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向标,徐克,斯皮尔伯格,李安,王家卫
![]() |
王家卫:198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后,经过短期 培训,进入香港TVB电视台从事电视制作,并迅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编剧。自1982年起的五年时间里,他创作了大约十部电影剧本。1988年王家卫初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该片和他1990年执导的第二部影片《阿飞正传》令他跻身一流导演之列。1988年,初执导筒的影片《旺角卡门》;获选1989年坎城影展影评周参展作品系列中展出。
早年在香港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平面设计时他疯狂地迷上了摄影,特别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这些大师的作品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1980年从学校毕业后,他进入香港无线电视开办的电视制作培训班学习剧本写作和影视制作,后在一系列无线的电视剧集中担任制作助理和编剧。
![]() |
徐克 :1966年移居中国香港,后到美国学习电影课程。1977年回港后,在佳艺电视从事编导工作。佳视倒闭后加盟无线电视。后转入电影圈发展,凭借《蝶变》一片崭露头角。1984年与妻子施南生组建电影工作室,凭《英雄本色》、《倩女幽魂 (1987年)》、《黄飞鸿 (1991年电影)》等片蜚声海内外,为香港电影开创了新的时代。在现今香港电影界的幕前幕后人物中,徐克是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在他十岁那年,他已经对电影发生兴趣,他曾与朋友租了摄录机来拍摄魔术表演,并在校内播放。他也喜爱漫画。这对他的电影风格有很大影响。自幼就对电影有极浓厚的兴趣,自13岁起即开始制作八厘米实验电影。
1966年移居香港,入读中学。他后来到了美国德州,先后在美国南卫理工会大学及德州大学奥斯分校修读电影。
1969年进入美国德萨斯州的南循道会大学,一年后停学环游美国,后来转到德州大学(奥斯汀)修读广播电视/电影课程,与朋友合拍了一部四十五分钟的有关美籍亚洲人的记录片《千钟万缝展新路》。
1975年毕业后,移居纽约,参与一出关于唐人街的电影-《From Spikes to Spindles》(1976)。他为当地唐人街报纸作编辑,建立了社区剧院社群,并为当地的华语有线电视台工作。
1977年回到香港,徐克加入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从事导演和监制等工作。一年后,又随梁淑怡转投“佳视”。1978年拍摄了根据古龙小说改编的9集电视剧集《金刀情侠》,一举成名,这可说是徐克导演生涯的转折点,他的才华为电影监制所注意。 《倩女幽魂》1979年受到吴思远的提拔,在思远电影公司拍摄他的第一部古装剧情长片《蝶变》,此片虽未见成熟,但徐克独特的风格和娴熟的技巧,使《蝶变》从当时充斥市场的功夫片中脱颖而出,得到电影界同仁的重视与好评,被认为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代表作之一。
徐克的第三部电影《第一类型危险》,基于题材敏感,曾一度被禁在香港上映,更要另剪一个较温和的版本。而他的第四部作品《鬼马智多星》,叫好又叫座,摩登豪华的流线型喜剧蔚然成风,更为他赢得1981年第十八届金马奖最佳导演的殊荣。其后的《最佳拍档之女王密令》更创下了三千万的票房纪录。而1983年为嘉禾所拍的《新蜀山剑侠传》,不但轰动一时,更在当时引进了好莱坞特技专家,培训出一批属于本土的电影特技人,奠定日后香港动作特效的成熟发展。
![]()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犹太人血统,美国著名电影导演、编剧和电影制作人。在四十年的电影生涯中,斯皮尔伯格曾触及多种主题与类型,有犹太人大屠杀、奴隶制度、战争与恐怖主义等题材。斯皮尔伯格曾两度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有三部电影,《大白鲨》 (1975) 、《E.T.外星人》 (1982) 与《侏罗纪公园》,曾打破票房纪录,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至今,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收入在全球粗估已超过85亿美元。
从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后,1971年的一次偶然机会,他去采访了环球公司电视部的总经理并因此于不久有幸成了与好莱坞电影制片厂签订长期合同的最年轻的导演。环球公司和他签定了三部电影的合同。第一部电影是由理查德·曼森担任剧本改编的《决斗》/《飞轮喋血》(Duel),该片讲述了一个荒谬的故事——一辆大卡车试图将一辆小汽车挤出路面。初出茅庐的斯皮尔伯格仅用十天就导演了这部电视电影。这部成本仅为30万美元的片子在欧洲上映时竟为环球公司赚了几百万美元,令圈内人士刮目相看。基于斯皮尔伯格作品的优秀品质,英国著名评论家迪利斯·鲍威尔对该片高度赞扬,这对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
电影相关(14张)
他在电视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制作1969年的电视剧《夜间画廊》的一部分——《Eyes》,本片由琼·克劳馥主演,她对这个22岁的新手导演大力支持,并和他保持了一生的友谊。这部电视剧在他的作品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较之他其后的诸多“成熟”影片显得高度风格化。之后,在他又执导了另一集电视剧《MarcusWelby》以及一部科幻剧集《L.A.2017》,后者引起了环球制片厂的注意,并又和他签署了一个短期合同。接着,他又继续执导了《夜间画廊》的一部分,以及其他几部电视剧集,终于迎来了能够自己执导的第一部完整电视剧《哥伦布》。
当时正值《驱魔人》大获成功,制片厂准备制作一部关于邪灵(SomethingEvil)的电视电影。根据他的合同,斯皮尔伯格执导了这部电视剧集中的一集《奴隶》。
斯皮尔伯格的第一部在影院上映的故事长片是《傻妹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讲述了一对被警察追捕的亡命鸳鸯夺回他们的孩子的故事。斯皮尔伯格的导演艺术受到了广泛赞扬,《The Hollywood Reporter》认为他是“冉冉上升的导演新星中的佼佼者”。这也是他与其后的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进行的第一次合作,本片也是威廉姆斯和日后风格极不相同的一次配乐。尽管如此,《傻妹大逃亡》却票房惨淡,只在小范围内得到上映。
成功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生性喜欢幻想的斯皮尔伯格最喜欢拍鲨鱼、太空人和蛇之类的题材。不久,他又指挥着一支庞大的摄制队伍和一条任性的机器鲨鱼拍摄了他的首部巨制《大白鲨》(《Jaws》1975)。该片那令人战栗的场景为好莱坞赢得四亿一千万美元的空前票房收入,让整个电影界目瞪口呆。接着,斯皮尔伯格结合个性,抓住了人们求幻想、求刺激的心理, 从1977年开始, 陆续执导了和制作了《第三类接触》(《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Kind》1977)、《外星人ET》(《E.T》1982)、《夺宝奇兵》系列(《Raiders of the Lost Ark 》1981、《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1984、《Indiana Jones and the Last Crusade》1989)等诸多巨片。这些影片都以充满幻想的故事情节给观众以前所未有的离奇感受,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其中以《外星人ET》为代表的讲述地球上的人们与来自外层空间的生物接触的影片更给了观众以巨大的幻想空间和心理刺激,令斯皮尔伯格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该片使他被提名为奥斯卡奖最佳导演。至此,他那充满幻想的导演风格也已形成。
但是,斯皮尔伯格的创作范围也有局限。他那纯熟高超的表现手法同影片类型单一化的内容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为了拓宽自己的导演路子,他于1985年首次执导了一部传记片《紫色》(《The Color Purple》)。在这部影片中,斯皮尔伯格抛弃了以前那些轻松愉快的故事,撷取了得奖小说的精华,真实地反映了一位黑人女性悲苦而倔强的一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被提名达十一项的该片在当年的奥斯卡晚会上却未获一奖,这不能不令人深感惋惜。然而,这时尚有点古典主义精神的斯皮尔伯格并不甘心向大众妥协,两年后,他又到中国上海拍摄了内蕴丰厚的《太阳帝国》(《Empire of the Sun》1987)。但命运不济,这部被美国影评委员会提名为最佳影片的作品与该年的奥斯卡奖又擦肩而过。
90年代
可屡遭挫折的斯皮尔伯格并不以此为然,进入90年代,他更是马不停蹄,举措惊人。1991年,他拍了影片《霍克船长》(《Hook》),获得成功。1993年,他用6千多万美元的成本制作了《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这部梦幻式的影片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恐龙世界并迅速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恐龙热且波及到日本、欧洲和东南亚。首映至今,该片已创利近十亿美元,突破了《外星人ET》创下的最高纪录。而更令惊奇的是,数月之后,他又推出一部与《侏罗纪公园》风格迥异的写实抒情的人文黑白片《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在该片中,流淌着犹太血液的斯皮尔伯格用史诗般的镜头把五十年前二次大战中德国纳粹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惨剧搬上了银幕。斯皮尔伯格明知冷肃的题材、沉重的主题不被票房看好,但敢于冒险的他却抛弃了最拿手的玩意儿——电影特技,而采用了黑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妻子凯特·卡普肖白底片与手提式摄影机。终于,斯皮尔伯格战胜了挑战,他以深沉的激情拍出了影片的真实感、历史感与人道主义襟怀,影片不仅赢得了高票房,还与《侏罗纪公园》一起,真正实现了他追求已久的奥斯卡之梦。最后,他又再度创建了一个恐龙公园,隆重推出了他的又一力作,《侏罗纪公园》的续集《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Jurassic Park》1997),虽然此集中栩栩如生的画面镜头仍令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此片整体质量大不如前作,上映之后甚至有媒体称“这是斯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作品”,这样的评论也直接导致斯皮尔伯格不再接任第三部《侏罗纪公园》的导演职位。紧接着,斯皮尔伯格导演并推出了一部描写100多年前黑人命运的史诗片《断锁怒潮》(Amistad),由老牌黑人影星摩根·弗里曼和奥斯卡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担当主演。但本片于97年12月上映后,被人控告剽窃他人小说作品,因此到最后票房成绩并不十分理想。然而经历小低谷的斯皮尔伯格在1998年却拍摄了一部“战争电影中的最佳影片”——《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影片重现了50多年前惊天动地的诺曼底登陆战的恢宏场面,让人惊骇的目睹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影片用纪录片的手法表现了腥风血雨的战场,震撼人心。导演着重刻画了战争中人的关系和人性的表现。斯皮尔伯格也因此第二次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21世纪
进入21世纪后,斯皮尔伯格平均每年都有一部电影问世,例如《人工智能》(A.I)、《逍遥法外》/《猫鼠游戏》(Catch Me If You Can)、《幸福终点站》(The Terminal)等都是不错的影片。2005年,他连续推出了《世界大战》/《世界之战》(War of the Worlds)和《慕尼黑》(Munich)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虽最终在第78届奥斯卡典礼上,两片均颗粒无收,不过此时的斯皮尔伯格也无需再多奖项的肯定。2009年,斯皮尔伯格荣获第66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终身成就奖。
![]() |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祖籍江西德安。是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台湾著名导演,硕士学位,曾担任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卧虎藏龙》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迄今唯一华语电影,且被《时代周刊》评为2000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导演。2006年凭借电影《断臂山》荣获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也是目前唯一华人导演获此殊荣。李安为华人影坛做出了极大贡献,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
人物履历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祖上做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李安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甚有古风、教子极为严格,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逢年过节在家里还要行跪拜礼。李安就是在这样有浓厚中国氛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家庭带给他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浸染,父权家庭的中国典型模式也为他日后的作品提供了生活基础甚至是原始素材。1975年他自国立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前往美国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斯大学学习戏剧导演,获戏剧学士学位。后又前往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制作,并获得电影硕士学位。在纽约大学学习期间,他拍摄了《追打》(“The Runner”)、《我爱中国菜》(“I love Chinese Food”)和《棒艺术家》(“Best The Artist”)等16毫米电影作品。1982年他拍摄了《荫凉湖畔》(“I Wish I was That Dim lake”),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及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奖——金穗最佳短故事片奖。
1984年以《分界线》(“Fine Line”)作为其毕业作品,从纽约大学毕业。该片曾获纽约大学生电影节金奖作品奖及最佳导演奖。这段时间,他还参加了著名黑人导演斯派克·李(Spike Lee)的反映学生生活的电影《Joe's Bed-Stuy Barbershop: We Cut Heads》的摄制工作。之后,李安因没能找到一份与电影有关的工作,不得不赋闲在家,靠仍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林惠嘉微薄的薪水度日,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到傍晚做完晚饭后,他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常常令林惠嘉觉得很温馨很感动。李安偶尔也帮人家拍拍小片子、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还有一次去到纽约东村一栋很大的空屋子去帮人守夜看器材。期间,他仔细研究了好莱坞电影的剧本结构和制作方式,试图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些全新的作品。日后回忆起这段难熬的生活,李安至今仍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就这样,在拍摄第一部电影之前,李安窝在家中当了6年的“家庭主男”,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就连丈母娘都夸奖:“你这么会烧菜,我来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1][2]1990年,李安完成了剧本《推手》(“Pushing Hands”),获台湾政府优秀剧作奖。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1992年,他亲自执导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将《推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反映在纽约的一家台湾人生活中的代沟和文化差异的喜剧片,这部影片在台湾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并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佳导演评审团特别奖。此外,该片还获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理智与情感》由于《推手》的成功,李安再次获得了执导电影的机会。他的第二部电影是1993年推出的《喜宴》(“The Wedding Banquet”)。在这是一部关于传统伦理观念的通俗剧。在这部影片中,他通过一个生性活泼的纽约人以一顿便宴来招待自台湾来参加他的婚礼的父母一事,进一步探索了二种文化和二代人之间在社会体制、伦理观念和人际关系观念上的迥异。通过这部电影,他探讨了不同民族对于家庭、两性关系和同性恋的认识。这是一部完全以好莱坞模式制作的中国电影,上映后赢得了一致的好评。该片在柏林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在西雅图电影节上获最佳导演奖,并获得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在他的家乡台湾,这部电影获得了第三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作品、导演、编剧奖以及观众投票最优秀作品奖。从此,李安在国际影视界的声誉猛增,一举跃入世界知名导演行列。
1994年,他拍摄了《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这是他所执导的第三部电影,主要诠释了家庭问题和新旧冲突这个主题。本片的主演是台湾著名演员郎雄(Sihung Lung)。本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影片提名,第三十九届亚太电影展最佳作品、最佳剪辑奖,第七十七届大卫格里菲斯奖最佳外语片奖,并获独立制作奖和第七届台北电影奖优秀作品奖,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一名。
成功地拍摄了这部影片之后,李安跨进了好莱坞主流电影制作的大门,1995年他执导了他的第一部英语片《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这部电影改编自简·奥斯汀的小说《理智与情感》,编剧是本片的女主角艾玛·汤普逊。该片获得诸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汤普逊还获得最佳剧本改编奖),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安还评选为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喜宴》1997年,李安又开始改编里克·穆迪(Rick Moody)的小说《冰风暴》(“The Ice Storm”)。本片讲述的是在“水门事件”那个年代,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家庭内发生的种种矛盾——四十多岁的男人面临着中年危机;正值青春斯发育阶段的少男少女整日与爹妈针锋相对;夫妻间不可告人的秘密……。该片的主要演员包括凯文·克莱恩(Kevin Kline),西戈尼·韦弗(Sigourney Weaver),琼·艾伦(Joan Allen)和克里斯蒂纳·里奇(Christina Ricci)等。李安在这部片中,诠释了七十年代美国家庭关系的微妙的一面,本片的成功使李安在国际影视界声誉大振。这部影片也赢得了许多项国际电影协会的奖项,包括1997年编剧詹姆斯·沙穆斯(James Schamus)在戈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的最佳编剧奖。凭借此片,李安确立了他在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中的地位。
此后,李安转而尝试拍摄反映美国内战的影片——《与魔鬼共骑》(“Ride with the Devil”)。与前两部影片相比,李安的这部美国西部片并没有引起大的反响。
2000年,从小就是个武侠迷的李安接受了台湾前中影公司总经理、目前是纵横国际影视公司的老板徐功立的邀请,推出了演绎太极拳之博大精深的中文武侠片《卧虎藏龙》。该片的编剧是与李安在《饮食男女》和《冰风暴》中合作过的犹太裔编剧詹姆斯·沙穆斯。
《卧虎藏龙》也是第37届台湾金马奖影展的大赢家,共捧走6个奖项。包括:最佳剧情片、最佳音效、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视觉特效、最佳动作指导及最佳剪辑。2001年3月11日,李安还凭借此片获得美国“导演协会奖”,风头直逼奥斯卡。
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是一部2005年的美国爱情/剧情片,描述1963年至1981年的美国西部,二个男人之间情爱与性爱的复杂关系。在威尼斯影展夺得金狮奖,并获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金球奖、美国制片人协会、影评人票选奖与独立精神奖等团体及影展,授予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断背山》在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最多项提名(八项),最终抱回了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与最佳电影配乐三项大奖。
2007年,李安执导了张爱玲原著《色戒》的同名电影,该片以原著为基础,由台湾金牌编剧王惠玲主笔,讲述了一个女间谍的悲惨人生。由于原著涉嫌影射皇牌中统女谍郑苹如与有日本鬼子支持的汪精卫一方特务的较量失败的结局,在问世二十年多年后才得以发表。故该片放映后,引起了国人感情上的不满,引发了一阵倒李安狂潮,甚至有人指斥其拍此片是由李登辉等亲日人员的委托,所以在大陆也一直被称作禁片。女主角汤唯也因此受到封杀。
原著的文学性和艺术张力颇足,且因为张爱玲的名气,三十年来,不断有台湾地区的制片公司和导演希望拍摄它。屡次筹备,又屡次失败,皆因制作方感觉未抓住精髓。此次,李安筹备该片,下了大力气研习原著。王惠玲的剧本就修改了七稿,最终耗时两年,制片方安乐电影公司和美方豪掷了1000万人民币,在上影厂基地搭建了日伪时期上海霞飞路一带的街景。
该片的演员阵容群星璀璨,梁朝伟、陈冲、何赛飞、王力宏等等一线明星纷纷加盟,女一号汤唯虽是新角儿,但其专业的天赋和牺牲精神,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与李连杰之间的对话
李连杰:我就问过他一句,说,你为什么要拍动作电影?他的答案非常有哲理,非常奇妙,我当时吓一跳。他就跟我说,穷文富武。……他说,你拍文艺片,最多100万美金能拍,拍动作片,最少500万到几千万美金拍,那作为导演来讲,当然是越多的资金在手上,可以展示他的世界。这么一个解释方法,我觉得很有意思。
你想当导演?
嗯嗯!
O O哇怎么开始
自己先了解一切关于电影的东西,上这条船 充实自我先 具体在怎么搞就母鸡了
哈哈哈加油哇亲!!!支持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