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感想
最近一直在看老师布置的马可波罗游记。虽说仔细阅读的确会学到东西,但是他的夸张的叙述方式让我很不能忍,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和爱吹牛皮的人聊天吧,如果偶尔听听牛皮也就罢了,但是,连着听一整天的牛皮,真是太痛苦了。导致我晚上做梦都是马可波罗式的。某天班长同学从喀麦隆常驻回来请我们撮饭,听着他叙述,我脑子里不断地闪现着当代东方马可波罗的形象,虽说同学其实并没有在吹牛皮。。。
上欧洲古典语言与文化的课,老师说理想国和论语基本出自同时代,而且都是对话体的,但是思路却全然不同。我自己思忖着的确如此,理想国里的对话,虽然也是在老师-即苏格拉底-和学生间展开的,但是,两人基本还算地位平等,学生可以驳斥老师,柏拉图也是通过这个驳斥的过程来向读者展示他的思辨过程的。而论语却不一样,孔子是圣人,他的话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要逐条学习他的话,铭记于心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的两部著作,向我们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样的不同,也体现在中西方现如今的基础教育模式上,在国外的中学课堂,文科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理科,比如在法国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门就是哲学,对理科生同样如此。而文科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to be critical...作业呢也基本都是写一篇小短文,写一段小评论之类。而在中国高中的课堂上,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学生可以自由提自己观点的互动,偶尔的回答问题,老师也是学生能够给出那个正确的答案。大家都考过试,都知道那些所谓的“说出你的看法”之类的题,应该怎样回答。这种题,判分时就看踩住几个考点,几个正确的点。不能说中西方教育谁好谁坏,但是我觉得如果两者能够结合,应该会对我们的学生更好一些吧。比如我作为一个一直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在表达自己时还是会感觉有点困难,我比较擅长的是记忆。。。其实有时觉得当个老师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个可以尽量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工作。不过前提是要遇到比较上进的学生,要是你面对的是一群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家伙,你是再开动脑筋地琢磨怎样又出好成绩又真正提高了他们,也无济于事。
上欧洲古典语言与文化的课,老师说理想国和论语基本出自同时代,而且都是对话体的,但是思路却全然不同。我自己思忖着的确如此,理想国里的对话,虽然也是在老师-即苏格拉底-和学生间展开的,但是,两人基本还算地位平等,学生可以驳斥老师,柏拉图也是通过这个驳斥的过程来向读者展示他的思辨过程的。而论语却不一样,孔子是圣人,他的话是绝对正确的,我们要逐条学习他的话,铭记于心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的两部著作,向我们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这样的不同,也体现在中西方现如今的基础教育模式上,在国外的中学课堂,文科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理科,比如在法国高考中,最重要的一门就是哲学,对理科生同样如此。而文科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性思维,让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to be critical...作业呢也基本都是写一篇小短文,写一段小评论之类。而在中国高中的课堂上,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学生可以自由提自己观点的互动,偶尔的回答问题,老师也是学生能够给出那个正确的答案。大家都考过试,都知道那些所谓的“说出你的看法”之类的题,应该怎样回答。这种题,判分时就看踩住几个考点,几个正确的点。不能说中西方教育谁好谁坏,但是我觉得如果两者能够结合,应该会对我们的学生更好一些吧。比如我作为一个一直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在表达自己时还是会感觉有点困难,我比较擅长的是记忆。。。其实有时觉得当个老师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是一个可以尽量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工作。不过前提是要遇到比较上进的学生,要是你面对的是一群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家伙,你是再开动脑筋地琢磨怎样又出好成绩又真正提高了他们,也无济于事。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73篇内容 · 71.0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61篇内容 · 2.2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61篇内容 · 1.6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87篇内容 · 118.5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89篇内容 · 24.4万次浏览
- 贫穷是一生的潮湿24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75.6万次浏览
- 推荐一本轻松有趣又能涨知识的书23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