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
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 ( http://www.pigtour.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168263 )
--------------------------------------------------------------------------------
作者:liweixun
发表时间:2008-11-25 15:14:00
学了教育学原理后,觉得如果编点教育学论文,那是容易多了。中午饭后便在CNKI上看相关的教育学论文,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人身心发展,教育本质,教育起源等方面的论文。不期看到一篇名为《一位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的论文,让我挺受震动。
“列维斯特劳斯说过,注重挖掘你自己的经历吧,那里可能有金子。我为什么不写自己呢?对四年多的教学改革实验、下小学和理论思考这段经历做教育生活史研究,不是一个很恰当的平台吗?教师的成长具有高度的个人生活史特征,生活史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生活史研究不仅能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还可以籍由生活史的陈述,将自己的声音作直接的呈现,主动地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意义"就这样,我把课题定位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
这位老师在定硕士论文题目时,想来想去,把自己作为教育学教师成长的专业经历写了出来,因为里面有他四年的教学改革实验,以及亲自进行的实践和理论思考,这篇论文读来很有意思。一般人在写论文时,是在立题后,到处找资料,成为一论文。很没有意思的。有的论文还满篇术语,让我看起来很觉得没劲,就是在学习的时候,我就觉得西方演绎精神,让那些教育学理论越演越繁琐,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中国人的思维,是归纳综合,我喜欢。
这位教师的论文,如果光写生活史,肯定不能称其为论文,他在论文中,列有大量具体实例和材料,并对此进行专业思考,就提升了文章的深度。
“有些研究独辟蹊径,采用质的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一线,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描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从反思中生成了可贵的原生态理论问题"如,耿涓涓通过对一位女师的观察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活的故事叙述中,观察中国文化环境中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普通教师的教学思维,以及他们的理想与追求,由此展开我们对教育信念的理解。”
他用写感性生活的话语写了为什么要进行教改实验的原因,然后是如何操作的,以及所进行的反思,最后一章主要是进行理论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努力方向。算是通过对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生活的回顾和思考,然后进行了写作的最后总结。
我喜欢这样的研究方式,就像《问中医几度秋凉》一样,里面用美妙的文字,写了有些神性的母亲,写了三代女性的生活,同时做了关于中医的思考,所以有人称之为中医小说。
我想我不能忘记我的本科专业哲学,那是一个人有深度的标签呵,不过现在我还不深,所以我不想戴也戴不了。我还是喜欢中国的哲学,简单随意中说明事情,或者只一句话,不说,大音稀声,留白,禅意,自己悟吧。《道德经》5000字,说尽人间天上地下事,搞那么长又怎么样呢。
我现在的生活,像不像是闭关呢。愿我好好闭关,不断有新收获
--------------------------------------------------------------------------------
--------------------------------------------------------------------------------
作者:liweixun
发表时间:2008-11-25 15:14:00
学了教育学原理后,觉得如果编点教育学论文,那是容易多了。中午饭后便在CNKI上看相关的教育学论文,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人身心发展,教育本质,教育起源等方面的论文。不期看到一篇名为《一位教育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的论文,让我挺受震动。
“列维斯特劳斯说过,注重挖掘你自己的经历吧,那里可能有金子。我为什么不写自己呢?对四年多的教学改革实验、下小学和理论思考这段经历做教育生活史研究,不是一个很恰当的平台吗?教师的成长具有高度的个人生活史特征,生活史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息息相关"生活史研究不仅能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还可以籍由生活史的陈述,将自己的声音作直接的呈现,主动地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创造意义"就这样,我把课题定位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活史研究。”
这位老师在定硕士论文题目时,想来想去,把自己作为教育学教师成长的专业经历写了出来,因为里面有他四年的教学改革实验,以及亲自进行的实践和理论思考,这篇论文读来很有意思。一般人在写论文时,是在立题后,到处找资料,成为一论文。很没有意思的。有的论文还满篇术语,让我看起来很觉得没劲,就是在学习的时候,我就觉得西方演绎精神,让那些教育学理论越演越繁琐,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中国人的思维,是归纳综合,我喜欢。
这位教师的论文,如果光写生活史,肯定不能称其为论文,他在论文中,列有大量具体实例和材料,并对此进行专业思考,就提升了文章的深度。
“有些研究独辟蹊径,采用质的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方法,深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一线,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描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然状态,从反思中生成了可贵的原生态理论问题"如,耿涓涓通过对一位女师的观察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活的故事叙述中,观察中国文化环境中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普通教师的教学思维,以及他们的理想与追求,由此展开我们对教育信念的理解。”
他用写感性生活的话语写了为什么要进行教改实验的原因,然后是如何操作的,以及所进行的反思,最后一章主要是进行理论思考: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与努力方向。算是通过对自己教师专业发展生活的回顾和思考,然后进行了写作的最后总结。
我喜欢这样的研究方式,就像《问中医几度秋凉》一样,里面用美妙的文字,写了有些神性的母亲,写了三代女性的生活,同时做了关于中医的思考,所以有人称之为中医小说。
我想我不能忘记我的本科专业哲学,那是一个人有深度的标签呵,不过现在我还不深,所以我不想戴也戴不了。我还是喜欢中国的哲学,简单随意中说明事情,或者只一句话,不说,大音稀声,留白,禅意,自己悟吧。《道德经》5000字,说尽人间天上地下事,搞那么长又怎么样呢。
我现在的生活,像不像是闭关呢。愿我好好闭关,不断有新收获
--------------------------------------------------------------------------------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暑期档电影repo158篇内容 · 1.6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239篇内容 · 16.0万次浏览
- 《利剑·玫瑰》追剧笔记129篇内容 · 5.5万次浏览
- 暑期档追剧推荐34篇内容 · 2578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22.4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28篇内容 · 90.6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710篇内容 · 46.6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55篇内容 · 6.6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