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习动机的反思
近日读卢梭的《爱弥儿》,不禁回忆起自己童年所受教育的方式。一些深刻的片段浮现在脑海,从小学时数学老师拿着教棍打人时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到语文老师不分青红皂白掴人耳光时的眼神,从初中时在地理课上昏昏欲睡被叫起来辨认地球自转的方向,到美术课偷偷吃冰棍被老师拉到讲台上罚站,从高中时因为成绩出众得到偏爱,到大学时浑浑噩噩蹉跎度日。
戴着优等生的光环太久,还真以为自己是那么回事,现在想起来,其实在中国目前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人,区别不大。我们中有多少人是真正被“因材施教”了的,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某个学科而去学习的?记得小时候,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拉板板车。对于这样的一个道理,儿时的我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意思。总是有老师、家长等权威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学习是让未来过得幸福的保障。可是,未来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从来没有一位老师告诉过我。也许有人说过,从侧面透露过,幸福就是有钱、有权,因为总是有类似的符合这两点的人被拿来当榜样。
学习的一切目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并不明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大程度上,我努力学习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很多我并不感兴趣)是为了令父母开心让老师满意让同学羡慕。这是多么扭曲的一种学习动机啊!不问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却为了虚荣心而往大脑里填塞别人的观点,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好的记忆力。
欲望是驱使我们行为的动机,多少年前,我就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少年后,我才逐渐明白,要怎样激发人对某方面知识的兴趣。犹然记得初中最不喜欢的就是地理,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那些陌生的河流、国家,当时的我不知道学它对我日常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如果,老师能用一种偏实践的方式替代那种拿着书本讲一些枯燥难懂的概念的方式,我想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诶。
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是产生幸福感的基础。从此以后,不再追求那些超过我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过简单质朴而又丰富多姿的生活,把握住眼前的幸福,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敢于怀疑,不屈从权威。相信自然的力量。
戴着优等生的光环太久,还真以为自己是那么回事,现在想起来,其实在中国目前这种教育方式下成长起来的人,区别不大。我们中有多少人是真正被“因材施教”了的,有多少人是真正喜欢某个学科而去学习的?记得小时候,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拉板板车。对于这样的一个道理,儿时的我并不完全理解它的意思。总是有老师、家长等权威孜孜不倦地教导我们,学习是让未来过得幸福的保障。可是,未来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从来没有一位老师告诉过我。也许有人说过,从侧面透露过,幸福就是有钱、有权,因为总是有类似的符合这两点的人被拿来当榜样。
学习的一切目标,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并不明确,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很大程度上,我努力学习那些书本上的知识(很多我并不感兴趣)是为了令父母开心让老师满意让同学羡慕。这是多么扭曲的一种学习动机啊!不问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却为了虚荣心而往大脑里填塞别人的观点,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好的记忆力。
欲望是驱使我们行为的动机,多少年前,我就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少年后,我才逐渐明白,要怎样激发人对某方面知识的兴趣。犹然记得初中最不喜欢的就是地理,地球仪上密密麻麻的经纬线,那些陌生的河流、国家,当时的我不知道学它对我日常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如果,老师能用一种偏实践的方式替代那种拿着书本讲一些枯燥难懂的概念的方式,我想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诶。
做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事情,是产生幸福感的基础。从此以后,不再追求那些超过我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过简单质朴而又丰富多姿的生活,把握住眼前的幸福,学会珍惜,学会感恩,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敢于怀疑,不屈从权威。相信自然的力量。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谈过很多次恋爱后才明白的道理121篇内容 · 35.3万次浏览
- 后悔没有早点知道的职场道理69篇内容 · 11.8万次浏览
- 为什么我们会和错的人结婚?27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你镜头下的夏日终曲25篇内容 · 1.1万次浏览
- 把夏天装进镜头的那一刻,有多治愈306篇内容 · 23.7万次浏览
- 那些不上班的人都在做什么160篇内容 · 111.1万次浏览
- 我的快乐初秋观鸟记32篇内容 · 1.9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751.5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