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体质雨水节气的“活法儿”
雨水节气介绍
这个辛卯年的雨水节气是2.19--3.5,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开始。历书云:“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时节虽然草木萌动,天气回暖,生机盎然,但寒流也是一年中最多的,常有“倒春寒”。要及时加减衣物,防受凉感冒;增加户外运动,令气血通畅,筋骨柔软。顺升发之机,养怡然之情。
气郁体质雨水饮食小贴士
宜吃:荠菜、鸭血、枸杞菜、茼蒿、鸡蛋、大枣、桂圆肉、乌鸡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肝血不足的气郁质,或易怒或是抑郁。故饮食要以养肝为先。如果经常发怒火,说明疏泄过度,应养阴柔肝、清肝热降肝火,宜多吃荠菜、鸭血、菠菜、枸杞菜、茼蒿、鸡蛋、芝麻、黄花菜、枸杞、生地黄等。如果抑郁,要补肝血、疏肝理气,宜多吃大枣、桂圆肉、乌鸡、洋葱、韭菜、燕麦、塔菜、香菇、蘑菇、金针菇、金桔、熟地黄等。如果还有睡眠易醒多梦,更应多吃些。
江南、西南地区雨水逐渐增多,华南地区的“回南天”也大举杀到,很多人感觉浑身有黏腻感,往往还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这是由于人的脾胃受到湿气困扰所引起的。所以,这一时期要多吃薏米红豆粥,它可是祛湿健脾之极品,如果加一些桂圆肉同煮,还能补气补血。除此之外,能健脾祛湿的食物还有很多,如扁豆、鲫鱼、黄豆、鲤鱼等。如果早晚有寒湿,可以在饮食中加些生姜,既祛寒湿,又助阳生发。
少吃:虾蟹、芒果、榴莲、菠萝蜜、柠檬、山楂、话梅、醋
经过一冬暖气干热的烘烤及常吃味道厚重、性质温热的饮食,到春季容易因积食而造成泄泻,所以春季不可饱食、暴饮暴食、吃寒凉食品。在倒春寒时期,不宜再因为天气寒冷而像冬天一样吃大热大补、油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同时要少吃酸味食品,如柠檬、山楂、话梅、醋等,以免肝气过旺克脾。另外,在湿气较大的“回南天”,要少吃些助湿之物,如虾蟹、芒果、榴莲、菠萝蜜等。
忌吃:生葱、大蒜、辣椒、肝脏、蛙、蛇、龟、甲鱼
春三月,食辛,以发陈。但气味凛冽的,夺精泄气的之类则要避免。故不宜食生葱、大蒜、辣椒等。《金匮要略》云:“春不可食肝。”为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冬眠动物如蛙、蛇、龟、甲鱼等)。
气郁体质雨水运动小贴士:舒展运动利肝胆
雨水时节,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我们的身体也开始变得舒展起来,有了想要运动的愿望。气郁之人可以多做做这个风吹树式动作:站起来,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手臂伸直,紧贴双耳,腰往左侧弯到极限,感觉整个脊椎向左侧拉伸,好像风吹过大树。保持这个伸展的姿势15秒,放松,再换到右侧。这个动作可以拉伸两侧的肝胆经络,利于肝胆疏泄、气机通畅。但由于冬季疏于运动,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免拉伤筋骨、韧带。另外,到户外运动时要避开大雾、大风降温天气。
气郁体质雨水起居小贴士:春捂防冻,穿衣宽松,祛湿健脾
中国有一句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宜马上脱下棉衣,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把上衣减掉一些,裤子可晚一些减,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此外,春季是“广步于庭,被(同披)发缓行”的时节,穿着宜宽松得体,最好不穿塑身衣裤,以免影响肝气生发,血液循环。最好每晚洗完脚后,按揉太冲穴3分钟,能疏解抑郁之气。
此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有湿邪,要么是湿寒,要么是湿热,如果不加以防护,易患风湿性关节炎、挟湿感冒等。所以,外出要准备防雨器具;居处或工作场所,要常开窗通风,如果湿度太大,可用空调或除湿设备除湿;汗湿的衣服宜勤换勤洗。有太阳时不妨抓紧时间晒晒自己,晒晒毛巾、被褥,利用紫外线让心情、身体、环境都不发霉。
气郁体质雨水情绪小贴士:磨练度量以戒怒
《老老恒言·戒怒》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春季更是要避免发怒,这样会伤肝,也不利于春季阳气生发。所以要慢慢磨练自己的度量,为人处事宽容、谅解、谦让,做一个能容人、容才、容事的大度之人。
气郁体质雨水茶饮小贴士:
茉莉花茶:将茉莉花茶5克置于茶杯中,用200毫升85℃的热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茉莉花茶是将茶叶(一般以绿茶居多)和茉莉花进行拼合、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茉莉花性温,有理气和中、清虚火的作用,与性寒的绿茶相联姻,可理气、解毒、温中和胃,尤其适合气郁之人。
1、此节气邮件内容不适用于孕妇及南半球用户;
这个辛卯年的雨水节气是2.19--3.5,从太阳到达黄经330°时开始。历书云:“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时节虽然草木萌动,天气回暖,生机盎然,但寒流也是一年中最多的,常有“倒春寒”。要及时加减衣物,防受凉感冒;增加户外运动,令气血通畅,筋骨柔软。顺升发之机,养怡然之情。
气郁体质雨水饮食小贴士
宜吃:荠菜、鸭血、枸杞菜、茼蒿、鸡蛋、大枣、桂圆肉、乌鸡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肝血不足的气郁质,或易怒或是抑郁。故饮食要以养肝为先。如果经常发怒火,说明疏泄过度,应养阴柔肝、清肝热降肝火,宜多吃荠菜、鸭血、菠菜、枸杞菜、茼蒿、鸡蛋、芝麻、黄花菜、枸杞、生地黄等。如果抑郁,要补肝血、疏肝理气,宜多吃大枣、桂圆肉、乌鸡、洋葱、韭菜、燕麦、塔菜、香菇、蘑菇、金针菇、金桔、熟地黄等。如果还有睡眠易醒多梦,更应多吃些。
江南、西南地区雨水逐渐增多,华南地区的“回南天”也大举杀到,很多人感觉浑身有黏腻感,往往还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这是由于人的脾胃受到湿气困扰所引起的。所以,这一时期要多吃薏米红豆粥,它可是祛湿健脾之极品,如果加一些桂圆肉同煮,还能补气补血。除此之外,能健脾祛湿的食物还有很多,如扁豆、鲫鱼、黄豆、鲤鱼等。如果早晚有寒湿,可以在饮食中加些生姜,既祛寒湿,又助阳生发。
少吃:虾蟹、芒果、榴莲、菠萝蜜、柠檬、山楂、话梅、醋
经过一冬暖气干热的烘烤及常吃味道厚重、性质温热的饮食,到春季容易因积食而造成泄泻,所以春季不可饱食、暴饮暴食、吃寒凉食品。在倒春寒时期,不宜再因为天气寒冷而像冬天一样吃大热大补、油腻的食物,饮食宜清淡。同时要少吃酸味食品,如柠檬、山楂、话梅、醋等,以免肝气过旺克脾。另外,在湿气较大的“回南天”,要少吃些助湿之物,如虾蟹、芒果、榴莲、菠萝蜜等。
忌吃:生葱、大蒜、辣椒、肝脏、蛙、蛇、龟、甲鱼
春三月,食辛,以发陈。但气味凛冽的,夺精泄气的之类则要避免。故不宜食生葱、大蒜、辣椒等。《金匮要略》云:“春不可食肝。”为肝旺时,以死气入肝伤魂也。勿食蛰藏不时之物(冬眠动物如蛙、蛇、龟、甲鱼等)。
气郁体质雨水运动小贴士:舒展运动利肝胆
雨水时节,随着天气的逐渐回暖,我们的身体也开始变得舒展起来,有了想要运动的愿望。气郁之人可以多做做这个风吹树式动作:站起来,双手合十举过头顶,手臂伸直,紧贴双耳,腰往左侧弯到极限,感觉整个脊椎向左侧拉伸,好像风吹过大树。保持这个伸展的姿势15秒,放松,再换到右侧。这个动作可以拉伸两侧的肝胆经络,利于肝胆疏泄、气机通畅。但由于冬季疏于运动,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免拉伤筋骨、韧带。另外,到户外运动时要避开大雾、大风降温天气。
气郁体质雨水起居小贴士:春捂防冻,穿衣宽松,祛湿健脾
中国有一句养生谚语“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宜马上脱下棉衣,换装时应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先把上衣减掉一些,裤子可晚一些减,下身宁热勿冷,以助养阳气。此外,春季是“广步于庭,被(同披)发缓行”的时节,穿着宜宽松得体,最好不穿塑身衣裤,以免影响肝气生发,血液循环。最好每晚洗完脚后,按揉太冲穴3分钟,能疏解抑郁之气。
此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有湿邪,要么是湿寒,要么是湿热,如果不加以防护,易患风湿性关节炎、挟湿感冒等。所以,外出要准备防雨器具;居处或工作场所,要常开窗通风,如果湿度太大,可用空调或除湿设备除湿;汗湿的衣服宜勤换勤洗。有太阳时不妨抓紧时间晒晒自己,晒晒毛巾、被褥,利用紫外线让心情、身体、环境都不发霉。
气郁体质雨水情绪小贴士:磨练度量以戒怒
《老老恒言·戒怒》中这样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春季更是要避免发怒,这样会伤肝,也不利于春季阳气生发。所以要慢慢磨练自己的度量,为人处事宽容、谅解、谦让,做一个能容人、容才、容事的大度之人。
气郁体质雨水茶饮小贴士:
茉莉花茶:将茉莉花茶5克置于茶杯中,用200毫升85℃的热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茉莉花茶是将茶叶(一般以绿茶居多)和茉莉花进行拼合、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茉莉花性温,有理气和中、清虚火的作用,与性寒的绿茶相联姻,可理气、解毒、温中和胃,尤其适合气郁之人。
1、此节气邮件内容不适用于孕妇及南半球用户;
> 我来回应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三十多以后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1.0万+篇内容 · 90.0万次浏览
- 生活中的童话时刻77篇内容 · 2.0万次浏览
- 哪些事物曾让你感到“人类很渺小”?61篇内容 · 2.1万次浏览
- 秋分至,丰收时8378篇内容 · 1404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203篇内容 · 17.8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623.2万次浏览
- 命运的齿轮真的会悄悄转动80篇内容 · 14.8万次浏览
- 让人生变开阔的方法1.0万+篇内容 · 1178.5万次浏览