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之结(二)【各自远飘】
Zwei
黎明。
晚上睡的很沉,直到列车员用他那特质的钥匙敲着床铺我才惊过来。
“下车啦!还睡!车都停了很久啦!!”
我有些后悔软下了心没有买软卧车票,起码列车员的态度都会好上几分。三两步跨出车厢。留下列车员一句在我看来意味深长的话:“丢了什么东西我可不管啊。”
想想好笑,我还能丢掉什么?
出站后我没有按照圣地给我的地址直接去藤雨堂,随便上了趟公交车,择了处靠窗的地方。肆意让烟雨中的一切倒去。这里跟湘南相比虽位置偏北,但温柔细雨,青瓦白墙倒比丘陵红土更显江南风韵。阴雨天气,风中柳枝还有街边绿水让小镇亲临水墨。车窗外溅起的水花划着舒展的弧线投向下一处水洼,雨水浸湿的墙壁照出宣纸淡墨的一厢情愿,挂在屋檐上欲走欲留的雨滴映出遗落故土的半匹红绫。窗外的每一处景色都是透着清新墨香的画,但我总觉得缺少些什么。这缺失迅速让我失衡,生怕迷失在这些画卷中;或是说生怕因那缺失,让每一处景致都如出一辙。而我将永远的禁锢在纸墨中,无法找到归去的路。
下午茶的时候我才到滕雨堂,这家咖啡馆据圣地说是由一个从意大利归来的年轻人开的,每种咖啡的制作都很精致。我对咖啡没有什么研究,但我猜不同的咖啡跟不同的花一样,会代表着些不同的品质。推开咖啡厅的玻璃门,我选了处阳光充足的靠窗的座位,好让下午三点半的温暖能够充分驱逐缠绕在身上的疲惫。咖啡厅里除了我没有别的客人,也没有几名员工,店长不在,领班也不在。
窗外是条笔直的小街,不论往哪个方向走,不到一百米便是这小街的尽头。尽头的一段是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另一端则是那条入海的不知名字的江。
“喝什么?”当我正在回忆上一次归去海边的情形时,身边传来个青涩的女声。
“呃,一杯黑咖啡,一块Sacher-Torte。”我取下背上的弓子盒,环视四周的墙壁上的照片,在离我不远的照片墙上有一张店员们的合照,我一眼就认出了其中腼腆的圣地。“再来一杯蓝山好了。”
“哦。你等等。”女侍转身走回吧台后的工作区里。“圣地,一份黑蛋糕,一杯黑咖啡和还有一杯蓝山。”
我笑了笑,这个熟悉的名字从前就有着一种无法拒绝的温和,三年之后他还是这样。我从背上取下弓子盒,开始打量这个咖啡厅。灰色大理石地板,浅白色吊顶将远端吧台对面的白色三角钢琴玲珑的曲线衬托的恰到好处;简约的吧台前摆着几把酒吧才会出现的高脚椅,好地方,我偶尔能喝上两杯。
“圣地,我去弹琴了,你送出去吧?”吧台后的工作间里又传出了那个青涩的女声, “说话啊。”
“啪!”一声纸张与皮肤大面积接触的闷响。
“啊!我的蛋糕!”
“好不好啊?”
“嗯,去吧。我来送出去吧。”
“那个拉琴的打电话来了吗?”又是那个女声。
“没,他就说是今天到。Sacher-Torte,这种奥地利蛋糕好久没人点了。”
“圣地,那个拉琴的今天如果来了,我就不用弹那么多了吧?”
“不知道,反正你得做好他不来的准备……”
我忍不住笑了出来,于是将脸转向窗户。在玻璃淡淡的反光中那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身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空气里弥漫着Sacher-Torte独特的巧克力香味和莫扎特的明快,还有就是他身上天生带着的浓浓的起司味。
“先生,咖啡和甜点。”
“谢谢,请问这是否有位叫做圣地的简餐师?我想跟他喝杯咖啡。”
“啊。我就是。请问阁下?”
“我的一个朋友要我过来尝尝你做的Sacher-Torte。”
我转过脸,圣地惊讶的表情让我想起了3年前的那次离开。胖胖的脸,高高的厨帽,还有随身携带香浓起司味。圣地一点都没变。
“伊韵?你,你,你来了啊?”圣地定在原地好半天“哇!真是你!你把头发留长后差点认不出来了。”
“嗯,当然,还谁会只带个弓子盒乱跑的?”我晃了晃手中细长的弓子盒,我把圣地拉到对面的沙发上坐下,将黑咖啡推到他面前。
“哈哈!是的是的!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
“这样不就可以面对面了吗?
“还是跟以前一样爱开玩笑!”
我指了指远端的那架三角钢琴,“那位女侍钢琴弹的很好!”
“哈哈!哪是女侍,那是我们这的钢琴师。”圣地笑着撕开一袋棕榈粉细细的放入咖啡杯里,“你又没带琴?”
“嗯。没带。我一会去买。”
“嗯……”圣地用小勺缓缓的搅拌着咖啡,注视着我颈上的挂坠“伯父和伯母怎样?”
“不知道,离开了林山就没了联系。直到我抵达沙城后接到圣地的电话才知道爸妈那时虽然已经闹得天翻地覆,但爸每个月会给我汇款。这些钱,除了我在沙城维持生计之外,更多的便是买琴。
“留着吧,不知下次你什么时候又要开拔。”
“但是在那之前我先得去买把琴。”
买琴,我总是快乐的。作为一种崭新生活的开始,一把新的提琴总是能带来很多惊奇。这把新琴如同录音机,将各种不同生活的节奏,颜色统统的记录在背板的虎纹中。而生活的味道则融入弓子浓重的松香味里。等到离开了那个城市,我便远离了一种节奏,失去了一种颜色,或者说偏离了那条我原先已经设计好了的路线。
我不知道能够在这里走多远,也不知道下一把提琴能够歌唱多久。
“伊韵?那事?”圣地试探的用手中的银勺碰了下我的杯子,清脆的撞击声好像那柄音叉发出的共鸣。
“嗯。”
“不过她真的很了解你。”
“也许吧。”
雷雨,黑夜,在风中摇曳的树叶,挂在上面欲走欲流的水滴。散落在地上的巴赫,被无限拉长的影子,还有凌晨十字路口中央的拥吻……
“圣地,这里的夜是什么样的?”
“很宁静,但今晚这里会很忙碌。”圣地敲了敲桌子,随手拿起一块方糖沁入咖啡。方糖快速的被褐色侵占,细碎的颗粒从糖块底端开始松散,直到方糖完全融化在半透明黑亮的液体里。阳光很浓稠,如同蜂蜜补偿着没糖吃的小孩。圣地轻点了点头,将兑入方糖的黑咖啡递给我,拿起一块Sacher-Torte。
“这玩意,在这没几个人爱吃,因为太甜。”圣地用小勺切下一快,圆润蛋糕外皮下隐藏着无数薄薄的夹层,圣地把它浸入蓝山中。“用来浸咖啡好了。”
结账买单时,圣地决然的将我推出了咖啡厅:“赶快去买琴好了。顺便把自己收拾好。”
滕雨堂对面有一处名为静花语的花店,我在那里租了个的小套间。打开窗户可以看到滕雨堂朝南明亮的落地窗户。房东在阳台上养了很多的茉莉,谈及这些茉莉的时候,房东执意要将其搬回她的院子。而我又多给了房东一个月的房租后,房东答应给我把这些茉莉留下,并且提供一些水仙让我种养。在我从滕雨堂回来之前,把房间内过冬的用品置好,包括厚厚的棉被和暖炉。
我在一个看上去像回事琴行里,几乎试完了琴行老板推荐的所有的琴之后,在黯淡楼梯间里一大堆炭木柴火中发现了个琴盒,打开后提琴面板上厚厚的一层松香大方的嘲笑着它原来的主人。琴行老板冲我笑了笑,说喜欢就拿走吧,随便给个价。“随便给个价”往往这样的话中藏着无数的尖刀。琴行老板也许未曾想过他那把灰褐色的老提琴居然卖上了五位数;我也未曾想过能在这样的小店里找到把60年代的意大利提琴。
把琴拿回滕雨堂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推开咖啡厅的门,迎面扑来满屋的咖啡香还有《小星星变奏曲》轻盈的浪漫。此时咖啡厅的人比下午的时候多了些许。我选了处远离钢琴的座位摆弄我的提琴,在前台和工作间忙碌的圣代忙里偷闲的跟我打了个招呼。而此时,店长依然没有出现。
一曲完后,女钢琴师拿下谱子,昂着头轻盈的穿过众多咖啡桌径直向我走来。
“我叫遥知。你就是新来的琴师吧。”遥知很淑女的坐到了我的对面。
“嗯。是的。我叫杜伊韵。”
“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你了。我得去帮忙,人开始多了。”
虽然只有一小会,但失掉了音乐的咖啡厅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尴尬,瓷器之间的磕磕绊绊与客人之间的碎语成了咖啡厅的主题。我用湿巾擦了擦手,坐到了钢琴旁,简短的调音后,开始了在这里琴师的工作。左手在指板上的滑动已经变成记忆之外的一种习惯,弓在琴弦之间的跨越早已成为熟悉的感觉藏在手指之间。
无伴奏开始了。
黎明。
晚上睡的很沉,直到列车员用他那特质的钥匙敲着床铺我才惊过来。
“下车啦!还睡!车都停了很久啦!!”
我有些后悔软下了心没有买软卧车票,起码列车员的态度都会好上几分。三两步跨出车厢。留下列车员一句在我看来意味深长的话:“丢了什么东西我可不管啊。”
想想好笑,我还能丢掉什么?
出站后我没有按照圣地给我的地址直接去藤雨堂,随便上了趟公交车,择了处靠窗的地方。肆意让烟雨中的一切倒去。这里跟湘南相比虽位置偏北,但温柔细雨,青瓦白墙倒比丘陵红土更显江南风韵。阴雨天气,风中柳枝还有街边绿水让小镇亲临水墨。车窗外溅起的水花划着舒展的弧线投向下一处水洼,雨水浸湿的墙壁照出宣纸淡墨的一厢情愿,挂在屋檐上欲走欲留的雨滴映出遗落故土的半匹红绫。窗外的每一处景色都是透着清新墨香的画,但我总觉得缺少些什么。这缺失迅速让我失衡,生怕迷失在这些画卷中;或是说生怕因那缺失,让每一处景致都如出一辙。而我将永远的禁锢在纸墨中,无法找到归去的路。
下午茶的时候我才到滕雨堂,这家咖啡馆据圣地说是由一个从意大利归来的年轻人开的,每种咖啡的制作都很精致。我对咖啡没有什么研究,但我猜不同的咖啡跟不同的花一样,会代表着些不同的品质。推开咖啡厅的玻璃门,我选了处阳光充足的靠窗的座位,好让下午三点半的温暖能够充分驱逐缠绕在身上的疲惫。咖啡厅里除了我没有别的客人,也没有几名员工,店长不在,领班也不在。
窗外是条笔直的小街,不论往哪个方向走,不到一百米便是这小街的尽头。尽头的一段是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另一端则是那条入海的不知名字的江。
“喝什么?”当我正在回忆上一次归去海边的情形时,身边传来个青涩的女声。
“呃,一杯黑咖啡,一块Sacher-Torte。”我取下背上的弓子盒,环视四周的墙壁上的照片,在离我不远的照片墙上有一张店员们的合照,我一眼就认出了其中腼腆的圣地。“再来一杯蓝山好了。”
“哦。你等等。”女侍转身走回吧台后的工作区里。“圣地,一份黑蛋糕,一杯黑咖啡和还有一杯蓝山。”
我笑了笑,这个熟悉的名字从前就有着一种无法拒绝的温和,三年之后他还是这样。我从背上取下弓子盒,开始打量这个咖啡厅。灰色大理石地板,浅白色吊顶将远端吧台对面的白色三角钢琴玲珑的曲线衬托的恰到好处;简约的吧台前摆着几把酒吧才会出现的高脚椅,好地方,我偶尔能喝上两杯。
“圣地,我去弹琴了,你送出去吧?”吧台后的工作间里又传出了那个青涩的女声, “说话啊。”
“啪!”一声纸张与皮肤大面积接触的闷响。
“啊!我的蛋糕!”
“好不好啊?”
“嗯,去吧。我来送出去吧。”
“那个拉琴的打电话来了吗?”又是那个女声。
“没,他就说是今天到。Sacher-Torte,这种奥地利蛋糕好久没人点了。”
“圣地,那个拉琴的今天如果来了,我就不用弹那么多了吧?”
“不知道,反正你得做好他不来的准备……”
我忍不住笑了出来,于是将脸转向窗户。在玻璃淡淡的反光中那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身影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空气里弥漫着Sacher-Torte独特的巧克力香味和莫扎特的明快,还有就是他身上天生带着的浓浓的起司味。
“先生,咖啡和甜点。”
“谢谢,请问这是否有位叫做圣地的简餐师?我想跟他喝杯咖啡。”
“啊。我就是。请问阁下?”
“我的一个朋友要我过来尝尝你做的Sacher-Torte。”
我转过脸,圣地惊讶的表情让我想起了3年前的那次离开。胖胖的脸,高高的厨帽,还有随身携带香浓起司味。圣地一点都没变。
“伊韵?你,你,你来了啊?”圣地定在原地好半天“哇!真是你!你把头发留长后差点认不出来了。”
“嗯,当然,还谁会只带个弓子盒乱跑的?”我晃了晃手中细长的弓子盒,我把圣地拉到对面的沙发上坐下,将黑咖啡推到他面前。
“哈哈!是的是的!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
“这样不就可以面对面了吗?
“还是跟以前一样爱开玩笑!”
我指了指远端的那架三角钢琴,“那位女侍钢琴弹的很好!”
“哈哈!哪是女侍,那是我们这的钢琴师。”圣地笑着撕开一袋棕榈粉细细的放入咖啡杯里,“你又没带琴?”
“嗯。没带。我一会去买。”
“嗯……”圣地用小勺缓缓的搅拌着咖啡,注视着我颈上的挂坠“伯父和伯母怎样?”
“不知道,离开了林山就没了联系。直到我抵达沙城后接到圣地的电话才知道爸妈那时虽然已经闹得天翻地覆,但爸每个月会给我汇款。这些钱,除了我在沙城维持生计之外,更多的便是买琴。
“留着吧,不知下次你什么时候又要开拔。”
“但是在那之前我先得去买把琴。”
买琴,我总是快乐的。作为一种崭新生活的开始,一把新的提琴总是能带来很多惊奇。这把新琴如同录音机,将各种不同生活的节奏,颜色统统的记录在背板的虎纹中。而生活的味道则融入弓子浓重的松香味里。等到离开了那个城市,我便远离了一种节奏,失去了一种颜色,或者说偏离了那条我原先已经设计好了的路线。
我不知道能够在这里走多远,也不知道下一把提琴能够歌唱多久。
“伊韵?那事?”圣地试探的用手中的银勺碰了下我的杯子,清脆的撞击声好像那柄音叉发出的共鸣。
“嗯。”
“不过她真的很了解你。”
“也许吧。”
雷雨,黑夜,在风中摇曳的树叶,挂在上面欲走欲流的水滴。散落在地上的巴赫,被无限拉长的影子,还有凌晨十字路口中央的拥吻……
“圣地,这里的夜是什么样的?”
“很宁静,但今晚这里会很忙碌。”圣地敲了敲桌子,随手拿起一块方糖沁入咖啡。方糖快速的被褐色侵占,细碎的颗粒从糖块底端开始松散,直到方糖完全融化在半透明黑亮的液体里。阳光很浓稠,如同蜂蜜补偿着没糖吃的小孩。圣地轻点了点头,将兑入方糖的黑咖啡递给我,拿起一块Sacher-Torte。
“这玩意,在这没几个人爱吃,因为太甜。”圣地用小勺切下一快,圆润蛋糕外皮下隐藏着无数薄薄的夹层,圣地把它浸入蓝山中。“用来浸咖啡好了。”
结账买单时,圣地决然的将我推出了咖啡厅:“赶快去买琴好了。顺便把自己收拾好。”
滕雨堂对面有一处名为静花语的花店,我在那里租了个的小套间。打开窗户可以看到滕雨堂朝南明亮的落地窗户。房东在阳台上养了很多的茉莉,谈及这些茉莉的时候,房东执意要将其搬回她的院子。而我又多给了房东一个月的房租后,房东答应给我把这些茉莉留下,并且提供一些水仙让我种养。在我从滕雨堂回来之前,把房间内过冬的用品置好,包括厚厚的棉被和暖炉。
我在一个看上去像回事琴行里,几乎试完了琴行老板推荐的所有的琴之后,在黯淡楼梯间里一大堆炭木柴火中发现了个琴盒,打开后提琴面板上厚厚的一层松香大方的嘲笑着它原来的主人。琴行老板冲我笑了笑,说喜欢就拿走吧,随便给个价。“随便给个价”往往这样的话中藏着无数的尖刀。琴行老板也许未曾想过他那把灰褐色的老提琴居然卖上了五位数;我也未曾想过能在这样的小店里找到把60年代的意大利提琴。
把琴拿回滕雨堂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推开咖啡厅的门,迎面扑来满屋的咖啡香还有《小星星变奏曲》轻盈的浪漫。此时咖啡厅的人比下午的时候多了些许。我选了处远离钢琴的座位摆弄我的提琴,在前台和工作间忙碌的圣代忙里偷闲的跟我打了个招呼。而此时,店长依然没有出现。
一曲完后,女钢琴师拿下谱子,昂着头轻盈的穿过众多咖啡桌径直向我走来。
“我叫遥知。你就是新来的琴师吧。”遥知很淑女的坐到了我的对面。
“嗯。是的。我叫杜伊韵。”
“剩下的时间就交给你了。我得去帮忙,人开始多了。”
虽然只有一小会,但失掉了音乐的咖啡厅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尴尬,瓷器之间的磕磕绊绊与客人之间的碎语成了咖啡厅的主题。我用湿巾擦了擦手,坐到了钢琴旁,简短的调音后,开始了在这里琴师的工作。左手在指板上的滑动已经变成记忆之外的一种习惯,弓在琴弦之间的跨越早已成为熟悉的感觉藏在手指之间。
无伴奏开始了。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私藏夏日书影音清单107篇内容 · 3.4万次浏览
- 我的消暑菜单90篇内容 · 9607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987.4万次浏览
- 万物皆可邪修478篇内容 · 52.8万次浏览
- 关于夏日的幸福小事28篇内容 · 4779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1999篇内容 · 916.5万次浏览
- 普通人有哪些糟糕的财务决定99篇内容 · 33.9万次浏览
- 我身边闷声发财的普通人1.0万+篇内容 · 34.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