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是萌点!
从Third Star说起吧。
又把third star看了一遍。在整整一个月,确定自己能安然无恙地再接受一次这惨无人道的结局之后。虽然明白这将又是一次对吾辈玻璃心的无情碾压,但为了在字幕并不完美几个主角还不说一句正常英语的情况下搞清楚这些brilliant的台词——好吧不是台词是段子——我还是压着自己再看了一遍,并且格外仔细。
对“那些我喜欢的英国演员”我从来就不会吝啬我的赞美。缺爷身上有某些天真和专注的特质,让这类角色无比适合他。在Hawking里他有本事用一句“Can you hear me”让我泪流满面,James这角色只不过把这种触动成倍放大,并且把sherlock时我心底对他演技的疑虑彻底粉碎,只剩下“你怎么就演的这么好这么好TAT!!”的赞叹。这电影远称不上完美,但在third star之前,上一次把我搞成这样的,还是高中的时候看的dancer in the dark。只不过dancer是从头到尾咬着牙掐着手指,诅咒那个无法避免的残酷结局。而third star是笑点和痛点一直在打架,虽然喉咙一直都有点堵,但笑点punch上来的时候还是会笑得像傻逼,直到结局来临痛点完胜,一个人躲在被子里放声大哭。
不打算对这片儿的主题和storyline说什么,反正每个人都在世界的角角落落用力生活,无论是拼命工作还是拼命玩乐还是拼命浪费时间,都是用力的一种方式。关键是只要认真而专注地活着,就不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了吧。
只不过缺爷在片儿里面选择了die hard而不是live hard【☜字面意思怎样理解都行】。这并非无可厚非。但最后他说出【让我举起吗啡,同所有人干杯】的时候,我还能说什么。
我喜欢认真专注的人,基本上从小到大这种特质一直非常吸引我,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二点五次元还是三次元,有喜欢的事物并且倾心尽力专注于此的人总是非常有魅力的。但越是喜欢这种特质,其实就越是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就算是一本一直很想读并且总算找到时间读的书,我也经常会干出“一开始异常专注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坚持读完”这种事。并且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是我自己找来骗自己和别人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大多数时候只是“not as interest as I thought”。
无论是人还是事情,一旦发现它们并不那么ideal,我就很容易放弃,并且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赶快摆脱它们。
所以我一直努力避免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和自己即将用来吃饭的家伙挂上钩。天知道我会用几倍光速来厌恶它们。而自己吃饭的家伙,反正一开始就不是真的多喜欢,即使再厌恶,我也不能拿面包开玩笑吧。
所以我选择了条条框框内我觉得最适合我的东西,讽刺的是它同样以需要非同一般的认真专注而著称。我并不讨厌它,其实相当喜欢,尤其是当意识到自己的一部分思维可以达到它的要求,并且它可以给我很大的成就感之后。
所以我做了我认为最合理的规划。折腾了我认为最合理的申请。选择了我认为最合理的学校。我倾入了我认为足够用的认真和专注,后面的一切虽然未知,但少得可怜的路径每一条都清晰可见。
可只有我知道这些所谓的“合理”中包含了自己的多少私心。我知道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职业规划而选择最终的去留,也并不真的因为家人的想法在左右——要是我真的不同意,他们再怎么逼我也没用——只是因为我意识到纽约这个条件给了我很多可能接触到我真正喜欢的东西的几乎是诱惑性的机会。所以真正控制我的,可能还是一直埋在心底的某些东西在既重大又脆弱的时刻出其不意的欢快的叫嚣。当上帝——好吧不管是哪位——让我看到了那些可能性之后,其他的所有东西我都将视而不见。那个上帝或者不管是谁,他老人家一定对此非常清楚。
这让我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可能性——虽然这些东西我已经思考过无数次,并且每次都以“等我赚了足够钞票可以随心所欲以后再说”告终。这一次依旧如此。
所以怕是会一直如此了。直到我不再有这些想法为止。
→→所以一辈子我都将因为某些其实根本不会去实践的可能性做出决定,放弃一些东西,然后再在这个决定所划定的范围之内选择最适合我的路径,从而放弃那些可能性。
What an amazing cycle.
好像我应该说得更加悲凉一些。但其实我并没有感觉多悲哀。实际上自从想明白这些事情之后我一直非常开心。因为除了极个别的人以外,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而且不光都是这么过的,还要为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比来比去。而这样一想为我省了多少麻烦,拯救了多少差点误入歧途的脑细胞。
这样的一辈子没有任何不好。因为这个世界总是不缺那些“极个别的人”,他们不光有才,还良心制作,爱心出品,让我恨得牙痒又爱得死心塌地。我永远也写不出他们能写出的故事,做不出他们能做出的事,杀不了那么多的狗和鸡来把血泼得人满脸满身。
很多时候真爱只是因为看到别人搞得风生水起而自己永远做不到。
而当你专注于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然后用力在自己的选择所划定的范围之内让自己活得精彩一些,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就会来羡慕你。虽然那一点也不重要。
好吧,其实我只是想用一种史上最无聊最无意义的方式进行自我安慰——既然每种专注的方式都没有错,那么用在学业工作上的脑细胞和用在鸡血上的脑细胞,都是死得其所的好细胞。因为它们每一个都证明我在用力地活着——either grounded and secure, or up in the clouds.
→→所以恭喜你看出来了:我其实什么都没写——只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认认真真吃喝玩乐的理由╮( ̄▽ ̄")╭
。。。。。。。。。。。。。。。我是分隔线。。。。。。。。。。。。。。。。。。。。。
最近又开始忙起来了【其实我一直有自己给自己找事做的贱体质我会说嘛】所以真的得好好计划一下时间表了虽然最后我一定会忘了还有这么个东西存在的恩。
还有这篇话唠跟third star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我想写third star很久了写出来又是这种鬼样子那这种鬼样子就这种鬼样子吧反正我写了╮( ̄▽ ̄")╭
最后:银魂第二季完结了。绝望地想结婚【☜你又来了
最后的最后:让最近英剧看多了处于意淫状态中的nerd girl兼真·女屌丝毫无廉耻地咆哮一声吧:I need a DOCTOR!!Give me a DOCTOR!
又把third star看了一遍。在整整一个月,确定自己能安然无恙地再接受一次这惨无人道的结局之后。虽然明白这将又是一次对吾辈玻璃心的无情碾压,但为了在字幕并不完美几个主角还不说一句正常英语的情况下搞清楚这些brilliant的台词——好吧不是台词是段子——我还是压着自己再看了一遍,并且格外仔细。
对“那些我喜欢的英国演员”我从来就不会吝啬我的赞美。缺爷身上有某些天真和专注的特质,让这类角色无比适合他。在Hawking里他有本事用一句“Can you hear me”让我泪流满面,James这角色只不过把这种触动成倍放大,并且把sherlock时我心底对他演技的疑虑彻底粉碎,只剩下“你怎么就演的这么好这么好TAT!!”的赞叹。这电影远称不上完美,但在third star之前,上一次把我搞成这样的,还是高中的时候看的dancer in the dark。只不过dancer是从头到尾咬着牙掐着手指,诅咒那个无法避免的残酷结局。而third star是笑点和痛点一直在打架,虽然喉咙一直都有点堵,但笑点punch上来的时候还是会笑得像傻逼,直到结局来临痛点完胜,一个人躲在被子里放声大哭。
不打算对这片儿的主题和storyline说什么,反正每个人都在世界的角角落落用力生活,无论是拼命工作还是拼命玩乐还是拼命浪费时间,都是用力的一种方式。关键是只要认真而专注地活着,就不需要什么东西来证明——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了吧。
![]() |
只不过缺爷在片儿里面选择了die hard而不是live hard【☜字面意思怎样理解都行】。这并非无可厚非。但最后他说出【让我举起吗啡,同所有人干杯】的时候,我还能说什么。
我喜欢认真专注的人,基本上从小到大这种特质一直非常吸引我,无论是二次元还是二点五次元还是三次元,有喜欢的事物并且倾心尽力专注于此的人总是非常有魅力的。但越是喜欢这种特质,其实就越是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就算是一本一直很想读并且总算找到时间读的书,我也经常会干出“一开始异常专注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坚持读完”这种事。并且这些“各种各样的原因”其实很多时候是我自己找来骗自己和别人的借口。真正的原因大多数时候只是“not as interest as I thought”。
无论是人还是事情,一旦发现它们并不那么ideal,我就很容易放弃,并且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赶快摆脱它们。
所以我一直努力避免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和自己即将用来吃饭的家伙挂上钩。天知道我会用几倍光速来厌恶它们。而自己吃饭的家伙,反正一开始就不是真的多喜欢,即使再厌恶,我也不能拿面包开玩笑吧。
所以我选择了条条框框内我觉得最适合我的东西,讽刺的是它同样以需要非同一般的认真专注而著称。我并不讨厌它,其实相当喜欢,尤其是当意识到自己的一部分思维可以达到它的要求,并且它可以给我很大的成就感之后。
所以我做了我认为最合理的规划。折腾了我认为最合理的申请。选择了我认为最合理的学校。我倾入了我认为足够用的认真和专注,后面的一切虽然未知,但少得可怜的路径每一条都清晰可见。
可只有我知道这些所谓的“合理”中包含了自己的多少私心。我知道我并不是因为我的职业规划而选择最终的去留,也并不真的因为家人的想法在左右——要是我真的不同意,他们再怎么逼我也没用——只是因为我意识到纽约这个条件给了我很多可能接触到我真正喜欢的东西的几乎是诱惑性的机会。所以真正控制我的,可能还是一直埋在心底的某些东西在既重大又脆弱的时刻出其不意的欢快的叫嚣。当上帝——好吧不管是哪位——让我看到了那些可能性之后,其他的所有东西我都将视而不见。那个上帝或者不管是谁,他老人家一定对此非常清楚。
这让我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可能性——虽然这些东西我已经思考过无数次,并且每次都以“等我赚了足够钞票可以随心所欲以后再说”告终。这一次依旧如此。
所以怕是会一直如此了。直到我不再有这些想法为止。
→→所以一辈子我都将因为某些其实根本不会去实践的可能性做出决定,放弃一些东西,然后再在这个决定所划定的范围之内选择最适合我的路径,从而放弃那些可能性。
What an amazing cycle.
好像我应该说得更加悲凉一些。但其实我并没有感觉多悲哀。实际上自从想明白这些事情之后我一直非常开心。因为除了极个别的人以外,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的。而且不光都是这么过的,还要为了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比来比去。而这样一想为我省了多少麻烦,拯救了多少差点误入歧途的脑细胞。
这样的一辈子没有任何不好。因为这个世界总是不缺那些“极个别的人”,他们不光有才,还良心制作,爱心出品,让我恨得牙痒又爱得死心塌地。我永远也写不出他们能写出的故事,做不出他们能做出的事,杀不了那么多的狗和鸡来把血泼得人满脸满身。
很多时候真爱只是因为看到别人搞得风生水起而自己永远做不到。
而当你专注于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然后用力在自己的选择所划定的范围之内让自己活得精彩一些,大多数情况下,别人就会来羡慕你。虽然那一点也不重要。
好吧,其实我只是想用一种史上最无聊最无意义的方式进行自我安慰——既然每种专注的方式都没有错,那么用在学业工作上的脑细胞和用在鸡血上的脑细胞,都是死得其所的好细胞。因为它们每一个都证明我在用力地活着——either grounded and secure, or up in the clouds.
→→所以恭喜你看出来了:我其实什么都没写——只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自己找了一个可以认认真真吃喝玩乐的理由╮( ̄▽ ̄")╭
。。。。。。。。。。。。。。。我是分隔线。。。。。。。。。。。。。。。。。。。。。
最近又开始忙起来了【其实我一直有自己给自己找事做的贱体质我会说嘛】所以真的得好好计划一下时间表了虽然最后我一定会忘了还有这么个东西存在的恩。
还有这篇话唠跟third star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我想写third star很久了写出来又是这种鬼样子那这种鬼样子就这种鬼样子吧反正我写了╮( ̄▽ ̄")╭
最后:银魂第二季完结了。绝望地想结婚【☜你又来了
最后的最后:让最近英剧看多了处于意淫状态中的nerd girl兼真·女屌丝毫无廉耻地咆哮一声吧:I need a DOCTOR!!Give me a DOCTOR!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晒晒我画的月亮1.0万+篇内容 · 65.2万次浏览
- 我看到的中秋月2563篇内容 · 145.6万次浏览
- 我来预测2025诺贝尔文学奖1.0万+篇内容 · 13.4万次浏览
- 节日亦是休息日1240篇内容 · 46.1万次浏览
- 长假旅行去哪里908篇内容 · 82.3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443篇内容 · 60.2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176篇内容 · 39.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796.4万次浏览
花花已经决定在我终于能翻身农奴把钱挣之前包养我了(怀疑得养我到30岁= =)。honey你要不要也参个股什么的?
咦她同意了那能连我一起包了算了吗?我会暖床!!
暖床已经被璇姐认领了!顺便说一句我已经把卖萌认领了。。。ps 让你出钱而不是让你来抢钱的!
你这么纠结一日志底下,居然出现了了“暖床”二字,我还是墙角呆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