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笔记(六十)从“建构”的观点来理解道家的“自然”

波吕许尼亚 波吕许尼亚 2012-03-16 20:18:51
波吕许尼亚
波吕许尼亚作者(being as a bles...)

我从小一直把自己视为道家,多少年没有改变。直到去年上了一些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课程,我对道家的认识产生了改变。比如我曾经写下的这一段:

再比如说,现代学术使我们对于什么算是“自然”,什么算是“正常”变得怀疑。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发现,人所认为是“自然”和“正常”的,很可能只是文化的产物,是他的社会在enculturation的过程中灌输给他的。陶渊明说“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他所理想的道家社会并不是不要“俎豆”,也不是不穿“衣裳”,而仅仅是要回到“古代”而已。而历史相对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会告诉你,文化是相对的。人想要回到的那个“古代”,很可能正是更古的“古代”所反对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一种状态,在这个状态之中,人可以被称为“自然”“原始”或“本真”的?

穿(什么样的)衣服,这是一个社会的建构。把道家理解成一种反建构主义是我最近才想出来的。科学和哲学对于什么是“自然”,是很有争议的,难以提出一个清晰的定义。对此,我读的书太少,不敢多说。这篇文章也是不成熟的理解。但是我想,道家哲学(不是道教)要借助科学和现代学术的方法与成果,不断地改变自己,寻求创新与超越。它不应当被当作一种宗教的“绝对命令”去对待。我以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在此:

https://www.douban.com/note/185110240/

不做野草喜欢浪
不做野草喜欢浪(众生百相,真善美真相)

道的自然是心的自然和宇宙整体的自然,它的出发点是宇宙整体,而非人,人只是众生一物。小学学一个台湾作家一个文章;敬畏生命,还不是很理解,现在越长大越理解,生命,不是我们人自认为的命,是整个世界事物每一点滴事实存在的命,作为人,你有自我思想和追求美好的能力与欲望,这个是你世界观的理解,其他种类也有同等于我们的能力与欲望,从单个上,我们要物竞天择,不断进取,从世界角度,我们要众生平等,顺气自然,尊重彼此吧

不做野草喜欢浪
不做野草喜欢浪(众生百相,真善美真相)

呵呵,由一个思想激发出其他思想,是很激动的升华过程,没有扯远,相互交流吧

波吕许尼亚
波吕许尼亚 (Kyyiv, Ukraine)

Slava Ukraini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