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1:科学,真理,意识形态及宗教
![]() |
2011/9/5 5:21 周一,多云,室温26度,湿度62%
2010年的4月24日,我在位于淮海中路陕西路1号线站的季风书店,偶然见到何新写的《哲学思考》,上下集,随意翻阅了一下,就对书中有关悖论的论述产生浓厚兴趣,欣然买下,这也成了我开始阅读哲学书籍的引子,经常翻阅,也陆续购置了另一些哲学书籍。
我不敢说我看懂了多少,甚至这所谓的懂,是否是真的懂,或者甚至是错误理解,也许更多的是一知半解,但就这样,也让我对哲学产生浓厚兴趣,以及纠正我以前很多的错误理解,让我心里突然明亮了许多。
今天摘录本书中一些有关学术,科学,真理,以及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概念的论述。
“学术之立场具有主观性,而且很少具有普遍性和公众性。让公众去评定学术是可笑的。”
“学术是主观的理念体系和理论。学术具有强烈之个人性色彩,这一点与科学非常不同。”
“科学是一个人造概念系统,与一切人造系统同样具有虚拟性。科学提供知识,但知识不等于真理。”
“科学具有普适性的认知结论,是公众的普遍信念。
学术则是私人性的。学术研究是个人行为,因此获得学术发现亦是个人荣誉。
只有某种学术成果成为完全无异议的公众意识时,学术才能成为科学。”
“科学迷信和宗教迷信的区别只是偶像不同,宗教的偶像是神,科学迷信的偶像是科学。”
“通常许多关于真理的言说,往往不过是某些人的私见,意见,见解而已。在论辩中高高挥舞科学和真理招牌的人,不过是要求你相信他,迷信他,盲从他而已。”
“意识形态既不是真理,也不是学术,更不是科学。
意识形态是一种公共意识,一种集体认知,公众信仰,群体意识。”
“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须臾离不开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从精神上维系一个组织。意识形态提供一种集体认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形成社会的精神力量。意识形态通过舆论左右社会。意识形态制造出社会的精神偶像,集体信仰。因此,意识形态是社会信仰的公共神话。”
“宗教的强大力量来自它的排他性。一种宗教体系是完全自给自足的,它不依赖任何科学或学术。它是超验的和绝对的,宗教是人类意识中唯一自我宣示的‘绝对真理’”
“一个社会可以没有学术没有科学,但是绝对不能没有意识形态。没有公共意识形态的社会必定崩溃。意识形态是社会默认的神话。民主,自由,自由主义,共产主义,都是意识形态的神话。”
“科学的理性素质使之不具有强制性,因此科学不能领导社会。所谓科学决策只是个空洞的意识形态口号而已。学术的个人性质使得学术也不能领导社会。”
“意识形态——具有强制性,信念性,以及集体认同性。因此,它才能引导社会的集体方向。没有意识形态的引导,一个社会就会迷路。”
我想强调或引用这些论述的目的是: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放弃制作意识形态,放弃意识形态的管理,非意识形态化也使国家陷入困境。”这样能使我们的国家崛起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有圣经,那是他们的意识形态,是他们的信仰,共同的价值取向。那我们呢?用什么来维系我们的民众?凝聚我们的人心?难道想使我们依然成为一盘唯利是图的散沙?只是为了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
PS:何新
中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专职)。
本文摘录之《哲学思考》卷五,第41章,关于意识形态,学术,科学,伪科学和真理。p.069
![]() |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48.9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271篇内容 · 111.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429篇内容 · 162.5万次浏览
- 你有哪些“终不似,少年游”的经历?2888篇内容 · 56.7万次浏览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4678篇内容 · 906.7万次浏览
- 如何高能量地度过不留遗憾的一年1096篇内容 · 183.9万次浏览
- 汶川地震17周年1.0万+篇内容 · 30.8万次浏览
- 哪些故事的翻拍让你大失所望?329篇内容 · 679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