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 寻找木头峪 } 2011.9.16--10.17 { 山西+陕西慢游记}
木头峪这个地方,是听王老师说的,说是黄河边很不错的一个小村子,
去之前,在网上搜索一些资料,也是少的可怜,
心想也好,说明去的人肯定很少,正符合我对一个桃花源小村庄的期待。
去碛口镇去木头峪得先坐车去临县换车去佳县,再从佳县坐车去木头峪,
这完全是一段陌生全新的旅程,心里还是藏了小小的一丝紧张的,
但一坐上了车,那种“在路上”的感觉还是盖过了那些小紧张。
到佳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饿了一中午还没吃饭,
在路边的一个小店买了个烧饼,顺便问问去木头峪村的车啥时候来。
哪知老板娘说,去木头峪的车一天只有下午一点一班的,要坐的话就明天才有了。
不过这里有面包车能到那儿,我一个人包车的话要70,
虽说我从碛口到临县,从临县到佳县,换了两趟车的车费一共也好像才70吧,
但心想要是在这儿住上一晚再等到明天下午等车再去,包车70也就划算了。
一路上,和开车的师傅聊天,他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以前是做摄影记者的,
他说怪不得这么胆大呢,一个人大老远地跑这穷乡僻壤里来,
我说,其实就想看看传说中的那些古建筑来着
他问我想待多久,我说70的包车费我都花了,怎么着也得明天待上一天,后天一早走吧。
聊着聊着,车开进了黄河边的一条道,旁边的黄土山好像都在挖,
四周也几乎没有什么人,车七拐八弯的,在一片空地上停了下来,
空地两旁是两家杂货小店,一家小店的门口站着三个女人正在聊天,另一家小店的门口一堆男人们正围坐着打着牌。
我从车里出来,背着三脚架,拖着行李箱,三个女人都看着我,好像看到个外星人似的。
我有些迟疑地问司机师傅,这里就是木头峪乡的木头峪村吗?三个女人很肯定。
背着三脚架,拖着行李箱,开始在村子里瞎逛,
看得出来,这是个曾经出了些状元和进士的古村子,
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些许痕迹,但终究敌不过沧海桑田的变幻,最终走向了没落。
还是决定先在村子里住上一晚再说,找了个阿姨家,30块住一晚还包顿晚饭。
在阿姨家放下了行李,打算再去逛逛拍些照片,
村子不大,一个小时里已经在村子里转了三圈,
已经没有成规模的古建筑了,只有些散落其中的碎片而已,
问了问人,传说中的那个古戏台几年前被火烧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村口的那个水泥戏台。
心里期待着的那个桃花源原来已经香消玉殒了,只剩下只言片语供人凭吊,
如果你要问我花了100块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那或许就是我在村子里遇见的一群羊、两只猫,
一所破落旧宅上写着“宁静”两个字的牌匾,
还有空气中混杂着的猪粪羊粪牛粪的味道吧,
噢,对了,还有黄河边的那些枣子们,
虽没有李家山的好吃,不过一颗颗摘下放进口袋里也挺过瘾的。
傍晚了,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回到阿姨家不一会,居然开始下雨了。
之前一直在纠结明天是不是还要在村子里待上一天,毕竟可是花了重金包车进来的,
但我觉得在这一下午我已经围着村子里逛了三圈以上了,即使再待上一天,
说实话,我想我也拍不出什么来,于是决定,坐明天凌晨五点的车离开去榆次。
我住的阿姨家的房子在村里算是一半现代化了,我住的是新盖的水泥小楼,
而阿姨和叔叔还是住在窑洞里。
晚上,我们在窑洞里吃晚饭,烧面的工具是口大锅,还得拉风箱,
这种风箱我以前在西湾村见过,不过已经是封尘许久的文物了,
想不到现在在这小村子里还有人家在用,真是活文物了。
烧面的时候,我也去帮忙拉风箱,也算为晚餐面条出了点小力。
因为明天是凌晨五点的车,而且每天就那么一班,
出来以后也似乎是天天睡到自然醒的我当然要打起十分精神了,
心想看会书,上个WC,早点睡。
不过外面下着雨,天又黑,地又滑,去上个WC也成了件需要鼓足勇气的事。
在发了条微博进行自我鼓励之后,这才勇敢地冒雨冲了出去。
冲出去之后才发现,原来村子里是有路灯的,
拿着大叔送来的手电筒,其实一点问题也没有,
很多时候的困难,其实都是人自己预先设下的,当你一旦冲了出去,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了。
一个人的旅行,真是让人和自己相处的好方法,并且自我成长。
阿姨家的被子是那种很朴素的花朵图案,是我喜欢的调调,盖着睡觉觉得特别踏实。
人很奇怪的,当脑子里有根弦在的时候,天天睡到自然醒的我也能凌晨4点自动醒来。
整理好东西,再给书包和睡过的床来张合影,看着满天的繁星上了个WC,
然后就去和阿姨大叔说再见,
哪知大叔还起了床非要送我去村口等车,
大叔说,其实不用那么早,那车一般都要五点半才来呢,
虽说我是个慢性子,但等车这回事总是等早不等晚的,
果然,大叔帮我拖着行李箱到了村口,差不多五点,丝毫没有车影,
于是,两人开始聊天,关于村子的天文地理,聊了个底朝天。
忽然,远处一道亮光,打破了黑暗,车来了,
大叔又帮我把行李箱拎上了车,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也上了车。
坐早车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刚上车不久,后上车的一位大叔递给我一根烟,我笑着说谢谢不用
汽车沿着山路在一片黑暗里前进着,
只有车前的灯亮着,照着远方,
有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站在路边等车,
有个老爷爷骑车带着一个老奶奶,
有个抗着一袋枣子的年轻人和家人挥手告别,
一路上,车厢里的车灯时亮时灭,好像梦境一般,
直到天完全亮了,梦也结束了。
到佳县汽车站的时候,差不多是清晨七点多了,
原本我坐着面包车没走山路才花了40分钟的路,
原来一绕山路,停停开开地居然花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你看到的,自然也是另外一番风景了。
其实佳县是个有故事的小县城,它是《东方红》的发源地,
佳县的汽车站也很有意思,办公室都是窑洞,
古朴的窑洞上留有历史的标语:“为交通运输事业而奋斗”
从那些字体里,透露出那个过去并且永远消逝的时代气息,
这些气息是这个时代所丢失的,也永远可能找不回来的。
说实话,这条旧式标语算是这次木头峪之行里的意外惊喜,
可能人生就是这样的吧,你所期待的往往会失望,而惊喜却藏在你从未想过的转角处。
漫游记中的影像记录 { 小日子 } 请戳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1943108/ :)
去之前,在网上搜索一些资料,也是少的可怜,
心想也好,说明去的人肯定很少,正符合我对一个桃花源小村庄的期待。
去碛口镇去木头峪得先坐车去临县换车去佳县,再从佳县坐车去木头峪,
这完全是一段陌生全新的旅程,心里还是藏了小小的一丝紧张的,
但一坐上了车,那种“在路上”的感觉还是盖过了那些小紧张。
到佳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饿了一中午还没吃饭,
在路边的一个小店买了个烧饼,顺便问问去木头峪村的车啥时候来。
哪知老板娘说,去木头峪的车一天只有下午一点一班的,要坐的话就明天才有了。
不过这里有面包车能到那儿,我一个人包车的话要70,
虽说我从碛口到临县,从临县到佳县,换了两趟车的车费一共也好像才70吧,
但心想要是在这儿住上一晚再等到明天下午等车再去,包车70也就划算了。
一路上,和开车的师傅聊天,他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以前是做摄影记者的,
他说怪不得这么胆大呢,一个人大老远地跑这穷乡僻壤里来,
我说,其实就想看看传说中的那些古建筑来着
他问我想待多久,我说70的包车费我都花了,怎么着也得明天待上一天,后天一早走吧。
聊着聊着,车开进了黄河边的一条道,旁边的黄土山好像都在挖,
四周也几乎没有什么人,车七拐八弯的,在一片空地上停了下来,
空地两旁是两家杂货小店,一家小店的门口站着三个女人正在聊天,另一家小店的门口一堆男人们正围坐着打着牌。
我从车里出来,背着三脚架,拖着行李箱,三个女人都看着我,好像看到个外星人似的。
我有些迟疑地问司机师傅,这里就是木头峪乡的木头峪村吗?三个女人很肯定。
背着三脚架,拖着行李箱,开始在村子里瞎逛,
看得出来,这是个曾经出了些状元和进士的古村子,
历史在这里留下了些许痕迹,但终究敌不过沧海桑田的变幻,最终走向了没落。
还是决定先在村子里住上一晚再说,找了个阿姨家,30块住一晚还包顿晚饭。
在阿姨家放下了行李,打算再去逛逛拍些照片,
村子不大,一个小时里已经在村子里转了三圈,
已经没有成规模的古建筑了,只有些散落其中的碎片而已,
问了问人,传说中的那个古戏台几年前被火烧了,取而代之的就是现在村口的那个水泥戏台。
心里期待着的那个桃花源原来已经香消玉殒了,只剩下只言片语供人凭吊,
如果你要问我花了100块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那或许就是我在村子里遇见的一群羊、两只猫,
一所破落旧宅上写着“宁静”两个字的牌匾,
还有空气中混杂着的猪粪羊粪牛粪的味道吧,
噢,对了,还有黄河边的那些枣子们,
虽没有李家山的好吃,不过一颗颗摘下放进口袋里也挺过瘾的。
傍晚了,天渐渐地暗了下来,回到阿姨家不一会,居然开始下雨了。
之前一直在纠结明天是不是还要在村子里待上一天,毕竟可是花了重金包车进来的,
但我觉得在这一下午我已经围着村子里逛了三圈以上了,即使再待上一天,
说实话,我想我也拍不出什么来,于是决定,坐明天凌晨五点的车离开去榆次。
我住的阿姨家的房子在村里算是一半现代化了,我住的是新盖的水泥小楼,
而阿姨和叔叔还是住在窑洞里。
晚上,我们在窑洞里吃晚饭,烧面的工具是口大锅,还得拉风箱,
这种风箱我以前在西湾村见过,不过已经是封尘许久的文物了,
想不到现在在这小村子里还有人家在用,真是活文物了。
烧面的时候,我也去帮忙拉风箱,也算为晚餐面条出了点小力。
因为明天是凌晨五点的车,而且每天就那么一班,
出来以后也似乎是天天睡到自然醒的我当然要打起十分精神了,
心想看会书,上个WC,早点睡。
不过外面下着雨,天又黑,地又滑,去上个WC也成了件需要鼓足勇气的事。
在发了条微博进行自我鼓励之后,这才勇敢地冒雨冲了出去。
冲出去之后才发现,原来村子里是有路灯的,
拿着大叔送来的手电筒,其实一点问题也没有,
很多时候的困难,其实都是人自己预先设下的,当你一旦冲了出去,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了。
一个人的旅行,真是让人和自己相处的好方法,并且自我成长。
阿姨家的被子是那种很朴素的花朵图案,是我喜欢的调调,盖着睡觉觉得特别踏实。
人很奇怪的,当脑子里有根弦在的时候,天天睡到自然醒的我也能凌晨4点自动醒来。
整理好东西,再给书包和睡过的床来张合影,看着满天的繁星上了个WC,
然后就去和阿姨大叔说再见,
哪知大叔还起了床非要送我去村口等车,
大叔说,其实不用那么早,那车一般都要五点半才来呢,
虽说我是个慢性子,但等车这回事总是等早不等晚的,
果然,大叔帮我拖着行李箱到了村口,差不多五点,丝毫没有车影,
于是,两人开始聊天,关于村子的天文地理,聊了个底朝天。
忽然,远处一道亮光,打破了黑暗,车来了,
大叔又帮我把行李箱拎上了车,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也上了车。
坐早车也是件有意思的事,
刚上车不久,后上车的一位大叔递给我一根烟,我笑着说谢谢不用
汽车沿着山路在一片黑暗里前进着,
只有车前的灯亮着,照着远方,
有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站在路边等车,
有个老爷爷骑车带着一个老奶奶,
有个抗着一袋枣子的年轻人和家人挥手告别,
一路上,车厢里的车灯时亮时灭,好像梦境一般,
直到天完全亮了,梦也结束了。
到佳县汽车站的时候,差不多是清晨七点多了,
原本我坐着面包车没走山路才花了40分钟的路,
原来一绕山路,停停开开地居然花了一个多小时。
不过,你看到的,自然也是另外一番风景了。
其实佳县是个有故事的小县城,它是《东方红》的发源地,
佳县的汽车站也很有意思,办公室都是窑洞,
古朴的窑洞上留有历史的标语:“为交通运输事业而奋斗”
从那些字体里,透露出那个过去并且永远消逝的时代气息,
这些气息是这个时代所丢失的,也永远可能找不回来的。
说实话,这条旧式标语算是这次木头峪之行里的意外惊喜,
可能人生就是这样的吧,你所期待的往往会失望,而惊喜却藏在你从未想过的转角处。
漫游记中的影像记录 { 小日子 } 请戳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1943108/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夏日限定的绿色美学1226篇内容 · 34.3万次浏览
- 分享你夏天珍藏的一抹绿241篇内容 · 8.3万次浏览
- 抬头看看,这个刚诞生的夏天341篇内容 · 64.2万次浏览
- 锦绣芳华追剧手记468篇内容 · 32.2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726.1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161篇内容 · 463.7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483篇内容 · 709.2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3644篇内容 · 128.9万次浏览
嗯 BINGO:)
{ 井小鱼八年影像故事迷你摄影展安静进行中: http://demohour.com/projects/299559 这里有井小鱼更多影像和文字 欢迎来看哈 :}
向你学习,下次一定要独自来一段旅行
TO difference:嗯 必须滴 :)
{ 要有最朴素的生活 和最遥远的梦想 http://pu-su.taobao.com/ 井小鱼流浪倒计时 满30元全国包邮中 期待与你的遇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