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杭(四):与上海的关系。
就地理而言,苏杭分别位于上海的南北两翼,上海的两大火车站,亦是一南一北(民国时即称上海南站、上海北站,今上海北站已称为上海站),分别位于沪宁线与沪杭线上。然而苏杭与上海的关系,却大有不同。就历史渊源来说,上海曾为苏州府所管辖,民国时期,苏州人来上海的亦多,两地交往密切,有着特殊的亲缘关系;就文化而言,上海亦属传统的吴文化区,与苏州几成一体,语言习俗均相近,所不同的仅是在近现代,吸收了更多西方元素,成为海派文化,但在传统的根基上,却是几乎一致。在这点上,已经融合了北方文化且已接近越文化区的杭州,显然要与上海疏远多了。
因此上海人虽然排外,但苏州却可算半个本土(与此享受同等待遇的,似乎是浙江的宁波)。苏北人是“刚北佬”,苏州却是“小苏州”,可见上海人对苏州态度之亲昵;杭州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即使贵为一省之会,也还是上海人口里的“乡下人”,当然杭州人也不买账。杭州人有底气,杭州的西湖,杭州的山水,是上海远远赶不上的。
当然,苏杭与上海关系的不同,还有极为重要的地缘区位因素的影响。就苏州而言,其无力承担江苏省中心的使命,而其与上海实力的悬殊与地理位置的过于靠近,也使其无法超越上海。基于此,苏州人倒还不如顺势而为,变竞争为合作,借助与上海历史上的良好关系,扮演上海后花园的偏安角色,而这与苏州的城市气质,亦是契合的。而杭州却不同,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虽与上海仍存在实力的差距,但也有着集一省之力的较大底气。加之就长三角而言,沪宁杭必为三个最核心的城市,而当苏州靠近上海,形成上海与苏南地区的整体联动之后,杭州则必然将感到威胁。是太湖还是杭州湾,这或许能改变整个长三角的力量格局。上海有苏锡常同盟,杭州亦有绍甬与背后整个浙江的力量,两虎一山,岂有不斗之理。
其实就城市发展的思路来说,杭州也似乎是在模仿上海,挑战上海。上海有陆家嘴,杭州就开始造钱江新城,即使实际上钱塘江与黄浦江相对所在城市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上海有复旦和交大,杭州也对浙大的建设很下心力,并校区,造紫金港,虽然浙大的影响力出省仍然有些微弱;杭州金融超越不了上海,就依托高校优势,搞it,搞动漫,网易淘宝,都已经有全国的影响力;杭州近些年城区的扩大,下沙、闲林、转塘等新城的建设,也似乎是在努力摆脱小省会的形象,在版图扩张上向上海看齐;至于那个近乎山寨的国际会议中心,则活脱脱是对上海的模仿秀了。相对杭州,苏州则显得单一许多了,工业园区无非是以高新技术为主流的外企,看起来更像是在负责承载大上海的溢出部分。苏州也没有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拔尖本土企业,或者高校。独墅湖畔的人大、东南等学校的研究院,看起来就好像大外企在苏州设了个小办事处,其附属和分流的角色,是苏州一直所扮演的。
因此上海人虽然排外,但苏州却可算半个本土(与此享受同等待遇的,似乎是浙江的宁波)。苏北人是“刚北佬”,苏州却是“小苏州”,可见上海人对苏州态度之亲昵;杭州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即使贵为一省之会,也还是上海人口里的“乡下人”,当然杭州人也不买账。杭州人有底气,杭州的西湖,杭州的山水,是上海远远赶不上的。
当然,苏杭与上海关系的不同,还有极为重要的地缘区位因素的影响。就苏州而言,其无力承担江苏省中心的使命,而其与上海实力的悬殊与地理位置的过于靠近,也使其无法超越上海。基于此,苏州人倒还不如顺势而为,变竞争为合作,借助与上海历史上的良好关系,扮演上海后花园的偏安角色,而这与苏州的城市气质,亦是契合的。而杭州却不同,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虽与上海仍存在实力的差距,但也有着集一省之力的较大底气。加之就长三角而言,沪宁杭必为三个最核心的城市,而当苏州靠近上海,形成上海与苏南地区的整体联动之后,杭州则必然将感到威胁。是太湖还是杭州湾,这或许能改变整个长三角的力量格局。上海有苏锡常同盟,杭州亦有绍甬与背后整个浙江的力量,两虎一山,岂有不斗之理。
其实就城市发展的思路来说,杭州也似乎是在模仿上海,挑战上海。上海有陆家嘴,杭州就开始造钱江新城,即使实际上钱塘江与黄浦江相对所在城市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上海有复旦和交大,杭州也对浙大的建设很下心力,并校区,造紫金港,虽然浙大的影响力出省仍然有些微弱;杭州金融超越不了上海,就依托高校优势,搞it,搞动漫,网易淘宝,都已经有全国的影响力;杭州近些年城区的扩大,下沙、闲林、转塘等新城的建设,也似乎是在努力摆脱小省会的形象,在版图扩张上向上海看齐;至于那个近乎山寨的国际会议中心,则活脱脱是对上海的模仿秀了。相对杭州,苏州则显得单一许多了,工业园区无非是以高新技术为主流的外企,看起来更像是在负责承载大上海的溢出部分。苏州也没有在全国都有很大影响的拔尖本土企业,或者高校。独墅湖畔的人大、东南等学校的研究院,看起来就好像大外企在苏州设了个小办事处,其附属和分流的角色,是苏州一直所扮演的。
「内容不可见」
清朝中叶全国前三大城市分别是北京、苏州、杭州。即使是上海开埠之后,苏杭依旧是江南的中心。但因为太平天国的关系,苏杭均受重创,损失过半的人口,大量的江南富商和上层阶级借此逃亡上海,促使上海的发展并取代苏杭在江南的中心地位。
具体参见维基庚申之劫词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A%9A%E7%94%B3%E4%B9%8B%E5%8A%AB
勘误 1.上海县从未被苏州府管辖过 2.苏州在晚清时依然是省会,所以并不是“近现代史上只有汪伪时期做过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