以去看看旧上海“恐怖”的极司非而路76号原址(今万航渡路435号静安区职业学校),简称“76”号,原是国民政府安徽省政府主席、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的公馆,抗日战争时成为汪伪中国国民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即“七十六号”特工总部)所在地。其右侧弄堂华村20余幢2层楼的小洋房,亦为汪伪所强占,成为一批中级以上汉奸的住宅。在汪精卫直接领导下,由特务委员会周佛海、丁默村、李士群直接指挥,设有惨无人道的酷刑三十八套,如吊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钢针刺指,设有天牢(吊捆在半空中暴晒)、地牢和水牢。为在社会上制造恐怖气氛,“76”号在路灯下悬挂血淋淋的人头,向人家屋内扔断手断脚,在人家门上插匕首、寄子弹、恐吓信等,甚至跟踪绑架人质。 当时极司菲尔路76号西面墙边有一间木工间,开了一家小白铁铺,往东面乐安坊有一个杂货店,听说都是“七十六号”的固定哨岗,各式各样的小摊贩中也有暗哨。所以,“七十六号”外面有什么动静,里面很快就能知道。解放后反映革命烈士李白事迹的电影,叫《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在这里拍出来的。 现在是静安职业学校,学校中间是一个水泥的操场,边上是几幢教学楼,操场下面就是过去所说的水牢。听说那时候有天牢,也有水牢,老虎凳、辣椒水……什么酷刑都有。“七十六号”还搞暗杀,他们可没少干坏事,专门对付抗日分子。茅丽瑛就是被他们暗杀的,听老人说,参加茅丽瑛烈士公祭葬礼的群众很多。过去学校里设有一个“七十六号”陈列室,后来听说搬到教育局去了。万航渡路435号,汪伪特工总部原址“极司非而路76号”侧门8)【愚谷邨】——愚园路361弄 愚谷村是建筑质量和环境质量均属上乘的新式里弄住宅,它是一种适应当时崇尚西欧生活习惯的富裕阶层小型家庭。愚园路361弄愚谷邨(愚谷村)愚谷邨(愚谷村),欧式新式里弄9)【涌泉坊】——隐藏在愚园路上“马勒别墅”(愚园路395弄) 涌泉坊,坐落于境内西南的愚园路395弄,南部旧时有涌泉浜,北与市西中学隔路相对,东傍愚谷村,西与1条花园里弄为邻。里弄总占地现为0.53公顷,共有住宅16幢,建筑面积6233平方米。其中,15幢为西班牙建筑风格的3层楼新式里弄住宅,1幢为西班牙式独立花园住宅。全部建筑由著名建筑师杨润玉、杨元麟、周济之于民国23年(1934年)设计,久记营造厂营造,民国25年建成。愚园路395弄涌泉坊,当时流行的“过街楼” 弄内住宅的房屋进深均在15米左右,单开间宽4.5米左右,南部为主用居室,北部为厨房、小天井或仆室、汽车间,餐厅(室)和扶梯间设于中间。无论单开间、双开间,其建筑与装修标准普遍较高,居室均为檀木或檀木罗席纹地板。双开间的客厅为嵌铜条磨石地并另设起居室,扶梯间宽绰,双跑扶梯,有采暖设备或壁炉,盥洗、卫生间多套,有的还浴、厕分间。单开间每幢共有各种功用房间10间以上,其余开间住宅的房间最多达25间以上。涌泉坊的建筑为20世纪30年代高级住宅的一种时尚样式 该里弄内建筑的最浓墨重彩之处——弄内24号是座豪华的独立式花园住宅,粗略看来很像马勒别墅。住宅的园地为1353平方米,建筑占地387平方米,建筑面积1115平方米,是幢西班牙式4层楼住宅,布置于基地的西北角。为表现宫殿城堡的意蕴,屋顶的高低跌落变化,4个立面各不相同,或凸出或四进,或有宽敞的阳台,或有风格道地的圆柱形挑楼,墙面贴有大面积的面砖,门窗曲直多变,装饰雕琢华丽。室内大小房间近40间,底层以起居室、客厅、休息室,餐厅、厨房、车库等为主用,2层以上以卧室为主用,2楼专设女客室,顶层西南角有经堂1间。其中,客厅、客堂采用中国风格的装饰,梁柱平顶彩绘辉煌,并配以中国式家具壁画。底层穿堂、扶梯间及楼梯踏步以大理石铺面,主居室为柚木罗席纹地板。起居室为西班牙式装修,所有窗帘、地毯、沙发采用一致花纹,并配以吊灯、壁间装饰。二三楼的卧室之间设大三门镜子玻璃壁橱,中间一门开启可使相邻卧室连通。扶梯间宽阔并有华丽壁龛,楼梯扶手花纹装饰系紫铜制成,富丽堂皇。由于坐落幽深,林木环绕,故鲜为人知。这是早年华成烟草公司总经理陈楚湘的故居,人称陈家花园,而涌泉坊也主要由他出资建造。目前该建筑不对外开放参观。涌泉坊弄内隐藏着一座豪华的“马勒别墅”,不对外参观(网上图片)10)【中实新村】——刘晓故居(愚园路579弄) 愚园路579弄(愚园路中实新村)44号,是刘晓1947年7月至1949年5月的居住地,也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中实新村是一条新式里弄,44号是一幢坐北朝南的三层楼房。在任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的时候,刘晓的公开身份是上海关勒铭金笔厂副总经理,搬进了与其身份相符的中实新村居住。上海解放初,邓小平、陈毅曾到过中实新村刘晓住所作客。1992年6月,愚园路579弄44号被定为上海市纪念地。愚园路579弄中实新村愚园路中实新村弄堂内宣传墙报愚园路中实新村44号刘晓故居11)【严家花园】——上海唯一一套占地8亩地的洋房(愚园路699号) 严家宅是一幢独立的北欧式花园,早先由一个德国医生出资建于1920年代,中国第一代工商业者严裕棠、大隆机器厂的长子严庆祥购于1940年。严庆祥退休后,严家花园每周都有艺术界的朋友前来品茗聚会,吟诗聚会,这是当时刘少奇倡导的“神仙会”,所以有人将之称为“神仙”聚会的花园。目前这座花园式住宅仍是严家私宅,由其子严德泰后裔居住。上海唯一一套占地8亩地的洋房,他的气魄、价值无可限量!位于愚园路699号,严家花园住宅面积约541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70平方米,其中花园面积约4900平方米。其外墙系干粘鹅卵石墙面,坡屋顶、红平瓦,有多支壁炉烟囱。而室内皆以传统木装修,家具中西结合,华洋并蓄,既有晚清与民国时代的,也有西洋式的。宅前是一片林木繁茂、细草如茵的大花园,南向有两棵百年参天大树。目前该建筑不对外开放参观。愚园路699号严家花园,不对外参观12)【愚园新村】(愚园坊)——愚园路750弄 属西式里弄民居。此处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于1921年建造的“游存庐”旧址。1913年,康有为从海外归来,在上海创办《不忍》杂志,晚年在愚园路构筑了花园住宅以颐养天年。园内有池有水,水上有桥,假山有亭,植有樱花、桃花、红梅等1200多株花树果木,并驯养了孔雀、金丝猴、麋鹿等动物,其布置十分豪华。当时,康有为还利用沿愚园路的一幢西式楼房开办了“天游学院”,园内建有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延香堂”。后面有一平房,是康有为根据《荀子·札论》中“天为生之本,祖为类之本,圣为教之本”之义而命名,专门用以供奉祖宗。另一座木结构的“竹屋”,外形使用竹材,室内陈设雅致,是康氏休息和招待客人、亲友和弟子的地方。康有为在“游存庐”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7年时光,在花园落成时,他作有“自有天游人非想,默存独乐始于今”的诗句,可谓其闲度隐居生活时心情的真实写照。1930年,由浙江兴业银行购地建造了29幢假四层联立式洋房,总建筑面积约3190平方米,均有煤气、卫生设备。民主革命时期“七君子”之一的民主斗士沈钧儒先生曾居住在愚园新村11号,这幢寓所也是其长子沈谦行医的诊所,现仍由其子孙居住。愚园新村20号是黄埔军校教育长邓演达故居。愚园新村(愚园坊)—愚园路750弄愚园新村29幢假四层联立式洋房13)【汪伪政权高官住宅群】——“兜不完的特务迷城”(愚园路749弄) 大名鼎鼎的愚园路749弄,弄口很小,越是走进去,竟是越来越开阔了,眼前也渐渐明亮起来。一路上,都是风格各异的小洋楼,仿似一个小型的建筑博览。英国乡村式,巴洛克式,城堡风格,中西合璧和新古典主义的建筑都能见到。阳光透过树叶照射下来,是最平和真实的上海西区老洋房的景象。 而真正的特务之家,还需要拐两个弯,走进一个更为开阔的支弄,才能见到连续的三幢建筑:63号,65号和67号。这里曾经的主人,都是汪伪时期大名鼎鼎的汉奸头子:63号住着汪伪特工总部(因为位于极司菲尔路76号,故俗称“76号”)的头号人物李士群;65号住着伪上海市长周佛海(汉奸政权中仅次于汪精卫的二号人物);67号住着前黑社会老大,后来的76号的打手头目吴四宝。愚园路749弄63号住着汪伪特工总部的头号人物李士群 749弄的主要构造非常诡异,大小弄堂的排列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那就是主弄堂——侧弄堂——小侧弄堂——然后在小侧弄堂最末端近乎你无法想象的地方有一个暗道,通过那暗道之后,你会大大惊讶眼前柳暗花明竟又是一个新的主弄堂。这样的迷宫构造,使得在749弄的潜逃和藏匿成为一门艺术。 这几栋建筑是耐人寻味的。特别是67号的吴四宝旧居,从外面看去,就像一个死胡同,一扇铁门阻止了所有的退路。可是穿过铁门,却是别有洞天,有花园,有裙房,更有67号真正的大门。而另外两幢房子也位于弄堂的最深处,与之比邻而居,出入都有多重的通道,和突兀的铁门。整个749弄两头通,而这些房子却在“口”字型的支弄里面。这样的设计耐人寻味,因为这些特务汉奸,时时刻刻都有被刺杀的危险,于是便有了这样诡异的设计,和迷宫般的弄堂布局。愚园路749弄“兜不完的特务迷城”(网上图片)14)【杨氏花园】——愚园路838弄7号 花园住宅,1925年建,2005年定为优秀历史建筑。民国35年,苏浙皖区敌伪产业处理局决定标售敌伪房地产,委托中央信托局办理。是年5月1日《申报》刊登第一批标售接收敌伪房地产,属境内3处均在愚园路。其中愚园路838弄7号住宅让售中国军事科学编译社,成交价格为1.52亿元法币。愚园路838弄7号杨氏花园15)愚园路864号 1925年建造的花园住宅,近代典型风格建筑。愚园路864号愚园路864号花园住宅,近代典型风格建筑16)【英式花园住宅群】——愚园路865弄2-36号 1920年代建,砖木结构,英国乡村别墅式。愚园路865弄优秀历史建筑愚园路865弄砖木结构,英国乡村别墅式愚园路865弄英式花园住宅群17)【岐山村】(东苑别业)——“施蛰存故居”(愚园路1032弄) 是愚园路上颇为著名的新式里弄之一。宽敞的弄堂两侧是砖木混合结构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由美商中国营业公司、中央信托局和一些富商分别投资建于1925~1930年。建筑墙面有清水砖墙和水泥拉毛两种,室内布置考究,洋松打蜡地板,壁炉、卫生设施皆有。中国现代派文学开山大师施蛰存先生曾长期居住于岐山村。施蛰存先生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意识派”和“心理分析”小说的真正鼻祖的施蛰存先生祖籍杭州,他和杜衡及诗人戴望舒被文艺评论家赵景深称为文坛“三剑客”,为此曾在上海轰动一时。著名爱国志士杜重远在上海时也寓居岐山村。 愚园路1032弄岐山村愚园路1032弄砖木混合结构的联体式三层花园住宅18)【宏业花园】——“天才女钢琴家的呐喊”顾圣婴旧居(愚园路1088弄) 在愚园路的路北面,可以说在愚园路上最大的一个弄堂了,属于上海市优秀保护建筑小区,弄堂里有新里、洋房,公房、工厂、学校、商店等,看上去有点乱乱的感觉,刚进门口就是一个学校,成人学样,再往里面是一所小学,拐弯进去,才是一片花园新里洋房。天才女钢琴家顾圣婴曾长期居住于宏业花园。愚园路1088弄宏业花园 提起钢琴家,我们现在都知道李云迪、郎朗,因为他们都在国际钢琴比赛中 获得过最高奖项,为我们国家赢的荣誉。但是,早在50年前,就出现过一位举世瞩目的天才钢琴家,她就是被誉为天生的肖邦演奏者——顾圣婴。(1937---1967),原名可徇,女,1937年7月2日生于上海。父亲顾高地先生是爱国将领,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的秘书。她从小有音乐天赋,三岁学琴,5岁进中西女中附小钢琴课学习 ,先后师从邱贞蔼、杨嘉仁、李嘉禄教授学琴。同时还学习音乐理论和音乐史。 1957年,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会上荣获钢琴金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第一枚金质奖章。1958年,在她即将赴莫斯科积极准备第一届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前夕,得知父亲被判处二十年有期徒刑,去了青海服刑。从此,她的心被劈成两半,一半仍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女神,一半留给了身陷冤狱的慈爱的父亲。同年,她又在日内瓦第十四届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女子钢琴最高奖。获奖后应波兰政府的邀请,在波兰举行巡回演出。波兰政府将一件最珍贵的礼物——“钢琴诗人”肖邦的手模赠送于她。 1966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面对社会的急剧动荡,她除了去单位参加政治学习外,成天躲在家里不知所措。1967年1月31日,在湖南路上海交响乐团的排练厅受尽折磨的顾圣婴,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当天深夜便和母亲、弟弟一起开煤气自尽。1977年顾高地先生终于获得自由,他不顾一切从青藏高原返回上海,这才发现他他的妻子、女儿、儿子都早已消失在十年前的那个冬夜里了。这一夜,顾先生须发皆白,不久也就追随他们魂归地下。 全世界每一百年也许出不了几个天才音乐家,而女性的天才更是凤毛麟角,顾圣婴以她二十九岁的年轻生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天才钢琴家的呐喊。顾圣婴全家合影(左起:父亲顾高地、母亲秦慎仪、顾圣婴、弟弟顾握奇)19)【沪西别墅】——愚园路1210弄 1948年投资建造,黄迈士建筑事务所设计,带有装饰艺术风格,建筑面积160平方。两开间带一卫生间,带有25平方小花园。小区共有两种套型的建筑,另外是三开间带一卫生间底层还有保姆间的房型比较大。1999年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愚园路1210弄沪西别墅愚园路1210弄带有装饰艺术风格20)【桃源坊】——愚园路1292弄 新式里弄小区,1938年建造。愚园路1292弄桃源坊愚园路1292弄新式里弄小区21)【瑞兴坊】——路易·艾黎故居(愚园路1315弄) 瑞兴坊(今愚园路1315弄)4号是新西兰共产党员、著名作家路易·艾黎(Rewi Alley)的故居。这幢英国式双开间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建于1912年,东西向而建,露天水泥台阶可直达二层,屋内设施齐备。底层为汽车间和厨房,上层左侧是艾黎的卧室,1982年,艾黎被授予“北京市荣誉市民”,同年被新西兰政府授予“英国女王社会服务勋章”,1987年艾黎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198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为路易·艾黎在沪寓所举行了勒石纪念仪式。1992年6月,愚园路1315弄4号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列为市级纪念地。愚园路1315弄瑞兴坊愚园路1315弄英国式双开间三层砖木结构的建筑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每天做一件小事来对抗漫长的虚无0篇内容 · 11.1万次浏览
- 生活就是要吃好喝好,秋膘贴好3961篇内容 · 50.0万次浏览
- 秋招里的海投真的有用吗?1.0万+篇内容 · 1752次浏览
- 母女关系是我此生最珍贵的关系0篇内容 · 15.3万次浏览
- 你心目中的氛围感艺术神图14篇内容 · 4.6万次浏览
- J人给P人的亿点小震撼0篇内容 · 15.4万次浏览
- 我的养老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0篇内容 · 9.7万次浏览
- 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为家里老人改造或发明一件什么东西?0篇内容 · 5.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