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系列节目第二期
![]() |
亲爱的朋友们,你现在,在干嘛,去吃饭?回寝室?还是看着穿流亲爱的朋友们,你现在在干嘛,去吃饭?回寝室?还是看着穿流的人群你不知何去何从,天色已经慢慢的暗了下来,昏黄的路灯,微凉的风中,此时空气里繁杂的声音,你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吗?如果不能,请停下脚步。
北岛说:漂泊是穿越虚无的没有终点的旅行。经过无边的虚无才知道存在有无限的意义。而对于我们来说,就生命来讲,只限于我们活过的二十几年的时光里,而青春贯穿了我们的始末。青春又是什么呢?还记得有人说过,在这个时代我们的青春只能埋葬在书山题海和那一声声关切的成绩的询问下。有的时候,真的很茫然,在某个突然睡着了的自习课或是某节很重要的数学课上。每天听着上下课铃,彼此相顾鸣响。于是,日子就在铃声中一天天的消耗。有时也会望向窗外,总会突然想用什么来纪念现在的将要逝去的日子,可似乎用什么来留恋都那么苍白。是的,我无法用日记来记录那些美好的时光,我无法用照片来定格那些路过的画面,悲春伤秋,日子像是一群灰白色的鸽子,呼啸着从远方飞来,但当我察觉它们的时候,它们早已飞过了我的头顶。
走在路上看着凋落的叶子说明徂夏已经惛厄的离开了。是的,海棠依旧 物以逝人亦非。其实那每一个已经发生的不管甜蜜或痛苦的事情,总会在我们心里留下印记,当一切不再,我们就会暗自沉湎,怀念痛苦。就像七堇年所说,其实我们的一生并不缺乏幸福然而为什么我们总是对经历过的痛苦记忆犹新而总是不自觉就忽视了那些虽然微小但是毕竟存在过的幸福呢?
青春就是如此的纠结与不安,躁动与烦闷。在黑夜之后陷入无休无止的失眠中,在沉默过后陷入昔年的反复折磨中。于是,我们在这样的境界中挣扎在岁月的边缘。
电影在这个时候却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得解脱。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抛开国产大多数电影不谈。整个电影界的大环境还是欣欣向荣的。这期的在路上,推荐的电影就是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写的小说《挪威的森林》,这部小树与去年改编成电影,近期将与国内上映。而这部电影最让人期待的是在村上的笔下,它化作人物罗里吧嗦但又给人以强烈异样感的对话,化作“一种优雅的饶舌,一种有节制的故弄玄虚”。这使得村上的作品很难以被改编为实实在在的确切的电影影像。一旦切实了,那种氛围就很容易消失。加之小说曾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陈英雄改编这部作品的压力和困难可谓非常之大。
这小说最大的主题其实是死亡,里面的爱和性,情和欲,以及其中人物的生存状态是在这一主题之下才得以延展。“死不是作为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而存在着。而对于我们来说,青春也就是生的意义。当我们谈论挪威的森林的时候,我们能谈些什么。而就现在来说,我们谈论的话题过于噪杂,以至于我们无法思考,我们无法遵循心中的想法,无法过滤吵闹的人流。
这个世界太吵闹,我们听不见彼此的声音。而我们是单个的个人,对于自己的行为要负责,要找到我们人生的意义,正是这样的一些观念,使许多人感到恐惧。而在经历了那些公路,火车的旅行,约会以及年华之后,你将以死比生更加值得而告终。生是过客,跋涉虚无之境。就是这个道理。
【挪威的森林】在深度解析感情过后留给读者的是深切的思考,而村上这种我们的人生有个至此再后退不得的临界点,另外虽然情况十分少见,但至此再前进不得的点也是有的。那个点到来的时候,好也罢坏也罢,我们都只能默默接受。我们便这样活着的态度却让生与死为之动容。
“我已成为过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过是我往日的记忆碎片,我心目中最珍贵的东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寿终正寝,我只是按照过去的记忆坐卧行止。”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这一期在路上,到此结束。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最初的激情,追寻着最初的梦想,感受着最初的体验,我们上路吧。-------凯鲁亚克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暑期档电影repo194篇内容 · 1.9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240篇内容 · 16.4万次浏览
- 暑期档追剧推荐40篇内容 · 3175次浏览
- 《利剑·玫瑰》追剧笔记129篇内容 · 6.3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124.2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712篇内容 · 47.4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29篇内容 · 91.1万次浏览
- 不花钱也能拥有的松弛感58篇内容 · 6.9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