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俶燔典
章炳麟名作《訄书》序言说:幼慕独行,壮丁患难,吾行却曲,废不中权。逑鞠迫言,庶自完于皇汉......
这段话意思是说自己从小羡慕独特的操行,长大后恰值国家民族衰微之际,志不得伸,行不如意,这种穷蹙环境迫使他说出非说不可的话。
其中“废不中权”四个字,颇为难解。
看注解,废,意为隐身不用。中权,意为合乎权变之道。又有《论语·微子》“: 身中清,废中权。”而“废不中权”这四个字确切明白的解释,确实没有,网上也没有查到,真是急煞我也。
大意是说自己受到了不合理的打击和压迫。
总之章氏文章不少是很晦涩难懂的,后来连高徒鲁迅也说:回忆三十余年之前,木板的《訄书》已经出版了,我读不断,当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时的青年,这样的多得很。(《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鲁迅有讽刺做文章故意仿古的毛病说: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作文秘诀》)
鲁迅对老师章太炎还评论说: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章氏早年与康梁论战,文笔独到,虽然不免有晦涩处,但是特别能吸引视听,振奋人心,如其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里说“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知,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易经》说:鼓动天下者,其为辞乎!
章氏庶几得之矣。(我这也恐怕犯了浅薄的毛病了)
这段话意思是说自己从小羡慕独特的操行,长大后恰值国家民族衰微之际,志不得伸,行不如意,这种穷蹙环境迫使他说出非说不可的话。
其中“废不中权”四个字,颇为难解。
看注解,废,意为隐身不用。中权,意为合乎权变之道。又有《论语·微子》“: 身中清,废中权。”而“废不中权”这四个字确切明白的解释,确实没有,网上也没有查到,真是急煞我也。
大意是说自己受到了不合理的打击和压迫。
总之章氏文章不少是很晦涩难懂的,后来连高徒鲁迅也说:回忆三十余年之前,木板的《訄书》已经出版了,我读不断,当然也看不懂,恐怕那时的青年,这样的多得很。(《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鲁迅有讽刺做文章故意仿古的毛病说: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作文秘诀》)
鲁迅对老师章太炎还评论说: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竟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章氏早年与康梁论战,文笔独到,虽然不免有晦涩处,但是特别能吸引视听,振奋人心,如其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里说“载湉小丑,不辨菽麦”、“人心之智慧自竞争而后发生,今日之民知,不必恃他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易经》说:鼓动天下者,其为辞乎!
章氏庶几得之矣。(我这也恐怕犯了浅薄的毛病了)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晒晒我画的月亮1.0万+篇内容 · 65.2万次浏览
- 我看到的中秋月2563篇内容 · 145.5万次浏览
- 我来预测2025诺贝尔文学奖1.0万+篇内容 · 13.3万次浏览
- 节日亦是休息日1242篇内容 · 45.9万次浏览
- 长假旅行去哪里908篇内容 · 82.2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442篇内容 · 60.0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176篇内容 · 39.0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796.1万次浏览
确实难懂,何谈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