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与搞基(大雾)
昨天难得不到十二点就昏昏沉沉的书去了,时差的混乱让人整个身体都有一种虚空的漂浮感,只有躺到床上去的那一刻,才感觉到踏实。
于是,早上6点钟就醒了过来,不想吃东西。在床边随手拿了本书来看。
《残虐记》。
这个系列的书是聂永真设计的,包括《杀心》和《异常》,其实比较想看前面三部作品,不过似乎没有引进。而后发现,很养眼的京极堂系列的引进版、石田良衣的引进版封面都是出自这个设计师。这套的设计亮点应该就在书封面的图是贴上去的吧,但是当当的书还有依然不改多年前的“烂”,基本每本都有被压过的痕迹而且完全不塑封保护,实在让人吃不消。
另外,这本书的编辑让人感觉也有些囧,书内没有做目次,而书背的简介用词很轻易就能让读者曲解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也没啥煽动性,特别是“庭院后的尸体”什么的,估计作者都不知道那是啥= =。
有看过一段关于桐野夏生的介绍,在写社会派小说之前,曾经用其他的笔名写着轻小说,后来也没有深究过,之前她到底写了什么,可能也是因为还没有看到一本她的书能让我提起那么大的兴趣去追究吧。不过,读完《残虐记》后,倒是有些好奇的小芽慢慢冒了起来——野原野枝實,坊间流传桐野夏生的笔名来源于森茉莉的名作《枯叶的寝床》。这个也是查到的一点资料,但是其作品没有更多信息,暂且搁置这个问题吧。
桐野夏生的书,之前只有看过《东京岛》,除了书中对于各种文明世界的食物那些细致入微的精彩描写以外,并没有更多出彩的地方。相对来讲,《残虐记》的技巧性和故事本身反到更胜一筹。
两个多小时就能读完短短10万字,当然我觉得这也跟桐野熟练的叙事力和本篇的架构有关。
故事的开始如同故事概要一般开场,一个十岁的女孩被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诱拐,然后囚禁在自己的宿舍中长达1年多才被解救,这场灾难让少女拥有比同人龄早熟很多的心智,也让她的生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事实上,诱拐事件作为书中女主角的告白仅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一,显然作者并非有意去渲染“诱拐”的真相,因为整本书直到结尾都没有所谓的“真相”。因为,这个故事显然想说的就是人的臆想范围究竟能有多大,简单的说就是多能YY。
作者抛出三个颇为吸引人的设定:
1、多年后被释放的罪犯寄来的一封自白信。
没有任何过激的言辞和表达,平淡而安于现实,但又潜藏着一种能掀起疮痂的小力道。
2、主人公留下以自白形式撰写的关于自己被监禁中发生的事件的小说。这个就好像《人间椅子》般的设定,在整体上否定了单一性的真假,所谓的信件和手稿,从来就有着现实、想象和杜撰相糅杂的气息。
2、主人公在10岁被监禁长达1年,不是3天,一周,一个月甚至半年,而是1年。可以跨越四季的时间内,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书里的主角在获救后便被周遭人的无数的臆想和猜测一层层的包裹起来,但是不可否认,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连同读者都不自觉的会做各种各样的猜想和怀疑。让整本书彻底变成开放式的结构。
接下去的三分之二内容也没有更多“揭秘”意图,而是不断地从“诱拐”这一原点,画出多个细节分支,来扩大读者的想象空间。
比如,女主角获救的契机,交代含糊、略带暧昧。再比如,隔壁住户的偷窥究竟是真是假,亦或者有其他更多的想象。
题外话,后半部到结尾部分基了....不是我身心都基的缘故,而是真的基了=。=
接下来准备看《异常》。
于是,早上6点钟就醒了过来,不想吃东西。在床边随手拿了本书来看。
《残虐记》。
这个系列的书是聂永真设计的,包括《杀心》和《异常》,其实比较想看前面三部作品,不过似乎没有引进。而后发现,很养眼的京极堂系列的引进版、石田良衣的引进版封面都是出自这个设计师。这套的设计亮点应该就在书封面的图是贴上去的吧,但是当当的书还有依然不改多年前的“烂”,基本每本都有被压过的痕迹而且完全不塑封保护,实在让人吃不消。
另外,这本书的编辑让人感觉也有些囧,书内没有做目次,而书背的简介用词很轻易就能让读者曲解这本书的内容,其实也没啥煽动性,特别是“庭院后的尸体”什么的,估计作者都不知道那是啥= =。
有看过一段关于桐野夏生的介绍,在写社会派小说之前,曾经用其他的笔名写着轻小说,后来也没有深究过,之前她到底写了什么,可能也是因为还没有看到一本她的书能让我提起那么大的兴趣去追究吧。不过,读完《残虐记》后,倒是有些好奇的小芽慢慢冒了起来——野原野枝實,坊间流传桐野夏生的笔名来源于森茉莉的名作《枯叶的寝床》。这个也是查到的一点资料,但是其作品没有更多信息,暂且搁置这个问题吧。
桐野夏生的书,之前只有看过《东京岛》,除了书中对于各种文明世界的食物那些细致入微的精彩描写以外,并没有更多出彩的地方。相对来讲,《残虐记》的技巧性和故事本身反到更胜一筹。
两个多小时就能读完短短10万字,当然我觉得这也跟桐野熟练的叙事力和本篇的架构有关。
故事的开始如同故事概要一般开场,一个十岁的女孩被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诱拐,然后囚禁在自己的宿舍中长达1年多才被解救,这场灾难让少女拥有比同人龄早熟很多的心智,也让她的生活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事实上,诱拐事件作为书中女主角的告白仅占了全文的三分之一,显然作者并非有意去渲染“诱拐”的真相,因为整本书直到结尾都没有所谓的“真相”。因为,这个故事显然想说的就是人的臆想范围究竟能有多大,简单的说就是多能YY。
作者抛出三个颇为吸引人的设定:
1、多年后被释放的罪犯寄来的一封自白信。
没有任何过激的言辞和表达,平淡而安于现实,但又潜藏着一种能掀起疮痂的小力道。
2、主人公留下以自白形式撰写的关于自己被监禁中发生的事件的小说。这个就好像《人间椅子》般的设定,在整体上否定了单一性的真假,所谓的信件和手稿,从来就有着现实、想象和杜撰相糅杂的气息。
2、主人公在10岁被监禁长达1年,不是3天,一周,一个月甚至半年,而是1年。可以跨越四季的时间内,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于是书里的主角在获救后便被周遭人的无数的臆想和猜测一层层的包裹起来,但是不可否认,在这漫长的时间中,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所以连同读者都不自觉的会做各种各样的猜想和怀疑。让整本书彻底变成开放式的结构。
接下去的三分之二内容也没有更多“揭秘”意图,而是不断地从“诱拐”这一原点,画出多个细节分支,来扩大读者的想象空间。
比如,女主角获救的契机,交代含糊、略带暧昧。再比如,隔壁住户的偷窥究竟是真是假,亦或者有其他更多的想象。
题外话,后半部到结尾部分基了....不是我身心都基的缘故,而是真的基了=。=
接下来准备看《异常》。
桐野夏生觉得out最好看。有电子版。
我。。。。我一看到电子版就会阳痿= =
一堆轻小说和推理小说电子版都是用手机看的-v-
手机不能看党(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