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揭批朱新礼的“朱六条”卖猪理论
全面揭批朱新礼的“朱六条”卖猪理论
(上海和君创业咨询公司总经理 汤浩)
一石激起千层浪,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公开后,立刻引起中国人的广泛抵制。面对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与质疑之声,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日前公开回应,表示“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并且特别强调了卖掉汇源果汁的六大好处(文字链接:http://www.investbank.com.cn/Detail.aspx?id=20527)。我怀着敬畏之心,细细读完了朱总这套系统而完整的“朱六条”卖猪理论,不禁哑然失笑,这六?条无论如何看来都显得牵强附会、逻辑混乱!
第一. 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让中国政府有更大筹码和美
国政府谈判”。
朱总的这一条理论,总让我联想到一百多年前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论调。经过三十年伟大的改革开放,如今的中国,已然和平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不是当年需要借助跨国公司外交来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弱国了。我们大家都看到,曾经多少西方国家抵制中国举办奥运会,但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敢不承认本届北京奥运会的空前成功?又还有哪个国家在与中国交往的时刻敢于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我实在无法理解,如此强大的中国政府,究竟有什么理由需要借助“割让”民族品牌来换取外交舞台上的谈判筹码?如此强大的中国政府,究竟有什么理由要依靠卖一个“汇源果汁”来提高我们的外交谈判地位?
朱总,您不是说“品牌不应该有国界”的么?怎么到了您这条理论里,汇源果汁倒又成了中国政府的筹码了呢?您的品牌既无国界之分,怎又能成为某国的筹码了呢?
莫名其妙,痴人说梦!
真正是“思维极其错乱,牛头不对马嘴”!
第二、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让美国人、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刮目相看。”
朱总的这一条理论,就更让我不可思议。把本国占有率第一位的品牌卖掉,外国人反而能对您刮目相看?我们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当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我们中国人对美国IBM刮目相看了吗?我们只会认为IBM已然衰退,濒临全面崩溃,不得已而被迫卖身给联想!难道还会认为:“IBM能卖给联想,真是太牛太强大了!”?
朱总,您不是说“品牌是为人类服务的么”?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把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等等等一股脑儿全卖给外国人,为全人类服务,让外国人对我们更加刮目相看?!
哦,也许是我理解错了。朱总说的“刮目相看”也许不是正面的“刮目”,而是反面的“刮目”。哦,原来全中国人民都误会了您!
早知有如此好处,不如早早全部卖光!
真正是“极度混淆试听,黑白彻底颠倒”!
第三、朱总告诉我们,“可口可乐投资汇源,投资中国,显示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显示了它对中国80多年从未有过的放心。”
我觉得这简直是对全中国人民智商的侮辱。我个人认为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庞大、最优良的市场。外国企业十多年前就深知中国市场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尤其是可口可乐,更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一门心思挤破头地要进入中国市场——罔顾国家法规,不择手段地步步蚕食中国市场,心狠手辣地打击中国竞争对手。“一将功成万骨枯”,二十年来,多少中国企业的尸体垫起了可口可乐今时今日如日中天的市场地位,你能说可口可乐时至今日才对中国市场有信心?滑天下之大稽!!
真正是“时空非常错位,说理极其牵强”!
第四、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让“我们通过这个合作,打入了可口可乐全球的采购”。
朱总的这条理论是看上去最靠谱的一条理论,我刚读罢之时不禁叹服朱总的深谋远虑。但夜半时分,冥思苦想,忽然被我想出了大漏洞。——中国果浆价格之廉世人皆知,亦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中国的果农和上游果浆厂商何止成百上千,可口可乐若真要采购,早就全面采购了,何至于要买下汇源果汁后,才着手采购呢?再进一步说,朱总您若是真想做可口可乐的果浆生意,早早地直接卖于它便是,何至于要卖了自己的汇源果汁,再让可口可乐收购您自己的果浆呢?若当年您是为了保护汇源果汁品牌而不许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浆的话,那么请问,您今天要卖了汇源果汁,保护的又是哪门子生意呢?难道真的是为了保护您的上游果浆产业么?稍微有点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下游稀缺品牌消费品的附加值永远是高于上游过剩资源的。左手转右手,下游转上游,翻手覆掌间却丢弃了最值钱最有附加值的下游品牌,不知这笔账怎就算成了个赢钱的帐?
朱总说得好:“在同等条件下,可口可乐要优先采购我们的浓缩汁,协议中都已经有规定。”但请问,何谓“同等条件”?质量价格是否必须完全相同才会“优先采购”?如果未来朱总的果浆大生意全仰仗于这一模糊暧昧、标准不清的条款,我真是为朱总未来的果浆大生意捏了一把汗。
综上所述,我认为朱总您这条是侮辱了您自己的商业智力。
真正是“丢了眼前西瓜,捡了陈年芝麻”!
第五、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很好的商业行为”。
这里的“很好”我不知道该如何界定。一般来说,商业行为的好坏应当以盈利为衡量标准。但我们不能忘却另一个更加根本的基础性标准——合法性。从盈利角度上看,一把狂收近70亿,无论如何是笔好买卖。但从合法性的角度上看,卖掉汇源真的是合法的么?
按照汇源果汁自己公布的财报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汇源的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继续占据市场领导地位。2008年第一季度汇源果汁更是占到了高浓度果汁市场的56.1%。而可口可乐则占有中国果汁市场9.7%的份额。据此,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计算得出,一旦可口可乐完成对汇源的收购,其在中国果蔬汁市场的份额将超过50%,大大领先于竞争对手。这显然已经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所指的垄断行为标准。
这种不合法的商业行为难道能够界定为“很好”么?再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若单从盈利来看,国际大宗毒品交易是最好的商业行为了,但这种严重犯罪行为,难道真的能称之为“很好的商业行为”?!
我个人认为,这次的跨国收购是外国企业对中国全新的《反垄断法》的一次法律底线的试探,更是对中国反垄断政策红线的冲撞,此例若是一开,中国的《反垄断法》将被实质上废为“徒法不足以自行”的一纸空文。
真正是“罔顾国家法纪,肆意顶风闯关”!
第六、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对员工也有好处”。
从历史上看,跨国公司的并购对中国员工的利益从来无法保障。当然,会有相当数量的高管能得到好处,但这些高管是否是汇源原有的高管将很难说。因为被跨国公司并购后的企业人员流动非常快。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尚未看到此次收购存在诸如不许裁员、降薪等等员工的保障性条款,如果是这样的话,跨国公司在收购完成后,一定会按照他们的效率和思维办事,这样将难免会有大批员工被裁员。即使是中高层,也会最终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管理方式的差异,逐步沦为企业的边缘化人物,进而最终被迫离开企业。
说到此处,我实在不忍心再把汇源员工未来可能的痛楚再分析预测下去,只祝愿他们好运。
真正是“凭空无中生有,再演望梅止渴”!
综上所述,我认为,朱新礼卖猪论的核心“朱六条”,无一得以立足,亦无一能说服国人。
夜深了,天也凉了起来。在这初秋的一缕寒意中,我感到了一丝恐惧:这样卖下去,我们还能有中国的民族品牌么?这样卖下去,失去了民族品牌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上将是怎样的位势?——农场?工场??市场???
我越来越惘然——卖品牌究竟是不是卖国呢?
(上海和君创业咨询公司总经理 汤浩)
一石激起千层浪,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的消息公开后,立刻引起中国人的广泛抵制。面对几乎一边倒的反对与质疑之声,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日前公开回应,表示“企业确确实实需要当儿子养,但是要当猪卖”,并且特别强调了卖掉汇源果汁的六大好处(文字链接:http://www.investbank.com.cn/Detail.aspx?id=20527)。我怀着敬畏之心,细细读完了朱总这套系统而完整的“朱六条”卖猪理论,不禁哑然失笑,这六?条无论如何看来都显得牵强附会、逻辑混乱!
第一. 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让中国政府有更大筹码和美
国政府谈判”。
朱总的这一条理论,总让我联想到一百多年前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论调。经过三十年伟大的改革开放,如今的中国,已然和平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早不是当年需要借助跨国公司外交来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弱国了。我们大家都看到,曾经多少西方国家抵制中国举办奥运会,但时至今日,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敢不承认本届北京奥运会的空前成功?又还有哪个国家在与中国交往的时刻敢于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我实在无法理解,如此强大的中国政府,究竟有什么理由需要借助“割让”民族品牌来换取外交舞台上的谈判筹码?如此强大的中国政府,究竟有什么理由要依靠卖一个“汇源果汁”来提高我们的外交谈判地位?
朱总,您不是说“品牌不应该有国界”的么?怎么到了您这条理论里,汇源果汁倒又成了中国政府的筹码了呢?您的品牌既无国界之分,怎又能成为某国的筹码了呢?
莫名其妙,痴人说梦!
真正是“思维极其错乱,牛头不对马嘴”!
第二、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让美国人、美国政府和美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刮目相看。”
朱总的这一条理论,就更让我不可思议。把本国占有率第一位的品牌卖掉,外国人反而能对您刮目相看?我们大家不妨回想一下,当年中国联想集团收购美国IBM,我们中国人对美国IBM刮目相看了吗?我们只会认为IBM已然衰退,濒临全面崩溃,不得已而被迫卖身给联想!难道还会认为:“IBM能卖给联想,真是太牛太强大了!”?
朱总,您不是说“品牌是为人类服务的么”?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把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等等等一股脑儿全卖给外国人,为全人类服务,让外国人对我们更加刮目相看?!
哦,也许是我理解错了。朱总说的“刮目相看”也许不是正面的“刮目”,而是反面的“刮目”。哦,原来全中国人民都误会了您!
早知有如此好处,不如早早全部卖光!
真正是“极度混淆试听,黑白彻底颠倒”!
第三、朱总告诉我们,“可口可乐投资汇源,投资中国,显示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显示了它对中国80多年从未有过的放心。”
我觉得这简直是对全中国人民智商的侮辱。我个人认为地球人都知道,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庞大、最优良的市场。外国企业十多年前就深知中国市场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尤其是可口可乐,更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就一门心思挤破头地要进入中国市场——罔顾国家法规,不择手段地步步蚕食中国市场,心狠手辣地打击中国竞争对手。“一将功成万骨枯”,二十年来,多少中国企业的尸体垫起了可口可乐今时今日如日中天的市场地位,你能说可口可乐时至今日才对中国市场有信心?滑天下之大稽!!
真正是“时空非常错位,说理极其牵强”!
第四、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让“我们通过这个合作,打入了可口可乐全球的采购”。
朱总的这条理论是看上去最靠谱的一条理论,我刚读罢之时不禁叹服朱总的深谋远虑。但夜半时分,冥思苦想,忽然被我想出了大漏洞。——中国果浆价格之廉世人皆知,亦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中国的果农和上游果浆厂商何止成百上千,可口可乐若真要采购,早就全面采购了,何至于要买下汇源果汁后,才着手采购呢?再进一步说,朱总您若是真想做可口可乐的果浆生意,早早地直接卖于它便是,何至于要卖了自己的汇源果汁,再让可口可乐收购您自己的果浆呢?若当年您是为了保护汇源果汁品牌而不许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浆的话,那么请问,您今天要卖了汇源果汁,保护的又是哪门子生意呢?难道真的是为了保护您的上游果浆产业么?稍微有点商业常识的人都知道,下游稀缺品牌消费品的附加值永远是高于上游过剩资源的。左手转右手,下游转上游,翻手覆掌间却丢弃了最值钱最有附加值的下游品牌,不知这笔账怎就算成了个赢钱的帐?
朱总说得好:“在同等条件下,可口可乐要优先采购我们的浓缩汁,协议中都已经有规定。”但请问,何谓“同等条件”?质量价格是否必须完全相同才会“优先采购”?如果未来朱总的果浆大生意全仰仗于这一模糊暧昧、标准不清的条款,我真是为朱总未来的果浆大生意捏了一把汗。
综上所述,我认为朱总您这条是侮辱了您自己的商业智力。
真正是“丢了眼前西瓜,捡了陈年芝麻”!
第五、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很好的商业行为”。
这里的“很好”我不知道该如何界定。一般来说,商业行为的好坏应当以盈利为衡量标准。但我们不能忘却另一个更加根本的基础性标准——合法性。从盈利角度上看,一把狂收近70亿,无论如何是笔好买卖。但从合法性的角度上看,卖掉汇源真的是合法的么?
按照汇源果汁自己公布的财报的数据,截至2007年底,汇源的百分百果汁及中浓度果蔬汁销售量分别占国内市场总额的42.6%和39.6%,继续占据市场领导地位。2008年第一季度汇源果汁更是占到了高浓度果汁市场的56.1%。而可口可乐则占有中国果汁市场9.7%的份额。据此,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计算得出,一旦可口可乐完成对汇源的收购,其在中国果蔬汁市场的份额将超过50%,大大领先于竞争对手。这显然已经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所指的垄断行为标准。
这种不合法的商业行为难道能够界定为“很好”么?再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若单从盈利来看,国际大宗毒品交易是最好的商业行为了,但这种严重犯罪行为,难道真的能称之为“很好的商业行为”?!
我个人认为,这次的跨国收购是外国企业对中国全新的《反垄断法》的一次法律底线的试探,更是对中国反垄断政策红线的冲撞,此例若是一开,中国的《反垄断法》将被实质上废为“徒法不足以自行”的一纸空文。
真正是“罔顾国家法纪,肆意顶风闯关”!
第六、朱总告诉我们,卖掉汇源是“对员工也有好处”。
从历史上看,跨国公司的并购对中国员工的利益从来无法保障。当然,会有相当数量的高管能得到好处,但这些高管是否是汇源原有的高管将很难说。因为被跨国公司并购后的企业人员流动非常快。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尚未看到此次收购存在诸如不许裁员、降薪等等员工的保障性条款,如果是这样的话,跨国公司在收购完成后,一定会按照他们的效率和思维办事,这样将难免会有大批员工被裁员。即使是中高层,也会最终由于企业文化的差异、管理方式的差异,逐步沦为企业的边缘化人物,进而最终被迫离开企业。
说到此处,我实在不忍心再把汇源员工未来可能的痛楚再分析预测下去,只祝愿他们好运。
真正是“凭空无中生有,再演望梅止渴”!
综上所述,我认为,朱新礼卖猪论的核心“朱六条”,无一得以立足,亦无一能说服国人。
夜深了,天也凉了起来。在这初秋的一缕寒意中,我感到了一丝恐惧:这样卖下去,我们还能有中国的民族品牌么?这样卖下去,失去了民族品牌的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上将是怎样的位势?——农场?工场??市场???
我越来越惘然——卖品牌究竟是不是卖国呢?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09.5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786篇内容 · 817.0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3619篇内容 · 572.7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新14篇内容 · 7839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新15篇内容 · 9870次浏览
- 哪个瞬间你发现自己被琐碎地爱着?895篇内容 · 207.7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281.9万次浏览
- 如果回到童年,你最希望有人给你科普什么知识?99篇内容 · 49.7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