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学术说说塑化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日上午发布《关于停止销售和使用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的通知》表示,经中国食品药品鉴定研究院检验,在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中检出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
闲的无聊刚好手边有要借给别人的药剂书,就翻了一下,发现这东西还真在药剂书里有。
P520 缓释与控释技术 第五节 缓控释小丸的制备 包衣液的组成
百度说,增塑剂就是塑化剂,只不过塑化剂是在台湾的小名儿
基本上和百度百科啥的说的也没啥出入,就是改变了聚合物的性质,使聚合物形成均匀连续的薄膜,然后包在药物的外面,形成缓控释制剂。
底下那个表格里提到的增塑剂有这些:【看完我就更迷惑这新闻攻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水溶性的增塑剂:
聚乙二醇PEG200-8000 、甘油、丙二醇
脂溶性的增塑剂:
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癸二酸二丁酯DBS
枸橼酸三乙酯TEC
枸橼酸三丁酯TBC
乙酰枸橼酸三丁酯TBAC
上面查出来的那个DIDP就是脂溶性那一类吧。
然后我又发现了这个新闻。http://news.hexun.com/2011-06-08/130325149.html
《塑化剂成药典允许辅料 药企滥用现象严重》
大家可以打开看看这个写的,里面还是有个很有煽动力的名字。。。
然后药监局六月三日那个通知是这样的,
基本上资料就先铺这么多,我这个脑子怎么越写越乱,直接总结好了。
我迷惑的点在于,“塑化剂”这个东西应该历史悠久吧,为什么偏偏今年查出来了,还一下叫停了这么多。
查了一下我发现,台湾地区叫停的是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大陆这边查出来的是DEP,其实俩也算是一种东西,邻苯二甲酸酯类,就是上面那个名单里的脂溶性的那前两个。
也有人说了,这个东西是药典规定的药用辅料之一,这样如果出现在一些药物中,我们只能说,在原有的规章制度上这不算是什么黑心事,退一步,食物中用了也算合理了。
抵制一切增塑剂是肯定没戏的,甘油耶,原来这种万用辅料也有叫做增塑剂的一天。
像“苯二甲酸二酯”这种名字虽然很难向公众推广,但是,制造这种“增塑剂”恐慌其实一点好处都没有,首先,不是所有的增塑剂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没发现),然后,既然大家能接受“三聚氰胺”这样的名字,把新闻写的详细一点我觉得更好,只是写一个DEHP弄出莫名的紧张不是奇怪的很。
毕竟不是药剂专业的童鞋,也就是凑热闹查查自己能看懂的东西,我觉得这件事儿不同于一些类似毒奶粉地沟油的事件,这是食品药品行业的一大进步,只能说,这种东西在研究初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推进了药物研发的进程,现在随着科研的深入,以及当时上市的药物慢慢积累下来的临床数据的,发现了这种东西是有毒害作用的,及时的叫停,也应该感谢这些论坛或者SNS,信息很快的推广,舆论的监督真的提高了很多的效率。
但是这对传媒的要求是不是更专业性了,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几个地方才明白你这是在说啥,我自诩自己还算是混药学院的人,这些东西的受众毕竟是毫无知识的百姓,写的更为朴实更有号召力更要希望我觉得完全可以。
差不多就这样了,如果一定要抵制,我觉得低碳的说法是对的,吃原产地的食物,避免食用这些繁复工序的食品,加工的工序越多,添加的我们不明白的东西必然越多。吃过的也不用恐慌,这东西要是毒性那么大,估计早就有人把它用来抗癌了,事情的两面性稍有些常识的人都能明白。
最后,不要再拿喝过味全和吃凯撒大帝调戏鲁面了。
说完了,大家周末愉快。
闲的无聊刚好手边有要借给别人的药剂书,就翻了一下,发现这东西还真在药剂书里有。
P520 缓释与控释技术 第五节 缓控释小丸的制备 包衣液的组成
百度说,增塑剂就是塑化剂,只不过塑化剂是在台湾的小名儿
![]() |
基本上和百度百科啥的说的也没啥出入,就是改变了聚合物的性质,使聚合物形成均匀连续的薄膜,然后包在药物的外面,形成缓控释制剂。
底下那个表格里提到的增塑剂有这些:【看完我就更迷惑这新闻攻击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了。。。
水溶性的增塑剂:
聚乙二醇PEG200-8000 、甘油、丙二醇
脂溶性的增塑剂:
苯二甲酸二乙酯DEP
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癸二酸二丁酯DBS
枸橼酸三乙酯TEC
枸橼酸三丁酯TBC
乙酰枸橼酸三丁酯TBAC
上面查出来的那个DIDP就是脂溶性那一类吧。
然后我又发现了这个新闻。http://news.hexun.com/2011-06-08/130325149.html
《塑化剂成药典允许辅料 药企滥用现象严重》
![]() |
大家可以打开看看这个写的,里面还是有个很有煽动力的名字。。。
然后药监局六月三日那个通知是这样的,
![]() |
基本上资料就先铺这么多,我这个脑子怎么越写越乱,直接总结好了。
我迷惑的点在于,“塑化剂”这个东西应该历史悠久吧,为什么偏偏今年查出来了,还一下叫停了这么多。
查了一下我发现,台湾地区叫停的是DEH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大陆这边查出来的是DEP,其实俩也算是一种东西,邻苯二甲酸酯类,就是上面那个名单里的脂溶性的那前两个。
也有人说了,这个东西是药典规定的药用辅料之一,这样如果出现在一些药物中,我们只能说,在原有的规章制度上这不算是什么黑心事,退一步,食物中用了也算合理了。
抵制一切增塑剂是肯定没戏的,甘油耶,原来这种万用辅料也有叫做增塑剂的一天。
像“苯二甲酸二酯”这种名字虽然很难向公众推广,但是,制造这种“增塑剂”恐慌其实一点好处都没有,首先,不是所有的增塑剂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也有可能是没发现),然后,既然大家能接受“三聚氰胺”这样的名字,把新闻写的详细一点我觉得更好,只是写一个DEHP弄出莫名的紧张不是奇怪的很。
毕竟不是药剂专业的童鞋,也就是凑热闹查查自己能看懂的东西,我觉得这件事儿不同于一些类似毒奶粉地沟油的事件,这是食品药品行业的一大进步,只能说,这种东西在研究初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推进了药物研发的进程,现在随着科研的深入,以及当时上市的药物慢慢积累下来的临床数据的,发现了这种东西是有毒害作用的,及时的叫停,也应该感谢这些论坛或者SNS,信息很快的推广,舆论的监督真的提高了很多的效率。
但是这对传媒的要求是不是更专业性了,我前前后后看了好几个地方才明白你这是在说啥,我自诩自己还算是混药学院的人,这些东西的受众毕竟是毫无知识的百姓,写的更为朴实更有号召力更要希望我觉得完全可以。
差不多就这样了,如果一定要抵制,我觉得低碳的说法是对的,吃原产地的食物,避免食用这些繁复工序的食品,加工的工序越多,添加的我们不明白的东西必然越多。吃过的也不用恐慌,这东西要是毒性那么大,估计早就有人把它用来抗癌了,事情的两面性稍有些常识的人都能明白。
最后,不要再拿喝过味全和吃凯撒大帝调戏鲁面了。
说完了,大家周末愉快。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为什么人生不需要过度努力514篇内容 · 31.1万次浏览
- 印象深刻的博物馆记忆新1.0万+篇内容 · 2498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300.3万次浏览
- 中年人感悟特别多新27篇内容 · 2.4万次浏览
- 重新养一遍自己,可真好啊1147篇内容 · 140.3万次浏览
- 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102篇内容 · 31.0万次浏览
- 分享你认为的i人最爽时刻21篇内容 · 2.7万次浏览
- 当我和母亲谈起女性主义54篇内容 · 21.0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