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感
![]() |
看书、看电影、听歌,总会有代入感。
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次语文考试,借当时红楼梦翻拍海选演员的话题,问红楼梦中的人物你最想演哪一位,并说明理由。当时为了显示和大家不一样,为了证明自己曾经看过几遍红楼梦,我就写了一个既小众又正面的角色——薛蝌。当然我不会告诉大家写这个角色是为了装逼。当时年纪小,故事总是有趣。
那一次最有趣的是有两个男同学,同桌,都没有看过红楼梦。但是中国人都随口能说出个贾宝玉来。这两人中有一人就写了贾宝玉,他同桌看见了,不知道红楼梦里贾宝玉的爸爸叫贾政,就在卷子上写了如下六个字——“贾宝玉的爸爸”。
借着红楼梦说开代入感,比如你想姑娘的时候,就会代入到前期的贾宝玉身上;你举目无亲的时候,就觉得和林黛玉比较像;现在看着,薛宝钗也挺不容易的。
人嘛,挺会自我保护,自我开脱的。总是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兰亭集序》里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点明了"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并且告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种包含命定性的历史代入感,透出了繁衍的力量、生命的意义。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都是命啊,岂不痛哉。不过王右军先生的这种“悲夫”的态度倒是比他批判的“齐彭殇”差了一点。庄子的“一死生”和王羲之所说的“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是一个道理,没必要揪住字面意思不放。
这种古今、今古的无穷循环,和爱情中的经典三角悲剧我爱你你不爱我,你爱他他不爱你有那么点像。
张玮玮前年唱火了的织毛衣这首歌,唱出了一些可笑,唱出了一片伤悲。
织毛衣的歌词非常简单,“我深深的爱着你 你却爱着一个傻逼 傻逼却不爱你 你比傻逼还傻逼 你还给傻逼织毛衣。”
这首歌之所以这么火,就是有代入感。这首歌的可笑之处在于,你往往会代入到作品中我的位置上,于是,自己这个傻逼的辛酸都被你是个傻逼给调和了,唱得自己都觉着欢乐。
这首歌的伤悲之处在于前四句,“我深深的爱着你你却爱着一个傻逼傻逼却不爱你你比傻逼还傻逼”。这四句话,达到前文所说的循环状态。我就是你,我也比傻逼还傻逼,可我却总是乐呵呵地认为自己不一样,怎么舍得骂你是傻逼。听的人不仅可以代入到“我”的位置上,也可以代入到“你”的位置上,最后都是代入到了傻逼的位置上。
所以,织毛衣这首歌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写出了大家都不容易,这首歌几乎骂了所有人,全部傻逼,无论你我。
道理谁都懂,我爱你,你爱他,他爱她……总觉着自己不一样,总觉着我们不一样,其实大家都一样。
好朋友总会劝你,醒醒吧,年轻人。这种自己人式的安慰我就不说了,傻逼就傻逼吧,年轻人,只是,不要怪罪别人,不要沉沦。
我和你都是傻逼,只不过,傻逼的方式不同,你选择了织毛衣,我选择了唱织毛衣。
丁薇有一首单曲叫做《狗》。关于这首歌,丁薇有一个简短的随笔,随笔的最后她说了这么一段话:
如果有人认为我写的是一条狗的故事,也无妨。“狗”是关于感情和阅历的故事,在生活中,在情感世界里,有时我们会可怜地就像这条狗,有时我们也会变成那个被迫的人,只是“多年以后”,谁也逃不出“你属于我,我属于谁……”
“狗”是我的代表作品。我起个头,剩下的故事将由你们来说。
很多时候,人在一辈子里的自我是被互换的,好比镜子和人,好象“我”和“狗”。
最后这段话就很好的诠释了代入感这个词。无论是主角、配角,正角、反角,我、你,甚至是狗,都是可以代入的。
不要总是代入符合自己的那部分,或自己幻想的那部分,换位思考,各种代入。
在这个世界面前,在这个时代面前,在生活面前,想一想大家都不容易,这个世界就不是那么虚无、那么悲观了。
最后,说一句,这里面的粗话,脏字,其实就是我现在周围的年轻人们常用的,无论熟悉的陌生的,我用的时候仅仅是当做一个约定俗成的词汇来用,并不是用来攻击谁,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我知道说脏话不好,会渐渐改掉,不过,现在说的这些就是现在的真实想法。
若是真要争究什么,可能在会像现在怀念以前,怀念八十年代一样,在多少年后告诉你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用他们粗鄙的话语表达了一些想法、一些愤怒、一些否定、一些无奈。当多少年后的你们代入的时候,最好也感于斯文。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我的消暑菜单635篇内容 · 24.9万次浏览
- 许倬云去世4406篇内容 · 2.9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071.6万次浏览
- 我的夏日出行计划332篇内容 · 11.3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新40篇内容 · 4933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215篇内容 · 14.7万次浏览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290篇内容 · 19.0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新20篇内容 · 6054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